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宅村

陸宅村距城區17公里。宋熙寧八年(1075),開國公陸珏、嗣孫陸展開基。明代,村南建閣門寺,北建萬壽庵(城隍殿),西建梅竹庵(五星殿),遂名陸宅。以八人過錢塘,建街巷八條,表示發源地高沙有八仙過海之稱。東陽至義亭公路沿村而過,屬平原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宅村
  • 地址:浙江省金華市東陽西南部
  • 古名:高沙
  • 類型:平原地區
陸宅村概述,文化教育,經濟發展,

陸宅村概述

宋、元、明、清屬懷德鄉五十八都。1929年屬第八區,1932年屬陸宅鄉,1935年5月為五十八都鄉第八、九保,1944年11月屬畫水鄉。1950年6月為菱角塘鄉一、二村,1956年建立民樂、聯合、燈塔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3月屬黃錢畈鄉,1958年9月為畫水人民公社黃錢畈管理區平原、民樂生產隊,1961年9月為黃錢畈人民公社平原、民樂生產大隊。1983年9月為黃田畈鄉平原、民樂村,1985年10月屬黃田畈鎮。有陸宅、新店、田畈、河沿墳4個自然村。1992年底891戶、2966人。主姓陸,占74.5%,共41姓。
傳說大禹察訪澇災於高沙丘,又登南主峰469米大禹尖,見南江積水無去路,用神鞭從南到北投向義烏石壁一划,即成一條適應流量流速的河道,並用神鞭鎖蛟潭,古潭遂稱禹潭。一遇天旱,民眾登禹潭求雨。為紀念大禹治水的業績,在大禹尖(東溪山莊)和畫水橋東建有禹王廟
耕地面積1406畝,田1132畝,地274畝,原有水塘137口,面積160畝,容水量10.8萬立方米。沙質土,易旱澇。為使農業旱澇保收,1958年畫水人民公社在陸宅上游坑口溪,建造景山水庫,壩高26.5米,庫容量246.3萬立方米。1959年6月開始蓄水,可灌溉6000畝。1973年與上游南江水庫渠道連線,渠、排灌分開,各成系統。經過平整土地、溪灘改田造地,形成園田化、格子田片,機耕路渠一條龍系列。依靠科學種田,實現雜交稻良種化,1992年糧食總產量1048噸。利用水塘種蓮藕,1992年藕產量40噸。有豐富的種糖蔗經驗,近年減少,僅7畝,糖蔗產量21噸。茶園面積41畝,茶葉總產量6.5噸。水果面積64畝,水果總產量26噸。生豬年終存欄數1099頭,全年飼養量2173頭。

文化教育

陸宅歷有重視教育、尊重人才的傳統。清乾隆年間(1740-1820),設武館,練武賽馬。1912年,淇閣書院遷孝子祠舊廳,次年創立縣立第八國小,又名懷德國小。1922年,學校被洪水沖毀,遷至黃田畈。在陸氏宗祠設平原初級國小,1942年轉為保國民學校。1948年2月設立高級班,改名陸宅國小。1950年遷入城隍廟,改名菱角國小,1956年復名陸宅國小。1975年增設國中班,改名陸宅中國小,1982年撤銷國中班,仍改稱陸宅國小。現學校占地5278平方米,有10個班級,教職工14人,在校學生355人。幼兒班2個,入園幼兒83人。
陸氏達人輩出。進士有宋代的陸志、陸宗昊,明代的陸九成,清代的陸占魁、陸國倚、陸承楷、陸麟、陸恢祚、陸景莊、陸熙珍等10名。明代監察御史陸永安、陸文冬、陸仲奇、陸永寧4名。武宦有明代的陸夢芳和清代的陸志宏、陸標芸3名。京師顧問1名、舉人5名。現高級工程師有陸紹福、陸偉木、陸文星、陸躍榮、陸嗣豪;副主任醫師有陸秀榮、陸文光、陸文卿。
陸珏(927-987),五代吳越國授御史中丞進太子太保,封開國公。蔣駟,五代吳越國授大理評事,朝議大夫,宋謚為資德大夫。吳越滅亡之後,吳越王錢孫幼太子和陸珏、蔣駟,避地畫水12年,宋雍熙四年(987)投河而死。為緬懷忠烈,在村北荷花心殉難遺址,宋敕建盡忠廟和千古綿延,藕形河稱太子河。至清末有正殿、偏廂、禪房、佛閣、廚房等共40餘間。從家廟而萬壽庵,再成佛寺,明代在盡忠廟址又興建按察使史周新公下城隍殿,有陸珏、蔣駟忠烈歷史石碑、神位等古蹟。宋天聖元年(1023)御賜蔣駟:一身許國能報國,萬死求仁已得仁,夜月荒祠飛蝙蝠,秋風高冢臥麒麟的詩句。明朝開國元勛劉基題生忠於國,歿效靈通;其不待而存,又不墮而終。古建築禹廟,1984年被縣列為文化古建築。1991年在大禹尖一脈相連的白龍山頂,興建禹王閣,並在古高沙旅遊區修建禹訪亭和寬8米的禹訪路,與寧畫公路相接。
陸宅村新春佳節的燈會,始於明,盛於清。牽大紙馬代表陸珏生前立功戰馬,製作精美,1993年春節參加東陽市元宵燈會,獲金杯獎。1936年農曆三月廿四舉行閏月花燈會,盛況空前,除燈板花、龍燈花燈外,有深山母子舞獅台閣,鑼鼓聲中24人操作,分上中下三排,口唱拉線曲,精采的舞獅和彩球飛向台閣之外2米許,演技千變萬化。還有雙架10餘人抬的迎春松柏,掛有形狀不同的珠燈,中為堂燈,有天(天皇天神)、地(歷史人物)、海(龍宮龍王)三層。在燈中旋動,外框鏤空花廊,穿針孔透火光。舉著為民造福的人物和鑽銅錢孔的貪官,充分展現民間工藝美術的水平。元宵燈會迎橋燈,蟠燈形式有打圓月、半月、八字形、螺旋形、梅花形、長龍騰躍,甚為壯觀。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的五?堂掛燈有春、夏、秋、冬四季燈,春燈有珠燈琉璃燈各4盞;夏燈有竹絲燈4盞;秋燈有料絲燈20盞;冬燈有羊皮燈2盞,大堂燈可點燃蠟燭108支。

經濟發展

陸宅的傳統工藝品土布、蠟染荷花被、織花被單、織花方巾、編織圍裙和織帶以及繡花用品等,銷往江蘇、浙江各地。現有紡織、繡花用品、塑膠、釀酒、飲料、醋藕、茶葉加工、食品加工等村辦、聯辦工業13家,半工半農的油漆、篾工、家具等個體企業101家,從業人員765人,1992年工業總產值1442萬元。1976年始生產樟木箱,現從業者約400戶;1984年始生產八仙桌,現生產者約有120戶,每年銷售6000張。產品銷往山東及江南各省市及當地。現有仿古紅木家具廠,東陽林產品公司工藝木雕家具廠與馬來西亞聯營。1992年美國客商定製的一張佛用香桌,雕有十八羅漢,製作精美,售價7萬多元。東陽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平原村黨支部書記金志恆開拓致富門路,落實台商投資600萬美元、占地1萬平方米的浙江海寶食品有限公司。
境內畫水江畔,有35千伏安黃田畈變電所。鎮辦東陽市工藝繡花廠,創辦於1979年,1992年10月改名為東陽市繡品總廠。1986年增設工藝織造廠,一套班子,單獨核算。黃繡牌床罩、被套、枕套、電視機罩、電風扇罩等各種繡品20多種,配套設備有織機60台。專業生產佛光緞、新光緞、春秋丁等。1992年有職工577人,固定資產原值162萬元,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工業總產值825萬元,利潤12萬元。俄羅斯、蒙古、加拿大、韓國等代表團曾來考察。東陽市牆紙總廠,原名東陽縣牆紙三廠,創辦於1977年,生產草麻工藝牆紙,1991年更名。1992年有職工60人,占地面積66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45萬元,工業總產值220萬元,利潤8萬元。技師陸一民研製板式陰雕壁掛。構圖簡潔大方,用特製的刀具鏤雕,刀法剛勁娟秀,用來表現仿古人物、書畫詩詞,別具風韻。平板式結構,易於清潔,不用框子,整體效果更佳,莊重大方,與現代化板式家具和諧協調,宜於客廳賓館。1991年10月在東陽市工藝美術節展出,獲一等獎。試銷北京、蘇州、杭州等地,備受讚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