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堯光

陳堯光

陳堯光,男,1927年1月生,上海市人。民盟盟員。曾任中國社科院文獻信息中心研究員。1998年9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堯光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26年12月22日
  • 職業:文學家
  • 代表作品:《大洋東岸—美國社會文化初探》等
少年時代,文革期間作為,現任職務,主要著作,

少年時代

其時曾兼任成都青年會英文夜校教員及《時代電影》雜誌編輯,並開始翻譯作品。抗日戰爭勝利後,曾借燕京大學遷回北平需時較長之機,回到上海任《新聞報》記者,采寫社會及外事新聞。1946年9月又離滬北上,重返燕大復學。其時曾於課餘為上海《新聞報》、《大公報》采寫、編譯了大量文章,併兼任《美星電影》雜誌總編輯。1948年夏,以文學士學位自燕京大學畢業後,即南返至滬。但因當時上海各報館難以增編,乃考入上海美國新聞處擔任翻譯。不久,又自行聯繫廣州《建國日報》擔任其駐滬記者,利用業餘時間為該報采寫了幾個月的時事通訊。
1949年11月,陳堯光離開上海到北京,進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從事編譯、研究工作及接待外賓任務。1951年任該局展覽科長。1952年被派參加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的建國後第一次國際性會議“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的組織服務工作,擔任會場組副組長。當時,是新中國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的初期,陳堯光被派接待過蘇聯、民主德國、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蒙古等國來我國訪問演出或舉辦展覽的藝術演出團體和藝術家,以及來自印度和尼泊爾的文化使者。1956年起,調任編譯科科長,主編《文化交流資料》月刊,負責審校譯稿。1958年,國務院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成立時,改任該委員會宣傳司科長,主編供領導同志內部參考的《國際文化動態》周刊。1964年,國務院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增設亞非拉文化研究所時,被調任亞洲組副組長。1965年被評為副研究員。

文革期間作為

“文革”期間,陳堯光被下放“五七”幹校四年。
1973年回京時,原單位對外文委已被撤銷,陳堯光乃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社,擔任《中國科學》(英文版)雜誌英文編輯。1978年春,經本人申請,獲領導批准歸隊,調至新組建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情報研究所工作,歷任第二(歐美)研究室主任、學術委員、研究員等職,並在最初幾年內協助社科院外事局承擔一些口譯工作。
1980年—1981年間,陳堯光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代表團成員訪問了英國和西班牙,並順訪了法、德、瑞士等國,並於1981年11月,以交換學者身份赴美,擔任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人類學系及東亞研究所研究員、美中教育學院教授,1984年回國。1985年—1987年間,又兩度再次訪美參加學術活動,並被派參加東京聯合國大學“亞洲展望規劃”學術討論會,擔任中國組組長,先後在日本、澳門、泰國參加學術活動。
1988年春,經北京市委統戰部、市政協、民盟北京市委會同中國社科院領導協商同意,陳堯光被派兼任第七屆北京市政協委員、駐會副秘書長,負責聯繫市政協學習委員會、文史委員會及北京社會主義學院的工作。1992年開始享受政府特殊貢獻津貼。1993年,經中國社科院推薦。代表“社會科學界”任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並仍在北京市政協任第八屆北京市政協常委及《北京政協》雜誌主編。1996年,兼任北京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政治學學科組成員及召集人。1998年9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現任職務

陳堯光曾任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美國研究》編委、《社會科學新辭典》編委及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會刊《第歐根尼》中文版編委、北京市社會學學會理事、北京市海外聯誼會理事。曾任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屆至第七屆中央委員,民盟中央聯絡委員會副主任,民盟北京市委十人領導小組成員,民盟北京市委聯絡委員會主任等職。
陳堯光長期從事翻譯工作和社會學、政治學、文化人類學及國際文化的研究工作,成果卓著。在半個多世紀的研究工作中,除撰寫供內部刊物發表的研究成果外,還公開發表和出版著述及譯作達350多萬字。

主要著作

《大洋東岸—美國社會文化初探》、《邱吉爾》、《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文化因素》(英文)、《美國人的文化價值觀》等;主要譯作(包括獨譯和合譯)有《根--- 一個美國家族的歷史》、《社會毒瘤》(菲律賓國父黎薩爾著)、《俄國在中亞》、《無鳥的夏天》(韓素音著)、《杜魯門回憶錄(第一卷)》、《遠征歐陸》、《東方快車謀殺案》、《碧波餘生》、《拿破崙論》等;負責校審的譯作有:《艾登回憶錄--- 面對獨裁者》、《德拉克羅瓦日記》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