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經濟委員會

防城港市經濟委員會是負責全市工業發展和工業經濟運行調節的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掛市中小企業局牌子,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市轄區。

主要職責,內設機構,秘書科,經濟運行科,規劃與技改科,產業發展科,中小企業科,防城港概況,港口區,防城區,上思縣,東興市,

主要職責

負責全市工業行業規劃
組織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研究提出提高工業發展水平,加快工業化進程的規劃和目標,引導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出全市工業布局、產業(行業)發展、結構調整以及工業園區規劃建設的方案和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擬訂全市工業經濟綜合性政策措施和受委託提出相關政府規章草案,並貫徹落實和監督檢查;參與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重點專項規劃和年度發展計畫的擬訂。
負責全市經濟運行調節
監測、分析工業和經濟運行態勢,調節工業經濟日常運行,發布工業經濟運行信息;制訂並組織實施近期工業經濟運行調控目標和措施,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有關重大問題;指導、推進工業企業物流發展;建立煤炭、電力、石油等重要物資運行調控機制並組織實施;研究提出電力工業發展建設,負責電力運行調度,電力企業運營協調工作;負責全市鐵路公路水路郵政電信等部門年度運輸和生產的綜合協調。
負責全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的具體組織實施
提出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的實施意見;負責技術改造項目的招標管理工作;擬訂工業企業投資項目利用政府資金的使用管理辦法;負責安排市財政企業挖潛改造資金和產業結構調整資金;協助自治區經委管理國家限額以下技術改造項目和申報國家限額以上技術改造及國債項目;指導企業利用外資和開展國際化經營。
負責全市工業企業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工作
擬訂工業企業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的政策措施;負責工業企業技術創新、技術引進的組織實施;負責指導工業企業信息化建設;負責指導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工作;負責指導和管理全市散裝水泥工作;協調工業環境保護和推進環保產業發展。
擬訂並組織實施
機械、冶金、有色、石化、建材、煤炭、輕工、紡織等工業行業的發展規劃、行業政策、行業規範和技術標準;負責電力行業執法監管和鹽業管理工作;負責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由行業歸口管理的工業產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發放和監管;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的建立和發展。
負責全市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的巨觀管理
和指導工作,規範企業行為,指導非國有企業直接融資工作;擬訂促進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服務體系和投融資擔保體系,組織協調減輕企業負責工作。
負責民用爆破器材生產流通的行業管理工作
和船舶工業行業的管理;承擔國防科工委及各軍工部門需要地方政府辦理的業務。
負責全市工程、經濟、職工教育
系列的職稱改革工作;負責全市工程系列中、初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評審工作;負責全市工程、經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和職工教育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審核送評工作。
承辦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主要職責,市經濟委員會內設5個職能機構。

秘書科

協助委領導處理日常政務工作;建立健全機關內部管理規章制度;承辦機關文秘、政務信息、電子政務、督查、督辦、對外聯絡、信訪、接待、提案、機要、檔案、保密、後勤、安全保衛等工作;負責審核、起草或參與起草重要檔案、報告、總結和委領導重要講話稿;負責重要會議的會務工作;負責委機關的行政和計畫生育工作;負責委機關財務工作。
負責擬訂和組織實施委機關幹部管理制度和辦法;負責委機關和委直屬單位的機構編制管理;按幹部管理許可權,負責幹部的調配、選拔任用、獎懲、後備幹部隊伍建設、勞動工資管理、人才信息、科技人員管理、委機關幹部培訓等工作;負責委機關黨務、宣傳、紀檢、普法教育工作;負責委機關離退休幹部的管理工作;負責出國(境)人員的政審工作;制訂全市工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培訓規劃;指導實施全市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指導企業智力引進,開展國際間有關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的合作。
指導全市工業企業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和職工崗位培訓;負責全市工程系列中、初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工作;負責全市工程、經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和職工教育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審核送評工作;負責本科室職責範圍內的總結、匯報;承辦委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經濟運行科

負責編制並組織實施近期工業經濟運行調控目標,研究提出工業經濟運行方面的政策措施;收集、匯總、整理工業經濟運行有關信息,監測分析、預測預警工業經濟運行態勢,編制並發布經濟運行動態信息;負責組織實施工業經濟運行的綜合協調,監測工業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的生產經營情況,建立相應的運行調度機制並組織實施;協調解決工業運行中的有關重大問題;協調煤炭、電力、石油等經濟運行保障要素的供應和供需銜接;制定近期電力運行調控目標,協調指導實施計畫用電、節約用電、合理用電工作;建立重要物資緊急協調調控機制,制定應急協調工作預案,協調指導各有關部門組織實施應急措施,組織重要物資的緊急調運;指導、推進工業企業物流發展;負責交通運輸綜合協調,指導、開展多式聯運工作;承擔企業減負的有關工作。
負責承辦與工業經濟有關的地方性政策措施、規範性檔案草案的調研、起草工作;組織研究工業經濟的重大課題,針對工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提出對策建議;對工業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承擔行政複議與應訴工作。
負責全市民用爆破器材開發生產流通行業管理工作,承擔國防科工委及各軍工部門需要地方政府辦理的業務;負責縣域經濟辦公室日常工作;負責本科室職責範圍內的總結、匯報;負責本業務會議的會務工作;承辦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規劃與技改科

組織制訂我市工業發展規劃和目標,研究提出工業布局和結構調整方案以及促進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負責工業項目前期研究,制訂公布工業投資指導目錄,發布工業產業政策信息;協調解決工業涉及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政策性問題。
研究提出全市工業區建設和發展的政策措施,指導協調督促工業區的建設工作;協調工業區有關優惠政策的落實;指導工業區的招商引資工作。
指導全市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工作,編制下達年度技術改造項目投資計畫、市財政挖潛改造資金項目計畫和市財政產業結構調整資金項目計畫;組織申報自治區財政挖潛改造資金和自治區財政產業結構調整資金項目;擬訂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利用政府資金的使用管理辦法;負責審批、核准及備案本市許可權內的技術改造項目;負責組織申報自治區許可權內的技術改造項目和須國家審批、核准及備案的技術改造項目,協調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的實施;協助自治區做好技術改造項目減免稅的審核確認工作;匯總分析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指導技術改造投資項目招標工作;指導企業利用外資開展國際化經營。
負責研究提出高新技術產業及產業技術發展方向,組織制訂高新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的政策措施;提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規劃、計畫;指導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產業共性關鍵技術開發、產學研聯合、技術引進及消化吸收、重大裝備國產化的工作;指導技術創新服務體系的建設工作;制訂全市企業信息化發展計畫,指導工業企業信息化建設;指導全市經委口行業協會、商會、學會等社會中介組織;負責本科室職責範圍內的總結、匯報;負責本業務會議的會務工作;承辦委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產業發展科

研究提出全市電力、煤炭、石油工業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負責全市電力、煤炭、石油行業管理;組織制訂地方能源政策措施和技術規範、技術標準;對電力、煤炭、石油等能源進行綜合平衡和最佳化配置,編制電力生產供應年度計畫和調控方案以及計畫用電、節約用電措施;協調指導電力、煤炭、石油生產企業的生產經營,處理電力、煤炭、石油生產和供應中的重大問題;參與電力發展規劃,電價改革和管理工作;依法管理供電營業區劃分工作;負責電力行政執法與監督;負責煤炭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資格證的審批工作。
研究制訂全市機械、汽車、冶金、有色、化工、建材以及輕工、紡織、醫藥、食品、鹽業等行業發展規劃和產品布局,推進行業結構調整;貫徹落實行業政策和法規;負責組織制訂行業技術規範;協助組織行業技改項目、技術進步項目和中藥材規範化種植等項目的申報;協助開展行業科技成果、產品質量等評審工作;組織實施國家《食品添加劑生產管理辦法》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酒類管理條例》;負責全市醫藥儲備管理和藥品、器械的緊急調度工作。
負責擬訂全市工業企業貫徹實施國家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法律、法規、政策的辦法措施;依法制定全市工業企業節能節水、綜合利用、再生資源與報廢汽車回收、工業環境治理和環保產業的規劃及相關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依法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再生資源(產品、項目)、報廢汽車回收企業資格認定和有關管理工作;組織協調清潔生產和環保產業發展;負責資源節約、綜合利用與工業環境治理等重大示範項目的組織實施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套用;負責指導和管理全市散裝水泥工作;負責本科室職責範圍內的總結、匯報;負責本業務會議的會務工作;承辦委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中小企業科

對全市各種所有制、各種形式的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實施巨觀指導和管理,規範企業行為;研究制訂扶持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促進多種所有制企業公平競爭、共同發展;指導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負責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的審核工作;指導和促進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對外合作,健全完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服務體系和投融資擔保體系;負責管理全市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和鄉鎮企業發展基金;制訂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產權交易的辦法,指導企業開展產權交易;協調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中的問題。
研究制定全市糖業的發展規劃,推進糖業結構調整;提出制定糖業產業政策和法規的意見;監測、分析全市製糖行業生產運行動態,協調解決全市榨季生產的砍、運、榨、煉、銷以及生產運行中的重大問題;指導製糖企業開發新產品、加強產品質量監管,引進推廣新技術,促進綜合利用;研究、制訂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提出全市主要農產品深加工工業化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協調解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負責本科室職責範圍內的總結、匯報;負責本業務會議的會務工作;承辦委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防城港概況

防城港市位於廣西南部,地處中國大陸海岸線西南端,北連南寧市,南臨北部灣,東接欽州市,西鄰越南。現轄兩區一縣一市,分別是港口區、防城區、上思縣和東興市。有24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284個村委會和14個居委會。陸地面積6181平方公里,海域4萬平方公里。全市海岸線584公里,嶼海岸線222公里,陸地邊境線230多公里,有7個鄉鎮與越南山水相連。
地理位置:防城港市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地跨東經107°28′至108°36′,北緯21°36′至22°22′,居北回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帶,陽光充足。
地質地貌:全市境內山地、台地、丘陵交錯。北部及南部主要以低山丘陵地為主,山丘連綿起伏;中部為山地形;東南為沿海丘陵和海灣灘涂。十萬大山自東向西橫亘防城港市腹地,山脈全長130公里,橫跨兩國兩市一縣(即:中國、越南兩國,防城港、欽州兩市,寧明縣),主要山峰有18座,高度海撥都在1000米以上。河流10多條,均發源於十萬大山,多數為東南向,匯入北部灣,主要河流有:防城江、那梭江、茅嶺江、明江以及中越邊境的北崙河等。
氣候:防城港市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地區,冬季偏北風,夏季偏南風,年平均受颱風或熱帶低壓影響1次,最多3次,發生在6—9月份,風力一般8—9級。受海洋和十萬大山山脈的影響,境風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22°C,最高氣溫35.4°C,最低氣溫為2.8°C。
到2006年末截止,全市總人口82.21萬人,其中:港口區11.29萬人,防城區37.84萬人,上思縣21.50萬人,東興市11.8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86萬人,農業人口60.35萬人。按性別分,男性人口44.95萬人,占54.7%;女性人口37.26萬人,占45.3%。按年齡分,18歲以下人口16.76萬人,占20.4%;18-35歲人口29.29萬人,占35.6%;35-60歲人口26.32萬人,占32.0%,60歲以上人口9.84萬人,占12.0%。防城港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包括漢族在內有壯、瑤、京、侗、苗、仫佬、毛南、回、水、仡佬、滿、朝鮮、藏、黎、傣、維吾爾等21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48%,其中東興市江平鎮京族三島是我國京族的唯一聚居地。

港口區

港口區位於我國大陸海岸線的西南端,三面臨海,與越南隔海相望,下轄公車、光坡、企沙3個鎮和白沙萬、漁洲坪2個街道辦事處,面積3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769公頃(26500畝),水域面積13368公頃(20萬畝),其它面積為25604公頃(38萬畝)。2006年末總人口11多萬人,是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

防城區

防城區位於防城港市中心位置,是防城港市人口最多的一個城區,前身是防城各族自治縣,1993年5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防城港市後撤縣設區。全區總面積2445平方公里,轄4個
鄉6個鎮141個行政村、15個社區,總人口37.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9.26萬人,非農業人口8.34萬人,有漢、壯、瑤、京等19個民族成份,少數民族人口13.3萬人,占總人口的35.4%,是一個既沿海又沿邊的縣級區。

上思縣

上思縣位於防城港市北部,座落在風景綺麗的十萬大山北麓,全縣轄6鄉2鎮83個村委會4個社區,總面積2816平方公里,人口22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5人。壯族占86.8%,漢族占9.2%,瑤族占3.9%,其他少數民族占0.1%。
上思縣區位優勢明顯。縣城北距廣西首府南寧市100公里,東離欽州港121公里,南抵防城港118公里,西往崇左市109公里,西南穿越十萬大山到與越南僅一河之隔的東興市130公里,為防城港市唯一市轄縣。
上思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896.1小時,年太陽總輻射量達114.39千卡/平方厘米,光能資源較為豐富;年平均氣溫21.7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217.3毫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無霜期長,為各種動植物最適生長區之一。縣內的十萬大山,風光旖旎,民族風情濃郁,是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
上思土地廣闊而肥沃。境內土地面積423萬畝,其中耕地面積35萬畝,林地面積267.6萬畝;宜牧面積51萬畝;尚未利用的荒山荒地大部分可作林地、農地開發。土層深厚,植被茂盛,發展蔗糖業、林果業和畜牧業大有潛力。

東興市

東興市(縣級市,原東興開發區)位於防城港市西南部,現轄東興鎮、江平鎮、馬路鎮3個鎮,有31個行政村,10個社區。東興市政府駐東興鎮。東興市總面積540.7平方公里,陸地邊境線長27.5公里,海岸線長50公里,總人口11多萬人,主
要居住有漢、京、壯、瑤等民族,是我國京族的唯一聚居地,現有京族人口約1.5萬人。東興為國家一級口岸,1992年被國務院列為邊境開放城鎮,1996年4月,國務院批准設立縣級東興市,東興市既有海岸線,又有邊境線,與越南水陸相連,是我國通向東南亞唯一最便捷的水陸門戶。1989年中越關係改善以來,兩國商業往來日盛,國內外商賈雲集此地,東興成了中越邊境貿易最活躍的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