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甲

陳甲

陳甲,字伯巛,號仇耳, 男,漢族,祖籍四川。現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榜書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華僑畫院榮譽理事、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孔子書畫研究院理事、華夏書院副院長、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主攻書法創作及文學研究。近年出版發行有《中國書法藝修大觀》、《陳甲書法作品集》等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甲
  • 外文名:Chen Jia
  • 別名:仇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書法創作、學者
  • 代表作品:《陳甲書法作品文集》《中國書法藝修大觀》、《陳甲書法作品集》
  • 性別:男
人物簡介,陳甲的書法品論,

人物簡介

陳甲其自幼受到先輩的薰陶和良好的家教,從小至今,尊師訪賢,筆耕不輟,遍臨古今書法名帖等先輩之精品,心追手摹,漸修頓悟,取眾家之長,為其所用。
其作品遵循傳統正道,圭臬不違,又敢於創新,融入時代。作品被各界友人青睞和收藏。
陳甲近年出版發行了《中國書法藝修大觀》、《陳甲書法作品集》、《陳甲書法作品文集》等著作。
其中《中國書法藝修大觀》由中國文聯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書約十萬餘字,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夏潮為該書作序。《中國書法藝修大觀》記錄了陳甲先生行書筆記和書學理論,本書主要從中國書法的源流追尋古今,也從歷史的巨觀角度,用哲學矛盾的思維解讀中國書法的藝修之象和品學之禮,通過對我國歷史書法人物藝修進行剖析,進而展示中國歷代各個時期的書法審美勢向和品修趣向,本書也是用儒學和美學理論的角度談說歷代書家藝學與品修。藝學和品修成為貫穿全書的主旨精神,全書更借用顏真卿、蘇軾、趙孟頫、董其昌、于右任等人的書學,辯證中國書法的藝術之美和中國書學的品修之境。
其中《陳甲書法作品文集》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詳細匯錄了陳甲先生近年來的百餘幅書法作品, 作品內容包括了行書、草書、篆書等書法作品,其中大部分書法作品內容為其陳甲自作詩詞, 詩詞形式以寫景抒情歌詠山水,及詠物言志寄託愛家愛國精神思想為主。現任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吉狄馬加為該書作《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序言。

陳甲的書法品論

《雄渾磅礴,貌清氣健》—陳甲的書法
認識陳甲,緣於一位書法家的介紹,待坐在一起交談,知道我們之間有書法的同好外,還有鄉緣。
陳甲出生於川北儀隴,此地地靈人傑,朱德元帥就誕生在儀隴馬鞍古鎮。儀隴文風很盛,以剪紙、篆刻、書法為主體的“三鄉文化”尤其繁榮,被國家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受家鄉文風影響,陳甲自小便愛上了書法,在老師的教導下,走上了臨習名家碑帖的路。他性格中有兩個東西促成他走向成功,一是勤奮,二是堅韌。二十多年來,他抱定苦學之志,寒暑不易,日日臨池不輟,並由臨池走向創作,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而今他已近而立之年,從年齡上說,他還年輕,從書法上說,筆底功夫已有八成老到。
陳甲拿來一張他的書法作品照片請我欣賞,照片上是一幅書有“黨魂”二字的巨幅書法作品,據他說這幅作品新近掛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從書法藝術審美上看,既見雄渾磅礴,又見貌清氣健。
雄渾和勁健一樣,屬於陽剛之美。雄渾之美,具有震撼人心的偉力,具有伸張變化的氣勢。美學家司空圖把“雄渾“作為詩品的第一品,他說:“大用外腓,真體內充。返虛入深,積健為雄。具備萬物,橫絕太空。荒荒油雲,寥寥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匪強,來之無窮。”內在聚集著“真體”——“返虛入深,積健為雄”的氣,這種氣猶如掠過長空的風, “持之匪強,來之無窮,” 浩浩蕩蕩,何等氣勢!
雄渾之美表現為三個層面,即量、力、氣。陳甲有許多擘窠大書作品,近作有“福”、“壽”、“雄風”,等等大書,體量厚重,多用三分筆,行筆中鋒,鋪毫澀進,“力在字中”。這裡的力在字中,是一種巧力,不是蠻力。一個舉重運動員,力不可謂不大,但不擅於書法,提筆作書,不會有“力透紙背”的效果。陳甲作大書之力,既是豐坊《字訣》所云“指實懸臂,筆有全力,擫衄頓挫,書必入木。”又如康有為所云:“抽摯既緊,腕自虛懸,通身之力,奔赴腕指間,筆力自能沉雄。”他筆下的大書“福”字,給人強勁的力感,左部筆勢銅柱特立,右部雄強勁逸,力含萬鈞。“雄風”二字,氣魄骨力遒勁剛健,含著強勢,如橫刀立馬的大將軍,以“一劍曾當百萬師”的勇猛傲然屹立。又仿佛這雄風一旦發動,會無堅不摧,會蕩平險關,一掃腐朽。
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引東晉衛夫人筆陣圖》稱:“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作大書用粗筆道若不見筋骨,往往會流於多肉微骨的“墨豬”。
陳甲應該同時在“瘦硬”上下過苦功夫的,杜甫論書有“書貴瘦硬方通神”一說。初唐書風,崇尚瘦硬,如歐陽詢書,趙孟頫稱其“清勁秀健。”
其實,豐肥和瘦硬都可以通神。陳甲的字應該是顏柳雙學的,他的字既見雄渾,又見氣健。
看陳甲的書法,有沉著痛快的印象。“沉著痛快”指用筆方法,沉著,指行筆沉穩而不遲滯。古人十分重視用筆沉著,顏真卿的“錐畫沙”、“屋漏痕”之悟,歷來為書家推崇。馬宗霍《書林藻鑒》有云:“魯公書《杜濟神道碑》,沉著端重。” 痛快,指爽快而不飄滑,要做到爽快而不飄滑,必得筆勢流暢,神采飛揚。劉熙載有一段話以李邕的書法來說沉著:“一點一畫皆如拋磚落地。”磚很沉,拋磚落地,觸地有聲,觸地有痕。陳甲有一幅書作“山水含清暉”,深穩重實,遒練勁健,有似刻在紙上一般的效果,仿佛清暉已深入山水,本來是撒在外部的清暉,而今卻入山入水,渾然一體了。
以結體而論,他的字對稱平衡而奇麗多端,點畫呼應而違和相諧。孫過庭在論及結體美時主張“違而不犯,和而不同。”“違”指變化,“犯”指超出度。“和”指協調,“不同”指變化。陳甲在結字時較好的體現了這一哲學上的對立統一規律。他書寫過我為旺蒼西溪橋題的一副對聯:“誰彈晨曲,野鳥幾聲開畫卷;樵唱暮溪,飛虹一道渡山歌。”套用違和依存,較好地處理了上下、左右、開合、參差,等等關係。
書法造詣頗深的弘一法師對書法的章法有獨到的見解,他說一幅書法的優劣,應該是“章法占五十分,字三十五分,墨色五分,印章十分。”從陳甲新近書我的一首七言詩《夜宿杭州西湖楊公堤》,來看他的章法安排。
這首詩一共四句:“何處春宵似此宵,隔牆一管送逍遙。西湖今夜誰人醉?吹罷吳簫又楚簫。”一幅書作要安排好章法,首先得謀篇布白,進行總體設計,再就是按文字的大意選擇字型。春宵西湖上的簫聲,音色圓潤輕柔,引人想到杜牧“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詩句,二十四位美人月明之夜吹簫於橋上,把人帶入一幅風調悠揚、清麗雋爽的畫面中。書寫這樣的詩,以行雲流水、不激不厲、徐徐流淌風格的行書或流暢飛逸的草書最好。陳甲採用了草書來書這首詩,一種“簡而動”的動態美充盈其間,隨著書家輕重提按的節奏,觀者進入悠遊超逸的意境之中。
書法作品的第一個字有統領全篇的作用,第一個字是排頭兵,領頭雁,定音槌。創作謀篇時,首先要把開篇第一個字的體勢意態寫得有法有度。此詩第一字為“何”字,靈姿秀出的草書“何”字,在王羲之、米芾、趙子昂、王鐸、張瑞圖、敬世江等等書家筆下都卓然可贊。陳甲以四川名家敬世江的草法來書這首詩的第一字“何”,引出一篇“草貴流而暢”的佳作。隨著走筆來讀這篇詩作,我們仿佛踏著湖上的簫聲,輕鬆地穿行於西湖楊公堤那一座座小橋,漫步於春花嫩柳送來陣陣馨香的小路。這份欣欣然的愉悅,是詩帶給我們的,也是書家帶給我們的啊!
張彥遠有“運墨而五色具”之說,五色指焦、濃、重、淡、清,指以水調節墨色多層次的濃淡乾濕。陳甲常常以重墨作書,這對於他多作行草書,應該是極有益的。草書需要縱心奔放,行書需要筆勢流動,焦濃二色容易造成筆意粘滯不暢,介於濃墨和淡墨之間的重墨最適於他的走筆。
書法是講求意境美的,這種意境美一是體現在自然美上,體現情趣和自然之美與日常生活密切相聯;二是體現在表達情感美上,是書家內在精神的外在表現。他所書“黨魂”,雄強勁健,既是表達他對共產主義信念的堅定,又表達他對建設強國富民的社會主義的奮鬥決心。“碧血丹心”,鐵骨錚錚,抒發了他一腔為國傾報國的忠誠之志。“碧血丹心”四字,還引人想到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譜寫的一曲千古不朽的壯歌,這曲壯歌感召了後代多少仁人志士為正義的事業英勇獻身。陳甲作為一個熱血青年,以碧血丹心明志,在於“當須徇忠義,身死報國恩。”
二0一五年二月六日午夜於北京西溪書屋 趙金光
作者介紹(趙金光:字子溪,號西溪半醫.曾任北京三O四醫院院長,解放軍軍需大學原副校長.少將,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第六屆冰心散文獎獲得者,中國楹聯學會顧問,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