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洋鎮

陳洋鎮

江蘇省射陽縣陳洋鎮全鎮轄12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98個村(居)民小組,總面積9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1萬畝,總人口5.1萬人,其中集鎮人口0.9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陳洋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江蘇省射陽縣
  • 面積:94.5平方公里
基本概況,面積人口,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特色農業,鄉鎮發展,和諧鄉鎮,民俗,

基本概況

江蘇省 鹽城市 射陽縣陳洋鎮2002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2.89億元,人均純收入3746元,財政收入1015萬元,工業產值3.3億元,銷售3.1億元,利稅1150萬元,工業用電155萬度。
農業:棉花3.1萬畝,夏糧4.8萬畝,秋糧1.5萬畝,反季節蔬菜0.1萬畝,桑蠶0.05萬畝,園1萬畝,特重水產品養殖0.5萬畝,花卉0.05萬畝。 工業:有企業22個,其中:紡織企業3個,建材、建築業3個,燈飾業6個,化工企業4個,其它企業8個,總固定資產投入5000萬元,企業從業人數3000餘人。
社會事業:
教育:鎮區內共有學校24所。其中,鎮屬中國小學校20所,駐鎮屬地學校4所,共有班級209個,在校生7700餘人,教職工650人左右。衛生:鎮中心衛生院1所,各村(居)均有衛生室。文化廣電:有線電視入戶1024戶,廣播通響率67%。民政:敬老院1所,院內五保老人45人,並有75人分村供養。

面積人口

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顯示,該鎮轄:居委會(陳洋、富洋);村委會(新條、新利、伍份、桃園開洋、條洋、雙豐、新宏、南北、七埠、洋南、後灣)。
,總面積9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1萬畝,總人口5.1萬人,其中集鎮人口0.9萬人。

經濟發展

農業棉花3.1萬畝,夏糧4.8萬畝,秋糧1.5萬畝,反季節蔬菜0.1萬畝,桑蠶0.05萬畝,梨園1萬畝,特重水產品養殖0.5萬畝,花卉0.05萬畝。
鎮長鎮長
工業有企業22個,其中:紡織企業3個,建材、建築業3個,燈飾業6個,化工企業4個,其它企業8個,總固定資產投入5000萬元,企業從業人數3000餘人。
該鎮在加大投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同時,把興辦工業企業作為加快興鎮富民步伐的重要工作來抓。
陳洋鎮三大舉措謀求農村經濟新突破 :
一是大力發展城郊經濟,在勞動力輸出、菜籃子建設、交通運輸等行業上做文章。
二是加快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圍繞高效農業培植典型,做大做強特色經濟板快來帶動民眾發家致富。按照“縮減糧棉、增擴畜禽、做特水產、大上園藝、提升林果”的總體思路,新增高效農業面積7000畝。
三是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2008年計畫實施土地平整25000畝,建設農村道路15公里,清理河道50公里,大幅提升農業基礎設施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社會事業

教育:鎮區內共有學校24所。其中,鎮屬中國小學校20所,駐鎮屬地學校4所,共有班級209個,在校生7700餘人,教職工650人左右。衛生:鎮中心衛生院1所,各村(居)均有衛生室。文化廣電:有線電視入戶1024戶,廣播通響率67%。民政:敬老院1所,院內五保老人45人,並有75人分村供養。陳洋鎮黨委政府由組織辦牽頭、少工委具體負責,成立了陳洋鎮關愛留守少年兒童協會,由黨務副書記任協會會長,組織委員、少工委主任任副會長,機關和村居的300多名黨員幹部成為協會的首批會員。分別與全鎮300多名留守少年兒童結成對子。利用每周的雙休日進行交流,交流一周來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情況,讓孩子感受親情的溫暖;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則分村居集中,請建國前老黨員、鎮關工委、司法辦的工作人員以及鎮裡各條戰線上的優秀模範人物對孩子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每半年鎮裡集中一次,對一學期來學習、生活上表現突出的留守少年兒童進行表彰獎勵。
陳洋鎮陳洋鎮

特色農業

陳洋鎮大力推進高效特色農業:
陳洋鎮陳洋鎮
一是突出建好“一區”。集中精力推進由蘇州客商投資1200萬元的成鑫生態養殖小區建設。2008年項目已完成505畝土地流轉,首批建設資金已經到賬,將2008年於12月10日正式開工。
二是精心打造“兩園”。一方面突出七埠高效農業示範園建設,另一方面全力加快富洋苗木花卉觀光園建設。
三是加快培植“四個基地”。培植萬畝成片立體種植基地、千畝生態養殖基地、新品梨果生產基地和新品種植基地。桃園蘆葦工藝場的1000畝蒲草種植協定和鹽東客商的1000畝羊角椒種植協定已經簽訂,2008年基地的土地流轉已經完成。
陳洋鎮農民通過遠程教育網路選擇市場俏銷、價格較高、適合本地發展的特色項目,最佳化了產業結構,增加了收入。
網路在陳洋鎮農民拓展農業市場上起到了關鍵作用。陳洋鎮梨果還沒成熟,就通過格線“搶灘登入”上海市場,使該村在梨果銷售上實現了由“送貨上門”到“上門搶貨”的巨大轉變。
陳洋鎮在“招商引資百日競賽”活動中,齊心協力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高舉科技興鎮的旗幟來吸引客商,領導班子親自登門拜訪,養殖小區堅持綠色生態理念,對場所設施進行無公害處理,形成了立體、循環的綠色種養格局。

鄉鎮發展

“三化”營造發展新氛圍:
陳洋鎮陳洋鎮
一是深化穩定促發展。陳洋鎮緊緊圍繞“大調解機制、大防控體制和基層基礎”三大建設,牢牢把握穩定工作主動權,進一步重視安全生產,強化責任,突出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部位和薄弱環節的監管和整治,堅決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為全鎮經濟社會全局發展和人民民眾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是最佳化服務促發展。大力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把各級幹部的思想和精力進一步集中到全心全意為發展服務、為基層服務、為民眾服務上來,不講不能辦,多講有所辦,努力加快辦,營造推動全鎮經濟又好又快的服務環境。
三是強化督查促發展。2008年初以來,陳洋鎮對年度工作目標進行細化,將每項工作量化、細化、實化,分解到人,明確責任,形成每項工作有人乾、每個項目有人管的良好局面。加大服務企業、服務項目的考核獎懲力度,著力營造服務發展、推進發展的濃厚氛圍。同時,積極倡導“靠發展促進位,憑實績用幹部”的導向,重用創業有為的人,淘汰敗業無為的人,從而真正形成上下同心、齊心協力、共謀發展的良好的工作氛圍。

和諧鄉鎮

陳洋鎮陳洋鎮抓住鹽連高速公路貫穿全鎮並設“道口”的優勢,提出了打造“道口”經濟,謀求更快發展的工作思路,突出打造工業平台,引進和培植重大項目,改善和最佳化服務環境,取得了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社會事業和諧發展的較好成績。
陳洋鎮陳洋鎮
一是園區建設從無到有。規劃面積2000畝,已投入1200萬元,完成500畝的建設任務,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環境優美,成為各地客商爭相投入的“磁場”。
二是工業項目由弱變強。該鎮累計引進各類項目24個,其中千萬元以上項目15個,超過8000萬元以上項目1個,累計投入超過3億元,“三外”取得重大突破,先後發展合資、合作項目5個,累計吸引外資投入500萬美元,到2006年底實現外貿供貨額5000萬美元。
三是全民創業掀起熱潮。陳洋鎮村村發展了工業項目,到2007年底,村上工業項目達到21個,累計投入8000多萬元,有的項目投入超過800萬元,桃園村的蘆葦工藝,七埠村的真空泵廠、新條村的飛龍鑄造廠等項目,已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四是農業經濟、鎮村建設、社會穩定等工作同步推進,形成和諧發展的良好態勢。2006年,陳洋鎮實現GDP6.5億元,財政收入1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00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5%,17.8%和15%。

民俗

掃 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隨著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習俗。
盪鞦韆: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 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 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 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