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喜

陳秀喜(1921年-1991年),台灣著名女詩人,曾任倡導台灣本土精神之「笠詩社」的社長,其詩〈我的筆〉也曾在1978年獲得美國全國詩人協會國際詩獎的第二名。由於她扶植文壇後進不餘遺力,文友稱她為「大家的陳姑媽」,也有人稱她為「台灣第一位女詩人」。1991年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秀喜
  • 出生地:新竹
  • 出生日期:1921年
  • 逝世日期:1991年
簡介,重要作品,相關資料,

簡介

幼時為養女,成績優異。中學時因對月經不了解而影響求學考試。但後來在校外以自學開始詩歌創作。十五歲即以日文寫詩、寫短歌及俳句,之後曾出版日文短歌集《斗室》。
二十一歲結婚。強勢的婆婆和流連聲色場所的丈夫帶給陳秀喜相當大的壓力。她日後的創作一直在探討女性在傳統社會的婆媳關係與夫妻關係對女性的壓迫。
國民政府遷台後,官方語言改為「國語」,對台灣文學創作構成很大影響。以日文和閩南語為母語的陳秀喜開始學習國語,並於1967年加入笠詩社,開始中文詩歌創作。
五十七歲時離婚,移居關仔嶺。為人豪爽好客,且投入扶植後進,因而有「陳姑媽」之綽號。其作品風格尖銳,不但關心婦女與傳統議題,也關心台灣本土的歷史與發展。其詩〈台灣〉改寫成的校園民歌〈美麗島〉,後來知名度很高。
1985年二度結婚,同年隨即離婚。

重要作品

陳秀喜,1971,詩集覆葉。台北:笠詩刊社。
陳秀喜,1974,樹的哀樂。台北:笠詩刊社。
陳秀喜,1975,陳秀喜詩集,大野芳譯。東京都:陳秀喜來日記念詩集刊行會。
陳秀喜,1981,灶:陳秀喜詩集。高雄:春暉出版社。
陳秀喜,1989,玉蘭花:陳秀喜詩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
陳秀喜,1997a,陳秀喜全集‧1‧詩集,李魁賢編。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陳秀喜,1997b,陳秀喜全集‧2‧詩集,李魁賢編。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陳秀喜,1997c,陳秀喜全集‧3‧譯詩集,李魁賢編。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陳秀喜,1997d,陳秀喜全集‧4‧文集,李魁賢編。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陳秀喜,1997e,陳秀喜全集‧4‧歌集,李魁賢編。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陳秀喜,1997f,陳秀喜全集‧6‧書信集,李魁賢編。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陳秀喜,1997g,陳秀喜全集‧7‧外譯詩集,李魁賢編。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陳秀喜,1997h,陳秀喜全集‧8‧評論集,李魁賢編。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陳秀喜,1997i,陳秀喜全集‧9‧追思集,李魁賢編。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陳秀喜,1997j,陳秀喜全集‧10‧資料集,李魁賢編。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相關資料

陳玉玲,1997,台灣女性的內在花園:陳秀喜新詩研究。竹塹文獻:6-25。
戴寶珠,2002,一株樹的文化寓言:陳秀喜戰後新詩的反殖民內涵與呈現。靜宜人文學報:65-90。
李魁賢,1998,陳秀喜年表初編 (續)。笠:124-43。
李元貞,1997,從「文化母親」的觀點論:陳秀喜與杜潘芳格兩位前輩女詩人的精神映照。竹塹文獻:26-30。
林梵,2000,大家的陳姑媽:陳秀喜的人與詩。聯合文學 16:55-56。
阮美慧,1996,笠詩社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阮美慧,2002,台灣精神的回歸:六、七○年代台灣現代詩風的轉折。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博士論文。
王惠萱,2002,台灣現代女詩人作品主題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鄭慧如,2002,陳秀喜詩中的倫理與自我。竹塹文獻:16-3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