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潭秋故居紀念館

陳潭秋故居紀念館

陳潭秋故居紀念館位於黃州區陳策樓鎮陳策樓村,建於清清光緒二十二年(1866),一進二重,面闊五間,硬山頂,磚木結構。現在的陳潭秋故居居室為原黃岡縣政府於1980年仿原貌復建。20年來,該館經不斷的擴建,已初具規模。現有青磚瓦房兩幢,青磚樓一幢兩層,另有接待室3間,占地面積280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陳潭秋故居紀念館
  • 地理位置:湖北黃岡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80平方米
  • 景點級別:省級重點
基本信息,相關背景,

基本信息

陳潭秋全身銅像一座,立於陳潭秋故居紀念館(故居公園)內,銅像全身站像,高3米,基座2米,形象為身著西服(0“一大”代表照),右手持一本進步刊物,眺望遠方,對中國革命充滿必勝的信心。
陳潭秋故居紀念館

相關背景

陳潭秋(1896-1943),中共“一大”代表、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湖北黃岡人。1920年,與董必武在武漢建立共產主義小組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創辦了《武漢星期評論》等刊物。1921年7月,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4年,任中共武漢地委書記、湖北區委委員兼組織部長。1922年秋—1923年春、1924年夏—1927年夏,陳潭秋在武漢從事革命活動時住於此。1942年9月17日被新疆軍閥盛世才逮捕,在獄中與敵人進行了頑強鬥爭,1943年9月在烏魯木齊被秘密殺害。
陳潭秋(1896-1943),原名澄,字雲先,黃岡縣(今黃州區)人,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1896年1月4日生於陳策樓村。“五四”運動時,為武漢學生運動領導人之一。1919年畢業於武昌高等師範學校。1920年任武漢中學教員,同年秋與董必武、包惠僧、劉伯垂等7人發起建立武漢共產主義小組,組織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1921年陳潭秋開始創辦湖北人民通訊社,任社長。7月與董必武一起代表湖北參加中共一大回漢後先後任中共武漢地委、武昌地委、湖北地委主要負責人,1923年2月發動與領導了武漢各工團學生組織支援京漢鐵路工人罷工鬥爭。1924年後,曾任中共武漢地委書記、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滿洲省委書記、福建省委書記等職。先後出席中共一大、三大、五大、六大,1934年1月出席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執行委員,糧食人民委員。中央紅軍長征時,留任中央蘇區分局委員,領導開展游擊戰爭。1935年8月,與陳雲等赴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留駐共產國際工作。1939年回國,任中共中央駐新疆代表和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負責人。1942年9月17日被反動軍閥盛世才監禁,在監獄中堅貞不屈,次年9月27日遭殺害,時年47歲。由於訊息隔絕,在中共七大上仍被選為中央委員。
陳策樓村在1909至1926年間在陳潭秋指導和影響下,成為“鄂東革命策源地”(魏文伯語),1926年春被-反動派燒毀。
陳潭秋故居紀念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