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清(京劇余派老生。)

陳志清(京劇余派老生。)

陳志清(1941~ )京劇余派老生。北京人。國家一級演員。出身梨園世家,祖父乃是有“老夫子”之稱的陳德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志清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41年
  • 職業:京劇演員
  • 畢業院校:中國戲曲學校
  • 經紀公司:北京實驗京劇團
  • 代表作品:京劇《坐宮》、《三岔口》
  • 主要成就:北京市文化局“十大藝德標兵”
個人簡介,部分劇目,京劇,秦腔,演出劇目,相關事件,1995年,1997年,2000年1月,2000年7月,2006年,

個人簡介

自幼隨父親陳少霖學戲,並向趙貫一、王瑞芝問藝。1957年進入北京聯誼京劇團。1960年考入中國戲曲學校,師從雷喜福邢威明陳斌雨等,學演了《將相和》、《群英會》等。1962年畢業分配至北京實驗京劇團。1965年調入山西省京劇團,主演了《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磐石灣》、《蔡鍔與小鳳仙》等現代京劇。1987年調回北京京劇團,演出了傳統戲《四郎探母》、《紅鬃烈馬》、《珠簾寨》、《群英會》、《大·探·二》、《失·空·斬》、《洪羊洞》、《龍鳳呈祥》、《二堂舍子》和新編歷史劇《北國情》、《畫龍點睛》。曾參加紀念梅蘭芳余叔岩張君秋藝術大師的演出活動。1997年被評為北京市文化局“十大藝德標兵”。
陳志清
祖父為青衣泰斗陳德霖,老生宗師,余派創始人余叔岩為其姑父。
活動年表
1990年,農曆庚午年:上海舉辦紀念余叔岩誕辰100周年專場演出。
上海國際京劇票房等單位在人民大舞台聯合舉辦紀念余叔岩誕辰100周年專場演出。邀請孫鈞卿、陳志清、李寶春奚中路等演出余派劇目。
1990年12月20日,農曆庚午年十一月初四日:北京紀念徽班進京200周年振興京劇觀摩研討大會開幕
本年,全國許多省市舉辦了紀念活動。在此基礎上,北京隆重舉行紀念徽班進京200周年振興京劇觀摩研討大會,將歷時一年多的紀念活動推向了高潮。在為期24天的盛會期間,全國各地50個演出單位的近4000名演員,在北京演出了52台共166場京劇以及對京劇的孕育和形成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徽劇、漢劇、崑曲、秦腔等劇種的傳統戲、新編古代戲和現代戲,總劇目共139個,其中大戲26個,折子戲或選場113個。

部分劇目

京劇

京劇《坐宮》(于魁智王蓉蓉)京劇《三岔口》(王立軍石曉亮
京劇《玉堂春》(李維康葉少蘭
京劇《三家店》(于魁智,沈京麟,王仲偉
京劇《哭祖廟》(何玉蓉
京劇《盤絲洞》(上海京劇院)
京劇《白蛇傳》(上海京劇院)
京劇《李逵探母》(上海京劇院)
京劇《臥龍弔孝》(上海京劇院)
京劇《火鳳凰》(上海京劇院)
京劇《五台山》(上海京劇院)

秦腔

秦腔《周仁悔路》(李愛琴
期間並舉辦振興京劇學術研討會,上海方面,陶雄、張丙昆、龔義江、侯碩平、馬博敏、蔡世成、單躍進7篇論文入選,
1994年7月3日,農曆甲戌年五月廿五日:《搶救遺產零點系列工程》第四場演出
由北京市京劇崑曲振興協會主辦,北京市演出公司承辦,北京京劇院美猴王京劇藝術團助演的《搶救遺產零點系列工程》,在北京人民劇場、演出錄製第四場。

演出劇目

《下河南》(白風鳴、歐陽慧、宋元斌、鈕連貴)
《沙橋餞別》(陳志清、蕭潤德
《白門樓》(李宏圖高彤、劉德先)
《戰滁州》(田仲玉、劉景奎)
1994年7月5日,農曆甲戌年五月廿七日:《搶救遺產零點系列工程》第六場演出
《雅觀樓》(周龍
二堂舍子》(關靜蘭、陳志清)
《斷密澗》(王文祉貫鎮山、倪志誠)
《賀後罵殿》(新艷秋、張學海)

相關事件

1995年

1995年7月16日,農曆乙亥年六月十九日:北京市首屆“燕京杯”少兒京昆大賽開賽
7月16至23日,北京市首屆“燕京杯”少兒京昆大賽在東城文化館開賽。主辦單位有北京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教育局、北京市京劇崑曲振興協會、北京燕京啤酒集體公司、《北京日報》社、《北京晚報》社、北京電視台、北京電台。由燕京啤酒集團提供贊助。組委會顧問李志堅。主任強衛,常務副主任李筠、副主任:龍新民、趙東鳴、蘭宏生、李福成、林浩基、張曉愛、呂浩才、李炳仁,秘書長張大禎,副秘書長王英傑、張曉晨,評審主任朱文相,評審:張雲溪吳素秋李慧芳景榮慶李鳴盛李玉芙、陳志清、趙葆秀。組委會研究確定北京少兒京昆大賽每兩年一次,包括專業與業餘兩部分,用紅頭檔案下達基層,因此成為北京市組織規模最高,發動面最廣,最有權威的少兒京昆大賽,將北京市少兒京昆活動推向一個新階段。

1997年

1997年7月22日,農曆丁丑年六月十八日:第二首屆北京市少兒京昆“韶山杯”大賽開賽
第二首屆北京市少兒京昆“韶山杯”大賽在長安大戲院進行比賽。
大賽顧問:李志堅、張百發、高占祥、徐文伯、林文漪、馬少波。主任:龍新民,常務副主任:李筠,副主任:陶一凡、於長江、徐錫安、滿運來、於知峰、呂浩才、李炳仁、任寶卿,秘書長:王傑,副秘書長:張曉晨、潘洪業、黃永紅,評審主任:李慧芳,評審委員:吳素秋、李鳴盛、李元春、景榮慶、李玉芙、陳志清、王曉臨

2000年1月

2000年1月26日,農曆己卯年十二月二十日:“北京市京劇崑曲振興協會成立十五周年”系列慶祝活動舉行
1月26日至28日,在湖廣會館,隆重地舉行“北京市京劇崑曲振興協會成立十五周年”系列慶祝活動,26日上午慶祝大會,大會由京昆協會會長李筠同志主持,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曉晨作工作報告,副會長周述曾講話,另有中顧委秘書長榮高棠、市政協副主席盧松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學勤、京劇專家朱家溍劉曾復貫涌等作了祝賀發言,宣讀了部分賀信,更收到表示祝賀的書法繪畫21件在會場展示,市政協、市委領導甘英、封明為、白介夫、劉導生、王學勤、王憲銓、范有生以及各有關單位領導吳江、郭玉和、趙洪濤、李恩傑、周鐵林、陸翱、汪寶祺、許立仁、王恂、王允禎、秦華生李連仲、王紹宗、鄭小雲以及京劇界名家名票多人到會。會議舉行的隆重熱烈簡樸。大會發言結束,有北京市少兒京昆藝術團等單位祝賀演出。
27日下午,舉行專場祝興演出,著名京劇藝術家李玉芙與6歲國小員丁雨豪合作清唱《四郎探母》,趙葆秀、陳志清分別清唱,更有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日本崑曲之友社、東城、西城各票社以及市少兒團祝賀參演。28日下午繼續舉行了第三場祝興演出,協會直屬的京華票社以及北京名票王椿立、楊永樹、華榮九等多人祝賀參演。

2000年7月

2000年7月1日,農曆庚辰年五月三十日:北京第一屆國際票友演唱會舉行
7月1日至7月11日,北京首屆國際票友演唱會在長安大戲院舉行,本次活動一直在北京市委宣傳部領導下進行,由市委宣傳部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由京昆協會等單位協辦,具體主持運作由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和京昆協會承辦,組委會主任由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龍新民擔任,常務副主任由市委宣傳副部長何卓新擔任,副主任有陶一凡、王惠、蔡赴朝、馬欣、降鞏民、王玉珍、孫毓敏、張曉晨、崔恩卿等同志擔任,評審會主任委員李慧芳,評審吳素秋、梅葆玖、李鳴盛、李元春、景榮慶、王玉珍、孫毓敏、趙葆秀、陳志清、張毓文,大會對世界各地報名者231人的錄音帶錄像帶逐一認真評審、確定80名入選,另有北京萬科城市花園、茗都園外國小朋友8人和南開大學美國明尼蘇達州留學生16名集體參演,總人數為104名,外籍人士占三分之一。
7月7日至7月11日共演唱五場,此次盛會宗旨是“以藝為橋、廣交朋友,加強京劇交流,弘揚中華文化”,各大洲名票雲集北京,眾流派長安氍毹獻藝。以“不分勝負,意在弘揚,不排名次,重在參與”的原則,年齡最高79歲,最小5歲,四世同堂齊唱皮簧,充分體現了票友活動的國際性、廣泛性、群體性、代表性和研習性,不少世界級名票說:“有北京京劇院專業大單位做班底服務,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舞台上展演,實現了平生最大的心愿”。此次活動十分成功,每個環節都在市委宣傳部領導支持下進行,龍新民說:“京劇是北京特色,北京的優勢,在北京外事無小事”。他親自參加了組委會建立和組委會工作協調會,親臨到演唱現場欣賞票友演唱,親自召開了第一天的接風洗塵和最後一晚的歡送會,並熱情洋洋地宣布,今後國際京劇票友演唱每兩年搞一次。此外龍新民同志親自參加記者招待會並認真布置了北京市各新聞媒介的宣傳報導工作。《北京時報》、《晚報》、《晨報》、《北京青年報》、《中國日報》、北京新華分社、《人民日報》、北京電台、電視台等全體總動員,一時間形成首都文化生活中的最大的亮點,成為票友活動中規格最大,質量上稱,宣傳力度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次國際京劇票友的世紀盛會。

2006年

2006年12月2日,農曆丙戌年十月十二日:2006年菊苑軒“敘友情”京津伶票大聚會舉行
菊苑軒票社在天津舉行一年一次的“敘友情”京津伶票大聚會。
此次聚會演出特邀中國戲曲學院言派教授劉勉宗程派教授陳琪劉桂欣、陳志清、李韻秋、張巨萍等參加,與天津李經文李莉趙慧秋一道為票友們助興演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