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保機建國

阿保機建國

契丹族原為鮮卑族的一支,居住在遼水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倫河)流域,以遊牧為主。全族分為八個部落,各有經選舉產生的“大人”(即酋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保機建國
  • 外文名:The founding of a Baoji
  • 時間:916年
  • 建立國家契丹國遼朝
建國過程,統一契丹,親征渤海,

建國過程

大約在唐代初年,契丹族已經形成了由八部聯合組成的部落聯盟。八部“大人”推舉一人做聯盟首領,稱為可汗。可汗以旗鼓為權力的標誌,一三年一任,期滿重選。可汗雖由選舉產生,但一般總是某一強大家族的成員,唐代前期是大賀氏,後期轉為遙輦氏。在大賀氏時期,契丹族的階級分化已很明顯。在遙輦氏時期,契丹的原始社會開始解體,可汗的職位漸趨固定,不再三年一更換;並設有國相,作為聯盟的軍事統帥。大約在五代初年,契丹族在其傑出的首領阿保機的領導下建立國家。

統一契丹

阿保機姓耶律氏,亦稱耶律阿保機,出身於迭刺部顯貴家族。其祖先屢任迭刺部的夷離堇(qin芹),即酋長。唐天復二年(901年),阿保機被選為迭刺部的夷離堇。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八部大人罷免軟弱的遙輦氏的痕德堇可汗,改選阿保機為可汗,從此他連任九年。阿保機在任可汗前後,一面率軍四出征討,擴大選刺部勢力;一面注意吸收先進的漢族文化,發展本部的政治、經濟。他非常重視漢族知識分子,任用河北士人韓延徽、韓知古等為謀上。在韓延徽等人的幫助下,大量吸收中原流入契丹的漢人;並妥善安置掠來的大批漢俘,不再讓他們作奴隸,而是讓他們修建城郭,從事農桑,各安生業。另外,還仿照漢制,制定製度,並注意發展手工業。於是,迭刺部愈益強大。這引起了其他七部酋長的忌恨,他們便聯合起來,於公元915年(後梁貞明元年)迫使阿保機讓出可汗之位。一年後,阿保機騙七部酋長赴宴,以伏兵盡殺之,隨即統一契丹各部,並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國號大契丹。阿保機自號天皇王,年號神冊(916—922年)。947年改國號為遼。
遼朝遼朝

親征渤海

神冊三年( 918年),阿保機建西樓城為是都(後名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羅城)。神冊五年,由突呂不等人參照漢字,創製契丹大字。後又由阿保機之弟迭利參照回鶻文和漢文,創製契丹小字。從此,契丹有了文字,社會發展更快。天贊四年(925年),阿保機率軍親征渤海國。次年,滅渤海國,改名東丹國,命長子突欲(耶律倍)為東丹王。不久,阿保機死於班師途中,溢號遼太祖。次子耶律德光繼位,是為遼太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