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都僑批館

在隆都鎮仙地頭村,有一所名為“明德家塾”的老宅,曾經是隆都僑批館,經營著僑批分揀派送業務。單從外表看,很難想像這座古宅竟是風光幾代的隆都許福成僑批館。據老宅主人介紹,這座宅子共有6畝地,面積近4000多平方米,內外建有房屋80多間,是典型的潮汕“駟馬拖車”格局,正屋大廳供著華僑先祖頭像,屋內牆上掛著歷代祖先的畫像、祭文,屋內還有紅漆方桌和長板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隆都僑批館
  • 這座宅子共有:6畝地
  • 面積近:4000多平方米
  • 內外建有房屋:80多間
歷史背景,歷史文物,工作人員,

歷史背景

澄海隆都僑批館的經營及文化特色,應該從僑批館的布局、送批過程和送批工具三方面闡述。僑批館的布局到底怎么樣呢?不妨走進許福成僑批館看一看。
據了解,當時批局設有經理、司賬、司庫和幾名批員。寬敞的批局裡還有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像精緻的潮汕功夫茶具等。據主人介紹,隆都的僑批館大多環境幽雅,建有休閒娛樂設施。像許福成僑批館就建有植物園。園內還植有不少果樹,這些果樹是華僑從泰國移植過來的,有芭蕉、紅毛梨、泰國香霧等。古宅外牆和部分樓閣仍保留著上世紀30年代的裝飾,大門匾上的“厝場畫”精美懷舊,畫的主體是澄海著名的“獅頭鵝”。
那么僑批館又是怎樣送批的?據隆都鎮堤兜村的老村民潘得敖介紹,他們祖孫三代都在潘合利僑批館派送僑批,他祖父、父親和他三兄弟,都從事同一個職業———僑批派送員(俗稱“批腳”)。得敖兄弟為之送批的潘合利僑批館1906年開業,司理人潘家添在家鄉隆都設投遞局,在泰國設本號批局,專門接收批信;在汕頭設本號批信中轉批局,並與汕頭的馬德發、光益裕、有信、裕益、永安等批局聯號,是一家大型的投遞批局。
據潘得敖的弟弟、現年79歲的潘得勤回憶,當時送批時,將匯款和信件包在潮汕特色水布里,然後纏在腰間,後來改用布袋(“批袋”)裝起來、背著走,每天從早到黑,都靠雙腿行走,將匯款和批信一分不差、一件不少地送到隆都和潮安的官塘、鐵鋪每家僑眷手裡,然後又一家家將僑眷的回批收集起來,送回潘合利批局,再由潘合利批局發往暹羅(泰國)、實叻(新加坡)、安南(越南)和香港等國家、地區。
解放前,在國幣貶值時,他們還得挑著兩布袋重約30多斤紙幣在鄉村小道上奔波,一天走下來要近百里路,最多時須送100多件僑批,晚上回不去就住在僑眷家,第二天吃過早飯後再繼續上路。就這樣,每天一個人的酬勞是兩斤米或一元國幣,外加幾角錢用於過渡、吃飯。儘管如此辛苦,得敖兄弟和其他僑批派送員一樣講信用,按時、如數地將僑批送達;雖然自家生活貧窮,但是從來都沒有侵吞海外僑胞的匯款或丟失他們的僑批。

歷史文物

僑批館的送批工具也頗有特色,市籃、白帆布袋、長柄紙雨傘,是解放前分批工人遠道步行、四鄉奔走、來往所必備的“三件寶”:市籃是竹製,用有韌性、光滑的“篾青”編織而成,美觀耐用,外面塗上桐油,堅固結實,能夠防水防蛀;布袋是用白色的帆布縫製成像學生書包一樣款式的袋,分批工人肩背裝著批信、現款(紙幣)的白帆布袋,下鄉村分批。這類帆布質地堅固,不易破損,水不易浸入;紙雨傘是用竹枝作骨架,用紙作傘面,再塗上桐柚,而製成的,主要是用來作為雨具,潮州汪勝昌號出售的鸚哥牌的傘最著名,張華雲著《潮汕竹枝百唱》書中題為《番批》詩歌即云:“褡褳長傘到寒家,飯菜報告五穀爺。一隻火船千百客,幾人發達幾蟲沙。”

工作人員

僑批文物館工作人員從2003年開始,便積極尋找這些實物。當年9月,在澄海區隆都鎮大巷村找到了分批工人陳亞升分批時用的白帆布袋,他的兒子把他父親這件具有歷史意義的遺物捐獻給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僑批文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