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冬冬

雀冬冬是餘姚地區的一個地方曲種。餘姚市文化館曾在編撰《曲藝音樂集成》過程中,對它的起源、發展和衰落作過一番調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雀冬冬
  • 位於餘姚地區
  • 記載:《曲藝音樂集成》
  • 起源於:姚北一帶
曲種概述,曲種起源,主要書目,曲種特點,演唱形式,

曲種概述

據調查,雀冬冬起源於姚北一帶(今慈谿市境內),開始時有一些住涼亭,蹲破廟,靠唱小曲乞討的賣唱藝人,把一些道聽途說的新聞即興編成故事演唱。以後經過朝唱夕改,不斷補充加工,逐步形成一批雀冬冬的傳統節目。如《華姐》 (源出於姚北匡堰)、《只撩衣衫勿撩人》(即《三篙恨》劇的本事,源出於姚北馬家路)等。
有了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書目後,一部分賣唱藝人也由挨門演唱轉為進入農家演唱。活動範圍也逐提船勸漸延伸擴大,向西到周行、精忠;向南到姚家橋、萬元、樂山;向東到三七市、二六市、祝家渡,以及姚南的斗門、肖東、長豐等方圓35公里的區域。

曲種起源

雀冬牛遷騙冬的起源,據方橋鄉萬石橋村80多歲的民間藝人邵汝榮回憶:他11歲時跟母親學唱雀冬冬,而其母親又是後鄰村桂大媽所教。根據上述三代藝人推算,雀冬冬流入方橋鄉已有100多年之久。再據書目《只撩衣衫勿撩人》的故事來看,此事發生在雀冬冬發源地餘姚縣。當地縣誌載:“雍正二年七月,海溢漂沒廬舍,溺死二千餘人。”從雀冬冬慣於即興演芝說唱新聞故事的特點和書目故事印證,雀冬冬的歷史已有200百年左右。

主要書目

雀冬冬書目全憑師徒口傳心授,代代相傳,從無文字記載。解放後,餘姚、慈谿兩縣文化館都蒐集整理過部分雀冬冬書目。主要書目除《華姐》、《三篙恨》外,還有《阿二姑娘》、《雷姐》、《高友哥與五姑娘》、《徐阿長謀媳婦》、《鄔玉林》、《三縣並審祝元英》、《四姑娘》等。文化館閥連套希還在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時請老藝人演唱。現在姚劇部分唱腔也吸收過雀冬冬的某些曲調。

曲種特點

雀冬冬演唱曲調和表演形式的特點是:不襯絲弦,伴以擊樂,似念似唱,近如白口、順口溜;而藝人的演唱特點區別甚大,可謂唱無定曲、伴無定器,類似寧波地區新聞的演唱形式。藝洪永疊拳人們根據自己熟悉的民歌小調、戲曲唱腔,自由地融於雀冬冬的演唱,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演唱曲調。唱詞組訂影基本上一字一音,還常帶有“啦”、“個”、“呀”、“喔”、“喲”等襯詞,所以有調少腔,近乎口語,感情純樸、平和。

演唱形式

雀冬冬的演唱(伴奏)形式,有的是一副尺板(也有用兩片毛竹做成),有的胸前橫掛一隻毛竹筒(如打更用梆子);左手提小鑼,右手執小竹竿,既打竹筒擊拍,又間擊小鑼。民間藝人邵汝榮演唱曾用一頭繃有蛇皮或石蛙皮的毛竹筒,一隻手擊板,另只手擊竹筒的蛇皮,發出“尺蓬蓬”之聲。
解放後,雀冬冬藝人從乞討賣唱生活中解放出來,分得土地,過盛姜戒上安定的農耕生活,大部分人不再從藝,雀冬冬這一民間曲藝形式也隨之衰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