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意見

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意見

江蘇省府於2012年12月出台《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意見》,《意見》明確提出:當公辦學校有空餘學額時,要採取公開報名和搖號方式確定,到2015年,每所公辦學校擇校生比例控制在招生總數的10%內,確保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率達90%以上等新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意見
  • 時間:2012年12月
  • 地點江蘇省
  • 主持人:江蘇省政府
政策解讀,擇校名額,擇校生指標問題,普通高中禁辦國中,其他政策,

政策解讀

擇校名額

政策:《意見》針對民辦學校招生及公辦學校空餘學額使用作了明確規定:提出“民辦學校實行自主報名、免試入學,自主報名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規模時,應採取搖號方式錄取”,要求各地“科學劃定學校施教區,保證施教區生源數量與學校招生規模基本適應,有空餘學額時,應採取公開報名和搖號的方式確定,到2015年,每所公辦學校擇校生比例控制在招生總數的10%以內”。
擇校問題擇校問題
解析
江蘇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馬斌處長解釋說,這一規定針對全省每一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招生。意味著公辦學校就近入學,有空餘名額採取報名搖號錄取的方式;民辦學校自主招生免試錄取,如果招生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規模,也是採取搖號的辦法。“公開搖號”的範圍有多大呢?比如鼓樓區的一所名國小有空餘名額,所有南京的適齡兒童都能報名參加搖號嗎?馬斌指出,按義務教育“不跨區招生”的原則,原則上搖號只能針對本區內的學生,並實行“免費免試”原則,但是具體實施細則由各縣(市、區)制定,從明年起實施,前提不違背國家和省里的政策。
馬斌強調,“劃分學區,就近入學”始終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的主導政策,各所公辦國小和國中首先是要做好學校招生規模和學區內生源配比的協調,最大程度的保證學校的招生規模和學區內生源匹配,儘量減少學位出現大範圍的缺額或者不足。省教育廳將督促學校每年提前做好對本學區內生源情況的調研。“各地在把握當年人口增減的趨勢下,合理劃分學區。”根據計畫,到2015年,全省各所公辦國小和國中都要把擇校生比例控制在本校招生總量的10%以內。除了這些搖號進入的學生以外,還包括兩類特殊學生。“一是有特殊才能的孩子,江蘇推行國小特色化建設,如果這個孩子的特長和學校的特色契合,是可以被特許擇校的;還有一種,比如有的孩子父母是部隊的,野外工作的等等,個別的家庭困難的,也是可以的。”
實施困難
“這個政策實施起來會很困難。”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育專家分析道,按照政策要求,要科學劃定學校施教區,保證施教區生源數量與學校招生規模基本適應,而就現狀而言,這點做起來會很複雜。以南京為例,目前有些熱點學校的學區比較狹小,甚至出現學區生和擇校生倒掛現象。解決這個問題,只有重新劃分學區。“調整學區帶來的問題會很多:第一,家長不答應,把孩子調到熱點學校學區,家長很開心,而如果把學區劃到家長不願去的學校,那可要鬧翻了;第二,調整學區需要摸生源,而每年的生源也不一樣,比如明年上學的是金豬寶寶,這一年的孩子特別多,所以生源壓力很大。這樣說來,要根據每年的生源情況變化去調整學區,也不是易事,需要多部門的配合。”
擇校問題擇校問題
“有空餘學額時,應採取公開報名和搖號的方式確定,到2015年,每所公辦學校擇校生比例控制在招生總數的10%以內”。對於這條新政,不少家長在拍手稱快的同時,又產生質疑:“學校究竟會拿出多少空額來搖號?”
“如果搖號時間比較早,學校對自己的生源還並不了解,即使對學區生的總量有一個估算,但是不同的學校會有不同的考慮,比如自己的學區生到底會來多少?會不會流失?在這樣的情況下,拿出的搖號名額是不準確的。如果學校拿多了名額去搖號,到時候學區生來多了就解決不了,要是拿少了,可能最後就出現招不滿的現象;而如果搖號時間晚,那對學校招生來說就更沒有意義了,因為學校該招的都已經招的差不多,沒有多少空額。”對於搖號,南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中校長苦笑著說,搖號的做法在實際招生中有很多不可操作性。“國中的招生計畫管理沒有高中那么嚴格,往往學校公布的招生計畫和實際的招生人數是有差距的。現在各個區都想把區域裡的高中做好,所以鼓勵國中多招,計畫上也沒有那么緊。”
“雖然說擇校生比例要控制在招生計畫的10%,但是實際上,現在的熱點學校根本做不到!”採訪中,南京一位名小校長告訴記者,至於到時候多少名額要拿出來搖號,還要看具體的政策要求和生源情況。

擇校生指標問題

政策:《意見》對推行優質普通高中指標生均衡分配政策作了規定,要求各地“嚴格落實四星級普通高中70%以上招生指標均衡分配到所有國中的規定,自2012年起,所有公辦國中招收的擇校生畢業時不再納入四星級及以上普通高中指標生範圍”。
擇校問題擇校問題
解析
一位教育界資深人士向記者分析說,按照意見要求,就是到2015年,各地所有的四星級高中七成以上招生指標將分配到所有國中。而從今年擇校進來的新初一學生,三年後考高中將不得享受四星級高中的指標生待遇。
據了解,中考指標生政策一直作為遏制擇校、促進均衡教育的重要舉措。以南京舉例,目前南京指標生計畫具體分配時,70%的指標生計畫向所有國中校分配,有30%要再次向公辦國中校分配,這也是為了鼓勵學生在家附近就近升入公辦國中,採取的傾斜政策。目前南師附中、金陵中學等老牌名校都在實施指標生政策,指標生計畫比例為本校招生計畫的50%。而江寧高級中學已經試點70%的指標生。
反響
“不過到2015年所有四星級高中都拿出七成指標來分配,也存在一定風險。”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比如南京目前有24所四星級高中,但按照現實情況,並不是所有的四星級高中都能稱熱點校,所以70%的招生計畫拿出來分配,招生會陷入尷尬的境地。
對於大力推行的高中指標生政策,也有人質疑會有另一種“不公平”。據了解,根據《無錫中考中招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無錫市區熱門高中計畫內招生分配指標2012年提高到60%,2013年提高到70%,2014年起將實行除自主招生外的計畫內招生指標全部分配。“招生指標實行分配,可能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反而進不了名校,而一些學業水平還沒達到這個學校水準的學生進來了卻跟不上學習進度。”採訪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學校老師表示。
“我們家孩子成績很優秀,家門口的學區學校比較一般,所以今年‘小升初’時進行了擇校,最後被一所名校錄取。現在突然說三年後他不能考指標生,這可怎么辦?”南京學生家長張女士得知這一信息後焦慮不已。“之前沒有人跟我們說過,今年小升初時的擇校生身份會影響到三年後考高中的機會,不然我們升學時還能好好掂量掂量。”劉先生無奈地表示,按照政策,三年後所有的四星級高中都實行指標生政策,占招生計畫的七成以上。“那我孩子的壓力好大,他只能在激烈的中考中去爭取那30%的計畫,機會小了很多。”採訪中,除了今年新初一的家長憂心忡忡,一些面臨小升初升學的國小高年級家長也糾結不已。“如果小升初擇校,那意味著放棄三年後孩子考指標生的機會。我看過孩子的學區學校還行,我們打算就將就上了,不然中考時所有的擇校生都在競爭那剩下的30%的招生計畫,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也有老師指出,這一政策對2012年初一學生不太公平,但對遏制擇校熱堪稱一劑猛藥。
擇校問題擇校問題

普通高中禁辦國中

政策:《意見》明確要求各地“按照國家有關要求推進初高中分設,普通高中不得舉辦或變相舉辦國中學校或國中班,已經舉辦的應立即糾正,到2015年,形成省轄市中心城區普通高中由省轄市統一舉辦管理、義務教育學校由區統一舉辦管理的格局”。
解析
根據國家要求,高中和國中分離。這次省政府非常明確,從辦學管理體制上理順。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相關負責人指出,高中國中學段並存於同一學校的弊端主要有三點:一是不利於教育教學和管理的精細化;二是不利於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三是不利於高中教育的最佳化提升。尤其是熱點高中辦的國中,勢必成為熱點國中,成為家長追逐的焦點。熱點高中辦國中是導致擇校熱的重要原因。如果知名的高中與國中抱成團,無形中讓其所屬的國中也變成星級。
據了解,高中舉辦國中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老城區學校,辦學都很有歷史,在開建之初規模就已經定了下來,地處中心城區學校,學校生源數量充足。這一現象在蘇州、無錫等城市都普遍存在。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幾年的整改,很多市、縣已經拿出了具體方案,通過資源整合、布局調整、控制招生規模,很多高中校已經和國中分離,如南京一中、中華中學等知名高校已經完成與國中剝離,蘇州市教育局直管的3所四星級高中的國中部徹底與高中脫鉤。另一種模式則是新建城區配套依託高中校的國中校,或者是給生存狀態較差的薄弱學校冠上“名校分校”的招牌。
擇校問題擇校問題
反響
“我們馬上就要小升初了,在選擇目標學校的時候,有一點必須考慮,就是要選有高中背景的學校,主要集中在名校分校。”家長劉女士告訴記者,很多家長都會和她有相同的考慮:第一,是名校辦的國中,在教育理念、課程設定等方面一脈相承;第二,一般來說,高中都會把國中分校作為生源基地,在今後中考時會有一些優惠條件。“不過現在說高中不許辦國中,不知道是不是一刀切,那名校的分校是摘掉高中的牌子還是高中以後不管了?這個我還是很關心的。”
對於高中辦國中,採訪中質疑聲比較多的還是集中在“名校辦分校”的問題上。一位教育界知名人士指出,高中名校辦分校,確實造就了一批優質校,進而成為熱門校。而問題的關鍵在於這進一步拉大了校際差距,並進一步炒熱了名校,加劇了擇校。“‘名校’被炒熱,名校辦分校,導致了教育發展的畸形。”採訪中,南京某民辦學校校長直言不諱:“名校不斷辦分校,越辦越大,一些普通學校則越來越猥瑣。現在名校冠名合作辦學,但問題是扶持了一批,但又扼殺了一部分。”
對此,教育廳有關人士指出:名校長期而直接地介入辦分校將引起義務教育發展格局的傾斜,應轉變合作模式,逐步取消名校冠名。“如可考慮引入契約制度,由區縣政府與名校簽訂合作協定,以3-5年為期限,明確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詳細說明合作方式;並以此為依據,接受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督導。” 

其他政策

2015年所有學校達到均衡發展要求
《意見》提出,到2015年,所有縣(市、區)達到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要求,70%以上的縣(市、區)達到省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要求,50%以上的義務教育學校達到省定現代化辦學標準。到2020年,所有縣(市、區)達到省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要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達到省定現代化辦學標準。
高級教師須有兩年農村任教經驗
《意見》明確規定“城區中國小教師評聘高級職務(職稱),須有在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2年以上的經歷”。通過設定特級教師特殊崗位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有潛質的教師開展定向培養培訓,力爭到2020年,每所鄉鎮中心國中和國小都有一名特級教師,鄉鎮中心國中和國小校長都參加一輪境外培訓。
五類特殊群體得到更多關注
《意見》對五類特殊群體給予了更多關注。
第一是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提出“確保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率達90%以上。
第二是提出“建立農村留守學生普查登記和社會結對幫扶制度,健全安全保護預警應急機制”。
第三明確要求“按照普通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6至8倍的標準安排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
第四提出“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費補助政策,完善政府主導、學校聯動、社會參與的資助體系”。
第五要求“普遍建立學生髮展指導中心”,“教師要以熱心、誠心和耐心感染教育學習困難學生”,“確保學生不因學習困難而輟學”。
全面落實課程安排公開制度
《意見》提出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從嚴控制教輔材料,全面落實課程安排公開制度,推動實現“減負”工作常態化。嚴禁學校與社會機構聯合開展“奧數”等與升學掛鈎的各類培訓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