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霉胺

防霉胺

防霉胺是一種化學物質,分子式是C13-H11-N-O2。此物對人體有一定傷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防霉胺
  • 外文名:N-PHENYLSALICYLAMIDE(SALICYLANILIDE)
  • 分子式:C13-H11-N-O2
  • 分子量:213.25
基本信息,理化性質,注意事項,

基本信息

中文名:水楊醯替苯胺(防霉胺)
CAS號:87-17-2
RTECS號:VN7850000

理化性質

室溫時在水中的溶解度低於10mg/L,易溶於丙酮、二甲苯等有機溶劑中,遇鹼水解。大鼠急性經口LD5042mg/kg,急性經皮LD501300mg/kg。製劑有25%可濕性粉劑。除草劑。由2-叔丁基-5-甲基苯酚經硝化和乙醯化生成。可用作甜菜、棉花和豆科作物田中除草,用量為1~2kg/ha
熔點:135℃
相對密度(水=1):1.014
危險特性:燃燒產生有毒氮氧化物氣體
滅火方法:乾粉、泡沫、砂土
運危險性類別:
危險貨物包裝標誌:
包裝類別:
儲運注意事項:庫房通風低溫乾燥;與食品原料分開儲運
健康危害:口服-小鼠LD50:2400毫克/公斤

注意事項

1.對症下藥。根據農作物病蟲害發生種類和為害程度決定是否要防治,選擇合適的農藥品種進行“對症下藥”,選擇農藥品時主要依據產品標籤註明的使用範圍和防治對象,不可超範圍使用或隨意用藥。
2.要掌握用藥時期。應根據病蟲害發生髮育和作物的生長階段特點選擇最合適的用藥時間,如害蟲應選擇在害蟲對藥物最敏感的低齡幼蟲期或發生為害初期進行施藥,病害應選擇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進行施藥。晴熱高溫的中午,大風和下雨天氣一般不適宜施藥。在作物“安全間隔期”內禁止施藥。
3.掌握好施藥次數和用藥量,不能隨意加大用藥量或增加施藥次數,更不可濫混濫用。
4.要選好施藥器械。好的施藥器械是保證防治效果和農藥利用率的關鍵,如果所使用的施藥器械發生“跑、冒、滴、漏”的現象,將嚴重影響防治效率或導致污染環境大,應及時維修或列換。
5.劇毒、高毒農藥禁止在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藥材上使用。
6.要有適當的防護措施。為防止因施用農藥而導致的急性或慢性中毒事故,使用農藥過程中做好個人防護非常重要,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施藥時應穿長衣褲,戴好口罩及手套,儘量避免農藥與皮膚及口鼻接觸。
2)施藥時不能吸菸,喝水和吃食物。
3)一次施藥時間不宜過長,最好在4小時內。
4)接觸農藥後要用肥皂清洗,包括衣物。
5)藥具用後清洗要避開人畜飲用水源。
6)農藥包裝廢棄物要妥善收集處理,不能隨便亂扔。
7)農藥應封閉貯藏於背光、陰涼和乾燥處,遠離食品、飲料、飼料及日用品等。
8)孕婦哺乳期婦女及體弱有病者不宜施藥,如發生農藥中毒,應立即送醫院搶救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