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普拉克辛海軍大將號岸防戰列艦

阿普拉克辛海軍大將號岸防戰列艦

阿普拉克辛海軍大將號岸防戰列艦(俄語:Генерал-адмирал Апраксин)為俄羅斯帝國建造的烏沙科夫海軍上將級岸防戰列艦3號艦。阿普拉克辛海軍大將號建成後歸入波羅的海艦隊。在日俄戰爭爆發後,阿普拉克辛海軍大將號加入第二太平洋艦隊,啟程前往旅順港(俄方稱亞瑟港),解救被日本海軍圍困在港內的俄國第一太平洋艦隊主力。但在第二太平洋艦隊依舊在海上航行時,日軍即已攻陷旅順要塞,第一太平洋艦隊已經覆滅;第二太平洋艦隊只能將目的地改為俄國在遠東的另一個軍港符拉迪沃斯托克(中文舊稱海參崴)。1905年5月,以逸待勞的日本聯合艦隊主力在途中對馬海峽堵住了勞師遠征的第二太平洋艦隊,並在對馬海峽海戰(日方稱為日本海海戰)中俘獲阿普拉克辛海軍大將號[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普拉克辛海軍大將號岸防戰列艦
  • 國家:沙皇俄國
概觀,技術數據,

概觀

艦種 岸防戰列艦
擁有國  俄羅斯帝國(建成至1905年向日本投降)
 大日本帝國(1905年捕獲至1922年)
艦級 烏沙科夫海軍上將級岸防戰列艦
製造廠 俄國聖彼得堡新海軍部船廠
動工 1894年10月24日
下水 阿普拉克辛:1896年5月12日
服役 阿普拉克辛:1899年
沖島:1905年6月6日
結局 阿普拉克辛:1905年5月28日投降被俘
沖島:1925年以後因為惡劣天氣擱淺,其後拆解
除籍 沖島:1922年4月1日在日軍中除籍,列入雜役船

技術數據

標準排水量 阿普拉克辛:4200噸[1]
全長 艦體全長:80.62米
全寬 15.85米
吃水 阿普拉克辛:5.18米
燃料 250-400噸燃煤
鍋爐 燃煤火管鍋爐4座
動力 直立型三段膨脹式三汽缸複合式蒸汽引擎2座
2軸推進
功率 6,000匹軸馬力(4,474千瓦特)
最高速度 15節(28千米每小時)
續航距離 3,000海里(5,556千米)/10節(19千米每小時)
乘員 軍官20人,水手385人
武器裝備 阿普拉克辛:
1891年式45倍徑254毫米(10英寸)炮雙聯裝1座,單裝1門計3門
1892年式45倍徑單裝120 mm(4.7英寸)炮4門
哈奇開斯47毫米3磅速射炮10門
37毫米單裝炮12門
7.62毫米馬克沁機槍10挺
450毫米(18英寸)單裝魚雷發射管4具
裝甲 哈維爾滲碳裝甲
水線帶:216 mm(8.5英寸)
甲板:25毫米(0.98英寸)
主炮炮塔:200毫米(7.9英寸)
司令塔:200毫米(7.9英寸)
日軍接收阿普拉克辛海軍大將號後對其進行了修復和改裝,重新命名為沖島(日語:沖島/おきのしま okinoshima)[3],並編列為二等海防艦。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沖島即參加了日軍對青島的進攻[4]。1922年沖島退出了現役。日本方面原本打算將退役後的沖島改作紀念艦,終因惡劣天氣導致船體損壞,最終進行拆解。
本艦的俄國名字來源於費奧多爾·阿普拉克辛(英語:Fyodor Apraksin),俄國海軍大將、波羅的海艦隊首任司令。日本名字則有可能來源於對馬海峽附近玄界灘的沖之島(日本全國有不少叫“沖島”或者“沖之島”的地名;本艦據推測是取自對馬海峽海戰戰場附近的那個沖島)[5]。1935年日本建造的布雷艦沖島(日語:沖島 (敷設艦))則是第二艘以此名字命名的日本軍艦[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