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姆王國

阿克蘇姆王國

阿克蘇姆王國(The Kingdom of AksumAxum)也被稱為阿克蘇姆帝國(Aksumite Empire),它是厄利垂亞和衣索比亞北部地區的一個貿易國家 ,首都為阿克蘇姆城,它存在於約公元100–940年。

它從公元前第四世紀的鐵器時代至公元一世紀之間由於非洲之角重要的戰略位置,它成為限制進出紅海的船隻的門戶通道。

阿克蘇姆王國在興都庫什王國衰落後建立了霸權,並且定期進入阿拉伯半島干涉政治。

埃扎那王(ezana 公元320–360)統治之下,阿克蘇姆信奉基督教。阿克蘇姆帝國最盛時版圖包括紅海兩岸的大片地區。

公元 7世紀後由於阿拉伯人的進攻而逐漸衰亡。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政治,經濟,奴隸制,農牧業和手工業,商業,社會文化,研究現狀,

歷史沿革

從地理位置來看,阿克蘇姆王國的發祥地,大約就在東徑30-40度與北緯13-17度之間。南北長為300公里,東西寬為160公里。阿克蘇姆的稱呼,最早見於公元1世紀末的希臘地理著作《厄利垂亞海航記》公元二世紀的地理學家托勒密,也在其著作中也提到了這個地方。
按人種特徵來說,阿克蘇姆境內的居民大都屬於衣索比亞人種。主要由說閃米特語、蘇丹語和外來阿拉伯影響混合形成的人群。其特徵是皮膚暗黑稍紅,頭髮呈深棕色,不少人的臉部立體感較強。
阿克蘇姆的興起,同古代東西方海上交通與貿易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從石制工具的出土情況分析,當地很早就有人類居住。到了石器時代晚期,還出現了原始的農業村社。以至於到公元前2000年,這裡還出現了大規模人口外流。數批移民從衣索比亞高原出發,向東、南、西三個方向遷徙。最遠可以抵達當代的烏干達和坦尚尼亞南部。
公元前16世紀後,古代地中海地區同印度之間通過紅海進行的貿易漸趨繁榮,這一因素促進了阿克蘇姆王國的崛起。
公元前1000年開始,阿拉伯人逐步從對岸的半島渡海,遷入衣索比亞北部。這些新來者給當地帶來更好的農業、建築藝術和多變貿易。同時也帯來了新的宗教,用對太陽、月亮和金星的崇拜,代替了原始的樹木、水流和蛇王崇拜。整個阿克蘇姆地區的經濟和文化,也在這個階段有了重大發展。
以提格雷的葉哈為例,當地曾是阿克蘇姆地區的政治中心,也是現存的幾個重要的遺址之一。在那裡發現的石碑中,既有紅海對岸的風格,也有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古老的樣式。至於陶器和青銅器等,也大都是當地工匠的作品。在公元前的幾個世紀裡,本土的庫施王國步入極盛。阿克蘇姆就是王國版圖的一部分,也是東西方留易的集散地中心。
後來,隨著庫施王國的衰落,阿克蘇姆才逐漸發展成為強大的奴隸制國家。但具體的興起時間當前還不清楚。只能從考古發現的碑文得知,阿克蘇姆原先是個地方公國。在公元前4世紀,庫施還與邊上的阿克蘇姆進行過戰爭。

阿克蘇姆王國阿克蘇姆王國
公元1世紀,阿克蘇姆王國已經是衣索比亞北部的重要勢力,並開始向外擴張自己的版圖。位於紅海西岸的港口阿杜利斯,是地中海與印度洋之間的最重要貿易中心。出口的主要貨物是象牙、黃金、生皮和香料。進口商品也有軟銅薄板、手斧、義大利的葡萄酒、印度的鐵器和棉布。當然,也少不了上層統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與裝飾物。
根據《厄利垂亞海航海記》描述,從阿杜利斯港到阿克蘇姆核心需要要走上8天。王國由年輕的君主-赫克爾統治。作為地頭蛇,他在抽取商業稅時也為人吝嗇,總想要多搭一些。阿克蘇姆本身是一座美麗的城堡,宮殿由塔、台、城牆和中央的多層堡壘構成。王陵上樹立著飾有新月和晨星女神的圓面大墓,算得上是阿克蘇姆的重要特徵。
約在公元2世紀前後統一北方後,又向衣索比亞高原中部擴張。公元2世紀末,阿克蘇姆王國的勢力已伸向阿拉伯半島南部。國王加達拉和他的幾個兒子,仿佛已是亞丁灣兩頭的有力統治者。為了反對阿拉伯人的示巴王國,阿克蘇姆與南阿拉伯的萊丹尼特結盟。
公元320年,新國王埃扎納即王位。他青年時的家庭教師,是來自敘利亞的及地圖弗魯門蒂斯。由於這位敘利亞人博學多才,受到埃拉-阿米達國王的賞識,被委任為宮廷大臣。阿米達國王去世後,他又成為素菲亞王后的得力大臣,幫助其在埃扎納成年前擔任攝政。正是受到這位老師的影響,阿克蘇姆很快將轉變為一個基督教王國。
到公元330年,弗魯門蒂斯便被亞歷山大城的總主教阿塔納體斯任命為首任阿克蘇姆主教。埃扎納也在繼位後,大力修建教堂和修道院。這種在地中海地區迅速擴散的新宗教,便通過阿克蘇姆繼續傳播。由衣索比亞北部向南,慢慢進入那些依然信奉猶太教與原是信仰的部族。
在改信基督教的同時,埃扎納還積極發展經濟,推行文字改革。王國廢除了先前只有純粹子音字母的薩貝亞拼法,面實行了一套新的、能標出母音的拼音方案。從而確定了當代還在使用的衣索比亞文字。
在國王埃扎納統治下,阿克蘇姆王國進入極盛時期,埃扎納統一衣索比亞北部,並西渡尼羅河攻滅白尼羅河與青尼羅河地區的麥羅埃王國(見庫施王國),還征服南阿拉伯地區的番米亞里特、萊丹尼特和示巴。埃扎納自稱“萬王之王”,將基督教定為國教,以統一各部落的信仰。
525年,國王加列布出兵征服葉門地區,攻下了重鎮塔法爾和納吉蘭,並在那裡派駐衛戍部隊,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對阿拉伯半島南端的控制。由於國勢強盛,阿克蘇姆在古代國際政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東羅馬帝國為了對抗波斯,曾與阿克蘇姆結好。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不僅積極支持加列布征服葉門,而且兩次遣使前往阿克蘇姆,要求阿克蘇姆商人盡多收購從中國運到印度的生絲,轉賣給東羅馬帝國,以打擊控制生絲貿易的波斯。
570年,波斯占領葉門,並奪占阿克蘇姆的部分海岸屬地和通商城市(葉門爭奪戰)。阿克蘇姆被趕出阿拉伯地區。
7世紀阿拉伯帝國興起後,阿克蘇姆與海外聯繫全被隔絕,由於貿易路線改變,昔日生機勃勃的阿杜利斯港也逐漸變得蕭條冷落。百年之後,一次神秘的災害讓港口被黃沙覆蓋。
當阿克蘇姆的經濟實力衰落,周圍部族和小國的入侵便日益頻繁。他們的西邊有貝賈人,東面和南面還有改宗伊斯蘭的索馬里人和蓋拉人。其中,貝賈人的力量增長很快,直接擴展到當代的厄利垂亞西部,將阿克蘇姆同和北方基督教世界的陸上通道切斷。
迫於無奈,阿克蘇姆先民就在9世紀開始轉移。衣索比亞的政治中心,就這樣逐漸轉移到當代首都所在的紹阿省。其內部也迅速出現列橫,因王位繼承問題而爆發眾多衝突。
到11世紀初,阿克蘇姆帝國著稱被信仰伊斯蘭教(一說猶太教)的女王游娣特滅亡。

政治

阿克蘇姆的王權比較發達,埃扎納之後的國王均稱為“萬王之王”,阿克蘇姆本土及其附庸王國都向阿克蘇姆王納貢。國王擁有強大的軍隊,加列布東征葉門時,曾動員數萬大軍和 200多艘船隻。此外,國家還制定有法令。

經濟

奴隸制

作為奴隸制國家,阿克蘇姆擁有不少被稱為“巴列亞”的奴工階層。為了建造宮殿和其他豪華建築,國王和統治者也會不斷從鄰近部落中大肆掠奪人口。除了在勞動中廣泛使用,上層還會把奴隸作為商品來大量出口。在阿克蘇姆的傳統輸出商品中,奴隸就被列為較重要一項。

農牧業和手工業

阿克蘇姆有比較發達的農牧業和手工業。
種植作物包括小麥和葡萄。農民大都會在半山的梯田上播種,利用山澗流水灌溉。在平原和附近丘陵,都修建有較完備的系統,包括水庫、水壩和排灌渠道。牲畜更是阿克蘇姆人的重要財富衡量指標。除大規模飼養牛、山羊和綿羊,他們還懂得使用驢和騾子。因此,大部分人的日常飲食就包括小麥餅、酒、葡酒、牛羊肉、蜂蜜、奶油和菜籽油。
在農牧生產之外,當地先民也不忘進行狩獵和馴養野象。不過關於大象的相關技能,完全被國王的宮廷所操縱。因為象牙是昂貴的大宗商品,不可能讓民間輕易掌握。集中的管理模式,也有助於王國直接同來自北方的希臘-羅馬商人交易。
手工業有釀酒、陶瓷、造船等行業,冶鐵、冶金、建築、採石和雕刻等行業,也有非常精細的分工。著名的阿克蘇姆圓頂石碑,反映了其建築藝術的成就(見彩圖)。由於農業的迅速發展和軍事需要,鐵匠的技術一直被推層出新,力求與外部世界保持同步。建築行業也引進了粘合劑,就使得水石結構的房子能發展起來。
阿克蘇姆已使用金屬鑄幣。鑄幣正反兩面分別刻有國王手持寶劍和棕櫚葉的圖案,象徵王權的威嚴與仁德。鑄幣的發行不僅反映了經濟生活的發達,而且對鞏固國家統一、擴大王權影響有著重要意義。

商業

阿克蘇姆的商業發達,國內外貿易相當活躍,對外貿易的主要港口為阿都利斯。據1世紀的《紅海回航記》記載,阿克蘇姆對外貿易的輸出品有象牙、犀角等,輸入品則有來自埃及波斯印度等地的布匹、銅鐵、酒類等。他們的商隊最遠到印度以南的錫蘭。
除了最為知名的海路,內陸貿易也是阿克蘇姆的重要創收方式。商人們會從阿杜利斯的內地出發,經由阿特巴拉河,直至尼羅河中游。這足以確保他們抵達埃及,與前伊斯蘭時代的基督教世界保持接觸。

社會文化

社會文化方面,埃扎納皈依基督教之後,基督教獲得廣泛的傳播,教會在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研究現狀

對阿克蘇姆的研究,原來只靠一些零星的文獻記載,19世紀後開始結合石碑銘文及考古材料進行研究。19世紀的旅行家們已開始記載尚存的遺址、建築物和銘文,曾發表各種研究成果。衣索比亞考古研究所於1952年成立後,開始了系統的工作,調查發掘了阿克蘇姆、馬塔拉、耶哈等城市遺址,發掘出一批教堂、宮殿遺址及普通居民的居址,另有水壩及市場等建築,還發現有石碑、雕像及銅器、陶器、珍寶、古錢等。通過調查和發掘,對阿克蘇姆王國的居民分布、城市布局、文化特徵、經濟狀況等都有較多的了解。同時還對阿克蘇姆以前時期的文化有了一些認識,這有助於說明阿克蘇姆文明的發源和發展的獨特性。但當前,發掘和研究工作做得尚少,有關阿克蘇姆王國的政治機構及行政管理體制等了解得也不多,這些都有待於今後的進一步研究。
阿克蘇姆王國阿克蘇姆王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