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四清(黃海水產研究所生態室副主任)

陳四清(黃海水產研究所生態室副主任)

男,博士,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水產苗種繁育、營養與飼料、海水養殖標準化技術。主持和參加制修訂國標、行標 23 項,發表論文 81 篇,出版專著 8 部,授權專利 1 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四清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生涯,簡歷,教育經歷,工作經歷,研究成果,獲獎情況,專利著作,

人物簡介

參加各種項目研究 20 餘項,獲得各種獎勵 8 項,其中水產包膜微顆粒飼料的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水科院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名),大菱鮃養成及親魚培育人工配合飼料的研究,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二名)。技術上突破海蜇池塘養殖、圓斑星鰈和星突江鰈的生殖調控和人工繁殖、半滑舌鰨反季節人工繁殖,實現了苗種人工培育規模化生產。

人物生涯

他攻克了多個苗種繁育與養殖技術難題,近五年來培育海蜇苗種逾億,指導養成數千萬斤;培育比目魚苗種2300萬尾,示範養成260萬斤,產值數億元;飼料研製技術成果輻射多家飼料企業,並解決了有關苗種開口配合飼料依賴進口的難題,取得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2012年陳四清研究員主持完成的“金烏賊苗種規模化繁育與增養殖技術” 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該技術先後通過了13次專家組現場驗收,1次科技成果鑑定,發表論文9篇(其中SCI2篇),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申請發明專利3項,制定養殖技術操作規範2項、出版養殖技術光碟1部,創建省級良種場1家,相關成果獲國家海洋局海洋創新和日照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
曾獲得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優秀工程師等10多項榮譽稱號
中國海洋大學和上海海洋大學碩士生導師。

簡歷

陳四清,研究員(男,1966.5),生態室副主任。青島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士學位(1988,7)、水產品加工與貯藏碩士學位(1991,7),中國海洋大學捕撈學博士學位(2005,7)。中國海洋大學及上海海洋大學碩士生導師,北太平洋海洋科學組織 (PICES) WG-26 成員。
主要從事水產苗種繁育與養殖技術、營養與飼料、海水養殖標準化技術研究,主持和參加各項科研課題30餘項。突破圓斑星鰈大規格苗種繁育、金烏賊人工越冬及規模化苗種培育技術,實現全人工繁育養殖過程;海蜇生態養殖技術成功的在遼寧、山東大面積推廣;半滑舌鰨擴繁及養成技術在山東、天津、河北、福建推廣;水產包膜微顆粒飼料、比目魚及海參配合飼料成果成功推廣套用。發表研究論文120篇,出版專著8部,制修訂國家和行業標準頒布實施31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6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獲得論文及成果獎勵2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7名)、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第2名)、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1名)、國家海洋局創新成果一等獎1項(第1名)。為青島市總工會“工人先鋒”,第三屆“山東省優秀工程師”,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教育經歷

1984,9--1988,7,青島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專業,農學學士學位。
1988,9--1991,7,青島海洋大學水產品加工與貯藏專業,農學碩士學位。
2002,9--2005,7,中國海洋大學捕撈學專業,農學博士位。

工作經歷

1991.07 — 1994.07 國家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研究實習員,從事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工作。
1994.08 — 2000.12 黃海水產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從事營養飼料研究與海水養殖技術工作。
2001.01 — 2007.12 黃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從事海水養殖技術與海水養殖標準化技術工作。
2008.01 —至今: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從事海水養殖、營養與飼料研究工作。
2002.08--至今: 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碩士生導師
2006.08--至今: 上海海洋大學,碩士生導師
2006.07--至今: 黃海水產研究所生態室 副主任

研究成果

大菱鮃養成及親魚培育人工配合飼料的研究(第2完成人),山東省科學技術廳,2002,12,27
水產包膜微顆粒飼料的研究與套用(第1完成人),青島市科技局,2005,1,12
半滑舌鰨全人工親魚苗種培育(第2完成人),山東省科學技術廳,2005,3,26
半滑舌鰨擴繁及養成示範推廣(第1完成人),2008年12月31日通過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結題驗收。成果登記號 津20091167
星突江鰈(Platichthys stellatus)苗種規模化繁育與健康養殖技術推廣(第2完成人),青科鑒字[ 2009]第165號,
金烏賊(Sepia esculenta)人工繁育及養殖技術(第1完成人),青科鑒字[ 2011]第062號
條斑星鰈繁育及養殖技術開發(第2完成人),成果登記號 津20091166
鰈類魚新品種繁育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第2完成人),2008年1月13日通過青島市科技局結題驗收。
刺參大規格苗種規模化冬季培育技術(第2完成人),魯科成鑒字[ 2012]第108號,
圓斑星鰈(Verasper variegatus)大規格苗種工廠化培育技術(第1完成人),魯科成鑒字[ 2012]第573號,
“金烏賊人工繁育及增殖放流技術示範”(第2完成人),成果登記號 津20130756。
刺參營養需求與高效配合飼料研製技術(第1完成人),魯科成鑒字[ 2013]第1006號

獲獎情況

中國對蝦維生素營養的研究,1998年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大菱鮃養成及親魚培育人工配合飼料的研究,2003年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水產包膜微顆粒飼料的研究與套用,2005年中國水科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星突江鰈(Platichthys stellatus)苗種規模化繁育與健康養殖技術推廣,2009年神農中華農業科技三等獎。
半滑舌鰨擴繁及養成示範推廣,2010年天津市濱海新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條斑星鰈繁育及養殖技術開發,2010年天津市濱海新區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半滑舌鰨苗種規模化繁育及健康養殖技術開發與套用,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鮃鰈類工廠化養殖技術套用與示範,2011年度中國水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我國近海重要頭足類規模化繁育和資源養護技術研究與示範,2011年度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科技進步一等獎
金烏賊(Sepia esculenta)苗種規模化繁育與健康養殖技術推廣,2011年國家海洋局海洋創新成果一等獎。
刺參大規格苗種規模化冬季培育技術,2013年度山東省海洋與漁業科學技術獎 。
刺參營養需求與高效配合飼料研製技術, 2014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 。

專利著作

陳四清、常 青。《海水養殖動物營養與飼料配製技術》,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
陳四清、張鑫磊、張 岩、於東祥。《鰈、鰨養殖技術》,金盾出版社,2004年9月。
陳四清、劉東朴、劉長琳、常青、劉淇。《鮃鰈鰨》,山東科技出版社, 2008年11月。
張 岩、陳四清、於東祥、馬愛軍。《牙鮃健康養殖技術》,海洋出版社,2005,2月。
於東祥、孫慧玲、陳四清、張 岩、劉長琳、譚傑。《海參健康養殖技術》(第2版),海洋出版社,2010年。
改善和恢復大菱鮃苗種體色人工配合飼料及配製方法(ZL 03-1-387128),馬愛軍;陳四清;雷霽霖。
海水魚卵子石蠟切片方法(ZL 2006 1 0045429.8),張岩;張立敬;黃偼;陳四清;肖永雙。
黑鮶誘食劑的配製和使用方法(ZL 2007 1 00115941.X),常青,關長濤,陳四清,梁萌青。
水產動物誘食裝置及其在金烏賊育苗中的套用(ZL 2011 10163806.9),陳四清,劉長琳,莊志猛,張小忠,孫建明,王曉華。
一種半滑舌鰨三維及體重測量工具(201110284433.0),陳四清,劉春勝,劉長琳,李宗飛,王琛。
一種金烏賊和半滑舌鰨苗種混合培育方法,劉長琳,陳四清,莊志猛,王琛,趙法箴,鄒健,劉克奉,燕敬平,劉春勝,專利號:ZL 201110402283.9
金烏賊胚胎細胞染色體標本製備方法(201110284116.9),王曉華,王琛,吳彪,陳四清,劉長琳,莊志猛,燕敬平,劉克奉,孫建明。
一種海月水母無性快速繁殖方法(ZL 2011 1 0349781.1),劉春勝,陳四清,莊志猛,劉長琳,李宗飛。
一種提高刺參非特異性免疫力的配合飼料(ZL 201210402715.0),常青 陳四清 劉長琳 燕敬平 李旭。
白色霞水母規模化繁育方法(ZL 2012 10418980.8),劉春勝,陳四清,莊志猛,劉長琳,燕敬平。
一種金烏賊成體長途運輸方法(ZL 2013 1 0007932.4),發明人:劉長琳,王琛,陳四清,趙法箴,燕敬平,劉春勝,孫建明。
一種金烏賊受精卵孵化裝置及其孵化方法(ZL 2013 1 0194308.x),劉長琳,陳四清,趙法箴,劉春勝,薛祝家,孫建明。
一種金烏賊快速生長品系的選育方法(ZL 2013 1 0156938.8),劉長琳,陳四清,趙法箴,劉春勝,薛祝家,孫建明 。
一種控制圓斑星鰈苗種畸形率和體色異常的繁育方法(ZL 2012 1 0546147.1),常青,陳四清,劉長琳,王志軍 。
一種海月水母成熟卵子的獲得方法(ZL 2013 1 0726720.1),陳四清,陳昭廷,莊志猛,劉長琳,劉春勝,趙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