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模式

阜陽模式,安徽地跨淮河、長江、新安江3大水系,全省自然地分成淮北、江淮、沿江、皖南4個區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阜陽模式
  • 時代背景:地理、人文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性
  • 區域背景商品經濟不發達的落後的農業地區
  • 模式特點:以戶為單位的生產形式
產生背景,時代背景,區域背景,阜陽背景,形成原因,模式特點,發展概述,發展分析,三大模式,特點分析,縱向分析,阜陽現象,新阜陽模式,後發效應,新阜陽模式關鍵字,發展概況,發展評估,前景預測,何去何從,

產生背景

時代背景

這4個自然區域之間,無論經濟、地理、人文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性;近代工業的起步也有早有遲;發展的水平也很不平衡。因此,各地在選擇發展鄉鎮企業的方式上,很難套用一種模式。正是鑒於這種情況,各地從一開始就比較注意從當地實際出發,揚長避短,尋求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子。在經過多年摸索之後,到了80年代中期,大體形成了以阜陽地區為代表的“四專兩廠”型、以當塗縣為代表的“兩路並行、四輪驅動”型、以桐城縣為代表的“兩頭在外,四個並重”型、以城市郊區為代表的“城鄉一體化”型發展方式。

區域背景

阜陽地區過去是商品經濟不發達的落後的農業地區,工業基礎非常薄弱,從1978年到1983年,社會企業產值平均增長10%左右。農村實行生產責任制以後,集體經濟基本上蕩然無存。1983年底和1984年初,以時任阜陽地委書記陳復東為首的阜陽地區領導借鑑蘇南農村經濟崛起及沿海發達地區經驗,為振興阜陽農村經濟,改變阜陽落後面貌,而實行的以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為主要路線的經濟模式

阜陽背景

阜陽地處黃淮平原的腹部,大城市輻射不到,當時該地區的工業非常落後,不具備依託大城市或骨幹企業帶支發展鄉鎮企業的條件。
阜陽支柱產業為農業,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農業只能解決溫飽,要想靠其積累很多資金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全區的財政狀況普遍較差。當時的阜陽地區轄11個縣(阜陽市、阜陽縣、太和縣、臨泉縣、亳州市、渦陽縣、潁上縣、界首市、利辛縣、蒙城縣、阜南縣),其中9個縣長期靠財政補貼,政府也拿不出錢來興辦一些象樣的骨幹企業。
但農村實行生產責任制後,農民逐漸富裕起來,除了不愁溫飽,許多人手頭有了余錢,社會上的遊資增多。而且農村中不乏能人,僅三年自然災害時,該地區下放的職工就有3000多人,加上歷年退伍軍人5萬多,歷年高、國中畢業回鄉青年160餘萬人,是一支不小的人才隊伍。
因此,如果採取戶辦或聯戶辦的方式,興辦一些小型的企業,無論是物資條件還是社會條件,大體說還是具備的。於是阜陽地區決定改變單一集體辦廠的做法,放手讓農民自籌資金,自建廠房,自行管理,自負盈虧,一家一戶或幾戶聯合興辦企業,即戶辦廠、聯戶辦廠,這就是所謂的“兩廠”。然後循此而進,有選擇、有重點的培養發展專業戶、專業村、專業片、專業市場,即所謂的“四專”。由分散到集中,由簡單到複雜,由小到大,建立起一個多層次、多形式、多樣化的鄉鎮企業新體制。後被人們簡稱為“四專兩廠”。

形成原因

阜陽地區的主要經驗就是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以後,繼續創造激勵發展的政策環境,充分調動家庭經營的生命力,充分利用農業改革所帶來的經濟剩餘,把包產到戶所解放出來的生產力進一步通過市場組織起來,從而促使傳統農業區的經濟結構變革。
概括起來講,一是產業轉化,二是專業分工,三是適度的家庭經營規模。阜陽模式最鮮明的特徵就是放手發展私營經濟,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推進農村的改革進程。

模式特點

阜陽模式的基本特色分共性和個性兩個方面。諸如調整產業結構,促使農業向非農業轉化,這在全國農村都是一樣的,是有其共性的一面。
個性方面有以下幾點:
1、以小為主的戶辦、聯戶辦,也即私人企業超常態迅速發展。阜陽地區私人企業有4種形式:
① 以戶為單位的生產形式,規模很小,購銷自理,經營靈活,工藝簡單,在4種形式中,這種形式占絕大多數。
②以購銷契約為紐帶,既聯合又分散的生產經營方式。購銷統一,加工分散,互相依存,盈虧自負。這種形式還適用於專業村和專業群體。
③私營企業,它突破了一家一戶的經營方式,規模較大,僱傭勞工較多,獨資經營,工商一體,這種方式所占的比例也比較大。
④自願結合,若干戶聯合經營的方式,屬於以聯戶為特徵的私人經濟聯合體。聯合的含義很廣,而這種形式主要是在廠房、資金、勞力、技術等生產要素上的聯合。在4種形式中,這種形式占的比例較小。
所有制性質上看,這4種形式均屬於私營經濟。在短短的幾年裡,全區興辦起數十萬家戶辦、聯戶辦企業,這在全國也是罕見的。這些小企業投資少,生產規模小,經營靈活,在當時市場行為尚不規範、消費檔次普遍比較低下、政策非常寬鬆的歷史條件下,還是頗具活力的。但也有質量高、成本高、缺乏競爭能力和經不起風浪的一面,所以其生命力是很有限的。
2、以專見長。阜陽地區專業市場的形成,一般是先有戶辦或聯戶辦企業,在此基礎上形成專業村、專業片,而後出現專業市場。這個發展過程,農民生動的總結為“一戶富幾戶跟,幾戶致富帶全村,幾村聯片群體化,專業市場連萬家。”阜陽縣宜山區的孫阿榮老人,改革紡紗工藝,紡出了全區第一條再生晴綸線,因為成本低,銷路好,能賺錢,附近8個縣的農村婦女都跟著搞起再生晴綸線。這位68歲老太太被人們尊稱為“當代的黃道婆”,1982年病逝時,全村300多人參加葬禮,紡紗婦女停工3天以示對她的哀悼。
太和縣皮條村撕膜繩加工,由3戶發展到太和、界首兩個縣、8個區、16個鄉、200多個自然村、6000多個加工戶,年產值6000多萬元。鳳陽縣的陳興漢編蘆席發了財,在他的帶動下,周圍有3000多戶也跟著編蘆席。
阜陽地區的專業市場大致有三種類型:
一類是農副產品資源市場,如亳縣的中藥材市場、臨泉縣廟岔皮張市場、界首縣城關大牲畜交易市場;
一類是家庭工業品市場,如太和縣的尼龍繩專業市場、利辛縣的服裝專業市場;
一類是小商品市場,如界首縣光武城的小百貨市場。
3、產銷分工,服務於生產的第三產業發展之快出人意料。1986年,阜陽地區農村第三產業的比重已由過去的百分之幾增長到占農村社會總產值的18%-20%,而且幾年來一直保持著可觀的增長勢頭。
4、能人效應。凡專業化的經濟區域或成片致富的地方,無不由少數能人率先垂範,一帶二,二帶三,一戶帶幾戶,幾戶帶一村,一村帶一片,迅速擴展,使經濟得到發展。
5、鄉鎮企業所具有的明顯的簡易性,經營中較強的靈活性、綜合性、投資回收的高效性,也算是企業一個特點。

發展概述

阜陽模式是由農戶和政府共同創造的。1984年以後,全區出現幾十萬個專業戶、聯戶經濟體,形成1700多個專業片,10多個大型專業市場。到了1987年,專業村發展到707年、專業片2000多個,從中又產生出249個專業市場,平均每個縣有26個專業市場,這種速度,是一般人連想也不敢想的。
1985年,全區戶辦和聯戶辦企業創產值8.8億元,占鄉鎮企業總產值的67%;利潤1.2億元,占74.8%。鄉、村兩級集體企業90%承包給私人。
先富起來的農民紛紛創辦私人企業和合作企業,1985年,全區農村收入5000元以上的個體經營戶12萬個,年收入10萬元以上私人個體經營戶數千個,超過50萬元以上的有200多個,超過100萬元的40多個。
全區由農戶、聯戶直接創造或承包經營的產值占社會總產值的71%和淨產值的80%,擁有農村勞動力的92.9%。
阜陽地區各級黨組織和政府部門在扶持創造阜陽模式過程中,主要抓了兩項工作,一是思想解放,改革的步子邁得大。
清“左”工作上特別有力,從輿論上支持農民發展私有經濟,從政策上加以大力扶持,據統計,80年代中期,全區共制定了300多條發展私有經濟的政策和辦法。
二是幫助農民選擇道路。
阜陽地區的黨組織和政府部門,借鑑其他地區發展商品經濟的方法,更重視本地農民的成功經驗,逐步從實踐中提出一整套在傳統農區加快致富的辦法。
他們提出了“從不起眼的小商品起步”,提倡“窮地方重視‘窮辦法’”;提出“發展鄉鎮企業要依靠千家萬戶”,隨後又發展辦“四專兩廠”的路子;作出了繁榮農業、商業和小集鎮的決定;提出在“戶辦、聯戶辦基礎上辦好一批骨幹企業”的新方針,同時,又提出“辦好一批生態農戶,種養業也能致富”,很好的兼顧了生產力多元發展的需要。通過這兩方面的結合,樹立了一種新的政府形象:既不是包辦一切,也不是撒手不管,而是積極引導,以啟動私有經濟的發展,並提供保護、激勵、引導和服務。
改革之後,特別是80年代中期大力發展戶辦、聯戶辦企業之後,阜陽地區的經濟發展顯著加快,1984年工農業總產值為43.4億元,1985年51.6億元,增加8.2億元,增幅達到16%。1986年又創新成績,工農業總產值達到55.7億元,比1985年增加4.1億元,增長7%還多。
1986年阜陽地區農民純收入349.3元,比1978年增長了3.5倍,年均遞增20.6%,鄉鎮企業總收入達15.6億元,比1980年增長14倍,年均遞增57%。這些指標,均高於同期全國平均水平。
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對阜陽的做法極為重視,認為其有廣泛的套用性和巨大的生命力,決定在全省推廣。在1985年4月召開的全省鄉鎮企業先進代表大會上,發出了“發展鄉鎮企業的力量源泉在千家萬戶”的號召,要求全省各地“縣、區、鄉、村、戶、聯戶六個輪子一起轉”,六個輪子中以發展戶辦、聯戶辦為工作的重點。
同年5月,中共安徽省委又組織全省各地、市負責人到阜陽現場參觀學習。隨後,阜陽經驗迅速在全省推廣,江淮大地很快就興起一股辦企業的高潮。
1983年全省僅有鄉鎮企業44859個(只包括公社和大隊企業),1984年發展到428867個,1985年更上一個新台階,劇增至898101個,幾倍或近10倍的增長。《人民日報》從1985年到1986年,連續報導並評論阜陽地區辦鄉鎮企業的經驗,成了與“蘇南模式”、“溫州模式”並立的“模式”之一,成為包產到戶以後全國農村的三大“熱點”之一。
1987年初,中共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和中共安徽省委,特選定阜陽地區為全國鄉鎮企業制度建設試驗區。
3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這個農村改革試驗區。隨後,在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和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試驗區致力於深化農村改革探路,圍繞鄉鎮企業內部制度建設,改善企業外部環境和規範政府部門行為3個方面開展試驗,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其中,清理、整頓市場和交通路卡,政府部門合署辦公解決基層實際問題等3項試驗成果,受到中央有關部門的關注。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也於1988年秋批准在全省推廣。
1989年4月19日,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又召開專門會議,聽取阜陽鄉鎮企業制度建設試驗區工作匯報,並要求繼續搞好試驗區工作。

發展分析

三大模式

與我國經濟成長的另二大大模式分析:
1.蘇州模式——
蘇南和整個廣東都是一個特點,簡單的說那就是,利用區位、人力、土地等生產要素的低下的競爭優勢,全力引進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也就是說以外資的強力驅動作為經濟成長的動力。
中國的廣東與以蘇州為代表的蘇南都是這個模式運作,其外貿依存度都高的驚人(都在150%以上),這種經濟發展模式,對本地人的智商和管理組織能力要求不高,把中國內陸任何一個省份的民眾與沿海對調,其經濟發展發達的程度都不見得會比原有居民做的更差。
2.溫州模式——
以溫州為代表的浙江模式,其經濟成長的動力是基本內生增長為主,其技術含量比廣東和江蘇要高的多,雖然沒有外資背景,其產業層次很低,幾乎沒有高技術企業,市場特點以外銷為主,對國內的社會資源積累要比廣東和江蘇做的好。
3.阜陽模式: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阜陽地區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堪稱一枝獨秀,本地區到處呈現出一派忙碌印象、經濟繁榮、農民富足、政通人和、商販勤奮的景象。

特點分析

無論是蘇州模式和溫州模式其生存的基點都在外向型經濟,這也是其與中西部地區相比而言最大最核心的競爭優勢,由於改革開放後,我國的國內市場逐漸一體化,由於社會資源的追逐更高利潤的本性導致社會資源(人力、資源、資本等)開始在整個國家按照市場化配置,日漸向沿海地區匯集,而內陸省份由於不是國家體制,因而像國與國之間外貿競爭那樣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所以很難保護地方本土發展幼稚的產業和企業免遭沿海優勢企業的衝擊,所以,這一段時間,內陸省份的相對凋敝也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   沿海區的崛起相當大程度上是受惠於內陸地區的犧牲。

縱向分析

90年代中期開始逐漸沒落,沒落的自身原因當然難辭其疚,其更大的外因其實是被以溫州模式擠跨的,其生存的空間只能在我國經濟外貿依存度較低的時候才有可能,在我國經濟外貿依存度較低的時候,浙江沿海地區的企業的產品出口有限,產業規模和阜陽模式相差不大,很難達到規模經濟,也就意味著,其單件產品的成本很難降的下來,兩模式之間的競爭力大體相當。
然而風雲變換,隨著我國外貿依存度越來越高,溫州模式的海外市場越來越大,產業規模也隨著水漲船高,規模經濟的模式越來越明顯,同時期阜陽模式由於地域的缺陷,在產品出口上物流成本一直降不下,所以其出路只能以內銷為主,其所能面臨的市場容量與溫州模式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語,這樣其競爭劣勢越來越明顯,最終跨掉。

阜陽現象

溫州模式勝過阜陽模式根本是勝在地域上,所謂“幹得好不如生得好”是也,而尤為可怕的還不在這裡,我們知道經濟是緩解社會矛盾的潤滑劑,經濟越是發展不上,社會矛盾越是突出,問題也就跟著來了。反之,經濟越是發達,與歐洲美國的交流越是頻繁,人心觀念越是開放。機制越是靈活,反過來越是能促進經濟發展,一增一削,一個惡性循環,一個良性循環。
這就是阜陽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

新阜陽模式

後發效應

時代背景——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全球加工中心轉移到了中國,長三角在數量型擴張範疇內取得成功。它的運作軌跡和成功經驗可以為中部地區(包括阜陽)借鑑,而它的發展困惑正是阜陽下一步發展所必須避免的。
地利:20年為一個中周期。當今中國,東部經濟已經崛起,西部經濟已經啟動。而事實表明,沒有中部經濟的崛起,西部的振興是難以可行的。
阜陽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源遠流長的文化積累,豐富的地下資源和物產,以及人民迫切要求振興經濟的願望,等等。這一切,實際上造就了阜陽必定崛起的充要條件。
人和:阜陽經過了整頓調整,一個新興有作為的政府集團已經形成,它是地方經濟崛起的前提條件。發展雖然遲了一些,但對於那些由於缺乏整體規劃而盲目發展的區域而言,阜陽還是保留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為好。因為它的資源沒有被浪費,它的環境沒有遭到破壞,路徑依賴的危害還沒有出現,傳統勢力的弊端尚未侵入到新興產業領域和投資項目。
阜陽開發“後發效應”的成功關鍵在於,不走低度化道路、不走同構化道路、不走污染化道路,而走一條創新型發展道路,一條智力資本貨幣資本同步發展的道路。

新阜陽模式關鍵字

農產品、煤炭、廢舊資源——循環經濟下的三大關鍵字
阜陽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已發展到上百家,由單一養殖、種植、加工業向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多領域拓展和延伸,探索出具有阜陽特色的農業、工業、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等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湧現出一批發展循環經濟先進典型。三大循環經濟產業鏈年銷售收入190億元,解決14萬個勞動力就業。循環經濟已成為促進阜陽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發展概況

目前,阜陽市湧現出一大批發展循環經濟的典型,初步形成了多種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探索出一條符合阜陽實際,有效推動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之路,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圍繞農產品資源,打造“種植—養殖—加工—綜合利用”產業鏈,年綜合利用農作物秸稈200萬噸,林木枝椏柴100萬噸,銷售收入達55億元,解決勞動力就業5萬人;二是圍繞煤炭資源,打造“煤炭開採—加工—綜合利用”產業鏈,阜陽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已進駐24家企業,累計完成投資40多億元,形成年發電70億度,水泥200萬噸,創利稅近3億元;三是圍繞廢舊資源,打造“回收—加工—再生產品”產業鏈,田營再生鉛循環經濟工業區成為全國最大的廢舊電瓶回收和加工基地和安徽省最大的電源極板生產基地,再生鉛產量達到34.3萬噸,占全國同行業40%,實現產值74億元,提供稅收近2億元。

發展評估

1、風險規避——避免路徑依賴的陷阱,防止走老路
路徑依賴不是中部地區可走的招商引資之路,新阜陽模式必須引以為鑑。
所謂的路徑依賴,就是重複人家已經走過的道路。也就是走25年前珠三角的道路,走15年前長三角的道路。他們目前的困惑,一個是國際化的問題,一個是低度化化的問題。引進資本容易,引進創新理念難;引進項目容易,引進創新機制難;發展資源產業容易,發展技術加工型產業難;發展傳統產業容易,發展創新型產業難,發展智力型產業難,發展腦力產業難。阜陽有可能成為東部地區,即長三角、珠三角和渤海灣地區低度產業的轉移區。
當垃圾產業集中在阜陽時,阜陽將要重新啟動第二輪創新和革命的使命。50年代日本高污染區後來全部轉移到東南亞;改革初期,鄉鎮企業的盲目發展導致整個環境的污染嚴重。高能耗產業的發展,導致中國整體資源的緊縮和不可持續發展,崑山早期引進一些低技術含量的產業,目前已經面臨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台灣也把一些污染產業轉移到中國大陸,造成各種矛盾。

前景預測

可能的三種發展前景預測——差、中、優。
差:最差的結果是阜陽成為長三角低度產業的轉移盆地。經濟雖然得到啟動,然而環境的污染使阜陽人民深受其害,甚至會使阜陽人民喝不上一口乾淨的水,吸不上一口清淨的空氣。沒有可持續發展,人民將繼續貧困,十年後又面臨一個重新開發的局面。
中:不太理想的結果是滿足了阜陽經濟發展的需求,大量資源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崛起,使其在中部地區創造了名聲。在中部地區,阜陽取得了長三角紹興的位置,也成為中部區域商貿集散中心。但在國際資本的眼裡,阜陽僅僅是中國中部地區成本最低的地方。
優:一個全新的城市開始崛起。產業並舉與創新效應,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技術產業並舉,價值創新開始起作用,產品不僅進入東部和西部,而且在國際上打開市場。教育產業的崛起,形成教育產業鏈。教育的國際化,信息化和產業化目標逐步得到實現,由此培養的大量科技人才和熟練勞動力,適應中國中部經濟崛起的人才需求。交通樞紐形成匯聚效應,形成熟練勞動力的匯聚,技術人才的匯聚,信息資源的匯聚,資本的匯聚,技術的匯聚。物流中心開始發揮作用,輻射四周,形成中部地區的示範效應。創新機制的形成,使阜陽的資源產業得到更有效的開發。人力資本依託型的發展模式開始形成。

何去何從

原本應是長三角追逐的目標,在阜陽地區也開始露出苗子。何去何從?靠的就是全新的價值、理念和創意;意識流、思維流和決策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