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艦艇

隱形艦艇

隱形艦艇是指採用了特徵控制技術,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控制艦艇的射頻能量、可見光、紅外、聲音、磁性等特徵,使敵方難以發現的艦艇。具備隱形性能的艦艇將具有更強的突防能力、生存能力和更有效的作戰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隱形艦艇
  • 採用技術:特徵控制技術
  • 功能:海戰
  • 起源:原蘇聯海軍
發展現狀,隱形技術,海戰影響,對付方法,

發展現狀

隱形艦艇
艦艇的隱形起源於原蘇聯海軍,特別是其“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在其面世時,儘管其體型龐大,但雷達能捕捉到它的影子卻出乎意料的小。其主船體不用說,就連複雜的上部構造也幾乎沒有垂直的平面部分,所有部分都略成斜面。而真正具有現代意義上的隱形艦艇,恐怕要算美國洛克希德公司於1985年秘密研製的“海影”號隱形戰艦了。該艦艦體結構採用高性能小水線面雙體船設計,上體表面由多個梯形或矩形平面封閉而成;同時艦上還貼敷了能吸收雷達波的塗層,以及採取了控制水下噪聲和紅外輻射的措施,可謂開創了現代隱形艦艇的先河。
1995年7月開始加入法國海軍現役的“拉斐特”級護衛艦,是一型投入實用的、具有較出色隱形效果的隱形戰艦。它綜合採用了多項隱形技術,總體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此外,瑞典海軍對隱形艦艇也進行了多年不懈的探索和研製。在“斯米蓋”水面效應隱形實驗艇的基礎上,瑞典又推出“維斯比”級輕型隱形護衛艦,該艦1999年下水,2000年進行海試,2002年進入服役,據稱達到了較好的隱形效果。前不久,英國沃斯珀·桑尼克羅夫公司中也公布了自己的隱形戰艦——“海幽靈”號的設計。該艦採用全新的多邊形設計及其它各種有效措施(如噴霧自衛系統)和最新技術(噴水推進裝置)。近年來在隱形艦船中,航空母艦的隱形也不斷受到重視,如法國的新型核動力航空母艦“查爾斯·戴高樂”號,從其艦橋的形狀可以看出,採用了尖削艦首、平坦的上層建築、降低乾舷高度等隱形措施。

隱形技術

隱形艦艇
(一)減少形狀特徵隱形
減少形狀特徵隱形是指通過對艦體及其武器的外觀特徵進行特殊的設計,以降低被敵雷達、光電儀器發現的可能。它是目前艦艇所採用的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隱形技術。其主要做法有:一是降低艦艇本身的可見光目標特徵。通過減少目標與背景之間的亮度、色度和運動的對比,來達到隱形的目的。如將艦艇表面設計成多面體,以使光多向散射,儘可能使目標亮度和色度與背景匹配,全面控制目標的燈光和煙跡信號等措施;二是減小雷達散射截面積。現代隱形戰艦均儘量採取傾斜式或圓弧式設計,乾舷外張、上層建築內傾,從而達到明顯減少雷達散射截面積的目的;另外還可採用雷達波吸收材料、塗料,減少反射波強度。 (二)減少輻射特徵隱形
減少輻射特徵隱形是指降低艦艇的各種輻射信號來達到隱形的目的。它是目前一種輔助隱形手段。輻射特徵包括紅外輻射、電磁輻射、噪聲等。對於水面艦艇來說,主要是通過降低機艙、煙道的溫度,來減小紅外輻射;通過抑制和減弱作戰平台的電磁信號來控制電磁輻射;通過採用低磁材料來消除和減弱艦艇的磁場強度;通過改進動力裝置和輔助裝置的設計,採用減振和隔振裝置(如氣幕降噪系統)來消除和減弱噪聲。
(三)主動隱形
主動隱形是指通過發射同入射電波頻率、振幅、角度等均相同但相位相反的電波來抵消在船體表面產生的反射來達到隱形目的的技術。這種隱形方式具有很大的發展前途。這一隱形方式的前提是在船體表面安裝保形天線。如美國海軍研究委員會曾提出的“海上革命”方案,其主要思路是將天線移至舷側附近,構成一種保形天線,以實施“主動隱形”。

海戰影響

隱形艦艇
(一)更加注重發展預警探測能力
隱形技術廣泛套用於兵器後,使其突襲的隱蔽性與成功率大幅度提高,突防能力明顯增加。在當今各國新研製的艦艇中,不僅驅護艦逐步採用了隱形技術,而且航母也採用了許多行之有效的隱形措施。隱形艦艇可使敵人的探測、識別及對目標的截獲延遲,這就相應地增大了自己初戰的打擊能力和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在正常條件下,普通的非隱形設計的小型護衛艦一般在50公里距離上就會被敵艦探測到,而在干擾條件下,一般在25公里距離上才會被敵艦探測到。當沒有干擾時,最先進的小型護衛艦在海上條件惡劣時其探測距離為13公里,而在平靜海面其探測距離為22公里。當有干擾存在時,在惡劣海面上,隱形艦艇在8公里距離上才會被敵艦探測到,而在平靜海面上時為11公里。由此可見,隱形艦艇的發展使海戰突然性進一步增大,即使敵方探測系統發現了來襲目標,往往由於距離太近,也來不及攔截或實施打擊。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進一步發展艦艇的預警探測能力,力爭及早發現,及早實施攔截、打擊。 (二)更加注重提高隱蔽突防能力
隱蔽突防是達成作戰突然性的重要手段,無論是二戰時的珍珠港海戰,還是戰後的馬島之爭,作戰雙方無不極盡其隱蔽之能事,以求達到隱蔽突防的目的。隨著現代預警探測技術的提高,戰場正變得越來越透明,敵方稍一有風吹草動,立即便被天上、水面、水下的各種探測器發現。但是,戰爭的“不可預見性”又決定了任何探測只是意味著向著事物真相的近一步靠近,而不可能完全發現實際情況。隱形技術的出現,正好賦予了現代艦艇新的生命力。通過巧妙的隱形和適當的戰術配合,隱形艦艇可以像隱形飛機那樣,輕鬆突破敵人的防禦網,實施近距離的攻擊。
(三)更加注重提高作戰效能
出動最少的兵力兵器獲取最大的作戰效能,一直是各國軍方追求的最高目標。隱形兵器則能夠很好地擔當這個角色。如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F-117A隱形戰鬥機的出動架次只占全部出動飛機架次的2%,卻完成40%的攻擊目標的任務,且無一受損。隱形艦艇雖然目前還沒有參加真正意義上的海戰,但我們從隱形飛機的空戰結果不難推斷出:未來海戰中隱形艦艇將會擔當更加重要的角色,通過隱蔽機動、奇襲、抵近攻擊等戰略戰術,可以達到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作戰目的,從而使作戰效能大大提高。海戰場將更加注重先敵發現、先敵攻擊、出奇制勝、隱蔽機動。正如孫子所說的:“形人而我無形”。在這方面,隱形艦艇可以說是占盡優勢,所以它能以較小的代價換取較大的勝利。

對付方法

隱形艦艇
水面艦艇採用各種隱形技術後,的確大大減小了目標特徵,但並非無懈可擊、無弱點可尋。針對隱形艦艇所採用隱形技術的工作機理,採用一些新的技術手段還是可以使隱形艦艇露出原形的。
一是在提高空天預警探測能力上下功夫。一般來說,隱形艦艇為了最大限度減小雷達散射截面積,主要對船體及其兵器正面一個有限的範圍內進行最佳化設計,至於它們的頂部,採用的隱形措施通常較少。例如美國“海影”號的艦首、艦尾就是分別由2個V字形平面構成,而其頂部則是平坦的,若從空中探測要比從正面或舷側探測容易得多。預警機對於海面上航行的隱形艦艇有著得天獨厚的“發現”本領。據報導,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的E-3A預警機就曾多次發現過B-2隱形轟炸機。美國波音防禦和空間集團的軍用飛機分公司近年來正著手研製“鑽石眼”反隱形預警機。這種採用接合式機翼的預警機,主要依靠安裝在機翼表面上的相控陣雷達天線來探測360°視角內的隱形目標,而且能採用多種工作模式:在幾分之一秒內轉為脈衝都卜勒雷達工作模式,或用於測繪、識別敵我的合成工作模式,或收集信號情報的工作模式。利用偵察衛星探測範圍廣(多達幾萬平方千米)、飛行速度快(每秒7.8千米)的優點,不僅能對隱形艦艇進行大致定位,而且能“發現”隱形艦艇的航跡,為艦載雷達進行精確定位提供目標指示。
二是在現有雷達工作模式上做文章。採用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雷達來對付隱形艦艇將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低頻雷達(米波、毫米波雷達)可以對抗幾何外形設計和雷達吸收波兩種隱形技術。設計隱形外形的目的是用來將進入的雷達波反射使其離開輻射源方向。然而,當雷達波長接近於被照射目標的任何尺寸時,在直接反射波與其它在其周圍蠕變的波之間產生諧振,在沒有直接反射波時會產生強大的信號,從而可以發現隱形艦艇。目前的隱形艦艇所使用的吸波材料和吸波塗料,主要是針對厘米波雷達的,而對米波、毫米波、紅外波雷達和感測器,其隱形效果就大大下降。世界各國正在研製和即將裝備的毫米波雷達、超視距雷達、雷射雷達、甚高頻雷達、雙基雷達等,它們都具有較強的反隱形能力,均能成為未來海戰場上隱形艦艇的新“剋星”。
三是積極發展相應的艦艇隱形技術。上述兩種方法主要是針對及早探測、發現敵方艦艇而言的,可以說只是被動地去適應敵方隱形技術的發展,對於軍事技術強國而言尚可,對於開發中國家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了。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有效地對付敵人的隱形艦艇,除了大力發展各種預警、探測系統外,更重要的是同時發展自己的隱形艦艇。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大敵方打擊水面艦艇的難度,提高水面艦艇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也為進一步打擊敵人隱形艦艇創造了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