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莊村(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陶莊村)

陶莊村(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陶莊村)

陶莊村,地名。坐落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淨池漾畔,距縣城18公里。緊抱陶莊集鎮。東、北接陶東村和賀匯村,北銜金厙村,西、南鄰龍華村和陶西村。村所屬西座圩為陶莊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村委會駐地北埭上。有單方頭、田多里、北埭上、放鳥浜、錢家浜、符家堆、花園港、大屋裡、牌樓頭、小浜里等自然村。1992年有306戶,850人。總面積約0.7平方公里,水田936畝。另有鄭州市新鄭和莊鎮陶莊村和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陶莊鎮陶莊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陶莊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
  • 地理位置:坐落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淨池漾畔
  • 面積:0.7平方公里
  • 人口:850人
  • 水田:936畝
簡介,發展,生態環境,綠色防治,創新思路,民組變化,

簡介

陶莊村古與集鎮同稱,名柳溪。南宋紹興年間保義郎陶文乾自姑蘇遷來,建陶家莊園,商賈聚集成市,遂改名陶莊。時集鎮具有一定規模,有南、北陶莊兩市,亭橋相望,商業繁榮,有“溪中十八鎮,柳溪第一鎮”之譽。元至元時,設巡檢司、陶莊務。明洪武初,撤巡檢司,改務為稅課局。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流竄入境,市鎮遭兵燹。萬曆中民居凋蔽。明末,抗清義兵聚於汾湖一帶,戰亂紛繁,波及集鎮。至清康熙時敗落,乾隆年間才漸次恢復,又成市鎮,設陶莊鎮汛。村區明清兩代均屬思賢鄉下保東區。村里保存至今的古蹟有宋代圓覺禪寺、流慶橋、登瀛橋等。圓覺禪寺中昔有淨池春曉、圓覺譚經、松風為伴、荷雨生荷四景。登瀛橋下水清流急,盛產銀魚,味鮮美,菜餚銀魚炒蛋名著四方。

發展

1983年全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給古柳溪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特別是在逐漸形成的淨池漾廢鋼鐵市場的啟動下,百業頓興,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前所未有的發展。位於西座圩的集鎮上商店林立,地攤相挨,商品琳琅滿目,人來人往,熙熙攘攘。8層27.5米高的鎮供銷社柳溪商廈矗立在淨池漾東畔,鑲嵌其上的是原商業部部長鬍平手跡“柳溪商廈”四個黃銅大字,為嘉善縣各鄉鎮中寥寥可數的商業大樓之一。陶莊村村民從傳統的農業和副業上解放出來,改鈕扣生產業為廢鋼鐵運銷業,收入倍增,生活明顯提高。1992年末,全村二、三層新建樓房戶占總戶數的80%,電視機、腳踏車普及全村,錄像機、電冰櫃、機車開始走進農家;年人均收入1573元,是1979年的6倍。
陶莊村生態村陶莊村生態村

生態環境

陶莊村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但長期以來,由於未能很好利用自然資源,生產結構單一,農藥使用不合理,致使經濟效益不高,生態環境漸趨惡化。1984年9月,在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的指導、幫助下,根據生態學原理,套用系統工程的方法,進行合理利用資源的規劃,堅持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同步發展。開始實行全面封山育林,因地制宜開發人民生活所需的茶葉、楊梅、桔子、竹子等經濟特產林;建立農業廢棄物多層次利用的生態實驗場,進行雞--豬--沼氣--魚等四級連環試驗,即先將水草和經過發酵消毒處理的雞糞餵豬,豬糞再作沼氣原料,沼氣解決燃料加熱、照明及部分生活能耗,沼水與沼渣又用於果、茶園作肥料或養魚,取得良好效果。
陶莊村村民植樹陶莊村村民植樹

綠色防治

農田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作好稻田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增加秸桿還田,實行氮磷鉀配方施肥,開發兩查兩定(查病蟲、查發生動態,定時間、定指標),保護天敵,推行生物防治;調整產業結構,“種植、養殖、加工”模式發展。經過3年多時間,村區面貌變化顯著。全村工農業總產值由1983年的108萬元提高到1988年的855.29萬元,增長7.9倍;人均收入也由1983年的333元提高到1988年的1078元,增長3.2倍;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17%提高到30%;沿山建立沼氣池27隻,普及率為80%,一年可代替薪柴1.8萬公斤,除基本解決家庭的生活燃料外,還可補充解決停電時的照明;挖水井100多口,60%的村民用上了自來水;農田農藥的施用量大幅度下降,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村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進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1988年6月,陶莊村被聯合國環境開發署授予“全球五百佳”環境保護單位稱號。同年7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在陶莊村舉行表彰大會,副省長柴松岳在報告中指出,陶莊村的變化“標誌著農村經濟正在改革過程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轉化”。聯合國環境開發署執行主席曼斯菲爾德、美國世界資源研究所主席史佩斯博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亞太地區主任奈通博士、中國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常駐代表薛謀洪大使,國家環境保護局副局長王楊祖、張啟成等國內外專家學者先後來村實地考察。
陶莊村村民植樹陶莊村村民植樹

創新思路

陶莊村是個有名的老生態村,近日這個村投資120萬建造的生態休閒廣場竣工了。據這裡的村民介紹,這既是陶莊村生態創意“農居變SOHO”的基礎,也是其生態步伐中第三個十年的重要舉措之一。從起步到滯緩徘徊十年比拼資源環境,導致發展遲滯。
陶莊村竹園陶莊村竹園
陶莊村位於浙江省錢塘江南岸,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是一塊“有山有水有良田”的寶地。1988年,陶莊村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500佳”稱號。如何用好這一“金字招牌”,加強生態建設和發展經濟,一直是陶莊村當家人和村民們共同尋思的主題。
1988年至1997年是陶莊村榮獲“桂冠”後的第一個十年。既想發展經濟,又因為“500佳”這個稱號不敢邁大步,陶莊村始終徘徊在發展與保護兩者之間。
在當時“無工不富”的觀念影響下,陶莊村先後辦起了數十家工廠,僅較具規模的村辦工廠就有山一酒廠、山一配合飼料廠、杭友冰櫃廠蕭山分廠等5家。在發展中,酒廠由於技術水平不高、設備簡陋,生產的黃酒競爭不過紹興黃酒。飼料加工廠因缺少主要原料玉米,導致經營效果不佳,工廠始終打不開銷路渠道。杭友冰櫃廠蕭山分廠過分依賴大廠,沒有找到自己供應與銷售的客戶,於是當大廠生產不景氣時,蕭山分廠也就沒有了生計。
一方面這些工廠不景氣,另一方面這些企業或多或少都存在環境污染問題,當時陶莊村如果再一味發展這類粗放型企業,也確實不符合“全球500佳”這個稱號。因此,這些企業漸漸地停的停、遷的遷。隨後,憑著陶莊村良好的環境優勢和近郊的區位優勢,有人又想起利用辦公墓來發展經濟。這一招一時還真有效,不幾年陶莊村就有了遠近聞名的公墓基地。可這有名的公墓基地同時也給村子帶來了陣痛。死人越埋越多,造一座墳要毀去一片林子,山上植被在逐漸減少;送葬入墓的一些儀式使得當地風氣受到影響,與那塊“金字招牌”更不相符。既想發展經濟,又要考慮“面子”,陶莊村再次陷入了徘徊之中。從反思到重塑實幹十年展開新一輪生態建設,增強發展後勁從1998年開始至2007年是陶莊村生態之路的第二個十年。
陶莊村理財小組陶莊村理財小組
1997年,陶莊村選出了新的領導班子。新班子一上任,就深刻認識到了“徘徊”的難題。1998年,新班子號召全村的幹部和村民要重視這塊金字招牌、重視這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與此同時,他們還做出重塑陶莊村“全球500佳”形象的決定。
陶莊村搞起了新一輪的生態建設,動遷山上的墳堆,恢復因隨意土葬而破壞的森林植被,硬化路面,將露天糞坑改建成自動定時抽水的公廁,房前屋後植草皮設花壇,水塘邊砌石岸植綠化帶……新班子清醒地知道不僅要保護村裡的環境,還要增加村民的經濟收入,於是村里鼓勵村民走出家門去創業。
村民走南闖北,做裝修、辦企業、做服裝生意,如今,已有二三十人在外地開辦的公司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自己還當上了老闆。有的老闆還做得蠻大,一位從事煤炭生意的陶莊村民,2007年銷售收入近兩億元。
早些年,陶莊村因為發展沼氣產業小有名氣,也因此為獲得“全球500佳”榮譽打下了基礎。進入21世紀,隨著城市化進程和陶莊村經濟的發展,現在養豬、養雞的人少了,使用煤氣的人多了,沼氣產業也漸出了市場。陶莊村利用這個時機,及時改變戰略,繼續在環保節能上下功夫。他們主動和能源部門聯繫,在村里普遍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如今村里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太陽能,既節約了能源又保護了環境。村里投資開始興建環保基礎設施,將村裡的生活污水通過管道集中,輸入污水處理池進行厭氧達標處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後統一處理。從2004年到2007年間,陶莊村投資150萬元,對河道進行綜合保護,開展清淤、駁磡、綠化等工程,新建成的生態休閒廣場還安裝了健身器材,這些都為老生態村增添了都市花園的氣息。
用村黨支部書記徐炳傳的話說,就是要用環境來“生”錢。一方面,陶莊村要走生態旅遊的路子。他們對生態旅遊進行了總體規劃,如今的陶莊村有了山林遊憩區、濱水度假區、茶園度假區等,遊人可以觀光農村風貌、欣賞田園風光,體驗農家生活,包括吃農家飯、喝農家茶、乾農家活、住農家屋。另一方面,要抓住“中國動漫之都”落戶當地的機遇,讓陶莊村“農居變SOHO”(即小型辦公、家裡辦公)。自2005年以來,杭州市已連續舉辦了4屆中國國際動漫節,今年的動漫節杭州專門設了1400餘個展位,內容原創、播出、製作、衍生產品開發等動漫產業鏈各環節,有近300家中外企業參展。
陶莊村正是結合動漫節發展中創意產業的需求,想到讓環境優美的農居點,成為自由、富有變化、個性靈活的空間,成為文化創意者工作和居住的村落。此外,人們可以在生態良好的休閒廣場開展籃球、羽毛球等多種文體活動,老人婦女兒童們更可以盡情享用這裡的健身器材。

民組變化

陶莊村民組有35戶145人,分住在3個山峁上。2000年以前,由於村組財務管理混亂,理財小組形同虛設,因地少人多,集體的山場、水面、竹園無人管理,造成集體資產嚴重流失,許多村民只好舉家外出謀生。2001年,新一屆村兩委在眾多村民期盼的眼光中民主選舉產生了。他們果斷地對原理財小組的人員進行了重新選舉,選出由黨員、老村乾和責任心強的5人重新組成新的理財小組。村里設聯隊會計,組裡設保管員、村民組長各一名,並嚴格規範財務管理制度,實行組財村管,賬錢分管,管賬不管錢,管錢不管賬,用錢不管錢,每筆開支必須由理財小組簽字蓋章後方可入賬。組裡的賬目每月由聯隊會計向村文書報賬做賬一次,每半年向村民公布一次,接受廣大村民的監督。
靠山就得吃山。300多畝山場閒置拋荒太可惜,理財小組徵得村民大會同意,公開投標拍賣使用權。投標那天小山村像過大年一樣熱鬧,男女老少100多人都涌到山場上。經過10戶村民的十幾輪競價,100多畝山場的使用權由原定的4萬元底價直叫到9萬元,僅此一項組集體就多收入5萬餘元。嘗到了甜頭的村民把剩下的200畝山場、35畝水面和15畝竹園,分別以公開投標的方式由本組村民承包經營,這樣既為村民們發家致富提供了舞台,村民組集體每年還有近8000元的收入。
集體有了積累,理財小組便思謀著改善村民們的生產生活條件。陶莊村民組100多人的生活和家禽家畜的飲用水僅靠山腳下一面不大的水塘。每逢乾旱季節,村民們餵養的數十隻鴨鵝和牛羊把這面死水塘攪和得塘水變綠,並散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村民們也只好硬著頭皮淘米洗菜,很不衛生。為解決“吃水難”問題,理財小組廣泛徵求村民的意見,決定拿出5萬元集體資金打一眼直徑3.5米的機井,並在附近山上建一座高4米,可盛水60立方米的方形水塔,將清潔衛生的自來水安裝到每家每戶的鍋旁灶頭。有了自來水,村民們又想,要能像城裡人一樣裝個太陽能熱水器,不出家門就能洗上熱水澡,那該有多好?理財小組一合計:裝熱水器每戶每人補助100元,集體又拿出14600元補助給村民們,於是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都“冒”出了太陽能熱水器。安裝程控電話,組集體又給每個安裝戶補助208元,全組有26戶人家裝上了電話……張良昌老漢告訴:他家3口人,承包了組裡的15畝魚塘,養了2頭老母豬,還飼養了3000隻肉鴨。當問他一年能收入多少錢時,老漢望著自家掩映在綠樹叢中的兩層8間小樓,自豪地說:“我的收入在村里也只能算箇中等,咱村有不少戶人家都想著明年用上空調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