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力孜·努來克

阿布力孜·努來克

阿布力孜·努來克是全國孝老愛親模範候選人,1934年5月出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曾任英阿瓦提大隊會計、村支書,帶領全村修水利,並發展了17名本村黨員。

他15年來與妻子一起無私撫養先天殘疾的漢族女嬰,成為聞名全疆、全國的民族團結道德楷模,在2013年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中被評為全國孝老愛親模範候選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布力孜·努來克
  • 國籍:中國
  • 民族:維吾爾族
  • 出生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省)
  • 出生日期:1934.05
人物簡介,主要事跡,

人物簡介

阿布力孜·努來克,男,維吾爾族,1934年5月生,1957年7月參加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楚縣色力布亞鎮英阿瓦提村(18村)3組村民。

主要事跡

2006年6月,人民日報記者 王慧敏攝2006年6月,人民日報記者 王慧敏攝
阿布力孜·努來克老人16年來用跨越民族的無私大愛,精心撫養身患疾病的漢族女嬰,使她成長為品學兼優的“民族團結好少年”。
1997年9月23日清晨,阿布力孜·努來克去自家耕地里放水澆地。傍晚回家時,聽到路邊林帶里嬰兒嘶啞的啼哭聲。他順著聲音望去,只見樹林裡有一個黃色的旅行包,啼哭聲是從這裡傳出來的,原來旅行包里有一個嬰兒。阿布力孜·努來克站在路邊等了2個多小時,天色漸暗,也沒見人來找,他只好抱起嬰兒回了家。老伴吐尼紗罕·艾紗打開包裹一看,孩子出生不久,臍帶還沒有脫落,瘦得像小貓似的,大約重1公斤多。包裹里只放著一包奶粉、一套薄薄的小棉衣、一條紅白點的毛毯,以及一個印有“健兒奶瓶”字樣的弧形奶瓶。 燈光下,老兩口才看清這是一個漢族女嬰。“附近的村子沒有漢族人家,這孩子從哪裡來的呢?”滿懷疑問的阿布力孜跑到鎮派出所報告了這件事。派出所領導一時難住了,讓阿布力孜先養幾天,等打聽到孩子的父母再說。鎮林管站一個沒有孩子的幹部得知後,興沖沖地上門要求撫養這個棄嬰。誰知,那位幹部抱走孩子不到3個小時,又匆匆忙忙送了回來,並告訴阿布力孜,這個孩子有病,他不能養一個有病的孩子。阿布力孜·努來克打開襁褓一看,大吃一驚:只見嬰兒的嘴巴不停地抽搐,小臉漲得青紫,肚子也脹鼓鼓的……他和妻子趕緊抱著嬰兒到鎮醫院掛急診。醫生仔細檢查後非常困惑:“真是奇怪了!這個孩子先天沒有肛門。患有先天性肛門閉鎖畸形。如果拖下去,必死無疑。”醫生告訴阿不力孜,孩子必須在3-4個小時內到喀什的大醫院動手術,否則性命難保。阿不力孜夫婦目瞪口呆:當年色力布亞鎮到喀什市的道路還沒有修好,去喀什的班車兩三天才賣一次票,湊夠一車人才走。即便馬上出發,也要7個多小時。情況在繼續惡化:由於大便無法排出,孩子的全身都已經浮腫,額頭青筋暴綻,眼球外凸,四肢無力地低垂著,呼吸困難。情急之下,鎮醫院的醫生決定冒險一試。方案是在嬰兒肛門的位置開了一個小口,用導管將大便引出。導管插進體內後,幾個人輪番在孩子的小腹上輕輕揉擠,大便一點一點順著導管往外滴。4個小時過去了,嬰兒終於“哇”地哭出了聲。醫生又告誡阿布力孜夫婦:“你們要有心理準備,目前這種辦法只是權宜之計,切口處感染看來難以避免,孩子到底能不能活下來,還不好下結論。有了這個孩子,恐怕就不得安生了,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只要孩子一脹肚子,就必須馬上揉擠將大便排出。”
當時,阿布力孜有3個分家單過的兒子,最小的也年近30歲了,當時已經有2個孫子5個孫女,阿布力孜與老伴靠耕種5畝承包田及養羊維生,一年的收入不過600元錢,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兒子們都不同意他收養這個殘疾的漢族女嬰,讓他送到福利院去。半個月過去了,仍沒有人來認領。老人漸下決心:要撫養她長大成人。他的決定讓全家炸了窩。善良的阿布力孜·努來克對家人說:“你們想一想,這個嬰兒有病,送到福利院能行嗎?我遇見了她,就說明她與咱家有緣分,我們不能把她往外推。”“你們都分家單過了,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難處。我想好了,這個孩子就由我和你們的阿娜(媽媽)來養。一般情況下,我不麻煩你們。不過,俗話說黃泉路上無老少。如果突然有一天我們老兩口都撒手走了,而孩子還沒有成人,那就委託你們弟兄3個輪流撫養。”見父母決心已定,3個兒子也就答應了。從此,維吾爾族農民阿布力孜·努來克家裡有了一個漢族女兒。他給女兒起了個美麗的維吾爾族名字阿依布拉克,翻譯成漢語是“月亮泉”。這時,家中的一隻母羊一胎產下了3隻小羊羔。阿布力孜高興地說:“我們家添了個女孩,母羊又給我們送來了3隻小羊,等小羊長大賣了錢好給孩子治病。”
央視《新聞會客廳》2007年3月27日播出養育漢族棄嬰的維族老人央視《新聞會客廳》2007年3月27日播出養育漢族棄嬰的維族老人
2007年3月27日央視《新聞會客廳》節目中,阿布力孜說:“我下這個決心是挺難的。下這個決心之前,我和老伴曾經反覆進行了商量。不收養,孩子的生命在當時很危險;收養,家裡的生活非常困難,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反覆徵求我老伴的意見和孩子的意見,最後我提出來,這個孩子無論怎么樣一定要收養,這個決心是我下的。”“當時收養孩子的時候,我是64歲,年齡這么大的時候,按理說我應該享受一些好日子,應該穿得好一些,吃得好一些,自己的孩子都照顧不好,又撿來一個棄嬰,我們覺得非常難。再一個方面,當時我想到,我年齡這么大,把這個孩子收養起來,將來萬一我們兩口子有什麼閃失,這個孩子誰來負責,誰來撫養的問題,我想了很多很多。”“當時我的三個兒子不同意我收養這個孩子,我的幾個孩子跟我提出來,把阿依布拉克送到政府的兒童福利院或者是孤兒院,或者把她送給一個條件比我好一點的家庭,當時我想這個孩子要給別人,別人不收養怎么辦,要是給政府部門,這個孩子萬一別人不接收或者是政府部門沒有條件接收的話,我將怎么辦?我當時想了,無論如何,我哪怕少吃一頓飯,少穿一件衣,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孩子養起來,要試試看。所以把孩子就養起來了。她是個漢族棄嬰,當時我們的村莊幾乎沒有漢族同胞,我就下決心把孩子養起來了,撫養到現在,我從來不後悔,她就是我的親生女兒。”老伴吐尼紗罕說:“當時我壓力非常大,我現在想起來非常痛苦。孩子不養,她生命很危險,要養,家裡一點條件都沒有,我們的年齡也偏大了,我們也知道她是個漢族棄嬰,但是我們深深意識到,她也是人,也是一條生命,眼睜睜地把孩子拋棄不收養,我們真的捨不得。因此,我就回響阿布力孜的意見,收養這個孩子,我思想上做了充分的準備,最後我答應了我老公的意見。”
本該享清福的阿布力孜夫婦,從此變得忙碌起來。阿依布拉克出生時體重還不足兩公斤,消化系統極差。沒有母乳,家裡沒有更多的錢給孩子買奶粉,阿布力孜夫婦就嘗試著給她餵羊奶,可是一次只餵一小杯羊奶,孩子的小肚子就會脹起來。有人說白高粱粥養人,阿布力孜夫婦細心熬制,但孩子喝下去後,肚脹如鼓,任老人怎么揉擠,都無濟於事。孩子疼得“哇哇”大哭。老人只好把孩子抱到醫院去灌了腸。 農家能吃的食物,老人幾乎都在孩子身上嘗試過了,都不理想:要么喝下去,一會兒肚子就會脹起來;要么喝下去,立馬就拉稀。一拉稀,腸炎、肺炎便接踵而至。孩子在死亡線上掙扎,老人愁得夜夜睡不著。附近的幾家衛生所、鄉醫院他都求助過了,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老兩口四處打聽偏方,也不知道試了多少次,效果總是不明顯。終於,鄰村一位民間醫生的方子起到了效果:用羊尾巴油把核桃仁炒熟,嚼碎了餵她,孩子吃下去儘管排便仍要每天都要為孩子揉三四次肚子,每次至少要半個小時,但是脹痛減輕了。阿布力孜和老伴還得時時擔心著她的大便。阿依布拉克的大便是靠導流管排泄的,無法知道孩子什麼時間大便,大便隨時都會流到衣服上,一天要給小孩換洗幾次衣服;孩子一哭鬧,兩個人就輪流抱著,孩子大便一次,他倆就要抱三四個小時。64歲的阿布力孜和老伴吐尼沙汗常常累得直不起腰來,夜裡沒睡過一個囫圇覺。醫生的話應驗了:老人每天都得圍繞著孩子轉。每隔一兩天,阿布力孜就要到六七公里外的鎮上買一兩角錢的羊尾巴油。夏天更是每天都得去——孩子的腸胃出奇地敏感,稍有變質,馬上腹瀉不停。阿布力孜夫婦還從鎮上買回羊肉和黃蘿蔔給孩子熬湯喝。 每隔3天,兩個老人就要趕著毛驢車送阿依布拉克去趟鎮醫院,讓醫生給孩子清洗導管。此後的兩年中,阿布力孜·努來克夫婦趕著毛驢車風裡來雨里去在六七公里的路上奔波著。鎮醫院的醫生都被著老兩口的精神所感動,在收了一年的清洗費用後,再也沒有收錢了。天生瘦弱的阿依布拉克,在阿布力孜夫婦的精心照料下,竟然活了下來。
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老兩口默默地籌備著一個重大計畫:攢錢給女兒治病。他們從鎮醫院醫生處獲悉:阿克蘇的大醫院能治好孩子的病。不過,開刀造一個肛門需要3000多元。當時,老兩口所在的英阿瓦提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六、七百元人民幣。壓在阿布力孜夫婦心頭的石頭依然沉甸甸的。“不能讓孩子痛苦下去,我們要讓這孩子得到幸福。”每天天不亮,阿布力孜就下地乾農活了。為了多掙錢,家中的五畝地除了口糧都種上了棉花,他又飼養了幾隻小羊羔,一分一分地積攢著看病的錢。兩位老人從沒添置過新衣服,可頓頓都要讓孩子吃上羊尾巴油炒核桃仁。古爾邦節是穆斯林民眾最隆重的節日,就如同漢族人無論窮富大年初一都要吃水餃一樣,穆斯林民眾在這一天即使再窮的家庭都要宰羊。可收養女兒阿依布拉克8年多,阿布力孜和老伴沒宰過一隻羊,他把母羊留下來繁殖,公養賣掉賺錢給阿依不拉克看病。1999年阿依布拉克長到兩歲的時候,大便導流管不夠粗,排便困難,已經不能滿足身體發育的需要。她的小肚子又鼓了起來,因為大便排不出,她整天哭鬧。鎮醫院的醫生告訴阿布力孜,要抓緊時間給孩子看病,否則會危及孩子的生命。平時省吃儉用的老倆口,為了給女兒湊足手術費,賣掉了家裡兩年多積攢的糧食、棉花和11棵長了10多年的白楊樹。當老兩口滿懷希望帶著女兒來到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時,手術費已經漲到4000多元人民幣了。無奈,一向倔強的阿布力孜·努來克只好向兒子們求援。英阿瓦提村的村民們看著兩年來,阿布力孜老兩口抱著孩子,無論颳風下雪,從村里到鎮上的醫院不知跑了多少個來回了,聽說他們要去阿克蘇治病,也都伸出了援助的雙手,有的捐10元有的捐20元。大伙兒捐贈了1200元錢,村黨支部還免去了阿布力孜家所有的義務工,讓他去給阿依布拉克看病。 在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手術治療期間,阿依布拉克住院17天就花光了阿布力孜所有的錢,不得不提前出院。女兒住院17天,阿不力孜夫婦就著醫院提供的開水,吃完了自己用10公斤麵粉打的乾饢。年近70歲的阿不力孜為了省每天幾塊錢的床位費,讓妻子和小女兒睡病床,自己在地板上鋪條毯子睡了17個晚上。這次手術效果並不理想,新造了肛門後,導管可以拔掉了,但大便無法從新造的肛門中排出,大便隨小便一起順著尿道外溢。而且,每次排便仍需要不斷地揉擠肚子。孩子不能受涼,吃飯不能吃壞肚子,否則孩子大便時就很痛苦。阿布力孜·努來克夫婦互相安慰著:“不要灰心,等咱們攢夠了錢,再找更好的醫院。”
此時的阿布力孜已經66歲了。單靠家裡5畝地和幾隻羊的收入,要想很快再給阿依布拉克動手術,顯然是不可能的。他開始利用農閒外出打工。逢鎮上趕集的日子,他一大早就到集市去等候,看看有沒有運輸戶需要裝卸工。有的運輸戶嫌他年紀大不願意雇他,他會央求人家:“雇我吧,我少要點錢。”色力布亞鎮是產棉區,每到收棉季節有不少種棉大戶需要拾花工。老人也加入了拾花工的行列。為了能多掙幾個錢,他總是最早下地,最晚收工。阿依布拉克逐漸成長,可她帶給兩位老人的負擔卻沒有絲毫減輕。以前為她排便,一個老人就可以解決問題。現在,孩子體重增加了,排便時老兩口得一個半蹲著把孩子架在腿上,一個為孩子揉擠肚子。由於阿依布拉克沒有自控能力,大便常常泄漏,老人每天都要為孩子換洗三四次褲子。新疆的冬天,滴水成冰,兩位老人手上的凍瘡常常是舊的未愈新的又生。
2001年阿依布拉克4歲,倔強的阿布力孜夫婦傾其家產湊出了5000多元錢,一家三口到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就診。為了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孩子的治療上,出發前,吐尼沙罕整整烤了兩口袋饢。醫院旁邊的小旅館一晚上只需5元錢,可兩位老人仍捨不得住。晚上,年近古稀的老兩口就和衣躺在孩子病床前的地上。醫生診斷說:上次手術的位置不對,需要重新開刀再造一個肛門。由於前兩次手術肛門周圍的解剖關係破壞得很厲害,手術的難度更大了。醫療費住院費不夠,老兩口只能一個人呆在醫院,一個人回家幹活掙錢。當時67歲的阿布力孜·努來克雖為了籌集住院費奔波於喀什與巴楚之間,疲憊不堪,卻沒有絲毫的猶豫,他說:"花去多少錢,走過多少路,都對我來說都無所謂。從沒有想要放棄。" 37天后阿依布拉克出院了。但手術效果仍不理想,任然不能控制排便。
短短几年,用盡了家裡積蓄,還向鎮農村信用社借了五千元錢,阿依布拉克先後做了3次手術花了11400多元人民幣,病卻沒有治好。由於過度操勞,一向身體硬朗的阿布力孜·努來克鬚髮全白了,走路腿部也有些蹣跚了。阿布力孜·努來克說,“就是把家裡的地和羊全賣了,也要為我的女兒治好病!” 有人不解地問阿布力孜:“你收養一個有殘疾的漢族小孩,耗盡了你的積蓄和家產,你不後悔嗎?”阿布力孜笑著說:“沒什麼可後悔的,花再多的錢,也不能和阿依布拉克的生命相比呀。儘管我家很貧窮,但阿依布拉克就是我家裡最寶貴的財富呀。”阿布力孜從喀什回到家,把3個兒子叫在一起,對他們說:“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會想辦法治好女兒的病。地區醫院治不好,下次就去新疆最大的醫院;新疆的醫院治不好,就去首都北京的醫院。如果我死了,你們要接著給她治療。”兒子們深受感動,都點頭同意了。在這個大家庭里,雖然疾病使阿依布拉克的身體飽受折磨,可她始終被親情幸福包圍著。趕巴扎,阿布力孜會把女兒馱在肩上;逢年過節家裡聚會,阿依布拉克每次都是中心;為給孩子治病,老人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但唯恐女兒因為身體殘疾受到心靈傷害,決不允許自己的女兒比別人穿得差;在阿克蘇住院時,老人啃著乾饢,卻每天要為孩子買一支棒棒糖。3個哥哥把她當作親妹妹看待,逢年過節給她買新衣服;誰家做了好吃的,也都把她接過去。阿布力孜規定:家裡任何人不許說傷害阿依布拉克的話。有一次,阿依布拉克又把大便拉到了褲子上,老大玉素甫江的7歲兒子見狀捂著鼻子說“臭!臭!臭!”,平素捨不得打孩子的玉素甫江上去就給了自己兒子一巴掌。
隨著時光的流逝,阿布力孜收養漢族小孩的事兒,漸漸地在色力布亞鎮傳開了。鎮黨委、政府很關心阿依布拉克,經常派人去看望她。當阿布力孜決定再次帶孩子去喀什手術治病時,鎮上的黨員幹部紛紛捐了2000元錢。1996年7月阿不力孜·努來克被色力布亞鎮黨委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2004年被色力亞鎮黨委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優秀共產黨員", 2004年被巴楚縣評為"黨員電化教育工作優秀播放戶"、優秀"三老人員";2005年被喀什地區評為農村"三老"先進個人;2005年被自治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先進個人"。
懂事的阿依布拉克從小就很聽話,知道疼愛父母,讓不吃什麼就不吃;因為排大便不方便,怕在別的孩子面前出醜,出門寧可餓一天也不吃。她3歲的時候,就要幫父母拿拖鞋;稍微大一些,爸爸下地幹活回來,她就要搶著上炕整理褥子讓爸爸歇著。孩子慢慢懂事後,隱約知道自己是撿來的,就一遍一遍對養母說:‘媽媽,你是什麼時候生的我啊?我是你生的喔。’她五歲的時候,開始幫著父母餵羊,做一些簡單的家務。為了不給父母添負擔,她從不亂吃零食。一提起乖女兒,阿布力孜·努來克讚不絕口。他說:“我們一家很幸福。晚上我和老伴坐在炕上,阿依布拉克可勤快了,一會兒給我們端茶,一會兒拿乾果,不停地圍著我們轉,她給我們生活增添了不少快樂!” 她上學時因為自己有病被別的孩子嘲笑,回家從來不說,怕父母傷心。 讀國中後,不僅學習很用功,還常幫老兩口乾家務,女兒的拉條子和抓飯做得很可口。
2004年,阿依布拉克到了上學年齡,離家二百米就是村辦國小(維語學校),但是阿布力孜老兩口考慮到阿依布拉克畢竟是個漢族女孩,自己年事已高不指望阿依布拉克將來養老,只希望女兒有個好前途,現在可以跟老兩口,但不能跟一輩子,將來阿布力孜夫妻不在了,阿依布拉克還要活下去,從小上漢語學校打好基礎,將來才能考上好大學成為自食其力有用的人,能自力更生照顧好自己。阿布力孜·努來克把女兒送到離家5公里條件較好的色力布亞鎮第二國小(漢語學校)讀書。剛開始阿布力孜用驢車每天接送阿依布拉克上下學,堅持了三年。每天接送來回的話兩個半小時。因為孩子小便大便經常失禁,所以中午還要給她送一次衣服,有的時候老伴也去。南疆的夏天,酷熱難當,他在車上為女兒特製了一個遮陽篷;冬天風大,他把女兒抱在懷裡用袷袢遮風擋寒。剛入學時阿依布拉克不會說一句漢語;有時上課時,阿依布拉克經常大小便失禁,同學們因為她身上有味不願和她坐在一起,不願和她一起玩。阿布力孜經常到學校與師生溝通,找班主任或者其他老師,說明阿依布拉克的情況,要求他們給其他同學做工作。阿布力孜給小朋友們買一些小零食哄他們跟阿依布拉克一塊兒玩。學校的老師一句一句地教阿依布拉克,還單獨給她補課,阿依布拉克很快就能聽懂老師的漢語授課了,同學們也能和她玩到了一起,學校還減免了她的學雜費和書本費。 上國小四年級後,阿依布拉克已經恢復了健康,阿布力孜每天堅持為阿依布拉克準備2元錢:1元錢攔上三輪機車送她上學,五毛錢給阿依布拉克買饢吃,五毛錢買點零食。
在阿布力孜·努來克老兩口的疼愛中,阿依布拉克漸漸長大,逐漸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一次,一家3口在電視上看到一位母親找到了離別多年的女兒後相擁而泣的場景,阿依布拉克感動得哭了。老兩口對她說:“假如你親生父母來找你,我們就把你送給他們。”阿依布拉克搖著頭說:“不!我的親生父母就是你們。”
2005年12月,為了讓孩子過一個溫暖的冬天,鎮上的黨員幹部捐助了4220元錢,送來了過冬的煤炭,村里又出資2000元錢,給阿布力孜家建起了一座溫室大棚。
自治區民政康復醫院在下鄉巡診的時候,發現了阿依布拉克這個不幸又幸運的女孩。自治區民政廳黨組書記莫涓責成康復醫院領導再次專程前往英阿瓦提村了解阿依布拉克的情況。當她聽完匯報後,被阿布力孜的善舉感動了,她向自治區領導匯報了此事。 2006年1月3日,正在喀什檢查工作的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委派莫涓同志代表他去看望阿布力孜一家,並對阿布力孜8年辛苦撫養漢族女孩的事跡表示敬意,並給阿布力孜家買了一隻母羊,喀什地區民政局送來一台彩電。莫涓還帶給阿布力孜一個好訊息:自治區民政廳決定出錢給阿依布拉克做手術,要徹底根治她的疾病。村里人紛紛聚集在阿布力孜·努來克家的門前,要和他們一家共同分享這個喜訊。阿布力孜欣喜之餘,又放心不下家裡的5畝地的春耕。村支書依明·阿吾提說:“放心吧,家裡有我們呢。”得知要去烏魯木齊治病,阿依布拉克更是興奮不已,在房前屋後跑著跳著,一見到熟悉的小朋友就說:“我要去烏魯木齊治病了!” 2月12日臨走時,鄉親們一大早就趕來送行。在9485次列車上,乘客們對這家人噓寒問暖,一位在八一鋼鐵公司喀什銷售公司工作的乘客硬塞給阿依布拉克200元錢,列車長還請第一次乘坐火車的阿布力孜一家到餐車就餐。 在烏魯木齊,自治區人民醫院院長王發省對治好阿依布拉克的病予以高度重視。院裡事先指派外科專家李水學作為阿依布拉克的主治醫,到英阿瓦提村阿布力孜·努來克家,對阿依布拉克進行專項檢查,掌握病情;成立20人組成的專家組,多次商討確定手術方案,負責阿依布拉克的全程治療;選派具有16年豐富護理經驗、懂雙語的普外一科黨員維族護師古麗扎爾·買買提明專門護理阿依布拉克,還決定給阿依布拉克單獨安排住在肛腸科4號病房,方便阿布力孜·努來克一家三人居住,並為他們免費提供每日三餐和日常生活用品。烏市第42國小高級教師李楠、烏市第9國小楊波老師、自治區歌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娜娃·穆合買提,每天自願到病房給小阿依布拉克上數學、漢語文和音樂舞蹈課;怕孩子孤獨,烏市第9國小組織學生代表分批到醫院陪阿依布拉克做作業;許多市民帶著鮮花、水果等來到醫院,看望阿依布拉克,向阿布力孜·努來克夫妻表示感謝和敬意。醫院先後召開了幾次專家會議,確保她的手術成功,由於此前已有過3次手術,手術部位肌肉神經都很複雜,增大了手術的難度,主刀醫生還去喀什和阿克蘇了解阿依布拉克前3次手術的情況。主管醫生李水學說:這是先天性肛門閉鎖直腸陰道瘺;再一個,直腸前壁這個漏口,要進行修補,要修補不好,手術完了以後,再發生感染,這個手術就失敗了;如果手術失敗一次,再手術的可能應就更困難了;另一個難點是把這個肛門給她做的跟正常的孩子一樣。專家組決定這個手術分兩期來做,第一期進行直腸前壁修補,第二期恢復肛門的功能。 2006年2月25日,自治區人民醫院給阿依布拉克做完了第一次手術,手術從早八點鐘進行到晚六點鐘。當她睜開眼睛,看到阿布力孜白花花的鬍子時,她緊緊地摟住阿布力孜的脖子哭了。 第一期手術後,阿依布拉克的大小便需要通過導流管維持。護士古麗扎爾一有空就陪在阿依布拉克身邊,生怕她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阿依布拉克一會不見就不停地問:“古麗扎爾姐姐去哪裡了?我要她給我講故事。”經過兩個月的恢復,2006年4月24日又進行了第二次手術。阿依布拉克的主治醫生、自治區人民醫院兒外科主任李水學親自主刀給阿依布拉克做了兩次手術,術後說:“手術非常順利,基本上是按我們事先預期的方案來進行的,如果沒有出現什麼意外的情況,手術應該是非常成功。" “再經過半年的簡單輔助治療,小阿依布拉克就能完全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阿布力孜·努來克和老伴聽到這番話,激動地說:“謝謝李醫生,謝謝自治區人民醫院,謝謝黨和政府的關懷!” 第二期次手術後,一段時間裡每天要往肛門中塞入鋼圈使之成型。每天孩子哭喊的時候,母親也陪著哭:“孩子,你要忍著痛啊。雖然現在我們老了,但還能照顧你,要是以後你還不能自己管自己,沒有了我們,你可怎么辦呀?” 阿依布拉克來自治區人民醫院治療的費用全部由“新疆福彩愛心關注資金”支付。4月28日,烏市一家藥品超市取消了開業儀式,把省出的2.2萬餘元錢捐給了阿布力孜老人。4月29日下午,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屹趕往醫院看望,並把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的幹部職工捐助的3000元錢交給阿布力孜老人。2006年5月16日,在自治區人民醫院治療了近3個月的小姑娘阿依布拉克痊癒出院。烏魯木齊市第9國小的學生代表揮動著小手,和阿依布拉克揮手再見。阿依布拉克用燦爛的笑容與伴隨她多日的小朋友、老師、醫生、護士和眾多素不相識的叔叔阿姨依依惜別。8歲的漢族小姑娘阿依布拉克被眾多叔叔、阿姨抱著照相的時候,她72歲的養父阿布力孜·努來克顯得格外高興。他對記者說:“孩子痊癒了,我從心底感到高興。” 三個月來天天護理阿依布拉克的護士古麗扎爾·買買提明給小姑娘送來了一套漂亮的白色連衣裙,她拉著孩子的手依依不捨:“時間長了有感情了,她父母就象我自己的父母一樣,阿依布拉克就跟我妹妹一樣。老人所做的事挺偉大的,真是好人有好報。”前來送行的小朋友給阿依布拉克送來了書籍、本子等學習用品,叔叔阿姨也送來了書包、鮮花。自治區民政廳黨組書記莫娟與工作人員也趕到醫院,送別阿依布拉克。回家前一天,民政廳的工作人員特地陪阿依布拉克和她的養父母遊覽了烏魯木齊,使這位從未來過烏魯木齊的小姑娘圓了游烏魯木齊的夢。5月18日,回到家鄉的阿布力孜一家三口人又受到全村的熱情迎接,祝福村里人看著長大的8歲小女孩恢復了健康。
阿布力孜的房子是在2003年2月24號巴楚-伽師大地震的時候被震裂,房屋的外牆上有很寬的裂縫,因為阿布力孜把家裡的錢都用來給阿依布拉克治病,所以只是簡單維修了一下,沒有象別的村民那樣推倒了重蓋。英阿瓦提村全村屬阿布力孜家的房子最破。房子裡除了一爿土炕和兩張歪歪斜斜的凳子外,再沒有其它物件。得知訊息後,自治區民政廳決定,從福利彩票資金的愛心關注資金中拿出85000元,為老人建一所140平方米的房子。當地鎮政府為此劃撥宅基地,2006年6月16日正式開工,阿布力孜老人全家從低矮的土房子,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居。
在父親影響下,阿依布拉克以一顆感恩之心,經常對身邊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手,並成為班幹部、三好學生。2010年7月,她被評為自治區首屆“民族團結好少年”。
2010年,國小畢業後的阿依布拉克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疆內國中班,就讀於烏魯木齊市第66中學。學習、生活費用全部由民政廳資助。
2013年8月31日阿不力孜·努來克在烏魯木齊火車站站台,依依不捨地揮淚送女兒阿依布拉克乘烏魯木齊至北京的T178次列車赴北京楊鎮第一中學讀“內高班”(內地新疆高中班)。“捨不得,怕孩子在外地受委屈。”年近80歲的阿不力孜老人一邊說,一邊再次回頭尋找著搭載阿依布拉克的列車,“為了她的前途,就算不捨得也得讓她去北京讀高中。”“一個普通農民的孩子能夠去北京上學,這是我一生中最高興的事情。”阿不力孜老人高興地說道,“我現在年紀也大了,孩子將來有個好工作,自力更生照顧好自己是我最大的心愿。” 阿依布拉克內心深處卻藏著一個堅定的夢想:“我小時候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醫院度過,能夠深深體會到疾病所帶來的痛苦,希望長大成為一名醫生,幫助更多的病人解除病痛。”阿依布拉克掌握了流利的漢語、維語。
阿布力孜·努來克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2006年5月獲第一屆感動新疆十大人物、2006年7月獲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自治區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榮獲2006年度“中華慈善獎”。2006年5月26日,《人民日報》一版頭條刊發了反映阿不力孜老人事跡的長篇通訊《阿不力孜家的月亮泉》,並配發評論員文章《民族團結的頌歌》。同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在一版頭題通欄刊發了這篇文章。中央電視台在新聞聯播節目播出了阿不力孜老人的動人事跡。2007年3月27日22時央視新聞頻道《新聞會客廳》播出阿不力孜夫婦訪談節目。據在節目錄製現場的自治區民政廳法規宣傳處處長肖軍透露,阿不力孜·努來克老人的講述非常感人,該節目的主持人、導播、策劃、編劇都是邊擦眼淚邊把節目錄製完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