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豐

陳錦豐

陳錦豐,男,1985年出生,中共黨員,2008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套用化學專業,現任裂解車間工藝主任。他專心地學習操作技術知識、專注地研究裝置最佳化節能措施、專業地解決裝置疑難雜症,為裝置經濟指標、績效水平的提升立下汗馬功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錦豐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套用化學專業
人物業績,專心學習,專注最佳化,專業管理,主要成就,

人物業績

專心學習

陳錦豐堅信“立足崗位,踏實肯乾”是成才的基礎。為提高自身素質,他總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搶時間,擠時間學習,遇到難題總虛心向別人請教,還經常上網或去書店蒐集相關專業的技術資料。3個月,他掌握了裂解崗位生產技能,成為車間當年唯一提前轉正的實習生;3年,他歷任主操、班長、工藝員,快速成長為裂解車間工藝主任,成為茂名石化最年輕的基層領導幹部之一。
2010年,他以一名外操的身份參加了集體公司舉行的乙烯操作工技術比武,面對工藝流程複雜的裂解裝置,他不懼困難,扎現場、走流程、學理論,打基礎。在公司五個多月的封閉培訓期間,他從未請過一次假,刻苦鑽研,把整套裝置的流程、生產原理、開停車步驟、正常操作、異常處理等相關知識掌握透徹,還不斷加深鞏固設備、電氣、儀表、製圖、化工、化學等知識。在仿真訓練時,由於他主操經驗不足,晚上經常摸索到凌晨一、兩點才睡覺,不斷掌握各種技巧,尋找新的突破。付出和收穫是成正比的,作為所有選手中資質最低的一名參賽者,在集團公司決賽中,陳錦豐一路過關斬將,勇奪銀獎。

專注最佳化

陳錦豐除了給自己設定了裝置“全面手”的目標外,面對工藝組管理人員普遍較為年輕、業務水平不夠高的現狀,還給裂解車間工藝管理人員制定了學業務的目標:讓工藝員熟悉每一條規章制度,讓每位工藝員成為“問不倒”的技術員。
2012年,陳錦豐充分利用公司“全員培訓年”的時機,身先士卒,每天中午,放棄休息時間,帶領工藝人員學習管理制度,結合裝置“低、老、壞”問題,要求專業人員對標“世界一流”水平,查找差距、落實措施。在他的帶領下,工藝組整體業務水平得到明顯提升。特別在裝置最佳化上,先後制定了30餘項最佳化細則,1#裝置裂解爐運行周期從48天提高至70天以上。2012年底,兩套裂解裝置累計生產乙烯1042萬噸,成為國內首家產量累計超千萬噸的企業。
裂解爐控制水平的高低不僅關係到產品的產率,也影響著乙烯裝置的能耗。在實際操作中裂解爐存在著裂解爐管出口溫度波動大、裂解深度無法精確控制等問題。2012年1月公司投資800多萬元實施裂解爐先進控制系統,陳錦豐擔任該項目實施組組長。他潛心研究,積極開展先進控制器的設計、實施、培訓、投用、最佳化工作,使項目比原計畫提前3個月完成,2012年6月,該項目開始投用,裂解爐實現了深度控制,P/E值波動偏差在±0.005以內,配合離線SPYRO對原料及裂解深度進行最佳化,有效提高了雙烯收率及裂解氣產物價值,進一步提高裝置績效水平,年可創效4000萬。

專業管理

裂解車間兩套裝置共18台裂解爐,2013年,有13台輻射段爐管運行時間長達7年,其中3台運行時間達9年,設備的老化給產量的提升造成了較大的壓力。為了確保裂解爐切換及運行的平穩性,陳錦豐帶領工藝管理人員,一邊認真分析,一邊向兄弟企業及設計院了解情況,從工作票的細化修訂入手,統一操作標準,對操作步驟進行量化,將原來30多項操作的作業票細化成50多項。修改後指導性“關鍵控制指標”更強,有效的降低了裂解爐投稀釋蒸汽、吹掃及升降溫過程的波動,確保了裂解爐的穩定運行,消滅了因誤操作導致裂解爐非計畫停車的現象。
2013年,車間工藝生產在陳錦豐的帶領下,乙烯收率、雙烯收率、高附收率累計分別為32.74%、48.18%、61.02%,同比分別提高0.51、0.42、0.45個百分點,均創歷史最好水平,裂解損失率和高附燃動能耗繼續排名中石化乙烯裝置第一。

主要成就

  1.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技能比武乙烯工種銀獎
  2. 茂名石化優秀師徒
  3. 茂名乙烯青年才俊
  4. 茂名石化青年崗位能手
  5. 茂名石化化工分部優秀共產黨員
  6. 中國石化“最美石化一線青工標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