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盤

陳槃先生(1905-1999)乃著名的歷史學家。字槃庵,號澗莊,廣東五華人。廣州中山大學文學院國文系畢業,旋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累升至研究員。1949年去台後,任台灣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史語所第一組主任。其研治古史,思從舊籍闡發新識,並從事古讖緯之學、兩周史地的研究,撰著頗豐。1999年初,陳槃在台大醫院去世,享年95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盤
  • 出生地:廣東省五華縣
  • 逝世日期:1999
  • 職業:歷史學家
  • 畢業院校:廣州中山大學文學院國文系
學術經歷,著作專書,論文,

學術經歷

陳槃先生於《春秋左傳》之學造詣尤深。早歲從顧頡剛先生受《春秋》,飫聞緒論,後又潛心研究,於春秋二百四十年史事,爛熟於胸臆。其學生陳鴻森回憶道:“嘗隨事請教,必道其事始末流變,年月無訛,幾如耳目所親接者。”《左氏春秋義例辨》對於左氏學者所稱孔子立義起例、褒貶予奪之說,發疑正訛。陳槃先生認為所謂的《春秋》筆法,其實多為魯國舊史常用之辭,無關筆削微言,並斷定“劉歆分裂《國語》以成《左傳》,殆無可疑者”。他將《左傳》的五十凡例歸納為十四類加以分析,發現凡例並不能包容《左傳》二十三類的二百多條義例,於是又對義例逐一加以考證,認為其十之八九為歆黨所穿鑿牽附,來源大多抄自《公羊》,其次則抄《梁》、《曲禮》、《國語》、《說苑》、《洪範五行》等文獻。考證頗為精詳,從而使“劉歆偽作”說更趨細緻。
陳槃先生早年研治古讖緯之學,發表多篇論文和七組《書錄解題》,晚年修訂為《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中國的讖緯之風興盛於兩漢年間,其用詭秘的隱語、預言作為神的啟示,向人們昭示冥冥之中的吉凶禍福、治亂興衰。雖然它通常是用荒誕不經的文字或圖像編造而成,並為實現某種特定的政治目的服務,然而其中也不乏當時的民俗風情,政治、學術思想,是我們研究中國歷史、文學、哲學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但讖緯之書往往詰屈聱牙,難以卒讀。陳槃先生以他深厚的學術功力,為我們打開了了解、研究“古讖緯”的大門。以治讖緯之學名世的日本安居香山教授曾說:“陳槃院士於緯書曾作全面性之探討。現代緯書研究諸多端緒,多由先生髮明之,此世所共喻者。稱先生為現代緯書學研究之奠基者,殆非過言。”
陳槃先生從事兩周史地的研究,其緣起為清儒顧棟高所撰《春秋大事表》。史稱顧書“論理詳明,議論精嚴,多發前人所未發”,然陳槃先生在研讀顧書之後,認為其書中表之五《列國爵姓及存滅表》取材稍拘隘,故窮十數年之功,擇故記,兼綜新知,遂成《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撰異》、《不見於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國稿》二書。《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撰異》於顧《表》所載春秋二百零九方國之爵、姓、始封、都、存滅各端,詳加稽核,博考而明辨之,舉其訛誤,論其疑似。而命意所在,尤在采會異同,俾廣後人傳聞之聽。又據陳槃先生統計《列國爵姓及存滅表》所收春秋方國“凡二百又九”,其中真正“可說是春秋時代方國”的,應是百五十六。但陳槃先生認為“春秋時代方國,必不止於百五十六”,所遺者尚多,於是突破顧氏所據僅《春秋經》、《傳》之限,遍稽古籍,考訂出不見《春秋大事表》之方國達五十有七,有闕疑者十九,亦仍顧書之例,各詳其爵姓存滅,是為《不見於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國稿》。《撰異》、《方國》二書,引用證據博洽,論斷精核,於古史地之甄考發明,貢獻至大,因獲1973年中山學術著作獎。其書雖藉顧氏《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而作,然於春秋列國史料,甄別條貫,發顧氏未發之蘊,突破前人,可謂研究中國先秦史經典之作,乃治春秋史地者不可或缺之編也。
1930年居延漢簡的出土,是中國簡牘研究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作為一種古老的書寫材料,簡牘有其獨特的書寫方式與用語,由於年代久遠,今人已感到陌生,對簡牘上一些常用詞語、符號、書體書式及文書結構的解釋,成為簡牘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陳槃先生可謂早期尺牘形制專門研究第一人,貢獻頗大。《漢晉遺簡識小七種》集陳槃先生簡牘研究之大成,書中以居延漢簡為主幹,對簡牘實物中常用的詞語、符號、書體及文書結構條疏舉例,如“書啟稱信”、“書疏稱信”、“書啟稱不備”、“漢晉人書啟不定作八行”等條目,直接與尺牘形制相關。並對亭與傳舍、大石小石、家弟、叩頭、方相車等名詞進行了釋讀,於讀者幫助極大。此外,他還對木簡上所繪木偶、符作了研究,考證精深,尤為後人所稱道。
《舊學舊史說叢》是陳槃先生有關先秦史專論的結集,論述涉獵中國先秦的政治、經濟、教育、交通、風俗、婚喪嫁娶以及古代典籍的考訂等各個方面。陳槃先生一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史的學術研究,成就卓著。然其入大學時就好詞章之學,故在古典文學方面亦頗有造詣,撰有大量的詩文。《澗莊文錄》一書精選各類文章近百篇及《疏桐高館詩》,從而使讀者更全面地了解陳槃先生的學術成就及文學修養。《五華詩苑》六卷,則是陳槃先生重桑梓之情,於抗戰期間選輯鄉邑先賢詩作而成。
總之,陳槃先生一生治學可用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楊承祖先生的話加以概括,即“撰著繁富,持論惟謹”。

著作專書

1. 左氏春秋義例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17,1947)。
2. 大學中庸今釋(台北:正中書局,1954)。
3. 五華詩苑(六卷)補編(一卷)(台北:台北五華同鄉會文獻委員會,1961)。
4. 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撰異(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52,1969)。
5. 不見於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國稿(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59,1970)。
6. 漢晉遺簡識小七種(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63,1975)。
7. 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台北:國立編譯館,1991)。
8. 舊學舊史說叢(台北:國立編譯館,1991)。
9. 澗莊文錄(上、下)(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

論文

1. 左氏春秋義例辨,自敘《責善半月刊》2,23(1943),頁23-25。
2. 讖緯釋名,《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1(1944),頁297-316。
3. 讖緯溯原(上),《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1(1944),頁317-335。
4. 秦漢間之所謂「符應」論略,《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6(1948),頁1-67。
5. 戰國秦漢間方士考論,《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7(1948),頁65-77。
6. 論早期讖緯及其與鄒衍書說之關係,《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上)(1948),
頁159-187。
7. 「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之諸問題,《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1(1948),頁99-107;《
東南學報》10,1(1949),頁53-82;《大陸雜誌》特刊2,1(1962),頁369-375(增訂
本)。
8. 記陳詩六則,《大陸雜誌》1,2(1950),頁24。
9. 張三李四之類,《大陸雜誌》1,3(1950),頁10。
10. 釋「七」及其常相關連之幾個數字,《大陸雜誌》1,6(1950),頁20。
11. 田祭歧說釋義,《大陸雜誌》3,4(1951),頁12-15。
12. 「以水擊絮為漂」解,《大陸雜誌》3,8(1951),頁21。
13. 先秦兩漢帛書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4(1953),頁60-72。
14. 由古代漂絮因論造紙,《中央研究院院刊》1(1954),頁257-265。
15. 中庸辨疑,《民主評論》5,24(1954),頁3-7。
16. 詩三百篇之採集與刪定問題,《學術季刊》3,2(1954),頁14-21。
17. 論古「讖」、「緯」、「圖」、「候」、「符」、「書」、「錄」之稱謂,《學術季刊》
3,3(1955),頁39-51。
18. 民間風俗識小,《大陸雜誌》11,6(1955),頁1-6。
19. 春秋公羊傳辨義,《學術季刊》5,2(1956),頁25-37。
20. 春秋穀梁傳論,《孔學論集》(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編印,1957),
頁461-495。
21. 讖緯命名及其相關之諸問題,《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1(1948),頁1-17;《幼獅學報
》1,1(1958),頁1-35(增訂本)。
22. 春秋經與魯舊史(上、下),《中央日報》1957,4,30;《學人文史叢刊》2(1959)。
23. 晉士會之「士」與「土」,《大陸雜誌》20,9(1960),頁9。
24. 大學今釋別記,《大陸雜誌》21,1/2(1960),頁59-63;《孟子研究集》(1963),
頁243-256;《通論經學》,頁373-377;《大學論文資料彙編》(1981),頁158-170。
25. 中庸今釋別記,《大陸雜誌》41,4(1960),頁1-8;《中庸論文資料彙編》(1981),
頁448-468。
26. 讀顏氏家訓札記,《香港大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上),(1964),頁127-137。
27. 孔子信而好古說,《孔孟學報》9(1965),頁11-18;《論孟研究論集》(1981),
頁287-297。
28. 讀顏氏家訓札記續編,《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上),(台北:清華學報社,
1965),頁403-420。
29. 與楊聯升教授論朝代間的比賽,《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上),(台北:清華
學報社,1965),頁147-148。
30. 《古社會田狩與祭祀之關係》重訂本,《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6(上)(1965),
頁309-326。
31. 春秋列國的交通,《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7(下)(1967),頁881-930。
32. 論開元占經鈔本刻本與安居香山書,《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1,3(1968),
頁15-19。
33. 「老」字有「母」音,《大陸雜誌》37,1/2(1968),頁41。
34. 屋上種戒火草,《大陸雜誌》37,6(1968),頁31。
35. 逸周書「冬凍其葆」義,《大陸雜誌》37,1/2(1968),頁54。
36. 古代的氐羌,《慶祝蔣復璁先生七十歲論文集》(1969),頁25-33。
37. 從左傳中所見到的四夷的文化教育,《孔孟學報》20(1970),頁29-52。
38. 李晉華事略,《大陸雜誌》42,5(1971),頁32。
39. 敦煌木簡符籙試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2(1971),頁237-244。
40. 春秋時代的教育,《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4(1974),頁731-812。
41. 春秋列國風俗考論,《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7,4(1976),頁537-586。
42. 春秋列國的兼併遷徙與民族混同和落後地區的開發,《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9,
4(1978),頁683-735。
43. 春秋列國風俗考論別錄,《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
,1979),頁75-111。
44. 影鈔敦煌寫本占雲氣書殘卷解題(古讖緯書錄解題附錄三),《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50,1(1979),頁1-27。
45. 孔子「信而好古」說,《大陸雜誌》58,4(1979),頁1-5。
46. 泰山主死亦主生說,《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1,3(1980),頁407-412。
47. 傅斯年全集,校訂增補後記(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
48. 宋湘、邱逢甲兩先生詩中之長樂縣,《大陸雜誌》62,3(1981),頁1-3。
49. 記長樂出土鳳鳴五年瓦,《大陸雜誌》62,3(1981),頁3。
50. 史記吳太伯世家補註,《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3(1981),頁391-419。
51. 史記齊太公世家補註(上),《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3,3(1982),頁367-392。
52. 苟日新日日新義,《中國書目季刊》16,2(1982),頁367-392。
53. 於歷史與民俗之間看所謂「瘞錢」與「地券」,《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頁855-906。
54. 左丘失明厥有國語辨,《中國書目季刊》17,1(1983),頁3-6。
55. 三訂先秦兩漢簡牘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4,2(1983),頁1-22。
56. 春秋時代的教育(上),《大陸雜誌》(重訂本)67,4(1983),頁1-20。
57. 春秋時代的教育(下),《大陸雜誌》(重訂本)67,5(1983),頁1-23。
58. 中國上古史稿讀記,《食貨月刊》13,7/8(1983),頁273-283。
59. 中國上古史稿讀記,《漢學研究》1,2(1983),頁455-470。
60. 史記齊太公世家補註(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2(1984),頁201-223。
61. 廣東歷代詩鈔別錄(上),《大陸雜誌》69,1(1984),頁1-31。
62. 廣東歷代詩鈔別錄(下),《大陸雜誌》69,3(1984),頁5-34。
63. 春秋戰國史稿商搉,《漢學研究》2,2(1984),頁343-359。
64. 中國古史論稿商搉,《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9,1(1986),頁99-117。
65. 史記魯周公世家補註,《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7,2(1986),頁201-232。
66. 中國古史論稿商搉(二),《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1,1(1988),頁73-90。
67. 中國古史論稿商搉(三),《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1,2(1988),頁43-60。
68. 孝經中黃讖解題改寫本,《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9,4(1988),頁891-897。
69. 史記燕召公世家補註,《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0,3(1989),頁576-601。
70. 三訂「春秋公矢魚於棠說」贅記,《大陸雜誌》80,2(1990),頁1-2。
71. 春秋「公矢魚於棠」說,《舊學舊史說叢》(台北:國立編譯館,1991),頁1-59。
72. 史記管蔡曹世家補註,《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2(1993),頁265-290。
73. 史記晉世家補註,《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3(1994),頁455-47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