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益龍

陸益龍,安徽樅陽人。1966年出生,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益龍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樅陽
  • 出生日期:1966年
簡介,人物生平,成果,

簡介

姓 名: 陸益龍
民 族:漢族
出 生:1966年籍貫:安徽樅陽人
陸益龍
任教專業: 法學-社會學類
研究興趣: 中國鄉村社會研究、中國戶籍制度研究、法律與社會研究、水與社會研究、定性研究方法、文化與民俗學研究

人物生平

2000年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所博士,2002年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博士後流動站出站,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育部第二批重點教材編寫課題組首席專家。

成果

代表性著作
農民中國——後鄉土社會與新農村建設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嵌入性政治與村落經濟的變遷——安徽小崗村調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嵌入性適應模式——韓國華僑的文化與生活方式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流動產權的界定——水資源保護的社會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超越戶口——解讀中國戶籍制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戶籍制度——控制與社會差別(商務印書館,2003)
中國歷代家禮(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譯著類20世紀中國的社會學本土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回應革命與改革:皖北李村的社會變遷與延續(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法律的公共空間: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商務印書館,2005)
代表性論文
超越直覺經驗:農村社會學理論創新之路 天津社會科學 2010.3
制度創新、市場與中國農村發展 江海學刊 2010.3
關係網路對鄉村糾紛過程的影響——基於CGSS的法社會學研究 學海 2010.3
發展與滯後的並存:中國農村建設60年——一種農村社會學的視角 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0.1
鄉村居民的階級意識和階層認同:結構抑或建構—基於2006CGSS的實證分析江蘇社會科學2010.1
中國農村社會階級階層結構六十年的變遷:回眸與展望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9.6
水權水市場制度與節水型社會的建設 南京社會科學 2009.7
社會主義市場轉型中的文化矛盾 北京大學學報 2009.3
建構論與社會學研究的新規則 學海 2009.2
“門當戶對”的婚姻會更穩嗎?——匹配結構與離婚風險的實證分析 人口研究 2009.2
轉型社會的農村各階層分析——新農村建設的經驗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2
農村土地徵用問題:現狀及成因分析 學習與實踐 2009.1
糾紛解決的法社會學研究:問題及範式 湖南社會科學 2009.1
戶口一元化改革:問題與對策——對四省市試點改革經驗的調查 江海學刊 2009.1
城鄉體制改革:下一個改革目標——體制改革30年經驗總結 甘肅社會科學 2008.5
轉型社會研究中的定性與定量方法 教學與研究 2008.6
“小皇帝”會提高婚姻穩定性嗎——中國城市離婚風險的實證分析 學海 2008.3
流動的村莊:鄉土社會的雙二元格局與不確定性——皖東T村的社會形態中國農大學學報 2008.1
戶口還起作用嗎——戶籍制度與社會分層和流動 中國社會科學 2008.1
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民需求及影響因素——基於2006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的分析人大學報 2008.3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背景、模式及誤區——一種社會學的理解 北京大學學報 2007.5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模式比較——鳳陽縣小崗村和趙莊的經驗 江淮論壇 2007.4
新農村建設的制度需求與供給 天津社會科學 2007.3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構性困境——安徽鳳陽縣的經驗考察 江海學刊 2007.3
法律性的社會學建構——評尤伊克和西爾貝《法律的公共空間——日常生活中的故事》
社會學研究 2006.6
嵌入性政治對村落經濟績效的影響——小崗村的個案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5
社會需求與戶籍制度改革的均衡點分析 江海學刊 2006.3
同化抑或認同的多元化?——韓國華僑的經驗驗證 湖南社會科學 2005.5
影響農民守法行為的因素分析——對兩種範式的實證檢驗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4
當前農村社會發展狀況的總體評估 江海學刊 2005.3
生男偏重對農村生育水平的影響 學海 2005.2
法律社會學:歷史與範式的建構 江海學刊 2004-1
《進城做工人員的法律偶遇》,《鄭州大學學報》2004-1《精神文明導刊》04.3轉載。
《正義:社會學視野中的中國戶籍制度》,《湖南社會科學》04-1
《戶籍立法:權力的遏制與權利的保護》,《江蘇社會科學》04-2
《轉型的初級群體與社會安全問題》(與鄭杭生合作,第二作者),《安慶師範學院學報》04-2
《轉型社會的財產觀念》,《財產》04-5
《初級社會群體的裂變與社會安全》,《走向更安全的社會:中國社會發展報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生育興趣:農民生育心態的再認識—皖東T村的社會人類學考察》,《人口研究》2001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4轉摘
《先富與共同富裕:對轉型期貧富分化問題的反思》,《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
人大複印《社會學》2001.93、《農民負擔問題的再認識》,《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4、《制度供給不足與農民的收入和負擔問題》,《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5轉摘
5、《戶籍隔離與二元化通婚圈的形成—基於一個城郊鎮的分析》,《開放時代》2001年第9期,人大複印《社會學》2002.16、《戶籍制度改革與城鄉關係的協調發展》,《學海》2001年第6期人大複印《人口學與計畫生育》2002.37、《理論社會學的意義和結構》,《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人大複印《社會學》2002.38、《1949年後的中國戶籍制度:結構與變遷》,《北京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2.4轉摘,人大複印《人口與計畫生育》02-39、《政治腐敗的社會“併發症”效應》,《探索與爭鳴》2002年第1期
10、《社會學要走出經驗主義的困境》,《光明日報》理論版2002年3月26日
11、《城市中農業戶口階層的地位、再流動與社會整合》《江海學刊》2002年第2期《新華文摘》2002.7,人大複印《社會學》02-3,與鄭杭生教授合作第二作者
12、《西方學者眼裡的中國農民與鄉村社會》,《浙江學刊》2002年第5期
13、《人口問題》,鄭杭生教授主編《社會學概論新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14、《跨越學科邊界,促進理論創新》,《光明日報》學術版02-7-915、《論農民對法制系統的支持程度》,《學海》02-5,人大複印《社會學》03-116、《粘附與剝離:基層戶籍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人口研究》00-317、《歷史中的戶籍制度》,《21世紀》00-918、《生育分析的社會人類學框架》,《人口學刊》1999-619、《一條路線,兩種理論:韋伯和舒茲社會學理論之比較》,《安慶師範學院學報》1997-120、《現代社會學教程》“社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1. 《法律社會學的前沿問題》,《學習時報》1742003年。
22、《基於水資源管理的水利扶貧》,《中國水利》03-4,《社會學》03-11
課題研究:
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社會分層與流動,鄭杭生教授主持“九五”社科重大課題,撰寫兩章(5萬字)
2、永定河何以斷流?-華北水資源保護政策的社會學考察,全國博士後科學基金,2001年資助項目
3、Premoting Sociology of Law in China,福特基金資助項目第1期、第2期,課題主要成員,調查設計、組織和實施者
4、北京特色:民俗文化與旅遊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中國人民大學科研基金2001年資助項目(已結題)
5、制度供給與鄉村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安徽省教育廳2000年資助項目
6、城市農民工的生活史,林克雷教授主持的基地項目:“城市弱勢群體研究” 子課題負責人
7、中國水行業發展項目,水利部中英合作項目,2001-2004年中方社會學專家
8、轉型期戶籍政策改革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2年資助項目(已結題)
9、定性社會學研究方法,中國人民大學科研基金青年項目2004
10、韓國的中國移民:文化與生活方式的變遷,韓國高等教育財團2004-2005年高級研究項目。
11、全國綜合性調查,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211項目(參與者)
12、農村社會發展的現狀、問題和對策,國家發改委2004年研究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