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地菜

附地菜

附地菜(學名:Trigonotis peduncularis)為紫草科附地菜屬的植物,別名“地胡椒”。

一年生草本,高5~30厘米;莖通常自基部分枝,纖細。匙形、橢圓形或披針形的小葉互生,基部狹窄,兩面均具平伏粗毛。螺旋聚傘花序,花冠藍色,花序頂端呈旋卷狀。4枚四面體形小堅果。花期5~6月。

分布在亞洲溫帶、歐洲東部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內蒙古、新疆、江西、福建、雲南、東北、甘肅、廣西等地,生長於海拔230米至4,500米的地區,多生於丘陵草地、平原、田間、林緣或荒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附地菜
  • 拉丁學名:Trigonotis peduncularis (Trev.) Benth. ex Baker et Moore
  • 別稱:雞腸,雞腸草,地胡椒、雀撲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管狀花目 
  • :紫草科 
  • 亞科:紫草亞科 
  • :附地菜族 
  • :附地菜屬
  • 附地菜組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中藥材,化學成份,性味,出處,主治,考證,附方,辨別方法,形狀辨別,顯微鑑別,理化鑑別,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莖通常多條叢生,稀單一,密集,鋪散,高5-30厘米,基部多分枝,被短糙伏毛。基生葉呈蓮座狀,有葉柄,葉片匙形,長2-5厘米,先端圓鈍,基部楔形或漸狹,兩面被糙伏毛,莖上部葉長圓形或橢圓形,無葉柄或具短柄。花序生莖頂,幼時捲曲,後漸次伸長,長5-20厘米,通常占全莖的1/2-4/5,只在基部具2-3個葉狀苞片,其餘部分無苞片;花梗短,花後伸長,長3-5毫米,頂端與花萼連線部分變粗呈棒狀;花萼裂片卵形,長1-3毫米,先端急尖;花冠淡藍色或粉色,筒部甚短,檐部直徑1.5-2.5毫米,裂片平展,倒卵形,先端圓鈍,喉部附屬5,白色或帶黃色;花葯卵形,長0.3毫米,先端具短尖。小堅果4,斜三稜錐狀四面體形,長0.8-1毫米,有短毛或平滑無毛,背面三角狀卵形,具3銳棱,腹面的2個側面近等大而基底面略小,凸起,具短柄,柄長約1毫米,向一側彎曲。早春開花,花期甚長。
附地菜附地菜

生長環境

生於田野、路旁、荒草地或丘陵林緣、灌木林間。

分布範圍

國內
產西藏、雲南、廣西北部、江西、福建至新疆、甘肅、內蒙古、東北等省區。
國外
歐洲東部、亞洲溫帶的其他地區也有分布。

中藥材

【來源】為紫草科附地菜屬植物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 (Trev.) Benth.,以全草入藥。夏秋採集,拔取全株,除去雜質,曬乾備用。
附地菜
【性味歸經】甘、辛,溫。
【功能主治】溫中健胃,消腫止痛,止血。用於胃痛,吐酸,吐血;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 1~2錢,研粉沖服3~5分。外用適量,搗爛塗患處。
【性狀】性狀鑑別全草我皺縮成團。濕潤展開後,根細長圓錐形。莖1至數條,纖細我分枝,基部淡紫棕色,上部枯綠色,有短糙毛。基生葉有長柄,葉片橢賀狀卵形,長可達2cm,兩面有糙毛,莖生葉幾無柄,葉片稍小。總太花序細長,可達20cm,可風類白色或藍色小花,有時具四面體形的小堅果。有青草氣,味微苦澀。

化學成份

附地菜的花含有飛燕草素-3,5-二葡萄糖甙(delphinidin-3,5-diglucoside)。地上部分含有揮髮油(volatileoils)0.013%-0.023%,其中含有74種成分包括:21種脂肪酸(fattyacids),20種醇(alcohols),14種碳氫化合物(hydrocarbons),12種羰基化合物(carbonyls)等。內有牻牛兒醇(geraniol),α-松油醇(α-terpineol)萜類化合物等。

性味

辛苦,涼。
①《別錄》:"微寒。"
②《藥性論》:"苫。"
孟詵:"溫。"
④《綱目》:"微辛苦,平,無毒。"

出處

出自《植物名實圖考》。
1.陶弘景:人家園庭亦有此(雞腸)草。小兒取挼汁以捋蜘蛛網,至粘,可掇蟬。
2.《通志》:雞腸,似草而小,不辛,《本草》以合於蘩萎共條,故蘇恭誤謂即蘩萎也。
3.《本草綱目》:雞腸,生下濕地,三月生苗,葉似鵝腸而色微深,莖帶紫,中不空,無縷,四月有小莖,開五出小紫花,結小實,中有細子,其苗作蔬,不如鵝腸。蘇恭不識,疑為一物,誤矣。生嚼涎滑,故可掇蟬。鵝腸生嚼無涎,亦自可辨。又石胡荽亦名雞腸草,與此不同。

主治

  1. 痰喘。用附地菜左楊汁,和酒服。
  2. 目疾,翳障(目赤腫脹,羞明昏暗,隱澀疼痛,眵淚風癢,鼻塞頭痛,外翳扳睛)。用附地菜(曬乾)二錢,青黛川芎各一錢,共研為末。先含水一口,取藥末如米大一小撮嗅入鼻內,以淚出為度。有的配方中減去青黛。此方名為“碧雲散”。
  3. 塞鼻治翳。治法總結為詩歌一首:赤眼之餘翳忽生,草中鵝不食為名,塞入鼻內頻頻換,三日之間復舊明。
  4. 牙痛。用棉裹鵝不食草,懷乾研末,嗅入與牙痛同側的鼻孔中。
  5. 一切腫毒。用附地菜一把、穿山甲(澆存性)七分、當歸尾三錢,共搗爛,加酒一碗,絞汁服,以渣敷患處。
  6. 濕毒脛瘡。夏季采附地菜,曬收為末,每取末五錢、汞粉五分,加桐油調成膏。先以茶洗淨患處,然後貼膏好。將有黃水流出。五、六日病癒。
  7. 脾寒瘧疾。用附地菜一把,搗取汁半碗,加酒半碗服下,甚效。
  8. 痔瘡腫痛。用附地菜搗爛敷貼。

考證

治遺尿,赤白痢,發背,熱腫,手腳麻木。
①《別錄》:"主毒腫,止小便利。"②陶弘景:"療蠼螋溺。"
③《藥性論》:"洗手足水爛,主遺尿。"
④孟詵:"作灰和鹽,療一切瘡,及風丹遍身如棗大癢痛者,搗封上,日五、六易之;亦可生食,煮作菜食益人,去脂膏毒氣;又燒敷疳匿;亦療小兒赤白痢,可取汁一合,和蜜服之甚良。"
⑤《貴州草藥》:"驅風,鎮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搗汁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研末擦患處。

附方

  1. 止小便利:附地菜一斤,於豆豉汁中煮,調和什羹食之,作粥亦得。(《食醫心鏡》)
  2. 治氣淋,小腹脹,滿悶:石韋(去毛)一兩,附地菜一兩。上件藥,搗碎,煎取一盞半,去滓,食前分為三服。(《聖惠方》)
  3. 治熱腫:附地菜敷。(《補缺肘後方》)
  4. 治漆瘡瘙癢:附地菜搗塗之。(《肘後方》)
  5. 治手腳麻木:附地菜二兩。泡酒服。(《貴州草藥》)
  6. 治胸肋骨痛:附地菜一兩。煎水服。(《貴州草藥》)
  7. 治反花惡瘡:附地菜研汁拂之。或為末,豬脂調搽。(《醫林正宗》)
  8. 治風熱牙痛,浮腫發歇,元髒氣虛,小兒疳蝕:附地菜、旱蓮草、細辛等分。為末,每日擦三次。(《普濟方》祛痛散)

辨別方法

形狀辨別

枝皮呈捲筒狀或槽狀,長10-60cm,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間呈斑狀,平坦或稍粗糙,並有灰白色圓點狀皮孔及細斜皺紋,有的具分枝痕;內表面黃白色或棕色,平滑。質硬而脆,斷面纖維性,黃白色。無臭,味苦。乾皮為長條狀塊片,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有紅棕色圓形或橫長的皮孔及龜裂狀溝紋。質堅硬,斷面纖維性較強。

顯微鑑別

橫切面:木栓層為5-10餘列細胞。栓內層為數列多角形厚角細胞。皮層較寬,纖維或石細胞單個散在或成群。中柱鞘部位有石細胞及纖維束組成的環帶。韌皮射線寬1-3列細胞;韌皮纖維束成層排列,每層2-10列纖維,纖維壁極厚,胞腔點狀,纖維層中有時伴有石細胞。本品薄壁細胞含多數澱粉粒和草酸鈣砂晶。

理化鑑別

(1)取藥材少許,加熱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見碧藍色螢光。(檢查馬栗樹皮甙和馬栗樹在素)
(2)取粉末1g,加95%乙醇10ml,回流10min,濾過,取醇溶液2滴入試管中,加水10ml稀釋,在反射光下顯天藍色螢光(檢查馬栗樹皮甙)。另取醇溶液1ml,加1%三氯化鐵試液2-3滴,呈暗綠色,再加氨試液3滴,以5倍水稀釋,對光觀察顯深紅色。(檢查馬栗樹皮素)
(3)薄層色譜取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熱回流10min,放冷,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馬栗樹皮甙和馬栗樹皮素,加乙醇製成每1ml各含5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乙醇(3:4:1: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在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斑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