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

降(拼音:jiàng、xiáng)是漢語常用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降”的古字形像兩腳交替沿山而下,本義是從高處走下來,與“陟(向上行走)”字義正好相反。由本義引申,泛指下降、落下,如出世、出生叫“降生”;來到叫“降臨”。雖然有主動的,有被動的,但都反映出從高處向低處的變動。以上義讀jiàng。降又讀xiáng,指向對方屈服,或指制服、使馴服。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降
  • 拼音:jiàng;xiáng
  • 注音:ㄐㄧㄤˋ;ㄒㄧㄤˊ
  • 平水韻部:去聲三絳;上平三江 
  • 部首:阝(阜)
  • 筆畫數:2+6
  • 字級:一級(編號1321) 
  • 造字法會意形聲
  • 結構:合體字;左右結構
  • 異體:夅、䧏、𡲣、𡲛、𨹓
  • 統一碼:964D
  • 五筆:BTAH
  • 倉頡碼:NLHEQ
  • 四角碼:77254
  • 鄭碼:YRMB
字源解說,詳細字義,古籍釋義,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廣韻,康熙字典,字形書寫,字形對比,書寫提示,書法欣賞,韻書集成,

字源解說

字形演變流程圖字形演變流程圖
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字形1、2)的“降”字,左邊的耳朵旁是“”字簡化的寫法。這個“阜”字作形符。甲骨文的“阜”字是象形字,像古人在其所居住的地穴的牆上挖出的用以上下的腳窩形,就像現在的樓梯。右邊的“(jiàng)”是形旁也是聲旁,像兩腳向下行走之形,與“阜”兩相會意,表示一個人從山坡上走了下來。這個“夅”字其實是“降”省去“阜”的字形,是“降”的同義異體字,其義仍不變。按從甲骨文、西周金文形體及其用法看,降字本從雙止向下,從阜,會從高處降下之意,與甲骨文、西周金文中的“”字構形之意正好相反。金文(字形4-6)的“降”字是由甲骨文直接變來的。小篆(圖7)的“降”字由金文演變而來,只是小篆中的雙腳由於篆化有點走形,楷書中的雙腳由於楷化不像腳了。

詳細字義

讀音語法屬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jiàng
動詞
〈文言〉從高處往下走(與“陟”相對)。
lower
《詩經·大雅·公劉》:“陟則在巘,復降在原。”
降輦
降落;落下(與“升”相對)。
fall;drop;
descend
荀子·議兵》:“若時雨之降,莫不說喜。”
降雨;降幅;下降;從天而降
使落下;使降低。
reduce;
belittle;
devalue;
cut down
《尚書·蔡仲之命》:“降霍叔於庶人。”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一:“國民政府由是降為地方政權。”
降壓;降級
〈文言〉喻指鳥死。
禮記·曲禮下》:“羽鳥曰降,四足曰潰。”
出生;出世。
be born
屈原《離騷》:“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降生
〈文言〉賜給;給予。
grant
國語·周語下》:“王降狄師以伐鄭。”
〈文言〉蒞臨;臨幸。
潘岳《藉田賦》:“於是我皇乃降靈壇,撫御耦。”
〈文言〉流放,放逐。
山海經·大荒西經》:“耕既立,無首,走厥咎,乃降於巫山。”
(帝王之女)下嫁。
marry
《尚書·堯典》:“厘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
〈文言〉減;減退。
國語·魯語上》:“古者大寒降,土蟄發。”
〈文言〉脫。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公子懼,降服而囚。”
〈文言〉停止;罷退。
莊子·外物》:“天之穿之,日夜無降。”成玄英疏:“降,止也。”
〈文言〉通“”。泛濫。
《尚書·大禹謨》:“降水儆予。”蔡沈集傳:“洚水,洪水也,古文作降。”
名詞
〈文言〉表示從過去某時直到現在的一段時期。
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自茲以降,懷青拖紫。”
〈文言〉表示在此範圍之內。
劉勰《文心雕龍·誇飾》:“故自天地以降,豫入聲貌,文辭所披,誇飾恆存。”
xiáng
動詞
停止對抗,向對方屈服、歸順。
surrender
《春秋·莊公八年》:“夏,﹝魯﹞師及齊師圍郕。郕降於齊師。”
降服;投降;歸降;招降
制服,使馴服。
surrender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周勃﹞以將軍從高帝擊反韓王信於代,降下霍人。”
〈文言〉共同。
左傳·哀公二十六年》:“六卿三族降聽政,因大尹以達。”杜預註:“降,和同也。”
名詞
〈文言〉指投降者。
范鎮《東齋記事》卷一:“是時,梅公儀摯為御史,言杞殺降,失朝廷大信,請加罪。”
形容詞
〈文言〉歡悅;悅服。
《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
〈文言〉用同“”。詳細。
detailed
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摺:“我這裡自斟量,則俺那官人要個明降。”
xiàng
非語素字
降婁】(xiànglóu)星次名。十二星次之一。
lóng
動詞
〈文言〉通“”。尊崇。
韓詩外傳》卷一:“君人者降禮尊賢而王。”許維遹校釋:“《荀子·天論篇》、《彊國篇》‘降’作‘隆’。”
(以上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四下】【𨸏(阜)部】古巷切(jiàng)
下也。從𨸏(阜),夅聲。

說文解字注

【卷十四下】【𨸏(阜)部】
下也。
註:此下為自上而下。故廁於隊隕之間。《釋詁》曰:降,落也,古多叚(假)降為夅。夂部曰:夅,服也。此今人讀下江切之正字。《詩·召南》:我心則降。毛傳曰:降,下也。《春秋經》:郕降於齊師。何注曰:降者,自伏之文。又齊人降鄣。穀梁傳曰:降猶下也,皆夅之叚借字也。分為平去韻,而昧其原委矣。以地言曰降,故從𨸏(阜)。以人言曰夅,故從夂㐄相承。
從𨸏(阜),夅聲。
註:此亦形聲包會意。古巷切。九部。

廣韻

下江切,平江匣 ‖夅聲終部
降,降伏。又古巷切。
古巷切,去絳見 ‖夅聲終部
降,下也。歸也。落也。又音缸,伏也。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字部】降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6
古文:夅
《廣韻》:下江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江切,竝音缸。《爾雅·釋詁》:降,落也。《禮·曲禮》:羽鳥曰降。《釋文》:降,戶江反。
又《爾雅·釋言》:降,下也。《書·堯典》:釐降二女於媯汭。《禹貢》: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又:北過降水。《水經注》:鄭注尚書,北過降水,云:降,下江反,聲轉為共。今河內北共山,淇水共水出焉,東至魏郡黎陽,入河,近所謂降水也。周時國於此地者,惡言降,故攺為共耳。
又《玉篇》:降,伏也。《春秋·莊八年》:師及齊師圍郕,郕降於齊師。
又《爾雅·釋天》:降婁,奎婁也。註:奎為溝瀆,故為降。疏:孫炎云:降,下也。《左傳·襄三十年》:於是歲在降婁,降婁中而旦。註:周七月,今五月,降婁中而天明。《釋文》:降,戶江反。◎按集韻、類篇收入絳韻,作胡降切,非。
又《集韻》乎攻切,音䃔。下也。
又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註:降,乎攻反。班固《北征頌》:奉聖皇之明策,奮無前之嚴鋒。采伊吾之城壁,蹈天山而遙降。
又《唐韻》正:古音洪,凡降下之降,與降服之降,俱讀為平聲。故自漢以上之文無讀為去聲者。《詩·召南》: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又《大雅》:瑟彼玉瓚,黃流在中。豈弟君子,福祿攸降。又:既燕於宗,福祿攸降。公屍燕飮,福祿來崇。《左傳·哀二十六年》:六卿三族降聽政。註:降,和同也。和同即切降字,乃疾言徐言之別耳。《楚辭·九歌》: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
又《天問》:皆歸射𥷚而無害厥躬,何後益作革而禹播降。◎按降下之降今讀去聲,相沿已久,然唐韻正歷有明據,應從之。類篇降字無平聲,非。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竝古巷切,音絳。《玉篇》:下也,落也,歸也。《正韻》:貶也。◎按降以去聲為正音,自玉篇始。
又葉胡郞切,音杭。《楚辭·九歌》: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淪降。東方朔《七諫》:忠臣貞而欲諫兮,讒諛毀而在旁。秋草榮其將實兮,微霜下而夜降。
又葉胡貢切,鴻去聲。郭璞《山海經》巫鹹贊:羣(群)有十巫,巫鹹所統。經技是𢯱,術藝是綜。採藥靈山,隨時登降。北齊《享廟樂章》:彝斝應時,龍蒲代用。藉茅無咎,福祿攸降。
又葉餘亮切,音漾。習鑿齒《燈詩》:煌煌問夜燈,修修樹閒亮。燈隨風煒𤍞,風與燈升降。
又葉覃韻。梁鴻《適吳》詩:游舊邦兮遐征,將遙集兮東南。心惙怛兮傷悴,志菲菲兮升降。欲乗策兮縱邁,疾吾俗兮作讒。◎按諸韻書無葉覃韻者,存俟考證。
《說文解字》書影《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寫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宋體)字形對比(宋體)

書寫提示

筆順動畫演示筆順動畫演示
【筆順】
①㇌(橫撇彎鉤)②丨(豎)③ノ(撇)④㇇(橫撇)⑤㇏(捺)⑥一(橫)⑦㇗(豎折)⑧丨(豎)
【寫法】
❶“阝”窄“夅”寬,頂部“阝”低,底部“夅”低。
❷“阝”㇌(橫撇彎鉤)的鉤底在橫中線。
❸“夅”,“夂”寬“㐄“窄,“夂”罩住“㐄”。
❹“夂”,首筆撇斜跨豎中線上端;㇇(橫撇)的撇尖伸向㇌(橫撇彎鉤)下;捺收筆於橫中線。
❺“㐄”,首筆橫在橫中線下側,㇗(豎折)的豎段在豎中線左側,左上留缺口,末筆豎對準“夂"的夾角交點下行。

書法欣賞

(以上參考資料

韻書集成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清濁韻目韻部韻系聲調擬音韻攝
上古音
kruːŋs
ɡruːŋ
廣韻
下江切
全濁
上平四江
平聲
二等
開口呼
ɣɔŋ
古巷切
全清
四絳
去聲
二等
開口呼
kɔŋ
集韻
乎攻切
全濁
上平二冬
平聲
一等
合口呼
Ɣoŋ
胡江切
全濁
上平四江
平聲
二等
開口呼
Ɣɪɔŋ
古巷切
全清
四絳
去聲
二等
開口呼
kɪɔŋ
胡洚切
全濁
四絳
去聲
二等
開口呼
ɣɪɔŋ
中原音韻
全清
江陽
陽平
齊齒呼
xiaŋ
全清
江陽
去聲
齊齒呼
kiaŋ
洪武正韻
胡公切
全濁
一東
平聲
胡江切
全濁
十七陽
平聲
ɣiaŋ
古巷切
全清
十七漾
去聲
kiaŋ
分韻撮要
全清
第十剛講降角
陽平
全清
第十剛講降角
陰去
(以上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