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縣中學

隆德縣中學

巍巍六盤山下,清清渝水岸邊,有一個樓群林立,綠草如茵,品味高雅的知識殿堂,她就是首批自治區級示範性高級中學,區級“百標”學校——隆德縣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隆德縣中學
  • 創建時間:1893年
  • 占地面積:86710平方米
  • 前身:峰台書院
  • 所屬地區:寧夏固原市隆德縣
辦學規模,歷屆英才,所獲榮譽,學校管理,目標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校園文化,

辦學規模

隆中的前身是峰台書院,創建於1893年,距今122周年,是寧夏三所百年老校之一。1943年開辦國中,1958年增設高中。2005年9月被教育廳評定為自治區級示範性高級中學,同年九月進入自治區“百標”在建學校,2007年10月正式進入“百標”學校。多年來學校為當地培養了大批人才,尤其2004年以來,每年向高校輸送大學生都突破600人,錄取率在50%以上。
隆德縣中學
2001年,隆德中學逐步取消國中部,成立完全高中.
目前學校有5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568名,教職工220人。學校占地面積86710平方米,建築面積29200平方米,藏書4萬餘冊,理、化、生實驗室、語音室、多媒體室、計算機室、形體室、音樂室、美術室等各種功能室齊全,已初步具備了現代教育的辦學條件和管理體系,成為隆德縣培養各種人才的搖籃。

歷屆英才

近年來學校高考成績穩步提高,2004年中央電視台組織的“CCTV杯”電視英語風采大賽寧夏賽區的比賽中,學校二十多名同學獲獎。學校的理化生學科教師充分利用學校現有教學設施,拓寬加深學科基礎理論知識,努力培養實踐能力,集體備課,分類講授,具體指導。經過不懈努力,興趣小組的學生在全國各類學科競賽中表現出明顯優勢,近年來在市區以上各類競賽中有21人獲獎。雍穩軍同學代表寧夏參加了全國物理奧林匹克決賽並獲得三等獎,被北京大學保送錄取;劉穎強同學代表寧夏參加了全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並獲得三等獎,被中山大學保送錄取;陳鵬程、王彬同學代表寧夏參加了中學生生物聯賽獲得一等獎,均被西安交通大學錄取;張雲龍參加了全國物理奧林匹克初賽獲得寧夏賽區一等獎,被天津大學錄取。2004年高考錄取率居全市第三名,2005年高考錄取659名,錄取率為50.6%;2006年高考錄取675名,錄取率為51%;2007高考錄取682名,錄取為52%,2007年有兩名學生分別獲得全縣高考文理科第一名,2008高考錄取810名,錄取為70%,其中二本以上錄取355人,重點67人,首次突破300人,2009年縣內本科上線學生665人,隆德中學再創佳績,本科上線485人,重點上線105人,創隆德縣中學高考歷史最好水平。數百名學生被全國名牌大學錄取。
花園花園

所獲榮譽

學校先後被國家教育部、衛生部、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衛生先進單位”、“全國體育工作先進集體”和“全國五四團委”榮譽稱號;被自治區教育工委,教育廳黨組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校本培訓先進集體”和“衛生體育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多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教育教學質量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學校多次受到縣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表彰獎勵。

學校管理

目標管理

根據學校總體目標,確定每學期各支部、各處室、各年級組、各教研組的主要目標和任務,使所有職能部門的目標逐級分解,具體落實到處室、級組、班級和科任教師;從校長起到職能部門再到每一個崗位逐級簽定責任書,並且要嚴格執行和兌現。

制度管理

深化校長負責下的行政各級管理,實施分層管理和捆綁式管理模式,實施分管校長負責下的各處室主任負責制。嚴格按照《隆德縣中學校風建設的實施意見》、《隆德縣中學教職工考勤制度》等制度辦事,加強考勤和考核。

人文管理

按照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積極營造和諧、寬鬆、民主的教育管理氛圍,努力創造積極向上、充滿陽光感覺的工作環境,並通過這些具體措施,對教職工進行多環節、多方法、多層次的激勵,使師生擰成一股繩。
加強黨員和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
教師是辦學的主體力量,教育質量的提高,關鍵在於是有高素質的教職工隊伍。培養黨員和教師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較高的理論修養、濃烈的改革意識和堅韌的進取精神是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要達到的目標。學校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首要位置。在黨員和教師隊伍建設上注重三方面,一是對待教育事業的道德規範;二是對待學生的道德規範;三是對待教師集體和自己的道德規範。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管理的正確途徑,一是嚴明紀律,二要培訓提高,三要文化引領。
管理產生效益,細節決定成敗,過程造就結果,服務凝聚人心。全體管理成員、黨員班主任和科任教師要在管理上下決心,在細節上有耐心,要在抓過程中有恆心,要在服務上有熱心,以管理促中心,以管理保中心,牢牢扭住教學這箇中心不放鬆。

校園文化

繼續重視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尤其是校園核心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一種群體文化、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結合體,它的存在與發展體現著學校的辦學特色,具體導向,教育,凝聚,激勵等功能。學校文化建設的內容包括學校的觀念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校史文化建設和環境文化建設,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有著優良的傳統和深厚的文化積澱,作為自治區級示範性高級中學和“百標“學校,我們充分認識到所承擔的歷史重任。在學校的觀念文化建設上,在這幾年好生源嚴重外流的情況下,隆中的全體教職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們所面臨的困難,高中階段教育競爭的殘酷性。要看到家長和社會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對我們帶來的巨大壓力。為此,我們一方面紮實工作,正視這些困難和壓力,另一方面,我們發揚了吃別人不願吃的苦,跑別人不願跑的路,受別人不願受的氣的這些品質和意志。制度建設和制度的貫徹實施是學校建設的核心,我們的各項制度,經過修訂和完善,逐步向科學化、規範化邁進。學校辦學的指導思想,思路,理念,目標,和“五風”要求,先後已實施,自覺地遵守,踐行和維護它,是隆中人義不容辭的職責。學校的歷史文化建設的重心就是我們全體師生要熟悉我校的歷史,開展校史教育,培育和形成“以校為榮”的學校認同。我們下決心抓好“校史陳列室”、“學校資料檔案室”和“學校書畫展室”的建設。學校的行為文化建設的重心,就是基於對教育的愛和對學校的愛,克服悲觀主義和冷漠情感;學校環境文化建設的重心就是要充分發揮校園環境的教育功能,逐步使我們的每一面牆都會說話,環境文化建設的支柱是教室文化,辦公室文化、實驗室文化,圖書館文化和建築文化等。總之,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利於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助於拓寬學生視野,增強求知慾,有助於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重視德育在整個學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政教處、團委在黨總支、校長室的領導下,實行“分層制”和“捆綁式”管理模式,多層次、多角度、多渠道廣泛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以《中學德育大綱》為依據,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標準,以“養成教育”為重點,以多層次、序列化教育活動為特色,以學生自我管理為手段,以黨團工作為龍頭,以班主任工作為主線,以課堂教育為主渠道,以校園文化為感召,以家庭、社會、學校三位一體教育為保證的德育工作體系,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活動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的氛圍和模式,為提高辦學質量提供基本保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