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臨終留詩

陸游臨終留詩

《陸游臨終留詩》,首句說人死後萬事萬物都可無牽無掛了,第二句意思唯獨一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淪喪的國土尚未收復,沒有親眼看見祖國的統一,第三句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並未絕望,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復失地,結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活著的時候已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託於後代子孫,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陸游臨終留詩》
  • 作品別名:《示兒》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劍南詩稿》
  • 文學體裁:詩七言絕句
  • 作者:陸游
歷史背景,詩詞鑑賞,作者介紹,最後留詩,

歷史背景

宋孝宗剛剛即位的時候,決心改變屈辱求和的政策,很想做一番恢復中原的大事業。公元1163年,他任用了一名很有名望的老將張浚(音jùn)做樞密使。
張浚決定出兵北伐,並請朝廷發布詔書,號召中原人民奮起抗戰,配合宋軍收復失地。當時樞密院有個編修官陸游,很有文才,張浚就派陸游起草這份詔書。

詩詞鑑賞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本來就以為;“萬事空”,是說人死後萬事萬物都可無牽無掛了。但接著第二句意思一轉:“但悲不見九州同”,唯獨一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淪喪的國土尚未收復,沒有親眼看見祖國的統一。詩的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並未絕望。他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便由悲痛轉化為激昂。結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活著的時候已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託於後代子孫。於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
這首詩是陸游的絕筆。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一,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裡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感情是何等的執著、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分裂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這首詩用筆曲折,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複雜的思想情緒,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聖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是激昂的。詩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譯文:
我本來就知道人死了以後就什麼都不復存了,只是悲傷看不到祖國的統一。朝廷軍隊向北挺進收復中原的時候,家祭時一定不要忘記把這喜訊告訴你們的父親。

作者介紹

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浙江山陰人,幼年的時候,正是北宋滅亡的年代。金兵在江南搶殺擄掠,陸游從小就嘗夠了國難的痛苦,也看到、聽到江南軍民抗擊金兵的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滋長了對祖國、對民族的深厚感情。
少年時代的陸游
由於勤奮學習,能寫一手出色的文章。二十九歲那年,他參加兩浙地區的考試,被取為第一名。恰巧奸相秦檜的孫子秦塤(音xūn)也參加這次考試。秦檜在考試前就暗示考官,要讓秦塤得第一名。考官沒買他的賬,還是秉公辦事,讓陸游中了第一名。
陸游陸游
這件事使秦檜十分惱火。到了第二年,陸游到京城臨安參加考試。主考官發現陸游的文才,又想讓他名列前茅。秦檜得知這件事,更是生氣,蠻橫地命令主考官取消陸游考試的資格,還要追究兩浙地區試官的責任。打那以後,秦檜對陸游懷恨在心,不讓他參加朝廷工作。直到秦檜死去,他才到臨安擔任樞密院的編修官。
熱情支持北伐。可是擔任統帥的張浚缺少指揮的才能。張浚手下的兩名主將又相互猜忌,發生摩擦。宋軍出兵沒有多久,就在符離(今安徽宿縣北)打了一個敗仗,宋軍全線潰退。
北伐失敗,一貫主張求和的大臣在宋孝宗面前對張浚大肆攻擊,還說張浚用兵,原是陸游慫恿出來的。後來,張浚被排擠出朝廷,陸游也罷官回山陰老家去了。
宋孝宗在金兵的威脅下,抗金決心也就動搖起來。第二年又跟金朝訂立了屈辱的和約,打那以後,再也不敢提北伐的事。
差不多過了十年,負責川陝一帶軍事的將領王炎聽到陸游的名聲,把他請到漢中去,做他的幕僚。漢中接近抗金的前線,陸游認為到那裡去,也許有機會參加抗金戰鬥,為收復失地出一份力量,很高興地接受了這個任命。到了那裡,他曾經騎馬到大散關邊,觀察金人占領的地區。在王炎衙門裡,他常常親眼看見金軍占領區的老百姓,冒著危險給宋軍送來軍事情報。這些情景使他對抗金前途充滿了希望。
他經過詳細考察之後,向王炎提出一個計畫。他認為恢復中原一定要先收復長安,要王炎在漢中積蓄軍糧,訓練隊伍,做好一切準備,隨時可以進攻。但是,當時臨安的南宋朝廷並沒有北伐的打算,川陝一帶的將領大多驕橫腐敗,王炎對他們也沒有辦法,更談不上按照陸游的意見出兵。陸游滿懷希望又落空了。
不久,王炎被調走,陸游也被調到成都,在安撫使范成大部下當參議官。范成大是他的老朋友,雖說是上下級關係,卻並不講究一般的官場禮節。陸游的抗金志願得不到實現,心裡氣悶,就常常喝酒寫詩,來抒發自己的愛國感情。但是,一般官場上的人看不慣他,說他不講禮法,思想頹放。陸游聽了,索性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叫“放翁”。後來人們就稱他陸放翁。
這樣一過又是二三十年,南宋王朝又換了兩個皇帝——宋光宗趙惇(音dūn)和宋寧宗趙擴,南宋王朝始終沒有決心收復失地。陸游長期過著閒居的生活,他把滿腔愛國熱情寄托在他的詩歌創作上。
公元1206年,韓侂胄(音tuōzhòu)擔任宰相,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北伐。這使陸游十分興奮。但是韓侂胄的北伐,並沒有充分準備,加上朝廷內部矛盾重重,使最後一次北伐又失敗了。宋寧宗和一批投降派大臣殺害了韓侂胄,把他的頭顱獻給金朝,訂立了屈辱的和約。

最後留詩

陸游一生渴望的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願望,始終沒有實現。他只有用他的詩歌來表達他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民族的憂慮。他一生辛勤創作,一共留下了九千多首詩。在我國歷代詩人中,他的創作是最豐富的。
公元1210年,這位八十六歲的愛國詩人病重。臨終的時候,他還念念不忘恢復中原。他把兒孫們叫到床邊,念了他最後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兒》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注釋】
示兒:示:告訴。告訴兒子。
但:於“原”相同,只是。
九州:古代中國分為九個州:冀州、兗(yǎn)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這裡代指中國。 九州同:全國統一.
同:統一。
王師:指南宋的軍隊。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儀式。
乃翁:你的父親;也表示老人 。(指陸游自己)
乃:你 ,你的。
元:此字為通假字,通“原”,意為:原來。
萬事空:什麼事都沒有了。
無:不要。(為通假字,通“勿”)
九州:古代把中國分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國。
【譯文】
我本來以為,當我死後,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
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的時候,千萬別忘把這好訊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中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收復中原失地的迫切願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