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球菌感染

隱球菌感染

隱球菌病(cryptococcosis,torulosis)是亞急性或慢性傳染病,由新型隱球菌(cryptococcusneoformans)所致,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為主,近年來真菌性腦膜炎、腦膿腫和肉芽腫已不少見,易與其他顱內疾病混淆而延誤治療,故病死率高,應予以警惕。本病亦可累及肺、皮膚、皮下組織、骨骺、關節和其他內臟、組織等,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10歲以下小兒發病率較低。男性多於女性(3∶1)。我國自1946年正式報導此病以來,兒科各地均有發現。

基本介紹

  • 患病部位:全身
  • 相關疾病:肺炎 肺隱球菌病 食物中毒 真菌性食物中毒 真菌中毒症 真菌性腸炎 尿路真菌感染 尿路感染 腦膜炎 鞏膜炎 真菌性角膜潰瘍 真菌性角膜炎 外耳道真菌病 著色真菌病 真菌過敏症 肺真菌病 真菌性心包炎 真菌性鞏膜炎 真菌性尿路感染 胃真菌病 耳真菌病 腦真菌性肉芽腫 甲真菌病 甲內型甲真菌病 小兒真菌感染性口炎 小兒真菌性肺炎 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 蕈樣真菌病 蕈樣真菌病和Sezary綜合徵 眼眶真菌
  • 相關症狀:白帶 白色念珠菌感染 抽搐 抽風 低熱 噁心 復視 共濟失調 喉頭痙攣 呼吸衰竭 昏迷 角弓反張 結節 絕經 咳嗽 空洞形成 潰瘍 顱內壓增高 麻痹 黴菌感染 腦膜刺激征 腦膜炎 腦膿腫 偏癱 肉芽腫 水腫 糖尿 體重減輕 停經 頭痛 畏光 細菌感染 胸悶 胸痛 眩暈 牙關緊閉 隱球菌感染 暈眩 真菌感染 震顫
  • 所屬科室:其他科室 其他綜合
  • 相關檢查:腦脊液培養+藥敏試驗 腦脊液細胞分類計數 腦脊液細胞學檢查 痰培養 痰培養+藥敏試驗
原因,檢查,鑑別診斷,緩解方法,

原因

隱球菌感染的病因:
正常人常暴露於新生隱球菌的環境中,但發病者極少,人體對隱球菌的免疫包括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自然殺傷細胞起著重要作用。體液免疫包括:抗莢膜多糖抗體以及補體參與調理吞噬作用,協助吞噬細胞吞噬隱球菌。只有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病原菌才易於侵入人體而致病。

檢查

隱球菌感染的檢查診斷
1.中樞神經系統隱球菌病新型隱球菌易侵襲中樞神經系統,原因不清,可能與腦脊液中存在天門冬素及肌酐有助於菌生長有關。也易引起亞急性或慢性腦膜炎及腦膜腦炎。1978年Forar統計220例隱球菌感染病例中,僅有19例無中樞神經受累,因此隱球菌腦膜炎是真菌所致胸膜炎中最常見的類型。其臨床表現頗似結核性腦膜炎,但有時隱球菌性肉芽腫局限於腦和脊髓的某個部位,則與腦瘤或腦膿腫等相似。
一般起病緩慢,開始症狀多為輕度陣發性頭痛,以後則逐漸加重,但仍可自然緩解,經常反覆;多伴有噁心、嘔吐、暈眩及不同程度的發熱,數周或數月後可出現顱內壓增高症狀,如頸項強直,腦膜刺激征陽性及各種眼部徵象(有視力模糊、眩暈、復視、畏光、眼球麻痹、震顫、弱視等)。常伴有眼底水腫及視網膜滲出性改變。
腦脊液檢查與結核性腦膜炎不易區分,外觀微濁,白細胞總數約在0.05~0.5/L之間,主要為淋巴細胞,隱球菌往往混雜其中,如不經墨汁染色則可誤認為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糖與氯化物均降低,蛋白常在2g/L以上,與本病炎症表現不相平行,取腦脊液離心沉渣,作墨汁染色後在顯微鏡下見隱球菌呈圓形孢子,直徑5~20m,內有反光顆粒,外圍有一厚膜,有時可見出芽孢子,但無菌絲。腦脊液培養亦有助於診斷。
如不治療,多在三個月至半年左右趨於惡化,出現一系列運動障礙如偏癱、失語、共濟失調等;精神錯亂以至抽風昏迷,最後多因呼吸衰竭死亡。嚴重暴發病例可在數周內死亡。偶見有兩年以上仍反覆發作而遷延不愈者。新生兒則病程較短,預後惡劣。
2.肺隱球菌病常並發於中樞神經系統隱球菌病,亦可單獨發生,或繼發於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慢性支氣管炎等。其病變系在支氣管周圍發生瀰漫浸潤,或粟粒狀分布或孤立的損害,原發者常由於無明顯臨床表現而被忽視。近年來胸科手術及屍檢中偶可發現肺部有很小的肉芽腫,經病理檢查證實為隱球菌感染,但臨床上並未出現症狀,故認為肺部隱球菌性肉芽腫可以是原發灶,以後再蔓延到中樞神經系統等處。肺部單獨發病且出現症狀者較少見,一旦出現症狀,則與肺結核不易區分,如低熱、咳嗽、粘液性痰、胸痛、胸悶、倦怠、體重減輕等,但多趨於自愈,嚴重者罕見。少數患者可呈急性肺炎表現,胸部攝片示肺下野有單個(較多見)或多個結節,周圍無顯著炎症浸潤,呈孤立的大圓形陰影,易誤診為結核瘤或腫瘤,有時可有空洞形成。對肺隱球菌病的早期診斷,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3.皮膚黏膜隱球菌病皮膚黏膜隱球菌病很少單獨發生,常為全身性隱球菌病的局部表現,可能由腦膜、肺部和其他病灶播散所致,主要表現為面部座瘡樣皮疹、硬結或隨病變擴大而中心壞死,形成潰瘍。間或也有發生於硬齶、軟齶、舌、齒齦、咽部、鼻腔等黏膜上。自覺症狀並不嚴重,病程漫長。
4.骨隱球菌病好侵犯顱骨及脊柱,但關節常不被波及。骨損害呈慢性多發的散在破壞性病變,無骨膜增生,但可有腫脹及疼痛。X線無特殊表現。
5.內臟隱球菌病系由播散引起。心、睪丸、前列腺、眼部等常可波及,但不波及腎、肝、脾、淋巴結等部位。胃腸道及泌尿生殖系統的感染與結核相似。有時通過蜘蛛膜下腔可直接侵及眼或通過血行播散而入眼色素層、視網膜、晶狀體等。個別情況下可侵犯心臟,引起心內膜炎。

鑑別診斷

隱球菌感染易混淆的症狀
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是陰道內的一種常見的菌種,在月經期前後、停經期或生產後,當陰道酸度減少,黴菌和細菌之間正常的平衡被破壞時,念珠菌數量會急速增加而造成感染。其特徵是灰白色乳酪狀白帶,其癢無比。最常發生在糖尿病患者、孕婦等免疫力較差的婦女,或是穿著太緊密的長褲也可能發生。
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稱為真菌病,發病率最高的念珠菌病和皮膚癬菌病由人體正常菌群的真菌引起,感染可區分為:表面感染,皮膚感染,皮下組織感染,深部感染和條件性感染。觀察患者有無牙關緊閉、陣發性抽搐、痙笑、角弓反張,全身強直及陣發性痙攣,特別注意呼吸道是否通暢,有無喉頭痙攣。待患者安靜後,再檢查有無肺部併發症,也可行必要的輔助檢查。
細菌感染:桿菌,球菌,革蘭氏染色陽性和陰性細菌,全身各個器官,各系統都可發生細菌感染。一般要結合症狀(大多全身症狀明顯)及化驗確診。
黴菌感染:黴菌性陰道炎,由黴菌感染引起。其發病率已高於滴蟲性陰道炎。醫學上把黴菌感染稱為是念珠菌的感染,因此黴菌性陰道炎也稱念珠菌性陰道炎。多見於幼女、孕婦、糖尿病患者,以及絕經後曾用較大劑量雌激素治療的患者。白色念珠菌感染,常表現為陰道炎。念珠菌陰道炎是一種常見的陰道炎,習稱黴菌陰道炎,發病率僅次於滴蟲陰道炎。由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此菌呈卵園形,有芽生孢子及細胞發芽伸長而形成的假菌絲,假菌絲與孢子相連成鏈狀或分枝狀。念珠菌對熱的抵抗力不強,加熱至60.C1小時即可死亡;但對乾燥、日光、紫外線及化學制濟等抵抗力較強。
1.中樞神經系統隱球菌病:新型隱球菌易侵襲中樞神經系統,原因不清,可能與腦脊液中存在天門冬素及肌酐有助於菌生長有關。也易引起亞急性或慢性腦膜炎及腦膜腦炎。1978年Forar統計220例隱球菌感染病例中,僅有19例無中樞神經受累,因此隱球菌腦膜炎是真菌所致胸膜炎中最常見的類型。其臨床表現頗似結核性腦膜炎,但有時隱球菌性肉芽腫局限於腦和脊髓的某個部位,則與腦瘤或腦膿腫等相似。
一般起病緩慢,開始症狀多為輕度陣發性頭痛,以後則逐漸加重,但仍可自然緩解,經常反覆;多伴有噁心、嘔吐、暈眩及不同程度的發熱,數周或數月後可出現顱內壓增高症狀,如頸項強直,腦膜刺激征陽性及各種眼部徵象(有視力模糊、眩暈、復視、畏光、眼球麻痹、震顫、弱視等)。常伴有眼底水腫及視網膜滲出性改變。
腦脊液檢查與結核性腦膜炎不易區分,外觀微濁,白細胞總數約在0.05~0.5/L之間,主要為淋巴細胞,隱球菌往往混雜其中,如不經墨汁染色則可誤認為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糖與氯化物均降低,蛋白常在2g/L以上,與本病炎症表現不相平行,取腦脊液離心沉渣,作墨汁染色後在顯微鏡下見隱球菌呈圓形孢子,直徑5~20m,內有反光顆粒,外圍有一厚膜,有時可見出芽孢子,但無菌絲。腦脊液培養亦有助於診斷。如不治療,多在三個月至半年左右趨於惡化,出現一系列運動障礙如偏癱、失語、共濟失調等;精神錯亂以至抽風昏迷,最後多因呼吸衰竭死亡。嚴重暴發病例可在數周內死亡。偶見有兩年以上仍反覆發作而遷延不愈者。新生兒則病程較短,預後惡劣。
2.肺隱球菌病:常並發於中樞神經系統隱球菌病,亦可單獨發生,或繼發於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慢性支氣管炎等。其病變系在支氣管周圍發生瀰漫浸潤,或粟粒狀分布或孤立的損害,原發者常由於無明顯臨床表現而被忽視。近年來胸科手術及屍檢中偶可發現肺部有很小的肉芽腫,經病理檢查證實為隱球菌感染,但臨床上並未出現症狀,故認為肺部隱球菌性肉芽腫可以是原發灶,以後再蔓延到中樞神經系統等處。肺部單獨發病且出現症狀者較少見,一旦出現症狀,則與肺結核不易區分,如低熱、咳嗽、粘液性痰、胸痛、胸悶、倦怠、體重減輕等,但多趨於自愈,嚴重者罕見。少數患者可呈急性肺炎表現,胸部攝片示肺下野有單個(較多見)或多個結節,周圍無顯著炎症浸潤,呈孤立的大圓形陰影,易誤診為結核瘤或腫瘤,有時可有空洞形成。對肺隱球菌病的早期診斷,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3.皮膚黏膜隱球菌病:皮膚黏膜隱球菌病很少單獨發生,常為全身性隱球菌病的局部表現,可能由腦膜、肺部和其他病灶播散所致,主要表現為面部座瘡樣皮疹、硬結或隨病變擴大而中心壞死,形成潰瘍。間或也有發生於硬齶、軟齶、舌、齒齦、咽部、鼻腔等黏膜上。自覺症狀並不嚴重,病程漫長。
4.骨隱球菌病:好侵犯顱骨及脊柱,但關節常不被波及。骨損害呈慢性多發的散在破壞性病變,無骨膜增生,但可有腫脹及疼痛。X線無特殊表現。
5.內臟隱球菌病:系由播散引起。心、睪丸、前列腺、眼部等常可波及,但不波及腎、肝、脾、淋巴結等部位。胃腸道及泌尿生殖系統的感染與結核相似。有時通過蜘蛛膜下腔可直接侵及眼或通過血行播散而入眼色素層、視網膜、晶狀體等。個別情況下可侵犯心臟,引起心內膜炎。

緩解方法

隱球菌感染的預防方法
1.慎用抗生素和皮質激素:長期大量套用廣譜抗生素可引起菌群失調,長期大量套用皮質激素可抑制機體免疫功能,均可增加隱球菌感染與播散的機會。
2.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注意易於繼發隱球菌感染的疾病,如愛滋病、惡性腫瘤、慢性消耗性疾病、結締組織病及器官移植等。對於這類病人,應高度警惕隱球菌感染髮生的可能性。對高度懷疑本病而無確切證據之前,即可套用抗真菌劑預防治療。
3.注意衛生防病:預防本菌感染,應加強對鳥鴿糞等的管理,避免接觸到被污染的土壤,防止鴿糞污染空氣,忌食腐爛變質的梨、桃等水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