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抗美援朝英雄)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英,原名楊金諾,出生於1920年,福建省建甌市徐墩鎮楊墩村人。出生於一個貧苦家庭。善良又倔強的母親替人打短工,硬是讓楊金諾上了建甌后街國小(今建甌實驗國小)讀書。楊金諾刻苦學習,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後來,他又靠親友的資助和學校獎學金,進入省立建甌中學(今建甌一中)學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金
  • 別名:陳英
  • 出生日期:1920
  • 職業:抗美援朝英雄
個人簡介,個人經歷,

個人簡介

陳英,原名楊金諾,出生於1920年,福建省建甌市徐墩鎮楊墩村人。出生於一個貧苦家庭。善良又倔強的母親替人打短工,硬是讓楊金諾上了建甌后街國小(今建甌實驗國小)讀書。楊金諾刻苦學習,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後來,他又靠親友的資助和學校獎學金,進入省立建甌中學(今建甌一中)學習。

個人經歷

抗日戰爭爆發後,具有強烈愛國思想的楊金諾與部分老師和同學一起宣傳抗日,抵制日貨,開展抗日救亡活動。由於受到迫害,1938年,年僅18歲的楊金諾隻身一人離開家鄉,輾轉到武漢,後到達延安後進入陝北公學學習。同年5月加入中國GCD。為了不連累家人,楊金諾改隨母親姓陳,取名陳英。
日本投降後,冀中軍區組成野戰軍,後改為三縱隊。部隊轉戰平漢線,陳英任八旅24團政委。在整個解放戰鬥中,陳英獲得了解放華北、東北、西北三枚紀念章,先後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
1951年1月,陳英隨部隊跨過鴨綠江朝鮮前線投入抗美援朝的戰爭,歷任138師副政委、十九兵團宣傳部副部長、組織部部長、志願軍總部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在抗美援朝中,陳英參加五次戰役,開城保衛戰和陣地防禦戰,先後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國旗勳章”和抗美援朝紀念章、和平萬歲紀念章。回國後,陳英任北京軍區組織部長兼軍區軍事檢察院檢察長,1964年調任北京軍區黨委辦公室主任,1966年任北京軍區後勤部副政委、顧問(正軍級),直到1981年離休。
尤為可敬的是,于軍旅生活之餘,陳英尚能拓出人生又一輝煌境界:他屬意丹青墨翰,廣交藝界碩彥,成為書畫藝術的護花使者與灌園仙翁。自六十年代開始,陳英及其夫人金嵐致力於書畫收藏活動,尤其在煮鶴焚琴、斯文掃地的“文革”期間,陳老和夫人更是節衣縮食,罄其所有,以無畏的氣魄竭力搶救那些瀕臨毀滅的民族文化瑰寶,並且真誠地為書畫界朋友提供一處能夠遮風避雨的天地。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很多書畫名家大師都成了陳英夫婦的朋友和座上賓。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經過三十多年積累,陳英的保留了上起唐宋、下迄當代的大量書畫珍品,蔚為壯觀。既有明清時期的名家名品,又有近現代著名書畫家的佳作,總計600餘件,而且每件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寶。譬如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石濤有套十二幅的山水條屏,就是他在特殊年代從榮寶齋堆放的破舊字畫中挑選出來的。這套東西如今很珍貴,專家定價為每幅山水1000萬元,整套就是1.2億元,現在成了福建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對於自己收藏的書畫藝術瑰寶,陳英、金嵐夫婦沒有把它們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而是堅定地認為,這批來自人民的藝術財富,應當還給人民。1991年8月,陳英夫婦將收藏多年的605件價值連城的書畫文物無償捐贈給福建家鄉人民。對此,省政府非常重視,撥出專款,在風光旖旎的福州西湖之濱,精心設計修建了積翠園藝術館,作為保存和展出這些書畫珍品的專門場所。兩位老人的愛鄉愛國之情再次被深深激盪,而後,他們又把省政府表彰他們的捐獻之舉——頒發給他們的150萬元獎金,連同國家文物局獎給他們24萬元獎金全部捐給福建省人民政府,用於發展福建的文化和教育事業。其中100萬元作為福建“積翠園藝術基金會”的創立基金,把基金每年利息的15%%贈給建甌一中,10%%贈給建甌實驗國小,作為兩校的獎助學金。陳英說:“人民養育了我,這個大恩大德,我此生無以為報。我只有這樣做,才算是應了孟郊那句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把這批東西獻給了國家,獻給了家鄉,也就了卻了自己的一番心愿。”
陳英眷念著家鄉,每一次回到家鄉建甌,他都要力所能及地為家鄉做一些公益事業。1986年,他回老家徐墩鎮楊墩村時,看到這裡的交通十分不便,村裡的孩子還在破舊的祠堂讀書,便帶頭捐獻兩千元錢,倡議鄉親們自力更生集資修橋、修路、建國小。並且還自掏腰包買了三百多套愛國主義讀物送給村裡的國小,供孩子們閱讀。自家的祖屋也無償地送給村裡的貧困戶居住。1998年6月22日,建甌遭受了特大洪災中,當時已身患重病、病臥在床的陳英聽說後,又再一次向家鄉捐款捐物。家鄉情結,魂夢亦牽縈。就在當年9月,陳英將軍在北京病逝,按照他的遺願,他的骨灰由北京遷回安葬在建甌馬汶。
政聲人去後,豐碑在民間。現在陳英將軍雖然離我們而去了,但他的精神豐碑永遠矗立在家鄉人民的心中。陳英將軍是閩北人民的驕傲,更是閩北人民學習的楷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