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州(朝鮮保州(今新義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保州
  • 現地址:新義州
保州是遼朝與高麗的戰爭遺留的邊界爭端。地理位置位於鴨綠江東岸,北韓平安北道義州市。
916年以後,耶律阿保機建國稱帝,是為遼太祖建元神策,並在中國東北部迅速崛起後發生的戰爭。
隨著公元926年遼國渤海國的戰爭以遼國勝利結束,伴隨著大量渤海難民逃亡進入並不同文同種的朝鮮半島。遼國與高麗的關係開始交惡。高麗只認為中原王朝的分封王,也覺得契丹的崛起影響了其北部擴張的腳步,不斷支持渤海國移民開展各種反對遼國的活動。戰爭於公元985年爆發,先後盡力三次大的武裝衝突,並於1019年停火,定邊界與清川江中上游至鴨綠江下游一線。
背後的故事
993年,80萬契丹大軍從遼出發,越過鴨綠江大舉入侵高麗西北部。高麗軍隊與契丹在蓬山郡展開激烈的鬥爭,第二年,蓬山郡被攻破。高麗意識到的反侵戰爭代價高昂,於是請求同契丹和談,契丹接受了和談。條件是高麗同意成為遼的藩屬國,並每年朝貢
1
契丹的要求在高麗宮中引起爭論。一些高麗大臣認為,答應契丹的要求可以避免更大規模戰爭的發生。但大多與契丹交過鋒的武將都紛紛反對。正當高麗宮廷為是否答應契丹的要求相互爭論的時候,契丹大軍穿過清川江,直達高麗軍隊大本營——安州。朝鮮國王放棄王都逃亡到江華島,契丹的兇猛攻擊,引起高麗宮廷的大恐慌。高麗宰相請命與契丹談判,認為應當割讓大同江流域給遼國以平息戰爭,但也有主戰派認為示高麗自稱為高句麗的繼承者,對高句麗部分故土也有一定的繼承權。
2
遼國第六位皇帝遼聖宗耶律隆緒跟高麗展開了有關與南方的宋朝斷絕藩屬關係,轉而向遼國稱臣納貢的談判。 談判的結果是遼國將“鴨綠江東數百里地”賜給高麗,而高麗轉而使用遼國紀年,名義上與宋朝斷交,而實際上高麗一直沒有斷絕與宋朝的外交往來。
3
鴨綠江東岸舊歷史上首次進入朝鮮半島證權的控制之下,高麗誘騙渤海國移民過境並傾注全國之力建立了六個城鎮,妄圖可以減緩遼國高麗的壓力。在被遼國發現高麗背信棄義,仍然暗中與宋朝的外交往來並且也對宋朝稱臣後,遼國出兵以高麗違背條約,要求高麗歸還鴨綠江東六城,並在遼朝控制的鴨綠江東南岸修築戰略城堡保州(今朝鮮平安北道義州),作為進攻和控制朝鮮半島的軍事重鎮,而在契丹屯兵的威脅之下,高麗王怕逃亡的渤海人又被遼國控制,切自己國家弱小無力養活大量難民,下令大規模屠殺渤海難民。
4
在長達數年的遼與高麗的戰爭結束後,遼國一直牢牢的控制保州,保護倖存的渤海各族人民與遼國的邊疆。
而宋由於長期與遼對峙,在其歷史中立場大體與高麗相當,認為是遼國侵略了高麗鴨綠江東土地。其目的是想讓傳統意義上漢人的屬國高麗可以在軍事上騷擾遼國,而高麗只圖自保,除了在遼國撤兵回國偷襲過遼軍外,從未敢越界。終於在兩個大國家間靠欺騙存在了數百年之久。
5
金朝建立以後,高麗仍然謊稱對鴨綠江東擁有主權,並以女真,高麗(高句麗)本一家騙取女真貴族的好感。雙方經過反覆交涉,金朝仍以高麗稱臣納貢為條件,封高麗王號,並將鴨綠江東之地賜給高麗。高麗最終在這次領土交涉中取得實惠。雖然在當時成為了附屬政權,卻影響了後來的中朝邊界。
金國對於保州仍然有較大的領土分歧,女真人對於長白山的控制也長達千年之久,高麗也有長白山為高句麗的歷史源頭試圖索要領土。
中朝邊界的領土分歧一直帶到後來的明朝與朝鮮國的外交當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