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始大

春秋末期,卿大夫專權,為爭奪本國政權展開激烈鬥爭,加速了奴隸制的崩潰。齊國國內卿大夫的爭權鬥爭較早發生,舊貴族開始衰落,新興勢力逐漸成長。陳氏、鮑氏與公族欒氏、高氏的鬥爭,是齊國新舊勢力長期鬥爭的一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陳氏始大
  • 作品體裁歷史散文
  • 作品出處:《左傳》
基本信息,原文,注釋,譯文,

基本信息

作品名:陳氏始大
出處:《左傳》
體裁:歷史散文

原文

齊惠欒、高氏皆耆酒①,信內多怨②,強於陳、鮑氏而惡之。
夏,有告陳桓子曰:“子旗、子良將攻陳、鮑。”亦告鮑氏。桓子授甲而如鮑氏。遭子良醉而騁,遂見文子,則已授甲矣。使視二子,則皆將飲酒。桓子曰:“彼雖不信,聞我授甲,則必逐我。及其飲酒也,先伐諸?”陳、鮑方睦,遂伐欒、高氏。子良曰:“先得公,陳、鮑焉往?”遂伐虎門③。
晏平仲端委立於虎門之外④,四族召之,無所往。其徒曰:“助陳、鮑乎?”曰:“何善焉?”“助欒、高乎?”曰:“庸愈乎?”“然則歸乎?”曰:“君伐,焉歸?”公召之,而後入。公卜使王黑以靈姑銔率,吉,請斷三尺焉而用之。五月庚辰,戰於稷,欒、高敗,又敗諸莊。國人追之,又敗諸鹿門。欒施、高疆來奔。陳、鮑分其室。
晏子謂桓子:“必致諸公。讓,德之主也。讓之謂懿德。凡有血氣,皆有爭心,故利不可強,思義為愈。義,利之本也。蘊利生孽。姑使無蘊乎!可以滋長。”桓子盡致諸公,而請老於莒。
桓子召子山,私具幄幕、器用、從者之衣屨,而反棘焉⑤。子商亦如之,而反其邑。子周亦如之,而與之夫於⑥。反子城、子公、公孫捷,而皆益其祿。凡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國之貧約孤寡者,私與之粟。曰:“《詩》云:‘陳錫載周’,能施也,桓公是以霸。”公與桓子莒之旁邑,辭。穆孟姬為之請高唐⑦,陳氏始大。

注釋

①耆:同“嗜”。
②內:婦人,妻妾。
虎門:諸侯宮門。
端委:朝服,用為動詞,身穿朝服。
⑤棘:齊地,當今山東臨淄鎮西北。
⑥夫於:齊地,當今山東鄒平東。
⑦高唐:齊地,當今山東高唐東。

譯文

齊惠公的後代欒氏、高氏都嗜好酗酒,相信婦人的話而與許多人結愁,勢力比陳氏、鮑氏強大而又討厭這兩家。
(魯昭公十年)夏季,有人報告陳完說:“欒施(字子旗)、高疆(字子良)準備攻打陳氏、鮑氏。”也把這話告訴了鮑氏。陳完授給族人甲衣又到鮑氏那裡。路上遇到了高疆酒醉後騎馬賓士,於是見到了鮑國(文子),鮑國也已授給族人甲衣了。(陳完)派人偵察欒施、高疆的行動,看到二人卻都在準備飲酒。陳完說:“那傳言雖然不可信,但欒、高打聽到我們授給族人甲衣,那就一定來驅逐我們。正好乘他們飲酒的機會,我們要不先攻伐他們?”陳氏、鮑氏此時正和睦,於是共同攻伐欒氏、高氏。高彊(聽到陳、鮑要攻伐他們)說:“我們先獲得景公,看陳氏、鮑氏哪裡去?”於是就攻打景公寢宮的虎門。
晏嬰穿著朝服站在虎門外面,陳、鮑、欒、高四家族都召他到自己的隊伍中,但他哪裡都不去。四大家族的兵士問他:“你要幫助陳氏、鮑氏嗎?”晏子說:“(他們)有什麼善行呢?”又問:“那你要幫助欒氏、高氏了?”晏子說:“(他們)比(陳、鮑)有什麼能勝過的呢?”又問:“那么你是要回宮中嗎?”回答說:“國君受到攻伐,我哪裡回得去呢?”齊景公召見晏嬰,他就進入宮中。齊景公占卜讓王黑打著當年周天子賜給齊桓公的旌旗靈姑銔率領軍隊,結果大吉,王黑請求裁去旌旗三尺長而用它。(魯昭公十年)五月庚辰這天,(齊景公的部隊與欒、高族眾)在臨淄城的稷門展開戰鬥,欒氏、高氏失敗了,齊景公的部隊又在城內大街上把他們打敗了。國人們追打他們,又把他們打敗在東南的鹿門。欒施、高疆出奔來到魯國,陳氏、鮑氏瓜分了他們的家產。
晏嬰對陳完說:“一定要把欒氏、高氏的家產交給國君!謙讓,是道德的主要內容。讓給人就稱做美德。凡是有血氣的人,都有爭鬥之心,所以利益不可以強取,要考慮大義才算取勝。大義,是利益的根本。聚積利益就會產生妖孽。還是不要聚積利益吧!這樣可以發展長久。”陳完就把得到的全部送給齊景公,而自己請求退休到莒地居住。
陳完把被驅逐的公子子山召集來,私自為子山設定了屋內的帳幕、器物用具、子山侍從者的衣服鞋子,讓他返回棘地居住。對待被驅逐的子商也是這樣,而私自還給他原來的封邑。對子周也是這樣,而把夫於送給他。又讓被驅逐的公族子城、子公、公孫捷都返回齊國,而私自增加了他們的俸祿。凡是公族的公子、公孫當中沒有俸祿的,他都私自分給他們采邑。國人當中的貧困孤寡的人,私自給予他們糧食。他說:“《詩經》說,‘周文王陳列賞賜給予別人而造就了周朝’,說的是能夠施予人。齊桓公這樣做所以取得了霸業。”齊景公封給陳完莒地旁邊的一些地方,陳完辭謝了。齊景公的母親為他請求用高唐作為封邑,陳氏由此開始強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