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游標詐捐門

陳游標詐捐門 當事記者與陳游標就文中所列事實一一“對質”,不少被提及的慈善機構也紛紛現身,為陳游標澄清捐款屬實。當事記者稱任何慈善都應禁得起拷問,陳游標稱感覺很受傷,並反問“這樣誰還敢做慈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游標詐捐門
  • 外文名:Chen Guangbiao donation fraud
  • 人物:陳游標
  • 時間:2011年4月24日
簡介,回應,這樣誰還敢做慈善,社會反映,不要成為羅生門,

簡介

陳游標詐捐門
2011年4月24日,某媒體刊發記者葉文添、方輝名為《中國"首善"之謎》的報導,其中直指陳游標所經營的江蘇黃埔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經營不善,捐款來源不明,質疑陳游標的捐款初衷和動機,並通過採訪提出對其2010年度慈善成績單數額和去向的懷疑,稱其慈善“有水分”。現年42歲的陳游標,皖籍人士,全國慈善明星企業家。在中國富豪中第一個提出“裸捐”。在這篇報導出爐的當天下午,他就在個人微博上發布視頻,曬出捐款證據,回應稱:記者不採訪我就亂寫。通過央視這個平台,不僅兩位當事記者出聲,對自己的採訪過程作出說明和解釋,同時,陳游標也再次現身,對自己回應中拿出的捐款證據作出進一步說明。最後,一些事件中涉及到的慈善機構,如全國紅十字總會,也出具了陳游標捐款的記錄和證明。

回應

當事記者表示,自己是按照媒體公布的一份陳游標“2010年慈善成績單”,對其中公布的捐款一筆一筆進行採訪核對的。他們採訪時了解到,陳游標為家鄉捐建的老年人活動中心和農貿市場收取租金,為陳家父母所用,而當地鄉政府基本不管。陳游標對此回應:“我從來沒有給媒體提供過什麼成績單,也沒任何人找我採訪什麼成績單。”言下之意,記者採訪的依據可能是其他人自行整理的。而所謂收取租金的店面,是他在農貿市場外拍賣所得的門面,一共11間,所得用於貼補市場運營,與農貿市場本身完全不是一個項目。泗洪縣天崗湖鄉黨委書記鐘波證實:老年活動中心全免費開放,農貿市場的衛生保潔費都是陳游標在繳納。中國紅十字會證實,2010年確實收到了陳游標捐贈的700萬元。陳游標繼續澄清:記者稱其給江蘇光彩事業會捐款千萬因不能開抵稅發票退回,但實際上,國家政策是房屋拆遷企業可以免稅,所以根本不存在抵稅發票一說。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證實,2010年陳游標沒有捐款,報導中所寫的百萬元是2009年11月捐的。另外由陳發動企業家的捐款一共300多萬元,一併計入,是為西南抗旱所用。當時記者就此稱,他們並不否認陳游標做慈善的意願本身,並認為公眾人物理應接受監督,“任何慈善都應禁得起拷問。”

這樣誰還敢做慈善

陳游標詐捐門
除了中國紅十字會有捐款公示以外,其他大部分慈善機構都沒有一個公開透明的捐款公示制度。在記者求證過程中,有些慈善機構打不通電話,或回復很慢。陳游標對記者表示:這次自己真的感覺很受傷,“是不是要這樣,出來一個打壓一個?誰還敢做慈善?”陳游標向央視提供的一份清單顯示,自己近年來累積捐款已經超過了14億元。對此,北京師範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說,現在急需的是,事件中涉及到的慈善機構應該主動站出來,拿出證據,幫助慈善企業家“驗明真身”。“在這起事件中,因為善意受到質疑,也因為這些慈善機構的不透明,受傷害的不是陳游標一個人,而是許多可能有意向善的企業家,他們可能會產生更多顧慮。”

社會反映

陳游標在個人微博上表明態度,稱該報導“嚴重歪曲事實”,是“扼殺善良和愛”的舉動。隨後,陳游標又上傳視頻和相關證書複印件,針對報導中的質疑進行一一駁斥。關於該事件原因,陳游標表示,不排除自己的高調慈善“傷害了某些利益集團而遭詆毀報復”。 一方是媒體列舉數據證其“偽善”,另一方是當事人錄製視頻親力表明清白,陳游標“假慈善”事件陷入撲朔迷局。 對此,著名天使投資人徐小平表示,不管是對於個人還是某些機構來說,誠信都是第一位的。徐小平認為,陳游標僅在微博回應卻不接受公開採訪的“危機公關”,已失了先機,輸掉一分。 知名學者于建嶸則在微博發文稱,公眾應對該事件保持冷靜態度,相關媒體也應核准事實後再做質疑、批評。如果陳游標的慈善之舉沒有所謂的“利用慈善進行經濟或政治交易”,也沒有傷害到受捐人,就應對其“善待”。 《揚子晚報》文章分析指出,此次有媒體對陳游標的慈善舉動發出質疑,既是對陳游標個人誠信的追查,也是對中國慈善機制透明度的拷問。文章認為,陳游標慈善風波是由於善款數額及用處不透明引起,同時也是慈善行業大環境不透明所致。

不要成為羅生門

陳游標詐捐門
陳游標注定要成為高光人物,因為他的大善也因為他的高調,或者,因為有人說他是“暴力慈善”,以及由此帶來的既驚且佩或者指責、謾罵。如果這還僅是公眾基於慈善的理念和方式理解有所不同,爭論在所難免的話,那么,有關陳游標高調行善涉嫌“少捐多報”或者口惠而實不至“詐捐”的傳聞,則就涉及陳游標的人品問題了,再次套用當下一個令人焦慮的詞,就是“誠信危機”。 很不幸,兩家媒體分別刊發的文章說的就是這事。《華夏時報》的記者調查發現,陳游標所稱的3億捐贈並未完全到位,還有總額高達1.43億元的捐贈款沒明確經手單位;而《中國經營報》的報導,除了稱陳游標捐贈有多處含糊不清,甚至有的受捐贈單位根本不存在外,還指陳游標在家鄉捐資建的農貿市場名不副實:多位商戶表示,每年的租金都將親自交到陳游標父母手裡,這也是其父母的贍養費。報導更稱陳游標的公司狀況堪憂,無力支撐慈善。 兩篇報導內容有側重也有交叉,而提供陳游標“少捐多報”或乾脆“詐捐”材料的皆是有名有姓的慈善團體,如中國人權事業基金會、中國紅十字會、江蘇光彩事業促進會、中國青年基金會等,白紙黑字似乎不由得人不信。不過,也有可疑之處,因為兩篇報導的記者要么沒能聯繫到陳游標本人,要么採訪到了陳游標但陳游標對於這些質疑不作回應。因此,公眾對報導也只能是半信半疑。 好在陳游標並沒有如部分公眾認為的那樣“心虛”從而躲貓貓,他很快通過第三家媒體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否認了兩家媒體對他的“不實”指責。首先是,這兩家媒體所稱的沒聯繫到他或者採訪到了他,他卻不回應,“不實”,因為壓根兒“沒有對我進行採訪”。而兩家媒體所稱的“少捐多報”和“詐捐”也是子虛烏有,因為他手上有發票等一系列說明捐贈完全到位的鐵證。而對被指家鄉的兩處捐贈乃是投資,陳游標則說,“我不認可。在老家,我沒有賺過一分錢,給老家捐的鄉村公路、農貿市場、幼稚園,也都屬實”。至於陳游標的公司狀況堪憂,無力支撐慈善一說,則更是無厘頭,因為陳游標說他的公司不是“狀況堪憂”而是“經營狀況非常好”。不過,陳游標的回應也有令人費解之處。比如,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的記者問:您覺得他的採訪報導中內容都不屬實,是嗎?陳游標:都不屬實。我只能說,98%不屬實。記者:為什麼是98%呢?陳游標:我已經一條一條看過了,針對它這些條,我每個都有憑據,用事實依據來回應,不是嘴巴回應。 一方指慈善大多是空頭,一方是捐款個個有憑據;一方揭經營狀況很糟糕,一方稱公司業績前景好。陳游標和媒體之間的各執一詞仍是隔空喊話,真如陳游標所說的僅是“嘴巴回應”,在“用事實依據來回應”之前,大多數公眾不知道應該相信誰,首善還是首騙,仍是個問題。 有意思的是,網上對陳游標與媒體的嘴仗竟成一邊倒之勢,多是力挺陳游標,理由概括起來無非是陳游標即便某些捐贈有“詐捐”嫌疑,畢竟曾捐過,捐款總比不捐好。貌似沒有多少人在“誠信”問題上,跟陳游標較真兒。看到這一幕,前一段日子同樣捲入“詐捐門”的汪小菲大S夫婦定是哭笑不得,因為他們就是把捐款發票公之於眾,還是有人不相信,說沒準兒是假髮票。可見,同樣是公眾人物,某些網友所持的道德評判居然可以有雙重標準。這說明陳游標“詐捐門”具備了被公眾關注的各種要素,踩到了現實社會的焦點地帶,每個人都借“詐捐門”澆各自心中之塊壘。 然而,某些網友固然可以持雙重標準,但“詐捐門”畢竟得關上才符合社會的誠信期待,只是不知道我們會等多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