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陶瓷

隋朝陶瓷

隋朝歷史很短,不足40年,但卻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朝代,她為唐朝的輝煌鋪平了堅實的根基。在陶瓷史上,隋代的陶瓷工藝雖然不曾有什麼獨特的建樹,可她卻為一個新的陶瓷時代拉開了序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隋朝陶瓷
  • 年代:隋朝
  • 窯場地區:四川地區
  • 主要器形:壺、罐、瓶、碗和高足盤
藝術特點,分類特徵,青瓷藝術,實物賞析,

藝術特點

通過對陶瓷考古和墓葬考古的現有資料分析,可以了解隋瓷的大致情況特點。隋以前燒瓷窯場主要都集中在長江以南和長江上游的四川地區,北方的燒瓷窯場極為稀少,亦無文獻述及。入隋以後,南北方瓷業才開始了飛躍性的發展,窯場及其燒制的瓷器明顯增多,各種花色、風格、樣式的瓷器開始呈現,形成各競風流的局面。
隋朝陶瓷
已發現的隋代主要瓷窯有:河南的安陽窯,位於現安陽市北郊洹河安陽橋南岸,是目前發現的隋代青瓷中規模最大的一處;河北磁縣窯位於河北峰峰礦區西部的賈壁村內;另有位湖南的湘陰窯;安徽淮南窯;四川邛崍窯及江西丰南窯等。隋瓷的主要器形有壺、罐、瓶、碗和高足盤等。壺的基本特徵是盤口、有頸、系耳都貼附在肩上,盤口較前代高,橢圓腹,系耳多作條狀。高足盤在南北墓中均有出土,可見燒造量大,是隋瓷中較為典型的器物。
隋朝陶瓷
隋瓷胎釉在各地窯口之間略有差異,在總體上看,其共同點是胎體較為厚重,胎色因燒制地點和原料而各有變化,以灰白居多;釉仍屬石灰釉,呈玻璃質,透明度強,多呈現青色,青中泛黃或黃褐色;器體施釉一般不到底,多是用支具托墊疊燒;隋瓷的裝飾紋樣以花草為多,並常在布局上巧妙地穿插替換而組成新穎圖案;盤碗類器多在中心裝飾,由朵花捲葉組成圓形圖紋;瓶罐類器物的裝飾主要集中在肩部和腹部,一般用花朵、卷葉紋組成的帶狀圖案。隋瓷裝飾手法有印花刻花貼花堆塑等,其中印花套用最為普及廣泛。隋代已燒制出胎質潔白,釉面光潤的白瓷,開啟了唐代瓷業”南青北白“局面的先河。
隋朝陶瓷

分類特徵

隋代時間短,瓷器製造業來不及形成自己的顯著成就,算是一個南北朝之後短暫的過渡階段,但它孕育著瓷器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唐代瓷器巨大成就的到來。
隋代的瓷器,青瓷較南北朝時更加發展,生產中心雖然仍在南方,但已有逐漸向北轉移的趨勢。白瓷生產已較多,質量有較大提高,白瓷胎較白,釉已不再明顯青泛黃,而是白中微泛灰蘭,接近純白色了。
隋朝陶瓷
隋代瓷器的主要器形有:盤口壺雞頭壺、帶系罐、瓶、高足盤、俑等,其造型有較為鮮明的時代特徵。
雞頭壺:盤口較南北朝時更高,頸更細長,頸部加飾幾道弦紋。腹部更為瘦長,雞頭卻趨向寫實而且又較靠近頸部。龍柄、帶系。
隋朝陶瓷
盤口壺:體形較南北朝時高磊,盤口更高,頸較長較直,腹更瘦長,有四至六個條狀系。
罐:北方流行的罐多為四系,直口,無頸,罐身近橢園形,腹中部凸起一道弦紋。南方流行的罐,多為六系或八系,直口、無頸豐肩,罐 身瘦長。
隋朝陶瓷
瓶:小盤口,頸較細長,腹略呈橢園形。
高足盤:有些文獻上稱做淺盤圈足豆,這是隋代特有的器形:淺盤,口微外撇,盤心平坦,常有陰線圈紋,並留有幾個支燒痕。高足呈喇叭狀。
隋朝陶瓷
隋代的白瓷俑,面部清瘦,身體細長,同唐代肥胖的俑有明顯區別。
從上述幾種主要器形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隋代的壺、瓶、俑等體態細長是其明顯的時代特徵,高足盤則是典型器物。
隋代瓷器的花紋也很具時代特色,主要原因是模印花紋:用瓷質印模在未乾的胎體壓印朵花紋、草葉紋、幾何紋、尤以朵花紋最有代表性,其次是劃花:蓮瓣紋、卷葉紋、波浪紋。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只要憑瓷器的典型紋飾,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知道其是否為隋代器物
隋朝陶瓷

青瓷藝術

隋代青瓷是在南北朝時期陶瓷生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隋朝在陶瓷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青瓷的生產出現了南北合融為一體的嶄新局面,既繼承了南北朝時期的燒瓷技術與青瓷的造型,又有所提高並創造出許多新的器形。
青瓷造型
隋代青瓷的造型主要有壺、罐、瓶、碗、高足盤等。壺有帶流與無流兩種,帶流者以雞頭作流,無流者都系盤口。雞頭壺由兩晉到唐沿用的時間很長,其造型為洗口,肩部貼附雙系,以雞頭作流為其主要特徵。盤口壺多流行於南方,基本特徵為盤口,有頸,系貼附在肩上。習慣上稱為“雞頭壺”與“盤口壺”。罐是隋代青瓷中常見的器皿,北方多流行一種直口無頸,罐身近橢圓形,腹中部凸起弦紋一道,肩上貼附二系、三系或四系,以四系者居多,所以稱之為“四系罐”。四系罐在北方隋墓中常有出土,是隋代青瓷的典型器物。南方較為常見的罐為罐身瘦長,口直而大,無頸,豐肩,瘦足而微外撇。肩部貼附六系、八系,一般稱其為“六系罐”或“八系罐”。瓶由北朝時期的洗口瓶演變而來,盤口,頸細長,腹徑闊大略呈橢圓形。高足盤的基本特徵是盤淺式,口沿微外撇,盤心平坦,常有陰圈線紋,沿線紋留有三、五、七個不等的支燒痕跡,下承以空心叭高足。高足盤常與四系罐一起出土,也是隋代青瓷中的典型器物。碗有兩種形制:一種深形口微斂,碗壁弧圓,小平底足;另一種侈口深形,碗壁直斜,底部較為豐滿,小平底足。前者具南朝特徵,後者多見於隋代青瓷之中。
瓷胎特點
隋代青瓷的胎體一般較為厚重,胎色因產地不同而異,但以灰白色居多。釉為青色,青中泛黃或黃褐色者也為數不少。青瓷一般是在還原焰中燒成的,釉色不夠穩定,說明當時的窯爐結構以及在掌握還原焰的技術上,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如器表釉常有流珠現象,器外施釉不到底等。從大量隋瓷上的燒痕以及各窯所使用的窯具上看,均屬疊燒,儘管筒形匣缽的出現使裝窯技術上有了一些突破,但仍停止在疊燒階段。多數器物的胎胚在窯內直接接觸火焰,受到煙火薰染,在不同程度上還粘上許多渣滓。化妝土的普遍運用是隋代制瓷工藝上的一大進步,採用這種方法,不但可以彌補胎體表面粗糙之弊,同時也能增加胎胚的白度而使成品更加瑩潤美觀。
紋樣特徵
隋代青瓷上的花紋多種多樣,除南北朝時期所盛行的蓮花瓣紋外,多採用朵花、卷葉紋樣,並使之巧妙地穿插、交替排列,組成不同的圖案。一般是在瓶、罐之類的肩部和腹部,以朵花捲葉紋排列成帶狀紋樣,有的在盤類器物的中心部位,用這些題材所組成的圓形圖案為飾。隋瓷紋飾題材比較單調,由於匠師們運用多變的構圖方法,使圖案不僅無單調之感,反而顯得整齊端巧,收到了較好的藝術效果。裝飾方法有印花、刻劃花、貼花三類,以印花最為普遍。印花大都為朵花,印花模為圓戳式,刻劃花也很流行,貼花較為少見。各種裝飾方法配合使用,組成各種各樣的花紋裝飾及圓形圖案,是隋瓷裝飾藝術的重要特徵。
發現窯址
隋代青瓷的窯址目前發現不多,已經發現與發掘的窯址初步揭示了隋代瓷業的分布及燒造概況。這些窯址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安徽江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較為重要的有河南的安陽窯、鞏縣窯,河北磁縣窯,安徽淮南窯,湖南湘陰窯,江西豐城窯以及四川邛崍窯。在這些窯址所在地區的隋代墓葬中,出土的青瓷絕大多數為當地瓷窯所燒造,有些青瓷出於具有確鑿紀年的墓葬之中,如河南安陽小屯村隋仁壽三年 (公元603年)墓、安徽合肥隋開皇三年 (公元583年) 清河張氏墓、 合肥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墓、亳縣隋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王乾墓以及江西清江開皇七年 (公元587年)墓等。
這些不同地區出土的青瓷,在造型、胎質、釉色以及花紋裝飾等方面,都與當地的青瓷窯燒制的同類器物相同,這不僅證明了窯址的所屬時代,而且解決了墓葬出土青瓷的具體窯口問題。 上述的河南安陽窯、鞏縣窯與河北磁縣窯的地理位置相近,情況基本相同。這些窯燒造的器物都以四系罐、高足盤與大小平底碗等為主。胎質厚重,呈灰白色,器表施青色或青中閃黃透明玻璃質釉,都有不同程度的流釉現象。窯具以支具為主,還有大小鋸鑿支托、三叉支具、扁圓形墊餅及筒形支具等,但未發現匣缽,說明三窯都為疊燒。三窯燒制器物以安陽窯為最精緻,有些器物還有花紋裝飾,除了一些生活用器外,小型雕塑品也十分精緻,這些器物代表了隋代北方青瓷的燒造水平。
湖南湘陰窯燒制的器物品種較多,在造型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多根據不同器物進行裝飾,以印花為主,配以劃花。江西豐城窯燒制的器物較為粗糙,但也注重花紋裝飾安徽的淮南窯燒制器物既有河南、河北青瓷風味,又有自己的特色,並有花紋裝飾。其釉青色,為透明玻璃質,光澤好。但釉色不穩定,有時在積釉處產生一種紫翠色的窯變釉,裝飾方法有印花、劃花、貼花三種。四川邛崍窯燒制的器物,釉均較薄,不甚透明,因為胎質紫紅,胎與釉之間普遍施一層白色化妝土,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實物賞析

1、貼花陶罐
江蘇邗江縣蔣王鄉霍橋村東莊出土。
高25.7、口徑11.4厘米。
灰白色陶胎。直口,鼓腹,足部外撇,平底。肩部飾4個對稱泥條豎,間以環繞連珠紋的圓形模印貼花。腹部刻劃流雲紋和蓮瓣紋等紋飾。
隋朝陶瓷
現藏江蘇省揚州博物館。
2、彩繪陶女立俑
陝西西安市出土。
高33.5厘米。
俑頭梳高髻,身著窄袖衫,托地長裙,搭玫瑰紅色披巾,雙手交叉於披巾中。
隋朝陶瓷
現藏陝西歷史博物館。
3、灰陶炊事俑
湖北武漢市武昌區馬坊山22號墓出土。
廚俑高14、吹火俑高11、洗甑俑高12.9、洗碗俑高21.9厘米。
隋朝陶瓷
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