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雨博物館

隕石雨博物館

吉林隕石雨博物館位於松花江南岸、吉林大橋附近。是中國第一個以展出隕石雨為專題的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吉林隕石雨博物館
  • 外文名稱:BYD
  • 類別:科技類
  • 地點:松花江南岸、吉林大橋附近
  • 竣工時間:2016
  • 開放時間:2016
  • 館藏精品:隕石雨
發展歷史,館藏文物,作用,地位,形成,科學分析,

發展歷史

吉林隕石雨博物館位於松花江南岸、吉林大橋附近。是中國第一個以展出隕石雨為專題的博物館。博物館內收藏著世界最大的石——吉林一號隕石以及全世界十幾個國家送來的各類隕石標本。通過大量的實物、圖片、圖表和錄像,系統地介紹了隕石知識和吉林市隕石雨的來龍去脈。

館藏文物

吉林隕石降落在吉林市和永吉縣附近方圓五百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域內。當時人們共收集到較大隕石138塊,總重2700公斤,現被吉林市博物館收集展出。其中最大塊“吉林隕石一號”重1775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隕石,為國家一級藏品。經測定,吉林隕石的母體原是太陽系火星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中的一顆行星,年齡約為46億年,大約在800萬年前,在運行時和其它星體相撞,發生了一次大爆裂,脫離出小行星帶而落到地球表面。
這場吉林隕石雨無論從其數量、質量、散落範圍以及其科技含量方面在世界均屬罕見。距研究,其母體原是太陽系火星與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中的一顆行星,年齡約為46億年,大約800萬年前與其它星體相撞發生爆裂,一部分星體脫離了小行星帶,最終運行到地球引力範圍內而隕落到地球表面。據科學分析,吉林隕石屬橄欖石,即古銅輝石球粒隕石,由40種礦物組成,含有18種元素,是極為珍貴的宇宙樣品。
吉林隕石雨帶來了豐富的宇宙信息,是研究天體演化、元素起源、空間技術以及其它多種學科的珍貴資料,其科學價值無法估量。

作用

隕石博物館主要是為了展示出吉林省的隕石雨的雄偉身姿,在1990年的6月特意的從坐落在世紀廣場的南側,在吉林市的博物館的館舍中隔出了一部分,從而專門成立出具有紀念價值的隕石博物館,在博物館內共展示出了隕石共570塊,從而也輔助了現代化聲光的電手段,博物館不僅顯示出了隕石在隕落時壯觀的全過程,從而也相應的給到您帶來宇宙神奇的科學知識及科普教育。隕石博物館是一個具有神奇色彩的博物館,讓人們能夠了解神秘的宇宙,從而也增長了您的見聞。

地位

“吉林隕石雨”展覽採用聲、光、電為一體的高科技手段,向觀眾介紹吉林隕石雨、隕石學和宇宙輪廓等方面的科學知識。 吉林市隕石雨博物館十分重視利用“吉林隕石雨展覽”對中小學生進行科普知識教育。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全省十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全省科學普及教育基地”。  

形成

1976年3月8日15時,一顆茂大的隕星從天外飛來,在中國的東北部吉林市北郊上空爆炸,隆隆巨響,迴蕩天際,火光耀眼,萬千金石俱下,形成一面積達500平方公里的特大隕石雨,其中的最大的一塊隕石,重達1770公斤。隕落時,遁入地下6米多深,造成的振動相當於1.7級地震,掀起了50多米高的蘑菇狀煙塵。這聲隕石就是已知世界上的石隕石之最——吉林一號隕石。這次隕石雨面積廣、重量大、有數千人親眼目睹、有準確的科學記錄,實為世上罕見。

科學分析

吉林隕石是經過46億年的磨難才來到人間的。距今的46億年形成的吉林隕石星母體,原是太陽系中的一員。大約在800萬年前的一次碰撞中破碎,同時誕生了吉林隕星。吉林隕星的運行軌道是橢圓形的,與地球公轉軌道相交,因而有相遇的可能。1976年3月8日吉林隕星從地球公轉方向的後面追上了地球,闖入大氣層,在距離地面19公里左右高空發生爆炸,形成了一場壯觀的隕石雨。
吉林隕石的母體原是太陽系火星與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中的一顆行星。據科學分析,吉林隕石屬於橄欖石,即古銅輝石球粒隕石。它由近四十種礦物組成,含有十八種元素,是極為珍貴的宇宙樣品。吉林隕石雨降落時,鋪天蓋地,呼號之聲幾百里以外清晰可聞。落地的巨響和震波,震碎了無數居民住宅的玻璃窗。場面之宏大,威力之巨猛,如同核子彈。然而,竟無一人一畜的傷亡,可謂一奇。
據科學分析,吉林隕石屬於橄欖石,即古銅輝石球粒隕石。它由近四十種礦物組成,含有十八種元素,是極為珍貴的宇宙樣品。吉林隕石雨降落時,鋪天蓋地,呼號之聲幾百里以外清晰可聞。落地的巨響和震波,震碎了無數居民住宅的玻璃窗。場面之宏大,威力之巨猛,如同核子彈。然而,竟無一人一畜的傷亡,可謂一奇。
隕石(meteorite)是落到地面的流星體,是太陽系內小天體的珍貴標本。因此,研究隕石對研究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生命起源提供了寶貴的線索。隕石分為兩類:球粒隕石和非球粒隕石。球粒隕石對生命起源有較重要的意義。它們只可能來自宇宙,不僅含有胺基酸,還有烴類、乙醇和其他可能形成保護原始細胞膜的脂肪族化合物。
生物化學家David. W. Dreamer用默奇森隕石中得到的化合物製成了球形膜即小泡,這些小泡提供了胺基酸、核苷酸和其他有機化合物,及其進行生命開始所必需的轉變環境,也就是說,當隕石撞擊地球時,產生形成生命所需的有機物及必須的環境——小泡。和生命起源於彗星的理論一樣,這是一種新的天外起源說。另外,康奈爾大學的C .Hyba指出,撞擊也可以以其他方式提供生命所需的原材料:來自一次隕石撞擊的熱和衝擊波可以在原始大氣中激發起合成有機化合物的化學反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