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達(中國冶金工程技術專家)

陸達(中國冶金工程技術專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陸達,中國冶金工程技術專家,中國冶金科技領域的帶頭人之一。在抗日根據地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將白口生鐵鑄件韌化處理加工製作炮彈;為了生產灰口生鐵,創建了故縣鐵廠,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主持和指導了太原鋼廠、大冶鋼廠的擴建和改造以及武鋼轉爐煉鋼的技術攻關;將鋼鐵研究院建成冶金新型材料研究和開發的重要基地,研製出為國防尖端技術和國民經濟急需的重要金屬材料。與此同時,為培養冶金科技人才和發展、提高鋼鐵品種和質量做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達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湖州
  • 出生日期:1914年11月2日
  • 職業:冶金工程技術專家
  • 畢業院校:上海聖約翰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冶金科技領域的帶頭人之一
  • 代表作品:《鋼鐵》
任職,生平概況,建設鐵廠,新型材料,培養人才,鋼鐵新品種,電子材料公關,《鋼鐵》雜誌,人物簡歷,主要論著,

任職

曾任中央軍委兵工局工程師、八路軍總司令部軍工部工程處副處長、鋼鐵局副局長,建國後,歷任重工業部鋼鐵局副局長、重工業部鋼鐵設計院副院長、冶金工業部北京鋼鐵研究院院長、冶金工業部副部長、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中國金屬學會第三、四屆副理事長。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四、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生平概況

背景
陸達,原名陸宗華,1914年11月2日生於北京市。父親陸兆礽曾任南京國民政府財政部下屬鹽務稽核所高級職員。母親張蘭若是一位有文化的婦女,輔導宗華學習初級數學與英語,在品德上也給予他良好的影響。1926年宗華進入北京匯文中學。1929年他隨家遷上海,就讀於蘇州市東吳大學一中,1931年升入東吳大學化學系。“九·一八”事變後,年僅17歲的宗華,參加愛國學生救亡活動,與同學一起向南京國民政府請願,要求抗日。1933年他轉學到上海聖約翰大學化學系。同年秋,他到德國柏林工業大學鋼鐵冶金系學習,師從著名的杜勒教授。他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迪普隆工程師的前期考試。在德國的4年學習生活,奠定了他堅固的冶金專業基礎,培養了嚴密的科學方法和嚴格的1936年參加旅歐抗日救國聯合會和反帝大同盟。1937年底回國。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陸達陸達
工作作風。在此期間,他參加了中國旅德抗日救國聯合會的活動。1936年他被中國反帝大同盟吸收為成員,受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抗日統一戰線的教育。“七·七”事變後,他作為中國留德抗日救國聯合會的代表,出席在巴黎舉行的中國旅歐華僑抗日救國大會。會後,組成了以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為團長的赴馬德里反法西斯前線慰問團,陸達是該慰問團成員之一。出於抗日救國的熱忱,他決定中斷學業,放棄攻讀學位,毅然隨楊虎城將軍返回祖國,參加抗日。1937年冬他抵達香港後,直奔西安。1938年1月他到達延安,為欣慶自己到達聖地,從此更名為陸達,開始了他艱辛而又光榮的人生征程。
《鋼鐵研究學報》《鋼鐵研究學報》
兵工局工程師
延安後,組織上分配他到兵工局任工程師。1938年4月在陝北公學學習期間,陸達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9年夏,遵照中共中央軍委的部署,兵工局將部分技術幹部(包括陸達)與工人組成工人營,由延安行軍至太行山根據地。1939年10月10日朱德總司令在武鄉接見了鄭漢濤、陸達等幾名知識分子。朱總司令向陸達詢問了德國有關生產武器用的情況,勉勵他們為生產武器多作貢獻。此後,陸達作為太行山根據地的少數冶金技術專家之一,從事軍工生產,支援了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
邊科研邊培養人才
1949年春,太原市解放,陸達被任命為太原軍事管制委員會工業接管組副組長,接管了太原市的輕、重工業企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被調到北京,任重工業部鋼鐵局副局長,協助鐘林副部長和劉彬局長,組織恢復全國鋼鐵的生產,建立生產管理與規章制度,並親自抓了鋼鐵品種的建設,如在太原鋼鐵廠(簡稱太鋼)創建了熱軋矽鋼片生產線,填補了中國矽鋼生產的空白;組織重慶鋼廠與鞍鋼聯合生產重軌,供應新中國興建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鋪軌的急需。在此期間,組建和領導了設計隊伍,除為太鋼矽鋼生產車間設計外,還為大冶鋼廠從普鋼廠改建為年產50萬噸的特殊鋼廠提供了國內一流的設計。從1957年起,他受冶金部黨組的重託,將鋼鐵工業綜合研究所擴建為
《鋼鐵》《鋼鐵》
冶金部所屬鋼鐵研究院。經陸達等人近20年嘔心瀝血的奮鬥,這個院已成為中國工業部門中頗具特色的、一流的綜合研究院。他為中國研製核子彈飛彈通信衛星核潛艇等國防尖端技術,常規武器現代化以及發展國民經濟,研製了大量急需的冶金新材料,還培養了數以千計的高、中級科技人才。
為中國鋼鐵實業做貢獻
1975年鄧小平出任國務院代總理時,陸達被任命為國務院鋼鐵領導小組成員,多次奉命帶領工作組前往包鋼、武鋼及太鋼,解決當時各鋼廠出現的重大生產技術問題。1977至1983年,陸達先後擔任冶金部副部長與總工程師。在此期間,他為及時研製中國發射通信衛星、向南太平洋發射洲際飛彈和潛艇水下發射飛彈等工程所需的冶金材料做了大量科研以及協調和組織工作。為提高冶金產品的質量,他大力推行採用國際標準組織生產;他經過研究親自為撫順鋼廠等單位引進9套有現代水平的工藝裝備與一批儀器,使中國特殊鋼廠的生產技術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1979年他被選為中國金屬學會副理事長,1983年獲德意志聯幫共和國鋼鐵協會榮譽會員稱號,1990年獲中國金屬學會榮譽會員稱號。他是中國科協第三屆常委和第四屆榮譽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第六、第七屆代表,中共第十次代表大會代表。他還先後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冶金卷》及《鋼鐵》雜誌的主編,中國軍事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的編審委員及其《軍事工業·冶金》冊編審委員會的常務副主任。

建設鐵廠

創建了第一座近代高爐煉鐵廠
陸達自1939年10月隨“工人營”到達山西黎城八路軍總部軍工部,擔任工程處副處長起,直至1949年夏離開故縣鐵廠,到太原參加接管工業工作止,在太行山根據地整整戰鬥了近10年。這10年,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最緊張、最激烈的時期,也是根據地最艱苦、最困難的階段。如何在當時的條件下,大量生產武器彈藥,成為當務之急。陸達自覺地與工人相結合,將自己所學的科學技術與當時當地的實際條件相結合,創造性地將白口生鐵進行韌化處理,開創了太行山根據地大量自製迫擊炮彈的歷史。繼而自力更生地在太行解放區創建了第一座近代高爐煉鐵廠,大量生產灰口生鐵,用以製造炮彈,為支援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
仿製日軍炮彈
1940年,八路軍在百團大戰中取得了輝煌勝利,但日本侵略軍所使用的擲彈筒小炮彈卻對我軍有很大威脅。為此,是年冬彭德懷總司令指示軍工部立即進行仿製,隨後又進一步明確軍工部的主要任務是生產大、小炮彈,子彈和火藥。八路軍製造迫擊炮和擲彈筒的彈殼體必須用灰口生鐵鑄造,經車削加工後才能製成炮彈。但當時根據地沒有灰口生鐵,唯一的途徑是設法利用當地用方爐坩堝冶煉的白口生鐵。但白口生鐵脆且硬,不能車削加工做炮彈殼體。陸達考慮到敵後根據地敵人“掃蕩”頻繁,不能建造高爐的情況,為了儘快生產出炮彈,提出將白口生鐵進行韌化處理,即在950℃左右高溫下長時間保溫,使其組織中的化鐵分解,轉化為可鍛性鑄鐵的組織。八路軍總參謀部軍工部劉鼎部長即派陸達到柳溝鐵廠進行試驗。他與當地工人一起修建了火焰反射爐,將白口生鐵炮彈殼平鋪爐床數層,以河沙覆蓋並充填空隙,然後加熱、保溫和冷卻。經多次試驗後,原先硬脆的白口生鐵炮彈殼終於有了韌性,可以車削加工和製造炮彈了。從1941年末到1943年末,柳溝鐵廠和青城鐵廠為前方提
高爐高爐
供了50毫米和8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彈達11萬多發。但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彈殼脫皮嚴重,厚薄不均,軟硬不一,有的甚至發酥等嚴重現象。對此陸達進行了系統的試驗研究,特別是對白心法和黑心法兩種韌化工藝進行了對比試驗。根據太行山實際情況,放棄了白心可鍛性鑄鐵方案,集中力量於黑心可鍛性鑄鐵的方案,採用將炮彈坯放在密封的生鐵箱中進行燜火韌化的方法,以防止氧化脫皮;以銀元塊和硼砂的熔點溫度為標準來控制燜火溫度;用特別卡具板檢測燜火後彈坯的膨脹量來控制韌化處理的程度等。這樣,炮彈毛坯韌化處理的合格率由30%提高到95%,而且大大提高了工具機生產炮彈殼的效率。柳溝鐵廠的月產量由4000發提高到30000發。白口生鐵韌化處理工藝在抗日根據地取得成功,為革命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興建高爐
1946年2月,為了擴大彈藥生產,軍工部(隨著形勢發展,軍工部名稱屢有變化,為行文方便,仍沿用原名——作者)決定興建高爐,並派鄭漢濤、陸達等4人前往石圪節地區,勘察選擇了石圪節附近的故縣村棗臻村作為煉鐵廠和煉焦廠的廠址,並責成陸達領導和主持建廠工作。陸達早在白口生鐵韌化處理取得成功之時,就感到這種方法的局限性,所以很早就開始了冶煉灰口生鐵的試驗。首先,在白口生鐵韌化處理的同時,進行了爐煉灰口鐵的試驗;隨後,先後在峰峰和長治附城建立了爐缸直徑為0.72米的高爐進行試驗;利用煤礦的生鐵管做管式熱風爐,取得成功;利用當地的鐵礦石石灰石、土焦等原料,進行配料試驗,得到了合適的配料比數據,並培訓了一批技術力量和準備了寶貴的渣料,同時利用石圪節煤進行乾餾結焦試驗。他們還進行了用簡易重選洗煤法降低石圪節焦煤灰分的試驗,並利用洗煤進行土窯煉焦試生產,不僅取得了經驗,而且為高爐投產時所需的焦炭作了儲備;同時還在西溝進行耐火材料的研製,並生產出了符合高爐要求的耐火磚;並且為棗臻現代焦爐生產出了矽磚。所有這些都保證了故縣高爐於1948年1月10日順利投產,並流出了第一爐鐵水。隨後,棗臻焦爐也接著投產。為此,晉冀魯豫軍區和軍工部首長特發電祝賀,並給全廠職工集體記一大功,獎給冀鈔100萬元。
支持前線
高爐出鐵後,迫擊炮彈的生產量有了成倍的增長。以60、82、120、150四種炮彈為例,1947年高爐投產前總產量僅為20.88萬發,1948年激增至102.8萬發,1949年提高到175.63萬發,相當於1947年的8.4倍,有力地支援了前線,迎來了全國的解放。

新型材料

新材料和新工藝的研究
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領導和組織下,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根據規劃和中央發展國防尖端技術的需要,必須解決各種冶金新材料的研製問題。為此,科研必須先行。冶金工業部決定把原來的鋼鐵工業綜合研究所擴建為鋼鐵研究院,主要是加強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1957年底任陸達為院長。他到院後,根據尖端技術的需要,開闢了高溫合金精密合金難熔金屬粉末冶金合金鋼等新材料的研究,同時開發真空冶煉、難變形合金的壓力加工和冷軋等新工藝的研究,相應地建立了金屬物理、金屬焊接、腐蝕與防護、力學、儀器儀表和裝備設計等相關專業的研究室。這些新材料、新工藝當時在國內還是空白,必須從頭開始。在對這些新材料、新工藝開始研究後不久,1960年蘇聯突然毀約停援,造成中國經濟建設,特別是國防建設的嚴重困難。1961年春,根據形勢和任務的需要,冶金工業部黨組決定:鋼鐵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方向以軍工材料為主,高、精、尖、新為重點,要求該院在冶金系統形成攻尖端的“拳頭”。當時正值國民經濟三年困難時期,為使尖端技術所需的合金鋼、高級合金和具有特殊性能或特種功能的金屬材料的生產能夠立足國內,要求在儘可能短的時期內,自力更生地填補這些空白領域;與此同時,還要求常規武器所需的金屬材料也要全部立足於國內生產。
勇於探索、敢於攀登
陸達在嚴峻的形勢和繁重的任務面前,深入發動民眾,對全院職工進行形勢教育和國防意識教育。在他的組織領導下,全院職工奮發圖強,密切配合,形成了勇於探索、敢於攀登、聯繫實際、團結合作的優良院風。那時,雖然生活艱苦,但人們思想境界很高,工作不計報酬,埋頭苦幹,湧現了一批學科帶頭人。被譽為科技戰線鐵人的陳箎(原金屬物理室主任、中國斷裂力學研究的最早創始人之一)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通過幾年艱苦創業和發展,到1966年鋼鐵研究院先後研製出一批為核子彈飛彈飛機艦艇兵器等所急需的冶金新材料,滿足了國防建設的急需,其中多項獲國家工業新產品獎和國家發明獎,為開發和研製冶金新材料奠定了基礎,並建成了重要的研究試驗基地。
面向實際的研究
陸達認為,鋼鐵研究院是工業部門的研究單位,不能以學科為主,不可以理論研究為重點,而應面向任務,面向生產技術,面向企業的需要。在機構設立時,是以材料設室,工藝設室;力學化學、腐蝕、焊接等相關技術則重點配合材料和工藝研究;而材料和試驗技術研究又不停留在一般水平上,從中提煉其關鍵和精華,在學科上加以深入探討,體現了當時以任務帶學科的科研方針。例如,為了促進合金鋼和高溫合金研究的發展,建立和開展了微量元素分析、相分析、微觀結構分析、力學性能等各種測試技術;發展了金屬焊接、腐蝕與防護等相關技術以及冶煉和壓力加工的新技術等;同時,他還積極主張進行套用理論的研究。因此,在60年代初,鋼鐵研究院在高級合金的冶煉技術方面,系統地研究了真空冶煉過程中各項參數對脫氧、熔體與坩堝反應、氣體脫除、元素揮發及夾雜偏析等的影響;研究了鋼中稀土夾雜物的形態和生成條件,稀土元素合金化的作用及它們對鋼材性能的影響等;研究了高溫合金凝固結晶和偏析規律、合金元素強化機理、微量元素的作用等。這些研究對開發新材料、提高研究工作水平和長遠發展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重視配套技術和試驗設備的研究
為了研究成果能用於尖端技術、武器裝備以及冶金生產技術上,陸
達重視配套技術和試驗設備的研究,除引進必要的國外先進測試儀器外,還專門成立了設計研究室,加強了設計和製造設備的能力,使鋼鐵研究院眾多的非標準儀器和設備都由院內自行設計和製造。他曾創建大型冷、熱等靜壓機,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精密的粉末薄帶材軋機,要求密封性極高的全套羰基鎳超細粉末生產線和測量磁性的特殊儀器等。這些為加快研究進度、促進研究成果轉化成產品直接提供使用打下了基礎。鋼鐵研究院很多重大項目的成果,如核工業濃縮和冶煉鈾用的關鍵元件和材料——同位數分離膜及耐蝕合金和超純氧化物容器、航天燃氣和噴口用的鎢合金製品、航空噴氣發動機用的高溫合金、結合中國資源的艦艇鋼和裝甲鋼及以精密合金為主的電子材料等都正式投入生產,為中國核能、航天、航空、艦船、兵器等工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北京北京

培養人才

為建設一個新材料的研究基地,陸達十分重視選拔和培養人才。在建院之初,首先從冶金企業選調了一批有實踐經驗的專家和技術骨幹;繼而從蘇聯、東歐學習的歸國留學生中調集一批技術骨幹;又從國內大專院校畢業生中選拔一批青年學生。對科技人員,他不僅重視
業務上的培養,更注意政治思想上的提高。對剛分配到院的大學生,一般先到工廠鍛鍊,讓他們接觸工人,接觸生產實際,以提高思想水平,豐富實際知識。在業務上,他針對新開闢的材料領域陸續選派一批技術人員出國進修。對廣大技術人員,他大膽放手讓他們在實踐中經受鍛鍊,增長才幹。他經常鼓勵大家,要正確處理破除迷信與尊重科學、個人刻苦鑽研與集體團結協作兩者的辯證關係,使該院逐漸形成了一支專業配套、埋頭苦幹、敢攀高峰的科技隊伍。這批人後來都成為各自領域的專家、帶頭人和技術骨幹。在科研的管理和工作作風上,他根據“科研十四條”組織制定了鋼鐵研究院的科研工作程式、專業和專題組長責任制等三個條例。在60年代初,他還親自向專題組長以上幹部作如何進行專題研究的報告。從主題論證、制定研究方案和計畫、進行實驗、原始紀錄、數據分析,到編寫總結論文等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鋼鐵鋼鐵
陸達作為鋼鐵研究院院長,除主持全院工作外,對每一技術領域的發展都很關心,不失時機地把握住科技發展方向。對重大科研項目,他親自領導技術攻關。如為研製鈾同位素分離膜這一國防尖端材料,他始終參與技術方案的制定、技術關鍵的分析,並調集全院的力量參加會戰。在工作安排上,他首先根據國家需要和科技發展動向,每年確定幾項重大科研課題作為全院的重點,通過重大課題的攻堅戰鬥,帶動全院各方面的工作,使該院不斷有重大科研成果產生。在科研計畫的制定上,他堅持實事求是,反對不切實際的追求高指標。對待學術上的不同意見,他更是十分慎重,嚴格區分學術問題與政治問題兩種不同性質的界限。他曾反對把研究鐵基高溫合金視作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主張。
陸達在鋼鐵研究院工作近20年,1977年後他擔任冶金部領導工作,但仍然十分關心院的工作,經常給予指導。鋼鐵研究院的建設、成長和發展凝結著他的心血,他為中國尖端技術和國防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鋼鐵新品種

恢復鋼鐵工業的生產
1950年陸達到重工業部鋼鐵局工作,當時國家百廢待興,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需要鋼鐵,因此,恢復鋼鐵工業的生產,成了國家的一項突出任務。在黨中央、國務院和重工業部的領導下,他一面積極籌劃恢復鋼鐵生產,一面考慮在恢復生產的基礎上拓寬品種、提高質量。他首先為太鋼的擴建,特別為發展鋼鐵新品種做了大量工作。他提出在太鋼建設熱軋矽鋼片生產線,並在他的組織下,太鋼成為國內生產矽鋼系列產品的首家鋼鐵企業。同時他還組織建設了電爐煉鋼車間及鍛鋼車間,為太鋼從生產普通鋼邁向生產優質鋼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改造煉鋼廠
其次是將生產普通鋼的大冶鋼廠全面改造成為特殊鋼生產廠。為此,陸達專門組建了一支鋼鐵設計隊伍——212設計組,並邀請鋼鐵專家孫德和任大冶設計總工程師。
陸達與孫德和配合默契,日以繼夜,勤奮工作。大冶設計,創造性地選定了鹼性平爐和爐外精煉技術相結合冶煉優質鋼的方案;同時選定了3~4噸重的方錠和850初軋機為特殊鋼開坯的方案,以及因地制宜地確定了生產系統的供水方案等等,都凝聚著他們的大量心血。從1953年2月開始,到1955年完成了年產50萬噸特殊鋼的初步設計任務。
大冶特殊鋼廠的設計是獨具匠心的,不但主體工藝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輔助公用設施也有創新之處,經過長期生產實踐證明,工程設計是優良的。大冶鋼廠的建成,開創了中國自力更生地建設、發展鋼鐵工業的先例。
60年代,太鋼從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引進了不鏽鋼薄板生產線,從蘇聯引進了爐卷軋機,而爐卷軋機是太鋼生產不鏽鋼中板、薄板和冷軋矽鋼片(通稱“兩板一片”)生產線上的咽喉,由於該軋機投產後一直不正常,嚴重影響不鏽鋼板和冷軋矽鋼片的生產。為此,陸達在“文化大革命”受迫害後,重新工作不久,毅然率隊到太鋼抓“兩板一片”的攻關。他和參與攻關的科技人員一起,堅持在生產第一線進行調查研究,查找原因。終於明確認定,太鋼爐卷軋機不過關的原因在於:一是軌輥的材質、製造工藝不過關,使爐卷軋機陷入有軋機無軋輥的困境;二是軋鋼過程中帶鋼“跑偏”,厚度不均,頭尾嚴重超厚等。針對這兩大難題,組織了對爐卷軋機軋輥、軋機液壓厚度自動控制和熱軋工藝潤滑三個專門課題的研究。陸達對技術關鍵進行了科學分析,在鋼研院與太鋼的有關科技人員共同努力下,終於研製成功國際上70年代才發展起來的複合軋輥製造新工藝——離心鑄造軋輥,該項技術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同時,他瞄準世界軋鋼先進技術,組織鋼鐵研究院與自動化研究所合作,研究成功軋機液壓壓下厚度自動控制技術,解決了爐卷軋機帶鋼厚度不均和頭尾超厚的問題。上述兩大難題的解決,不僅有效地解決了爐卷軋機的技術關鍵問題,而且在全國其他軋機上進行推廣,從而提高了中國軋鋼技術水平。
武鋼引進一米七軋機後,在冷軋調試生產時頻繁發生斷帶,一直軋不出產品。陸達帶領攻關人員深入現場進行調查研究,認為熱軋板卷的質量低,不符合冷軋的要求,其根源在於依靠經驗的傳統方法煉鋼混亂、事故多、不科學,不能保證現代鋼的質量要求。他抓住這個技術關鍵,從首鋼把煉鋼專家陸祖廉等人借調到武鋼,由其主持武鋼二煉鋼廠的工作,並調整了二煉鋼廠的領導班子,同時力主必須把轉爐從依靠經驗煉鋼轉變到用科學方法煉鋼,即以科學試驗所獲得的規律和工藝參數為基礎,制定工藝規程或數學模型,通過儀表計算機來嚴格控制冶煉過程和終點。武鋼二煉鋼逐漸實現了這一轉變後,連鑄機生產走向正常,滿足了熱連軋機對鋼坯質量的要求,從而使冷連軋機得以順利生產。
研製“斯貝”發動機的材料
1975年中國從英國羅斯—羅依斯公司引進軍用“斯貝”發動機的技術專利和產品。1977年9月冶金部、三機部聯合下達了“斯貝”發動機用材的研製任務,要求所有8大類548項其1700餘種不同規格的材料按羅斯一羅依斯公司提供的技術標準供貨。當時陸達任冶金部副部長,他組織有關企業和研究單位進行聯合技術攻關,尤其對一些重大項目,還親自參與制定研究和試驗方案。經過5年的艱苦奮鬥,在對“斯貝”發動機用的零件和材料進行解剖分析和對英國“航空用材內控標準”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研製成功了渦輪葉片、渦輪盤、火焰筒以及加力燃燒室、作動筒等的全部用材。
對“斯貝”發動機用材的消化、吸收及研製生產、是中國系統地按照英國航空用材料先進標準和質量控制辦法進行研製、生產和使用的開端,所消化、吸收的許多經驗,已在其他機種用材料的研製工作中得到廣泛採用,因而對提高中國航空用材的技術和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電子材料公關

80年代初,中國電子工業引進了不少積體電路、彩色顯像管磁頭等元器件自動化生產線,對電子材料不僅提出了高的性能一致性和均勻性的要求,而且在尺寸公差、板形、卷重和外觀上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而國內現有各精密合金生產單位都不能滿足現代生產線的要求。為了解決上述矛盾,陸達提出並決定利用冶金企業現有分散的先進設備,發揮國內特鋼企業的綜合設備優勢,組織一條龍聯合技術攻關。經過“六五”和“七五”聯合攻關,實現了彩電和積體電路用的無磁不鏽鋼和彈簧不鏽鋼帶、覆鋁鋼帶和熱雙金屬等6個牌號、30餘種規格的產品達到了日本標準,並先後按國際標準組織生產,部分替代了進口,節約了大量外匯,使電子材料的生產邁上一個新台階。
50多年來,陸達在鋼鐵戰線上進行了多次技術攻關。他始終以冶金學為基礎,從科學研究入手,以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為著眼點,不斷地為改進鋼鐵產品質量,增加新品種,為發展鋼鐵工業而艱苦奮鬥,取得了顯著成就。

《鋼鐵》雜誌

“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金屬學會工作全部停止。1979年學會恢復活動,陸達先後被選為中國金屬學會副理事長、常務副理事長。為迅速恢復和加強國內學術活動,他與學會有關人員一起,積極恢復原有14個學組,並逐步把它們改組和增建為包括綜合學科和邊緣學科在內的32個專業學會。為進一步提高學術活動質量,使學術活動不斷向綜合和深化發展,要多次組織召開了多學科性的綜合會議。陸達還親自帶頭組織了有煉鋼等8個專業25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的煉鋼年會,討論提高鋼質量的途徑和辦法。近年來,陸達倡導學術活動必須跟蹤國內外新思想、新理論、新技術和高技術的發展,要用高新技術進行鋼鐵工業的現代化改造,並在中國金屬學會第五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作了《積極採用高新技術加速發展中國鋼鐵工業》的學術報告。為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陸達於1978年隨冶金部唐克部長訪問西歐時,代表中國金屬學會與德意志聯幫共和國鋼鐵協會進行科技合作會談。翌年4月,簽訂了雙方合作協定,隨後在中國召開了雙邊學術會議。從此,中國金屬學會走出國門,開展了對外學術交流。13年來,先後與日本鐵鋼協會、美國金屬學會等10多個學會、協會建立了聯繫,共派出了200多個團組參加國際學術活動,並在國內召開了20餘次雙邊和多邊的國際會議。
陸達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善於團結廣大科技工作者。他提出學會要向冶金科技界、企事業單位和全社會,廣泛宣傳人才的作用;要宣傳老一輩冶金專家、學者的優秀業績,學習他們為冶金科技事業獻身的精神。他建議學會設榮譽會員,並舉薦了一批德高望重的專家、學者和為冶金工業做出突出貢獻的老領導為學會榮譽會員,同時創造條件,使他們能對冶金工業、對學會及時發表意見。他還很重視培養中青年科技人員,專門組織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學術會議,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條件,並要學會及時發現人才,向黨和政府以及有關領導推薦。
1958年,陸達擔任《鋼鐵》雜誌主編,他提出《鋼鐵》要在發展中國鋼鐵工業、增加品種、提高質量、繁榮科學技術和活躍學術思想等方面擔負起歷史責任。他指出,《鋼鐵》應突出綜合性技術刊物的特點;應結合實際,面向生產,更好地為生產建設服務;要反映鋼鐵工業的總體面貌和重大的生產、技術、經濟、管理的經驗以及近中期的動向和發展方向;要反映國內外重大技術進步等具有實用意義和指導意義的內容。他要求《鋼鐵》要文章簡明,內容充實,形式活潑;要理論聯繫實際,注重實效;要向德國《鋼鐵》學習,在改革中不斷創新。為了保證《鋼鐵》稿源的質量,他讓各專業學術委員會認真供稿,還親自到寶山鋼鐵總廠、武漢鋼鐵公司等廠為《鋼鐵》組織稿件。在陸達的領導和推動下,《鋼鐵》質量不斷提高,成為美國《工程索引》收錄中國41種期刊之一,1992年被評為首屆全國優秀學術期刊二等獎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優秀學術期刊一等獎。

人物簡歷

1914年11月2日 生於北京市,祖籍浙江湖州
1931~1932年 在東吳大學化學系學習。
1933年 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化學系學習。
1933~1937年 在德國柏林工業大學鋼鐵冶金系學習。
1938年 任延安兵工局工程師。
1939~1949年 任八路軍總部軍工部工程處副處長,工業學校副校長,青城及故縣各廠廠長。
1949年 任太原軍事管制委員會工業接管組副組長。
1950~1952年 任重工業部鋼鐵局副局長。
1952~1954年 任重工業部鋼鐵設計處處長。
1954~1957年 任重工業部鋼鐵設計院副院長。
1957~1977年 任冶金工業部鋼鐵研究院院長兼黨委書記。
1977~1983年 任冶金工業部副部長,總工程師。
1984~ 任中國金屬學會副理事長,常務副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榮譽委員。

主要論著

1 陸達.迅速過技術關,為轉爐高產優質高效率而奮鬥.鋼鐵,1957(7):221~224.
2 陸達.西德、奧國和法國煉鋼技術的動向.鋼鐵,1964,8.(3):1~7.
3 陸達.中國古代的冶鐵技術.鋼鐵,1966,10(2):12~13.
4 陸達.掌握現代科學技術,把低合金鋼、合金鋼搞上去.第一次全國合金鋼會議報告,1983.
5 陸達.參加西德鋼鐵學會及參觀西德鋼鐵企業的觀感.冶金經濟研究,1984(3):1~6.
6 陸達.鋼鐵冶金材料為國防服務四十年·回顧與展望,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89:476~477.
7 陸達.關於發展中國爐外精煉技術的意見.鋼鐵,1989,24(11):1~3.
8 陸達,邵象華許志宏等.開發冶金新工藝——熔融還原煉鐵.科技日報,1990.8.19.
9 陸達.積極採用高新技術,加速發展中國鋼鐵工業.中國金屬學會五大學術報告集,199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