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密摩涅被劫

阿密摩涅被劫

以古代神話為題材來描繪豐滿健美的女人體,是法國古典主義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新古典主義最後一位代表安格爾,曾於1841年畫過一幅題為《洛哲與安吉莉卡》的油畫,這幅畫前後有兩幅變體,但畫上那個裸體的安吉莉卡,幾乎沒有多少改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密摩涅被劫
  • 館藏地點:雷蒙·拉法吉美術館
  • 類別油畫名畫
  • 作者:弗·亨·吉亞柯摩提
  • 規格:約225×162厘米
詳細介紹
吉亞柯摩提(1826-1909)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繪畫的最後一位學院派大師安格爾(1780-1867)的學生。吉亞柯摩提的一生究竟作出了多大成就,畫了多少名作,人們都很不關心,而且幾乎不加注意,也無較詳細的史料。據說這位畫家雖然在技法上很高超,但在構思上卻平庸,缺乏獨立的創造意識,終於使美術評論家和史家對他不屑一顧。但是雖說如此,這幅被收藏在雷蒙·拉法吉美術館裡的《阿密摩涅被劫》卻為人所稱道,譽之為較安格爾更美的人體畫,是學院派古典主義最規範的作品。 吉亞柯摩提的作品的最大缺點是缺乏構思的獨創性,這幅畫之所以被人注目,一是有獨創之處,二是與安格爾的名作之一——《魯哲拯救安日利卡》有相當的關係。古典主義畫家經常的題材是以古代神話來表現女性裸體,以滿足於當時上層社會對享樂生活和女色的追求。大詩人波特萊爾曾經對安格爾作過這樣的評價:“他對女色的嗜好是深刻而一貫的。當安格爾的天才同青春的美麗妖嬈爭艷時,他的幸運和強有力往往是空前的。肌肉、曲線、酒窩、柔韌的皮膚---所有這些,我們都可以在他的油畫上看到。”1841年,安格爾就像波特萊爾所說的那樣,畫出了《魯哲拯救安日利卡》,其中安日利卡這個女性裸體被表現得十分迷人。那曲線和姿式,令觀眾嘆為觀止,她頭部後仰,雙手因被綁著而並肩地舉向右邊。吉亞柯摩提遵循著安格爾的美學原則,追隨他的老師的構思,以與其老師所描繪的安日利卡相類似的姿態來描繪阿密摩涅,只是方向相反罷了。現在阿密摩涅也是將頭部後側,雙手被綁而並肩地舉向左邊,整個姿式婀娜柔美。豐富的曲線,嬌嫩的肌膚,白皙而健美的裸體,被描繪得比安格爾的“安日利卡”更美,更富有表現力。同時作者又以薩提洛斯(那個粗獷的男人)和海神的棕色皮膚來襯托和對照裸女的嬌艷,再加上海濤,猛烈的風,更引動觀眾的想像,從而使它成為勝過安格爾的名畫。 至於畫中描繪的情節,取材於希臘神話。阿密摩涅是阿爾哥斯王達那俄斯的女兒。她去野外取水被薩提洛斯愛上,正要擁抱她時,海神來了。 海神也愛上了阿密摩涅,兩人就爭奪起來,海神投出了三叉戟,趕走薩提洛斯,把美人帶走。現在畫上作了另一種處理:阿密摩涅站在海神的背上,帶著海豚尾巴的海神口吐泉水前游;薩提洛斯正用力拉住阿密摩涅的披風,意圖爭奪。畫上動勢很強,突出了暴力的情態,從而更展現出女人體掙扎的力度和裸體的美
弗·亨·吉亞柯摩提(1826~1909)是安格爾的畫學弟子。此人在藝術上較平庸,但能畫出符合學院規範的油畫來,在構思上善於追隨他人,這一幅《阿密摩涅被劫》就是在其老師安格爾的一幅《洛哲與安吉莉卡》的影響下創作的代表作之一。這幅畫上的阿密摩涅,其身段幾乎與安格爾的“安吉莉卡”呈相似姿態的反面。儘管如此,吉亞柯摩提在這一幅神話題材的人體表現方面有其獨創之處。顯然,安格爾很欣賞這個女人被縛在岩石上的姿勢,為了畫好這個人體,他讓模特兒在畫室內擺過各種姿式,最後確定了這一造型:安吉莉卡被用鐵鏈鎖在懸崖上,臉上現出痛苦的樣子,她頭部後仰,雙手因就縛而並肩地舉向右邊。
在這裡,阿密摩涅作為一個被愛情爭奪所驚擾的形象展現的,女人體雖與其老師的那個"安吉莉卡"有相似之處,但比其更富美的表現力。海神與那個名叫薩提洛斯的粗獷男子形象,與站在海神背上的裸女形成強烈的對照,嬌嫩的女體美與健壯的男性棕色皮膚成為全畫的主題旋律,海水的質感 ,大自然的狂濤……一切都畫得入情入理,細膩真實,引動觀者產生驚喜交加的神話想像力。因此,它確比安格爾的神話題材油畫要略高一籌。
阿密摩涅是希臘神話中阿爾哥斯王達那俄斯的50個女兒中的一個。一次,她去野外取水,被薩提洛斯愛上,當他正要上前擁抱她時,海神波賽冬來了,並狂熱地追逐阿密摩涅。於是兩人爭執起來。海神向薩提洛斯扔去手中的三叉戟,戟鋒扎在岩壁上,從那裡湧出了三股泉水。當薩提洛斯被趕跑之後,海神就把阿密摩涅帶走。
在這幅畫上是這樣處理的:阿密摩涅站在海神的背上,帶著海豚尾巴的海神口吐泉水向前游去,而薩提洛斯在用力拉住阿密摩涅的披風,海風把披風吹到了身後,露出她那白皙健美的裸體。三個形象的構圖是獨具匠心的,呈穩定的柱形構圖,動勢卻變化很大,突出了暴力的情態,從而更展現出女人體的掙扎的力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