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書永

男,漢族,1976年3月出生,江蘇寶應人,中共共產黨員,現任寶應縣政協委員,寶應縣涇河鎮劉上村黨支部副書記,揚州市首屆大學生村官聯誼會副會長,揚州福寶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書永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寶應人
  • 出生日期:1976年3月
陸書永,個人簡介,創立了“金禾”西瓜品牌,“西瓜狀元”帶出5萬農民學生,相關事件,日本人提前打來9年承包款,“西瓜狀元”種上“外國菜”,

陸書永

個人簡介

1999年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專業,畢業後做從事農業至今,他創立的“金禾”西瓜首次選用葫蘆苗嫁接西瓜苗並取得成功,改變了西瓜不能重茬種植的歷史,揚州日報曾多次報導先進事例

創立了“金禾”西瓜品牌

1999年陸書永從南農大園藝系畢業,恰逢家鄉招聘農業技術員。他沒有猶豫,一腳就踏上了返鄉路。
在涇河鎮蔬菜辦做農業技術員,本來可以安安穩穩“吃皇糧”,可是,漸漸地,他有了一塊“心病”:西瓜。在當地,這個傳統特色農產品喜人又惱人。一塊地種植西瓜不能超過兩年——到第二年,被稱為“植物癌症”的枯萎病就會纏上瓜秧,不換田就會結出一地的“歪瓜”。瓜農只好每年搭大棚,費時費力,園藝蔬菜專業出身的陸書永有些不服氣:一定要打破這個勞民傷財的“定律”!
他琢磨開了。在蔬菜里,葫蘆根系發達,抗病能力強,如果把葫蘆苗嫁接到西瓜上,結果會如何?關起門來搞試驗,外出培訓時,跑到省農科院、山東等地學習。2004年3月6日凌晨,一場嚴寒凍蔫了很多瓜農的秧苗,可是陸書永的嫁接瓜苗卻奇蹟般地絲毫無損。當地瓜農轟動了。事實證明,改良的瓜苗克服了枯萎病,提前了成熟期,改善了西瓜品質,每畝還能增產40%。
牛刀小試,卻讓陸書永有了更深的心思:一個大學生種田,是吃著“皇糧”教農民,還是發揮專業特長,“種田種出樣子來”,在農村的作為大呢?當他聽說鎮裡蔬菜研究所有一塊85畝的土地一直閒置時,就心動起來了。陸書永承包了這塊地,挽起褲腳“下了田”,當起了專業農民。頂著家人和鄉鄰的不理解,跑南京、上揚州,找專家、聽講座,回來就在土地上試驗。借錢、貸款、找銷路,兩三個月走壞了幾雙皮鞋。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打破傳統,將科學方法貫穿選種、育苗、栽培、管理每個環節,地里產的瓜就是好,耐低溫、掛果多、口感好。他創立了“金禾”西瓜品牌,這塊響噹噹的牌子,讓陸書永口氣豪邁:“揚州誰沒吃過我種的瓜!”(來源:揚州日報)

“西瓜狀元”帶出5萬農民學生

“我有知識,也了解土地,只要科學種田,種地是可以掙錢的!”說這話時,這位帶有傳奇色彩的專業農民,語調平實,透出自信。
做了多年農民,陸書永深深感到,在很多人眼裡是“底層活兒”的農業,其實是“朝陽產業”,與國外比,差距很大,“這裡一畝地有2000塊錢收入就算高效農業,可人家一畝地掙個幾萬元錢是常事!”但差距有多大,潛力也就有多大!
種瓜得瓜,讓陸書永就此瞄上了高效農業。他透露說,今年秋天要去日本,實地看看日本農民是如何精細種田的——“他們對辣蓼種植的精細管理,給我的印象太深了!”
“種田種出樣子來”,是陸書永的誓言,也是陸書永的追求。
他一直在兌現自己的諾言:幫助鄉親們學會種田,從地里淘金子。他站在熟悉的田野里,手把手向農民傳授技術,一年要為鎮裡的瓜農配送20多萬株瓜苗,還要抽出大量時間給農民做講座,每年都有近萬人在村委會、田間地頭聽他的課。
“找小陸!”——如今,當地農民種田有了問題,這三個字就會脫口而出。
瓜農的信賴,構成了陸書永另一種成就感。算一算,幾年下來,附近周邊,已經有5萬多農民成了他科學種田方式的“學生”。(來源:新華日報)

相關事件

日本人提前打來9年承包款

“日本人今年把三分之一的辣蓼種植面積都承包給了我,而且怕節外生枝,提前打過來9年的承包金!”當時,他汗流浹背,抬起臉來看著記者——一副莊稼人打扮,要不是鼻子上架了一副眼鏡,真難相信他是一個大學畢業生。
“這個很多人不知道的辣蓼,是日本人非常喜愛的蔬菜。”他告訴記者,為了找到最適合的種植土壤,日本蔬菜專家沿著日本菜圃的同一緯度,來到了江蘇,去年找了幾個種田能手同時進行試種。日本人對進口的東西要求嚴,是出了名的,對進口蔬菜設定了數不清的綠色門檻,對親自“外包”種植的更是絲毫也不馬虎。他們把辣蓼的栽植程式用彩色圖片傳真過來,一個苗幾個瓣,甚至連具體的尺寸都標註了出來,對試種者提出明確無誤的“苛刻”要求。最終,陸書永的畝產量最高,日本人就選定了他。到了今年,更是把承包給陸書永的種植面積擴大到了170多畝。“這占了他們在江蘇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陸書永不無得意地笑了。
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農民,憑啥博得了以嚴謹挑剔出名的日本人的信賴?“主要是我懂得土地的脾性,知道該怎樣種田。辣蓼,說到底是蓼科植物,我比別人更了解它的習性!”陸書永解釋說。
記者看他的“種田手記”,種植辣蓼的相關文字密密麻麻:先澆足底水,再薄施基質土,撒種,再施土,蓋上地膜;在出苗期,保持地膜下不超過30℃,遇到高溫,加蓋草簾或噴涼水;出苗80%時,揭地膜,最好在上午9時;噴藥的器械要清洗乾淨……在另外一張紙上,他還詳細羅列了辣蓼在每個月的“身高”、葉片數、枝葉面積和成本、地膜、施肥、除草……按他的計算,一畝地的成本要1200元。
記者驚嘆,衝著這樣的專業和認真,日本人也會把訂單塞給你的!但陸書永搖搖頭:這只是一個方面,最主要的,是日本人已經事先考察了我的種田功夫——這方圓幾十里,種西瓜我是狀元,日本人沒理由不找我!(來源:新華日報)

“西瓜狀元”種上“外國菜”

去年,日本某蔬菜株式會社會長三下深士看了本報對西瓜狀元的報導後,輾轉找到陸書永,要他對新品種“紅葉菜”進行試種,並設定了數不清的綠色門檻,連每個時期菜的規格都有詳細數據要求,十分嚴苛。與陸書永競爭的還有其他幾個江蘇種田能手。
紅葉菜是深受東南亞國家人民喜愛的食療菜,目前國內還沒有。憑藉嫻熟的技術加上精心培育,最終,陸書永以最高畝產量和過硬的產品質量贏得了日本人的青睞,當即與他簽訂了9年的承包協定。“去年,我共出口了40000公斤紅葉菜種子,每畝地的純利在2000元左右,今年的訂單增加到了500畝,以後還會更多。”
陸書永告訴記者,今年,日本方面投資50萬美金,而他以技術入股的方式,成立了揚州福寶園藝有限公司,主要對紅葉菜進行深加工。“以前我們主要是出口種子,辦加工廠以後,將就地把成熟的紅葉菜進行處理,再出口到東南亞國家,利潤空間將大幅提高。”眼下,通過流轉土地,共有300多戶農民成為他的“工人”,每年每畝地獲得600元外,還能賺工資、享分紅。廠建成後,還要吸納更多農民進廠做工,帶動他們共同致富。
眼下,又一種外國菜在試種當中,不久將投入大規模種植。陸書永思索,“既然外國人喜歡吃,我們中國興許也能打開市場,到時候,就真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來源:新華日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