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德銘

陸德銘

陸德銘(1935年—),男,漢族,浙江平湖人,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德銘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平湖
  • 出生日期:1935年
  • 職業:醫生
  • 主要成就:1995年被命名為上海市名中醫
人物履歷,個人成就,行醫成就,主要著作,科研成果,學術觀點,證治經驗,人物榮譽,評審意見,用藥特色,黃芪,蜈蚣,從醫醫案,行醫醫話,經驗驗方,小葉增生方,乳癌術後方,消疣方,名醫論文,

人物履歷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上海中醫學院附屬龍華醫院任外科醫師、副院長,上海奉賢齊賢公社衛生院院長。1984年起,先後擔任上海中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院長、院長、兼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院長等職。還先後任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臨床一所乳房病研究室主任、國家教委重點學科龍華醫院中醫外科學科帶頭人、上海中醫藥雜誌主編、衛生部政策與管理專家委員會第一屆委員、上海市高教局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中醫學會上海分會副理事長、上海市中醫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氣功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全日本氣功學會名譽顧問等。1986年晉升為教授、主任醫師,1988年成為博士生導師,1995年被命名為上海市名中醫,是全國第二屆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班指導老師。陸師的學術思想和成就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被收入1988年美國傳記學會《世界著名領導者辭典》、1990年英國劍橋世界傳記中心《世界名人辭典》及《當代中國科技名人成就大典》等。

個人成就

行醫成就

陸師生性敦厚敏達,早年深受導師中醫外科大家顧伯華教授青睞,續其薪傳。他長期從事中醫外科臨床研究及教學工作,對乳房病、甲狀腺病、癰疽、皮膚病、蛇咬傷、急腹症等疾病的治療有豐富的經驗,並有不少建樹。對良性乳房腫塊的治療尤有心得。在大量的臨床實踐中,陸師首次將乳癖分成肝氣鬱滯型、沖任失調型辨證論治,用益腎調沖任法取得顯著療效。陸師還提出:乳腺增生的沖任不調見證乃是婦女周期性激素失調所致。於是指導研究生從臨床研究和動物實驗證實了他的推斷,關鍵是排卵前期雌二醇和黃體生成素水平低下。用中藥“乳塊消”調整周期性激素失調,拮抗異常激素的刺激,從而恢復乳腺組織的正常結構,獲得滿意的療效,其對乳腺增生病的病因學和治療學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陸師對顧伯華老師1958年在國內首先報導的“慢性復發性伴有乳頭內縮的乳暈部瘺管”的臨床研究,提出了該病的成因是由於乳腺管先天性異常,乳頭內縮畸形所致的學術觀點,並指導研究生從實驗研究探明了與雌激素有關;結合臨床、病理研究,確認本病即漿細胞性乳腺炎的瘺管期;提出該病與其它乳房疾病特別是乳腺癌的鑑別診斷;在治療上將單純性瘺管的掛線手術改革成切開術,縮短了療程,減輕了病人的痛苦。陸師為本病的研究作出重要貢獻。

主要著作

陸師曾先後主編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規劃教材《中醫外科學》、《實用中醫乳房病學》、《關節痛》、《中醫外科診療圖譜》、《實用中醫外科臨床手冊》;參加編寫《實用中醫外科學》等專著。科技成果有《漿細胞性乳腺炎瘺管期的中醫治療》,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86年重大科技成果甲等獎;《調和沖任法治療乳腺小葉增生症臨床與實驗研究》獲1992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陸德銘陸德銘

科研成果

“老中醫顧伯華教授在外科臨床中臨床經驗總結及實驗研究”於1981年獲上海市衛生局二等獎。
陸德銘陸德銘
“老中醫治療漿細胞乳暈瘺管經驗”於1985年獲上海市衛生局一等獎。
“老中醫治療漿細胞乳暈瘺管經驗”於1985年獲上海市科委二等獎。
“老中醫治療漿細胞乳暈瘺管經驗”於1986年獲國家管理局甲等獎。
“顧伯華老中醫治療乳腺增生病的經驗研究”於1992年獲上海市科委二等獎。
“調攝沖任疏肝活血法糾正乳腺增生病激素失調的研究”於1995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等獎。

學術觀點

燮理氣血陰陽崇尚陰陽互求
陸師在臨床診治中,善於運用祖國醫學陰陽氣血理論指導臨床實踐。他指出,辨證論治首當辨明陰陽,因為病因、脈證與藥性皆有陰陽,陰陽既明,則治之無訛。
學術觀點學術觀點
1.首辨陰陽,崇尚陰中求陽,陽中求陰。
臨床辨證,審別陰陽是首要的環節。在論治方面,當考慮到病有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藥物的寒涼溫熱之性,在施治上以陰藥治陽病,以陽藥治陰病。以陰陽來審別疾病的性質、病變的部位、體質的強弱、邪正的盛衰等,知道臨床辨證用藥,從而調節機體失和之陰陽,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也即《內經》所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則瀉之”、“陰平陽秘”之義。在臨證辨治時,病情往往是複雜變化著的,不要拘泥於一點而要綜合參考分析,一個病往往是多個症狀組合而成,不可能單純表現為純陰證或純陽證,往往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交錯,而且隨著病情發展到一定階段,陰陽的屬性也會隨之而產生相應變化,所以要從疾病發展的整個過程去辨別陰陽,抓住主要症狀,掌握疾病的性質,施治方可有的放矢。
2.再論氣血,強調氣血貴充裕、調暢氣與血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在生理上,氣與血既是人體臟腑各種生理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又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產物,在病理上,臟腑發生病變可以影響氣血的變化,而氣血的病變亦必然導致某些臟腑功能活動的異常。陸師認為:在一般情況,人體的正氣旺盛,外來之邪不易侵犯,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乾”,當人體氣機紊亂,正氣相對薄弱時,則抵禦外邪能力減弱,而致人體發病,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陸師在臨床上十分重視扶助正氣,常以四君子湯益氣健脾,以固根本,對生黃芪的用量尤為講究,經常用至60g。在扶助正氣的同時,陸師也非常重視精血的調理。他認為,氣與血共同來源脾胃化生,氣中有血,血中有氣,兩者相互依附,相互為用,共同滋養溫煦臟腑。在臨診時症見面色萎黃髮白,頭暈目眩屬血虛者,常以當歸、白芍、熟地、阿膠、川芎、雞血藤等,四物之義調補氣血,對症見皮膚瘙癢乾燥、脫屑等血虛生風見症者,常以生地、熟地、當歸、肉蓯蓉、防風、肥玉竹等養血祛風潤燥,在臨床上往往氣血同病,故常採用氣血同治的方法,如行氣活血、益氣活血、補益氣血、益氣攝血等相兼併用,這些治法套用於臨床確實收到了滿意的效果。

證治經驗

乳房疾病
溫腎助陽,調攝沖任
乳癖、乳癌、乳病等常見乳房病的發生,當首推沖任失調,調攝沖任為治療乳病的求本之法。因為臟腑功能失常,氣血失調均可導致沖任失調而致乳病,而以乳癖的發生與沖任兩脈關係最為密切。沖為血海、任主胞胎,胞脈繫於腎,沖脈與腎脈相併而行,得腎陰滋養,而腎氣化生天癸,天癸源於先天而藏於腎,可激發沖任的通盛,沖任下起胞宮,上連乳房,其氣血促使胞宮和乳房的發育及維持功能活動,腎氣、天癸、沖任相互影響構成一個性軸,同時作用於胞宮和乳房,成為婦女周期調節的中心,而腎為這個性軸的中心,腎氣不足則天癸不充,沖任不盛,胞宮與乳房必然同時受累而發病。以溫腎助陽來調攝沖任,從眾多溫陽藥中篩選出性溫不熱,質潤不燥之仙靈脾、仙茅、鹿角片、肉蓯蓉、巴戟肉、補骨脂等補助腎陽,調補沖任,從治本著手,佐以他法,不僅乳腺腫塊、疼痛可消,癌腫得到控制,同時胞宮不充,腎虛諸症均得到糾正。又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在助陽藥中酌加山茱萸肉、天冬、枸杞子、生首烏等滋陰補腎,以期治陽顧陰,收陰生陽長,陰陽平補之功。溫腎助陽,調攝沖任法從根本上調整內分泌激素紊亂,調整體內陰陽平衡,是診治乳病的根本之法。
陸德銘陸德銘
疏肝理氣,調暢氣機
女子以肝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可直接調節沖任之血海的盈虧。陸師認為,肝鬱氣滯在乳病發病學上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於精神不遂,久郁傷肝;或精神刺激,急躁惱怒,均為導致肝氣鬱結,氣機淤滯,蘊積於乳房胃絡,乳絡阻塞,不通則痛而引起乳房脹痛,肝氣鬱而化熱,熱灼陰液,氣滯血凝即可形成乳房結塊。又肝腎同源,腎氣不足則肝失所養,肝之疏泄功能失常,致氣滯痰凝血瘀變生乳癖及乳癧等病。故疏肝理氣、調暢氣機也為治療乳病的重要法則。陸師用藥強調氣血以通為用,臨症取藥常以理氣活血同用,並從眾多的理氣藥中選出了鬱金、川芎、莪術、丹參等血中之氣藥,及香附、柴胡等氣分中之血藥,以及枳殼、延胡索、青皮、八月札、川楝子、佛手等藥,意在調暢氣機,氣行則血行,氣順則血順,氣血通暢,則瘀結自消。
活血化瘀,疏通乳絡
乳房疾病,臨床上多表現以固定性疼痛及腫塊為主症,二者均為血瘀症的特徵表現,肝氣不舒,氣機阻滯,久則由氣及血,使血行不暢,經隧不利,乳絡閉阻,氣滯血瘀,凝結成塊,不通則痛。由此可見,乳房病患者出現血瘀症勢在必然。陸師在治療乳房病時,重視活血化瘀,疏通乳絡法的套用,常用當歸、赤芍、桃仁、紅花、三棱、莪術、澤蘭、益母草等活血化瘀,王不留行、絲瓜絡、路路通等疏通乳絡,以氣血通暢為目的,臨床取活血化瘀藥也必摻入理氣之品,如香附、柴胡、延胡索等,使氣血通暢則腫塊消散於無形。活血化瘀,疏通乳絡法的套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改善患者的“高凝”狀態,從而減少癌細胞的滯留機會,對防止癌細胞的著床和轉移有著重要的意義。
化痰軟堅,消腫散結
陸師認為,乳房疾病多與情志的變化有密切的關係。思慮傷脾,或肝鬱氣滯,橫犯脾土,均可導致脾失健運,痰濕內生;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則津液不運而聚濕成痰;肝鬱久化熱化火,灼津成痰,痰、氣、瘀互結而成乳塊。痰濕凝結在乳病發病學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陸師選用山慈菇、海藻、昆布、貝母、牡蠣、夏枯草、白芥子、半夏、僵蠶等化痰軟堅,散結消腫。為乳塊的消散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清泄胃熱,利濕解毒
女子乳房為足陽明經所屬,陽明胃經多氣多血,婦女氣機多易抑鬱,七情鬱結日久則可化火化熱。陸師常以丹皮、山梔、龍膽草、黃芩、知母等清泄胃熱;生米仁、澤瀉、蒲公英利濕解毒;仙鶴草、茜草、生地榆涼血止血;半枝蓮、蛇莓、蛇六穀、山慈菇、龍葵、石上柏等抗癌解毒,在乳癌術後配合使用抗癌藥物可增加對放、化療的耐受性協同治療而增效,並達到防止復發轉移的目的。
健脾益氣,養血生津
沖任為氣血之海,臟腑之血皆歸沖脈,若脾胃虛則生化之源不足,不能灌養乳絡而致乳病。故臨證常以生黃芪、黨參、白朮、茯苓、淮山藥等益氣養血健脾和胃,改善患者的脾胃虛弱,扭轉營養不良狀況,緩解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狀,並改善由放、化療引起的胃腸道反應,提高機體免疫系統的防禦能力。乳癌患者也常因放、化療引起熱毒的灼傷陰液而出現一系列陰虛之證,陸師常用玄參、麥冬、沙參、川石斛、枸杞子以及鱉甲、龜版等血肉有情之品,通過養陰增液,使體內陰陽趨於平衡,並可增加放化療的效果和減輕由此帶來的毒副作用,增加腫瘤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性,並且對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具有抑制作用。
移情易性、調節情緒
陸師常告誡道:乳房病的發生髮展與患者的精神因素、情緒變化,心理因素密切相關。患者發病後精神負擔較重,而部分患者恐癌心理較強,整日沉湎於來日短苦的緊張情緒中。陸師認為這些情緒的異常變化,常造成憂思傷脾,驚恐傷腎,如此脾腎虛弱失調則機體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抵禦外邪而常遭侵犯,故陸師在診治中,十分注重調節患者情緒,曾曰:“情志可致病也可愈病。”對待病人關注的痛苦之處,往往通過仔細的解釋工作來解除患者的疑慮,心藥並施,使患者充分信賴醫生,主動配合積極治療,往往收效明顯。陸師臨床上診治乳腺增生及乳癧,常以調攝沖任,理氣活血化瘀為治療大法,對與情志變化相關者,常佐以柴胡、佛手、八月札、合歡皮等調暢氣機。

人物榮譽

2017年12月28日,陸德銘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評審意見

陸德銘從醫五十餘年,是顧氏外科的主要傳承人,其師承顧氏外科,對臨床乳腺病、甲狀腺病、皮膚病及毒蛇咬傷等均有獨特的診治特色及顯著療效,是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繼承指導老師。代表了國內中醫外科臨床診療和學術水平。其傳承帶徒,繼承人遍及各地,其中大多數都已成為該學科的帶頭人。陸德銘在師承顧氏外科的實踐中,繼承和發展了其理論,提出的中醫外科“先辨病後辯證”成為學界共識。對乳腺病的內外兼治更有其獨特的診療特色。其主編的《中醫外科學》教材,《實用中醫外科學》等著作,對現代中醫外科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所領銜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陸德銘在技藝水平、代表性、社會影響、師承授徒方面,已具備國家級傳承人條件,同意入選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用藥特色

黃芪

黃芪乃補氣類之藥,用於久病氣虛體弱者,常與黨參,白朮配伍而達補氣健脾之效;用於衛外陽氣不固者,常與防風、白朮同用,取玉屏風散之意,達固密腠理,益衛固表之效;用於氣虛脾弱水腫者,常與防已、白朮配伍而行氣利水;用於氣血不足,瘡瘍膿成不潰,或潰後久不斂口者,與穿山甲、皂角刺、白朮、茯苓、黨參等配伍,達補養氣血,生肌托毒之功;用於氣虛伴血瘀者,常與桃仁、丹參、三棱、莪術合用,達行氣活血作用,陸師認為黃芪具備增加機體免疫功能,消除機體水腫,改善皮膚、血液循環的作用。黃芪配女貞子,認為此二藥是治療復發性口腔炎治本之要藥,因為生黃芪有補益肺腎之氣,固表衛外,斂瘡托毒,生肌收口之功效,為外科托毒生肌之精品,女貞子滋補肝腎之陰,滋而不膩,兩藥合用又可以益氣養陰,生肌托毒,促進瘡面癒合。以生黃芪益氣而能托毒外出,又能推動血運促進瘀血活化之功效,配合三棱、莪術、當歸、桃仁、丹參、赤芍等活血通絡治甲狀腺腺瘤、帶狀瘡疹後遺神經痛。益氣養陰,用生黃芪配黨參、茯苓、南沙參、枸杞子等益氣養陰治乳腺癌術後、白塞氏綜合徵。配生地、玄參、麥冬、女貞子、天花粉等治紅斑狼瘡、癤病;配莪術、紫草等治疣。
用藥特色用藥特色

蜈蚣

蜈蚣配全蠍等治偏頭痛。配仙茅、仙靈脾、鹿角片、山萸肉、肉蓯蓉治乳腺增生及乳癧。配蛇六穀、蜂房等治乳腺癌及術後的復發和轉移。配生黃芪和女貞子治療復發性口腔炎。配生黃芪、莪術、當歸治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從醫醫案

案一:陳××,女,46歲,教師。
女子七七,天癸已絕,陰氣早衰,平素烘熱、眩暈,汗出,心煩易怒,夜眠不佳等陰虛火旺之證。3月前因患上感之後,口唇潰破,繼之口腔黏膜糜爛,疼痛如灼,每遇勞累則發,此次口腔潰湯反覆月余不愈,兩側黏膜各見0.5×0.6cm潰瘍各一個,邊緣清楚,口乾欲飲,神疲乏力,尿赤便乾,苔薄黃,質紅,脈細數,證屬氣陰素虛,熱毒蘊伏,虛火與實火互虐,熏灼口腔所致,治擬益氣養陰與清熱解毒並進,虛實之火同制。用藥:鮮生地30g玄參12g天冬、麥冬(各)9g女貞子15g天花粉15g生黃芪45g石斛15g黃連3g玉竹9g生米、熟米仁(各)15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蓮30g。7劑,1周后複診,口腔潰瘍已愈。原方繼服7劑,近二月來未見復發。
按:陸師認為,此病初起可因感受外邪或七情拂郁,化熱生火,繼則灼津耗液,內傷陰精之氣而邪毒蘊結,陰火與熱毒搏擊,口腔濡養失常,致口瘡發作,症見口水量少伴有低熱,手足心熱,煩躁易怒,咽喉乾燥,尿赤便秘,舌質紅苔黃,脈細數等。常用藥物:生地30g玄參12g天冬、麥冬(各)9g女貞子15g生黃芪30g天花粉15g白花蛇舌草30g黃連3g連翹12g石斛15g。隨證加減。
醫案醫案
案二:趙××,男,48歲,工人。
素體肥胖,氣虛痰濕可知,口腔潰瘍常易復發。發前口甜繼則發苦,口內黏膜腫脹潰破後脂水較多或有膿性分泌物,不易收口。病已四年。此次發作歷時1月,膿性粘液仍有滲出,胸悶氣短,脘痞納呆,神疲嗜睡,噁心痰多,肢體重著苔黃而膩,體胖,脈細滑,證屬脾虛運滯,濕遏化熱成毒,蒸熏於上而成口瘡頑疾。治擬益氣健脾,清熱化濕法。用藥:生黃芪30g黨參12g蒼朮、白朮(各)9g茯苓12g川朴6g生米、熟米仁(各)30g制半夏9g全瓜蔞15g藿梗、蘇梗(各)9g銀花、連翹(各)15g白花蛇舌草24g。7劑。1周后複診,口腔潰瘍逐漸收口,脂水已無,胸悶納呆好轉。續服7劑,口腔潰瘍已愈。後以香砂六君子丸二陳湯調理,近年來口腔潰瘍未見復發。
按:陸師認為,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病理與中醫脾的生理功能失常有密切關係。《靈樞·脈度篇》曰:“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輸布津液,上潤於口,則口腔得以滋養。若中氣不足,脾虛不運,濕邪內生,蘊而成熱,熱毒上熏口腔而成潰瘍,此為本虛標實之證,可見口腔潰破滲出物較多,或有膿性分泌物,同時胸脘痞悶,納呆口苦,噁心痰多,神疲嗜睡,形體虛弱,便爛,苔膩體胖,脈細濡。治以益氣健脾,化濕解毒同用而獲效。

行醫醫話

多環節多途徑調攝沖任
陸師治病強調“治外必本諸內”,主張治病求本,防病既變,對乳房疾病的治療經驗尤為豐富。陸師提出沖任失調而致乳癖。以調攝沖任為根本大法,認為補腎溫陽疏肝活血,養血和營皆可以調沖任,突破了以往單一的從“氣”而治的觀念,強調臨證當辨沖任與肝腎,脾胃氣血之間的關係。
陸德銘陸德銘
1.補腎助陽:沖任無本髒,不能獨立行經,隸屬於肝腎二髒之脈。肝腎同源,腎為先天之本,腎氣化生天癸而藏於腎,可激發沖任氣血的充盛,腎氣盛則沖任足,故補腎助陽亦即補益沖任。
2.疏肝活血:“女子以肝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可直接調節沖任血海之盈虧,肝為剛髒,體陰而用陽,主升,惡抑鬱,憂思郁怒,抑鬱不歡,則肝鬱不達,氣機失暢,氣滯血瘀,而致沖任兩脈失於條達,乳房失養,而致乳疾,又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順則血順,氣血通暢則沖任自調,瘀結自消,故疏肝活血亦可調沖任,陸師臨床強調氣血以通為用,常於活血化瘀方藥摻以理氣之品。
3.養血和營以調沖任:婦人多肝鬱血虛,“沖任隸於陽明”“沖任為氣血之海”,臟腑之血皆歸沖脈,沖任通受十二經之氣血,是總領諸經氣血之要衝;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因此,沖任血海之盈虧與脾胃關係密切,脾胃虛損則氣血生化乏源。不能溫養肝腎,濡養沖任,而致沖任失調,故養血和營,補肝腎,調脾胃也為調理沖任之法。
在外科臨床的套用
活血化瘀法具有活血行氣、疏通經絡、祛瘀生新、抗炎消腫、止血止痛、破瘀散結、鎮靜安神、調理臟腑等作用,是外科常用的主要治法之一,它適用於外科瘡瘍、周圍血管疾病、乳腺及甲狀腺腫塊、皮膚病、肛腸病、急腹症、手術疤痕粘連、腫瘤等疾病的治療。陸師認為常見的血瘀有:疼痛;病理性塊狀物;出血;體表血管異常;肌膚甲錯;局部腫脹、麻木瘙癢、脫髮、色素沉著及減退;一切頑固性復發性疾病,久病成瘀;舌質瘀紫,舌下脈絡青紫,脈形粗脹、彎曲,結節等;脈澀;實驗室檢查有血液循環及微循環障礙,血液流變學及血液動力學的異常,局部缺血或鬱血,血栓形成,結締組織膠原代謝失調,增生變性等改變者。以上症狀可單獨出現或組合存在於某些疾病之中而構成血瘀症。根據血瘀見證的輕重程度,陸師將活血化瘀法所用藥物分為活血行血、活血祛瘀、破瘀攻堅三類。
臨床所見血瘀之症有寒熱之別,虛實之分,故套用活血化瘀藥的同時應根據辨證施治原則適當配合其他治法靈活套用。用活血化瘀法治療疾病某個階段產生的共同主症的同時,陸師也十分注意了解疾病本身發生髮展的變化規律,強調辨證與辨病相結合,並不單純地將活血化瘀法貫穿於所有具有血瘀症的各種疾病的全過程的治療法則中,而是從整體觀念出發,辨病辨證。只有這樣才能既注意到病變過程的整體,又注意到病變過程中某一個聯合體的局部。陸師還指出,活血化瘀藥一般性多溫熱,外科炎症性疾患火旺者不應使用,以防助火加重病情,甚則可使熱毒之邪擴散而並發“走黃”或“內陷”重症。血瘀之證觀其局部多為屬實,觀其整體又多屬虛,所謂“大實有羸伏,至虛有盛候”,而活血化瘀類藥究屬攻伐之劑,大量或長期使用可損傷元氣,故臨床套用需注意“消而勿伐”的原則,當祛瘀不傷正,補血不留瘀。活血化瘀類藥在臨床套用必須根據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若無血瘀見證則不可濫用,套用時必須從整體觀念出發,分清標本虛實寒熱,適當配合理氣、散寒、清熱、扶正等方法靈活運用,才能收到更好的療效。

經驗驗方

小葉增生方

組成:仙茅9克,仙靈脾30克,鹿角片12克(先),山茱萸肉9克,肉蓯蓉12克,山慈菇15克,海藻30克,桃仁15克,丹參30克,三棱15克,莪術30克,制香附9克,鬱金12克,延胡索12克。
主治:乳房小葉增生症,乳房纖維腺瘤,乳腺囊腫,泌乳一閉經綜合症,性早熟性女性乳房發育症。
按:乳癖,經前乳房作脹,腫塊增大變硬,經後症狀減輕,乃沖任失調,肝鬱氣滯血瘀所致。方中以仙茅,仙靈脾,鹿角片,肉蓯蓉,山萸肉等調攝沖任,其性溫而不熱,質潤而不燥,三棱,莪術,桃仁,丹參,破瘀散結,山慈菇,海藻軟堅消腫,制香附,鬱金,延胡索,疏肝理氣,止痛。

乳癌術後方

組成:生黃芪30克,黨參12克,白朮9克,茯苓12克,南沙參15克,杞子15克,仙靈脾15克,山茱萸肉9克,肉蓯蓉12克,莪術30克,蜂房12克,石見穿30g。
主治:乳癌術後,晚期乳癌,乳癌術後復發轉移者。
按:生黃芪,黨參,白朮,茯苓,南沙參,杞子等益氣健脾養陰生津,扶助正氣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現代醫學認為乳癌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長期刺激乳腺組織有一定關係,故以肉蓯蓉,山茱萸肉,仙靈脾等調節不平衡之性激素,調攝沖任以治根本,三棱,莪術,桃仁,丹參,活血化瘀攻堅使腫塊消散於無形,同時降低了血粘度,減少癌細胞著床的機會以減少復發和轉移,蜂房,石見穿等經陸師篩選而運用於臨床對治療乳癌有特定的抗癌作用。

消疣方

組成:生黃芪60克,白朮9克,生甘草6克,莪術30克,馬齒莧30g,大青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板藍根30克。
主治:尋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銳濕疣等。
按:疣可分為尋疣、扁平疣、跖疣、尖銳濕疣、傳染性軟疣等。西醫認為系乳頭瘤病毒所致,近來發現疣的發生與機體免疫狀態有關,在腎移植、惡性淋巴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紅斑性狼瘡等患者中,疣的發生率明顯升高,說明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對疣的發生和發展起一定的誘導作用。故陸師認為本病由於素體氣虛,外感風熱之毒,以致氣滯血瘀。《素問·評熱病論》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刺法論》曰:“正氣存內,邪不可乾。”陸師提出本病的發生與人體正氣有密切關係。現代醫學常外用腐蝕藥或抗病毒藥物及手術治療。但對於多發性,尤其對發生於甲皺及甲緣下、面部密集成群,經治療難以根治或易復發。特別是隨著人們發現人類乳頭瘤病毒的致病與機體免疫功能有關,這類病毒與皮膚、黏膜發生惡性腫瘤的因緣聯繫,陸師認為抗病毒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中藥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治療重在益氣,佐以清熱。方中生黃芪、白朮、生甘草益氣固表,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治療發病的原因;板藍根、大青葉、馬齒莧、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來抗病毒;莪術為活血化瘀。在以後的隨診中加用清熱、活血藥。用藥方面囑頭煎、二煎內服,第三煎外洗患處並輕輕按摩,以達到內外並用的目的。

名醫論文

中西醫結合治療蝮蛇咬傷205例的體會
出處:上海中醫藥雜誌1979;(5):38~40
摘要:體會
1.清熱解毒、通腑利尿法的套用:蝮蛇蛇毒為混合毒,但以血循毒為主。祖國醫學稱為“風火兩毒”,以火毒為主,故治療也以清熱解毒為主。蒲公英、紫花地丁、七葉一枝花、半枝蓮、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等都有抗蛇毒作用,用於臨床有很好療效。祖國醫學在治療蛇傷時還很強調通利二便,早有“治蛇不泄,蛇毒內結”之說,這一論點是很有臨床意義的,有人用碘標記蛇毒來研究,認為早期自尿排泄的放射性物質仍是與蛋白質結合的,以後逐漸變為游離碘化物,這項研究提示早期部分蛇毒自腎排泄,因此早期使用利尿藥物,能加速毒液通過小便排泄,減輕中毒程度,同時由於保持了小便通暢,可防止腎功能損害,所以清熱解毒、通腑利尿作為治療蝮蛇咬傷的基本法則是有其科學根據的。
2.人參的套用:我們在搶救蝮蛇咬傷引起的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等危重病人時,有時雖採用了西藥呼吸興奮劑、強心甙類藥物和升壓藥等,但未能奏效,加用了別直參6~9g煎服後,病情就漸趨好轉。
3.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套用:在治療嚴重蛇傷病人時,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用量要大,氫化可的松一天量為200~400mg,地塞米松一天量為25~30mg,對被判斷為中毒嚴重的病人,儘管早期中毒症狀還不明顯,亦應大劑量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阻止病情發展。動物實驗證明,切除腎上腺的動物對蝮蛇蛇毒耐受量顯著下降,這時如補充外源性的皮質激素,不僅能恢復正常耐受性,而且在一定劑量下,還能進一步提高動物對蛇毒耐受性,嚴重中毒者垂危時,腎上腺皮質機能耗竭,是蛇毒中毒致死的輔因,蛇毒中毒致死的動物,腎上腺皮質有出血、充血及細胞浸潤等病理變化。以上實驗,為臨床救治蛇傷中毒時套用大劑量激素,提供了理論依據。
4.呼吸興奮劑的套用:蛇毒引起呼吸困難的主要因素是阻斷外周神經的傳導,使呼吸肌麻痹,故呼吸興奮劑的套用,要掌握“早用”和“適量”。“早用”是指當病人有呼吸困難時,儘快採用可拉明0.25~0.5g/次或洛貝林3~6mg/次,每隔半小時~2小時一次,皮下或肌肉注射,同時增加供氧量。必要時以洛貝林3~6mg、回蘇林8~16mg,加入高滲葡萄糖液內靜脈滴注。“適量”是指用量不宜過大。這對改善呼吸是有利的。如病人已進入呼吸衰竭後期,呼吸表淺或不規則,這時套用呼吸興奮劑往往無效,如用量過大,可增加氧消耗,導致呼吸中樞因興奮過度而轉入抑制,亦可引起煩躁、驚厥,而更加重呼吸困難。
5.升壓藥的套用:蝮蛇咬傷引起的休g為低血漿低血容量性休克。在早期,由於未影響到重要臟器的功能損害,經糾正血容量,休克即可終止,可用中分子或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升靜脈快速滴注,1~2小時內輸完,必要時可重複使用,24小時可用1000~1500ml。至於升壓藥在早期儘可能不用,但經糾正血容量及酸中毒,休克未終止者,可酌情配合升壓藥物的套用。在選擇升壓藥時,必須考慮到蛇毒對心肌和腎臟的毒性較大,因此,凡對心肌有損害和減少腎血流量的藥物,如新福林、去甲腎上腺素等不宜使用。如病人呈面色潮紅,四肢潮潤,脈大無力,血壓低時,中醫辨證為陰陽兩虛型,即以阿拉明20~10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內靜脈滴注,另方面以中藥生脈散益氣養陰,鼓動心氣。如病人表現面色蒼白,四肢厥冷,末梢紫紺,毛細血管充盈不良,脈差小,血壓低時,中醫辨證為亡陽型。可用異丙基腎上腺素0.5~1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內靜脈滴注,並急投中藥參附湯回陽救逆。
6.局部的處理:毒蛇咬傷後,在傷口上端進行結紮是重要急救措施之一,可阻止毒液吸收,但結紮不宜過緊,只要能阻斷淋巴液和靜脈血液回流即可,結紮時間,每隔20~30分鐘放鬆1~2分鐘,如結紮過緊,時間過長,使局部血循環障礙,再加上創口感染,常引起指(趾)骨壞死。在我們治療病例中發生指(趾)壞死者有十餘例。如一旦發生指(趾)骨壞死,不要輕易做截指手術,只需用中藥外敷,可使死骨分離脫落而癒合,一般不影響傷指功能。關於局部擴創問題,用刀在兩牙痕上循經直開,既有利排毒,且不易損傷血管,切開深度達皮下即可。對肢體高度腫脹者可選用八邪穴或八風穴針刺排毒。如果在腫脹肢體作過多過深切開排毒,有增加感染機會,且蛇毒中含有一種蛋白分解酶,能分解蛋白質,破壞組織,再並發感染,可引起局部組織嚴重壞死潰爛,最後形成巨大潰瘍,不易癒合。如果發生組織壞死或潰瘍,用中藥外敷效果良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