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式攀登

阿爾卑斯式攀登

阿爾卑斯式攀登並沒有嚴格的定義,但它通常是指在高山的環境之下,以個人或兩三人的小隊來爬山,以輕便的裝備,快速的行進速度前進。在中途不靠外界的補給;也不需要架設固定繩索以方便反覆地上升下降來適應高度與補給物資,一鼓作氣爬上山頂並且平安回來,若是不能登頂就折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爾卑斯式攀登
  • 起源:歐洲阿爾卑斯山的登山方式
  • 誕生:十八世紀
  • 特點:公平
由來,特點,歷史,未來,

由來

阿爾卑斯攀登顧名思義是起源於歐洲阿爾卑斯山的登山方式,十八世紀時誕生在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區,隨後成為世界性的活動。
阿爾卑斯式攀登阿爾卑斯式攀登
從1786年到1865年間幾乎所有海拔3000~4000公尺以上的山頭都被一一的征服了,後來世界登山界稱這段時期為阿爾卑斯的黃金時代。

特點

第一。公平。Fair
假如你可以先從珠峰或者K2北壁山頂上用繩索垂降下來,然後在你悠閒的時間裡仔細慢慢研究每一個地形特點;煩的時候下撤吃一個西瓜,呼吸一些瓶裝氧氣,睡個午覺等好天氣的時候再推上升器上去。
你掛在繩子上練一下幾個動作,跟你的朋友討論,要如何做某一個sequence(在8600米懸崖的地方,感覺第一次並不是很順,我覺得我翻過去時,可能需要呆(Dyno)一下)。當天黑的時候,你把食物跟帳篷放在最高點,把你的繩子固定好之後,垂降下來,明天再繼續。
阿爾卑斯式攀登阿爾卑斯式攀登
要是這樣,對你所要攀登的山是公平嗎?但是假如你選對起攀時間,跟你好朋友把你所擁有的一切放在背包裡面,用你自己的判斷以及能力,對付未知的地形,很有決心能夠flash任何在你中間的技術障礙,“閃”整條路線一直到山頂上。在下撤時,完全不留下任何垃圾,這種攀登方式是不是展現了充份的決心,在登山道德上更上一層樓?
阿爾卑斯攀登最純潔的表達方式是對山要公平,一個人/一個結組隊用自己最好的能力、判斷以及運氣,來對付山所擁有的任何障礙。登山家不會在起攀之前,在越過危險,或是高於其能力範圍的地方、把固定的營地或是繩子架好,或者運用大批的夏爾巴或協作,來降低挑戰。假如用這種方式攀爬的話已不是它最原始的面貌。
請注意到沒有人鼓吹一定要去“沖頂”或是“征服”山頂,對許多阿爾卑斯式專家,如何去嘗試到達一座山頂的作風,比實際上有沒有沖頂來得更重要。
第二。自主。Self-Sufficient
清早,你被夏爾巴協作或是高山嚮導叫醒“morningtea”,早茶跟早餐都已準備好了,你要做那天的事情可能是做高度適應,你帶一個上升器,用這個攀上別人已經架好的路繩,那天最高點的可能是到四、五百米上,當到達下一個高地營之後你開始吃別人所準備的食物,拍拍照片或是測試一下你的氧氣器材;入夜之前,你同樣直直下去,只要你在晚餐前還沒有回去的話,別人就會出來找你了;大本營里有一頓別人已準備好豐盛的晚餐,每二三天的時間你就有個休息日,能夠在大本營或是前進營地里好好地把體力恢復過來;你用你身邊所帶來的筆記型計算機寄email回家,電力是由一個120公斤柴油機器發電機所提供的,由氂牛背上來的。你接受電視訪問,說在5500米氧氣稀薄,皮膚乾裂下,生活是多么辛苦,但是中華健兒還是準備要在下禮拜要去沖頂(在別人已把繩子架好之後)。
阿爾卑斯式攀登阿爾卑斯式攀登
外國隊伍都承認假如沒有夏爾巴的幫忙,登頂的機會會大幅的減少,但是焦點始終在登頂的客戶上。
“快快樂樂地爬山就好了,何必要衝頂?要真的沖頂是要帶AK-47步槍背著野戰背包一路喊殺上去。”再來看一個阿爾卑斯式二人小隊,第一天起攀時候迅速上升了700---1000米的冰雪坡混合地形,但是在最後一個很困難的岩壁,有懸崖的地方,被卡住停下來了,你必須要在這裡露宿,二人開始拚命在一個五十度的冰坡上砍出一個小台階,以便你跟你的夥伴可以躺下來,二個都已經又冷又累,因為砍台階需要二到三個小時,全身都濕透了,但是你必須先把你自己固定好,把全部東西都綁下來,甚至連茶杯都綁,確定沒有任何東西會滾下去之後,再把一個比巴掌還小的爐頭點起來,把雪跟一些脫水食物放在一起來煮,想辦法把晚餐解決,二個都已嚴重脫水,然後必須花三個小時時間,把足夠的變成水,來補充你之前所失去的水分。
在6900米的露宿,你的屁股在這三十公分寬的台階上,早就已經被凍麻了,瞌睡一陣陣襲來,你跟你夥伴很怕會滾下去,在沒有帳篷的保護,只有露宿袋隔絕你跟外面零下20度的空氣,你直接呼吸稀薄冰冷的空氣到肺裡面,然後慢慢地猜想明天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是不管有沒有登頂,在食物和燃料耗完之前,或是假如遇上壞天氣進來的話、就必須要在二到三天之內下去。但是你內心上覺得平靜,因為您知道不管發生什麼事,命運是在你手裡,你掌握自己的未來---自己的成功或失敗。
以上二種方式跟決心有多少關係。在山脈裡面,像在海洋中賽船或是在越過一個沙漠時,在和在其它所舉辦的地點跟一般的運動不太一樣。一位運動攀岩者,一個拳擊手,或是一個打球的人,不管他對此運動項目下過多大的決心,一旦他累了,或是已精疲力倦,了無鬥志,或是突然之間下個傾盆大雨,或是他有外在因素干擾必要時,他可以跟自己或是跟其它人說:好,現在就停,我不想玩下去了!
阿爾卑斯式攀登阿爾卑斯式攀登
但是阿爾卑斯式攀登不是這樣的遊戲,你不可以在任何時間喊停,就算你已經用盡你的體力,假如你的腳麻痹了,你的頭累昏了,你神經緊繃到極限時,假如沒有任何方式有辦法刺激你再繼續走下去的話,就算閃電在你前面打過去,你還是不能坐下來說:啊!不玩了!我要放棄了!就算你爬到山頂,路線還是沒有完成,你還是必須要活著下山。
很多人對阿爾卑斯式攀登有錯誤的認知---說它只是去吃不必要的苦,然後在路線上採取很危險的動作,實際上在個人上他是非常負責任---用自己全部的能力挑戰原始山脈。一個阿爾卑斯繩隊用好的風範,來探索一條路線,即便失敗也無損英名顏面,因為面子是人類的虛偽。假如攀登之前,就排除了所有導致失敗的因素,像這種的挑戰,完全不能算是公平的,對一個小隊伍或是個人來講,自主表示對山尊重,並且對自己誠實。
第三。快速。Fast
RCC攀岩者俱樂部的陳聯順,在1986馬特洪攀登報告中指出:發現歐洲阿爾卑斯式的攀登方式確實神速,均以兩人結組,在進行中一直是以登山繩確保下,以聯繫及隔時攀登方式進行,似乎不消一會功夫即無見其蹤影。"
台大山社賴明佑,在1999馬特洪峰攀登報告中也強調了快速的重要性。“最好先在附近選較簡單的山峰熱身,以適應阿爾卑斯山陡峭暴露的環境。體能要鍛鍊好、繩索操作要熟練,才能如嚮導帶隊12小時登頂來回。”
在遵守以上的嚴格的道德自律之後,攀爬者會發現在沒有團體的支持,或是在大隊伍里沒有彈性的時間表的壓力下,小隊伍在路線上,用最少的裝備,最快的時間,可以迅速的上攀。最聰明的選擇是速戰速決,就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迅速攀上一個山脈,然後快速下來,儘量縮短,自己暴露在山中猙獰的時間,以及避免補給上的問題,這是通常大眾對阿爾卑斯式攀登方式所有的印象,也通常是最正確的,一個小團體,(不見得是一個人,有時候一個人也可以攀登大型遠征方式),用最輕巧的裝備,在最安全時間以及方式,上去一個路線,然後迅速地下來。
阿爾卑斯式攀登阿爾卑斯式攀登
在危險的環境裡面,快速就是安全,所以不停下來一直動,是許多登山家的戰略。你必須要選擇這種技術是否適合你的體型,跟你個人的道德/自律。你必須先去閱讀消化許多這方面的網站書籍。才能測試你的心得,開始適應所帶來的挑戰,以及利用你所學到的足矣,把你覺得不重要的或是沒有用的給丟掉,然後確定你跟你的同伴是玩同樣的一種遊戲。學長們跟資深的夥伴,能夠加快你學習的速度,並且指出你所有的缺點,或者因為自己的無知,可以停滯了你的學習,甚至是致你的命。其它要學的例如繩隊快速行進,如何把裝備精簡到最少,把自己的體能提高,對一般的裝備,一些創意的用法等等。Thereissomuchtolearn。
世界上所有的攀登形式都源自於阿爾卑斯式攀登,舉凡健行、攀岩、冰攀、冬攀、混合攀登(冰岩混合地形),甚至是滑降(雪)都是起源於十八世紀的阿爾卑斯式攀登。

歷史

1983年美國遠征隊攜帶拋繩火箭經由西藏的東坡並克服了一道1070公尺的岩壁而登上聖母峰頂。若是沒有這些裝備或工具的話光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爬上山頂的。但是;這樣的成就對於山峰而言是否公平?對於其它的登山者是否公平?
阿爾卑斯式的攀登路線上並不會事先架設好繩索,也不會有人把你拖上山,攀登者必須憑著自己的經驗與技術來克服所面臨的困難地形。這對於山而言是最公平的方式!
原本世人認為阿爾卑斯式攀登通常只適用於路程較短或交通方便的山區,就像阿爾卑斯山區,因為交通便利所以登山者就不必準備過多的裝備,也使得隊伍的行進速度會變快。同時交通便利也縮短了登山的路程,登山者能夠快速的上山;然後快速的下撤。
阿爾卑斯式攀登阿爾卑斯式攀登
當世人將眼光焦點注目在喜瑪拉雅山區的同時,遠征形攀登成為主流,而阿爾卑斯攀登逐漸被人遺忘。人們認為阿爾卑斯式攀登並不適合像喜瑪拉雅山區這樣龐大而偏遠的山區。直到1980年義大利登山家雷恩霍.梅斯納首次以阿爾卑斯式攀登並且不帶氧氣登上了聖母峰頂後,人們才重新重視這種輕便、快速,不需要龐大後勤支持的登山方式。
雖然,在喜馬拉雅山區也是可以使用阿爾卑斯式的攀登來登頂,也有許多人宣稱是用阿爾卑斯攀登來征服喜馬拉雅山區的高峰。但是;相對而言難度就會高出許多,成功的隊伍也自然比較少。因為;喜馬拉雅山除了高海拔需要高度適應之外,多變的天候也是影響是否能成功登頂的一項主要因素,通常穩定的天氣周期不超過3~4天,但是路程卻可能要花上6~8天(甚至更多)才能走完,非常容易在行程還沒走完時就會因天候因素被迫折返,所以;想要用阿爾卑斯攀登方式一次就成功登頂的機會實在很低。
對於現代的登山家而言;登山的藝術就是應該選擇一種正確方式來爬山,阿爾卑斯式的攀登雖然好,但有時登山者也應該有些彈性,不可死板。
請記著!並非人人都有能力以阿爾卑斯式攀登來爬山!阿爾卑斯登山家是:聰明的、能幹的、經驗豐富而且是訓練有素並且積極投入的運動員

未來

未來中國
阿爾卑斯攀登對每個登山家有不同的意義,但是通常對每一個人而言,有一種玩命的感覺的感覺,玩不好的話,會有不好的後果。登山家在心裡中,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然後在經過訓練跟準備之後,有能力來完成它。對一個完全訓練好已經準備好的運動家,只有全世界最難的路線能夠提供挑戰,這一型式的登山方式來自西歐的法國阿爾卑斯山脈,阿爾卑斯本身的“Alpine”是來源自法文Alp,它是一種被減除到最簡單的攀爬方式,表示登山者儘可能地在登山時用最公平最原始的方式,完全沒有利用多餘的裝備,長期會對環境有影響的圍攻的方式,來克服自己在技術上、體力上或是甚至在意志力上的不足。對山所提供的自然挑戰而言,他從頭到尾用自主道德完成他的目標,他對山是公平的。
阿爾卑斯式攀登阿爾卑斯式攀登
假如你一輩子願意辭去你的工作花幾個月去登山的話,不要去挑戰高海拔/低難度的山,我推薦您去法國的阿爾卑斯山脈爬技術路線。回國之後你的功力將會等於一般參與大型登山隊所擁有的好幾倍。
“我很高興珠峰終於爬上去了,現在終於也可以開始認真的攀爬其它路線。”1953年EricShipton就登頂珠峰說英國的Alpine俱樂部前30年對珠峰登頂的迷戀終於可以結束了,卸下包袱之後,終於可以挑戰一些技術型的路線。
阿爾卑斯式攀登通常是講用輕裝簡捷的方式想辦法到達山頂,而不是用傳統的集團圍攻的方式,用龐大的組織來送少數人上山頂上。在台灣,只有幾個遠征隊伍曾採取這個方式,譬如1980法拉伽莫峰,1983庇古巴特峰,1986馬特洪峰,1990希夏邦馬峰,2001麥肯尼峰這幾個隊伍,幾乎全部的隊員,在最少外界的協助之下,都參與開路〈最累以及技術上要求最嚴苛的部份〉,架設營地,以及攻頂的部分。對新參與這項運動的中國人而言,必須要知道,以後必須要學這種攀登方式。由財力來看,一個現代隊伍無法像5-10年前那樣子負擔昂貴的登頂費用(permit):氧氣設備的支出和雇用大批的夏爾巴〈除了行程費用之外以上三項是占費用最大的比例〉。這主要跟大環境有關。
在80年代跟早期90年代時,當台灣經濟還是非常健康的時候,人們對遠征興趣還是高昂,在那時候,為了促使外交以及商業宣傳,政府機構的補助以及私人公司的捐款幾乎都是源源不絕的。假如你去閱讀從70年代末到90年代的舊報章雜誌,幾乎每年都有兩到三個隊伍要計畫出去遠征。似乎每個人都想跳上這個列車,整個氣氛像1920-1950年代西方國家。每個協會跟俱樂部跟對方較勁誰能夠登上最多八千米的高山(但是西方國家也從60年代後轉向技術路線為主,逐漸遠離這種拼山頭的活動)。
當珠峰終於被中國人“征服”了之後,整個經濟在同時也緩慢下來了,捐款及補助也停止下來。之前有些教練,花大量時間支持大型“軍事化”遠征的隊伍,現在開始失去興趣,轉到別的戰場去,最後是很遺憾的,因為會給大家一個觀念,只有海拔高度才重要。或是你必須要很多錢才可以去爬山,爬完珠峰後對台灣人而言,“全世界已經沒有山脈可以爬了。可以封山了!”。
在最近這幾年,看到愈來愈多的遠征隊,隊員自己出錢,並組織和支持自己的遠征隊。我覺得這是很值得鼓勵的現象。雖然爬的山脈較矮,會對的行動更加負責任。而不是盲目地跟在一個老師或教練後面,(這個人可能只有比他多幾年土法練鋼的經驗)。攀登的樂趣是攀登,而不是把上噸的裝備,像挑夫一樣,從十個營地來來回回的搬運。然後跟其它隊員(你多年的好朋友)玩內斗遊戲,來爭取一至二個唯一登頂的機會。一個小隊伍也許不會有整體更高的成功率,但是最起碼,隊員知道的成功或失敗,是靠大家共同的努力。最後,在大家的一起參與之下,全部的人會得到更多的滿足感。在財務上,一個小隊只有少數幾個夏爾巴,來當作支持,對大家來講是更經濟的,而不是舊軍事化方式,有10-20個攀登隊員,加上台幣上千萬預算,(最後可能會浪費掉或是有無法收拾的爛帳),很多遠征隊員在出發之前個人花了台幣20多萬,然後因為本身缺乏能力,花了三個月,在一個高曠的山峰基地營裡面,等待別人架好繩子後才能開始攀爬。所花的金錢和所做的活動完全不成對比,就好比如每天早上起來,把二張一千塊的台幣鈔票往外丟,然後再回到帳篷裡面睡覺。為什麼第一次出國就要登8000米的高山?為何不能在國內外爬一些較矮難度較高的山來提升自己的實力所以爾後會有更好的機會?
一個更現實的原因,為何你需要去學習阿爾卑斯式攀登的方式,是因為天氣。由於地球溫室效應,在國內雪況應該也不會逐漸地變好,有很多的現象顯示會變得更糟糕,所以你必須要更清楚,如何聰明地去攀爬。假如你每次在台灣早上十點鐘才都離開山莊或是帳篷,開始操課或是攀爬的話,你永遠不會得到好的雪況,海外許多阿爾卑斯攀爬者,能夠在困難的路線上照樣走,這是因為對天氣跟時間上的選擇都是蠻正確的。很多人白天在睡覺,然後日一落的時候會開始攀爬,這對中國人來講,是很值得學習的習慣。你在台灣養成晚上或黎明時起攀爬,因為有更好的雪跟凍的狀況,避免落石以及雪崩的危險,當你在海外的時候,也是這種習慣,終於在台灣有個本土的條件,能夠幫助中國人。沒有人會爭論,你不能在台灣訓練,一定非要去天山、博格達峰或是紐西蘭才行〈假設你有外語能力〉。阿爾卑斯的攀爬方式,讓你能夠挑戰更困難的路線,技術,而不是補給,是主要的關鍵。
當你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之後,你能夠有足夠的機會來反應山能夠砸出來的危險,此攀爬方式需要多種深奧及學術性的信息,以及有能力去聰明使用它,一個阿爾卑斯登山家應該知道如何去攀岩攀冰、做天氣預報、評估雪坡的安全程度、怎么去達到一個山脈、怎么去下撤、如何去露宿、了解自己的體力、如何去保持營養、如何去討論結組的戰術、路線的選擇以及裝備的使用、研究冬天生活的方式、導航技術等等。你知道愈多,在山脈裡面將會玩得更安全,更有效率。當您跟您朋友或是自己,走在山區里時,你會覺得你跟山是一體的,而不是一個入侵者,因為你已把你自己,融合成為大地的一部分。
“在阿爾卑斯環境裡面,有二種不同的危險,第一是在路線上的危險──天險,像落石、不良岩質、極差的雪況、冰河裂隙、墜落的雪橋冰雹、冰崖以及雪崩,壞天氣加上大風、大霧、大雷雨等等。
再來是攀登者個人的危險──人險,譬如他的能力以及他的判斷力,對阿爾卑斯冬季來說,每人需要有嚴格的訓練,除了在攀岩和攀冰上所做的訓練之外,攀登者必須要納入長距離的肺活力訓練,意思就是說一整天運動量最少在6-8小時左右,在上路線之前,最好先研究一下天氣狀況,尤其是最近的24-48小時。”《極限阿爾卑斯1999》馬克圖萊特。
“當登山家到喜瑪拉雅山脈時,攀登路線開始變得更複雜,以及在後勤上需要更多的資源補足。所以之前所習慣的技術,也就是說,一離開地面開始,除了你能夠背的之外,不帶多餘的東西。並且利用自己跟其它繩伴的技巧上去,除了對高手之外,這種方式沒有辦法在喜瑪拉雅方面進行,所以已經架好的每一個固定點,後續營,多餘的氧氣,以及夏爾巴的資源,開始變成這邊的常態方式。現在的變化,看到許多人用大岩壁的方式來爬高山的牆,譬如說架固定繩,利用活動的吊床,以及吊上百英磅的上百公斤的裝備,上去牆壁。需要看到的是攀登者利用最少的裝備,爬能夠爬最難的路線。”---梅思納爾2001年的新書《大岩壁,從艾克北壁到喜瑪拉雅》
“決心能夠帶一個攀登者去他所要去的地方,然後活著回來。”---GastonRebuffat首位成功攀登歐洲六大北壁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