雁肉

雁肉

雁肉,中藥名。為鴨科動物白額雁Anser albifrons(Sopoli)、鴻雁Anser cygnoides(Linnaeus)等的肉。白額雁在西伯利亞北部繁殖,遷至長江下游一帶越冬。鴻雁分布於東北北部、內蒙古東部;東北南部、包頭、阿爾泰山脈、黃河上游、河北、青島;長江下游;福建、台灣。具有祛風,舒筋壯骨之功效。常用於諸風麻木不仁,筋脈拘攣,半身不遂。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雁肉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雁形目
  • :鴨科
  • :雁屬
  • :白額雁、鴻雁
  • 採收時間:冬季
  • 用法用量:內服:適量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1.白額雁,2.鴻雁,生長環境,1.白額雁,2.鴻雁,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肉。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肺、肝、腎經。

功效

祛風,舒筋壯骨。

主治

諸風麻木不仁,筋脈拘攣,半身不遂。

相關配伍

1、補五臟、壯筋骨:雁1隻,去毛及內臟,加鹽和調料,煮熟後食肉喝湯。(《家庭食療選》)
2、治陰虛所致消渴飲多、氣短乏力:雁1隻,去毛及內臟,切小塊,淮山藥、玉竹各30g,共水煮,熟後食肉飲湯。(《家庭食療選》)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煮食。

使用注意

《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動氣。”

採集加工

以冬季捕捉為好。捕得殺死後去羽毛及內臟,取肉鮮用。

形態特徵

1.白額雁

又名大雁、花斑、明斑。雄鳥體長約70cm,雌鳥較小。嘴扁平,被有軟皮,肉色或玫瑰色,尖端具角質嘴甲,灰色或白色。虹膜棕色。嘴基和前額皆有白色橫紋。頭和頸、背部羽毛棕黑,羽緣灰白色。尾羽亦棕黑色,羽緣白色。胸、腹部棕灰色,布有不規則黑斑。幼鳥無此黑斑,嘴基亦無白紋。腿和腳橙黃色,有4趾,前3趾間具蹼,後1趾小而不著地,蹼淡黃色;爪短而鈍,白色或黑色。

2.鴻雁

又名原鵝、冠雁、黑嘴雁、沙雁、草雁。雄鳥成體長約90cm,雌鳥較雄鳥為小,雌雄羽毛相似。嘴裂基部有2條黑褐色顎紋,頦及喉棕紅。頭頂至枕部為棕褐色,向後漸深。頸部除正中呈棕褐色外,余均白色。背、肩、三級飛羽暗褐色,羽緣淡棕色;初級飛羽灰褐,端部轉黑褐色;次級飛羽濃褐;翅上覆羽灰褐,羽緣棕白以至白色。下背和腰黑褐色。前頸下部和胸部均淡肉紅色,向後漸淡至下腹轉為純白色。脅部暗褐,羽緣棕白。翅下覆羽及腋羽暗灰。尾羽暗褐色,尾上覆羽前褐後白,尾下覆羽和尾側覆羽純白。嘴黑色,雄雁的上嘴基部有一瘤狀突。虹膜赤褐色或褐色,趾跖橙黃色,爪黑色。

生長環境

1.白額雁

一般棲息在沼澤地區。遷徙時,集成大群,有序飛行。食性主要為植物,偶也食昆蟲或蠕蟲。在西伯利亞北部繁殖,遷至長江下游一帶越冬。
白額雁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濫捕。

2.鴻雁

棲息於曠野、湖泊、河川和沼澤地帶,有時也可見於森林中。在草原和茂密的蘆葦間築巢。以植物為主要食物,也吃少量貝類。每年4-5月產卵,每窩5-8枚,呈乳白色。分布於東北北部、內蒙古東部;東北南部、包頭、阿爾泰山脈、黃河上游、河北、青島;長江下游;福建、台灣。

相關論述

《本草經集注》:“鶩作木音,雲是野鴨,今此一名鶩肪。則雁鶩皆相類爾。夫雁乃住江湖,夏應產伏,皆往北,恐雁門北人不食此鳥故也。中原亦重之爾。雖采無時,以冬月為好。”

附註

可供藥用的同屬動物還有豆雁、灰雁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