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快建設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建議

建設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是省委、省政府從全省科學發展大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經過省和相關市的共同努力,已經制定了科學規劃、建立了聯動機制,實現全面啟動。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積極對接中。為了加快落實《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推動圈內各市緊密連線、一體發展,泰安市政協於去年下半年到國內發展比較好的長株潭都市圈、西安都市圈等進行專題調研,並召開專家會議進行深入座談研討。現結合調研情況,就加快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建設提出如下建議:
一、注重頂層設計,把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上升為國家戰略。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包括濟南及周邊的泰安、淄博、萊蕪、德州、聊城、濱州,共涉及7市、52個縣市區,人口和面積分別占全省的34.8%和33.2%,該區域南接長三角、北臨京津冀,東西分別與山東半島城市群和中原經濟區相連,區位優勢明顯;區域內面積、人口、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服務業增加值都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城鄉居民收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是我省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區域之一,是全國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樞紐,具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只是山東省的發展藍圖,要想積極推進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建設,使圈內的資源優勢和潛在能量得到進一步整合和釋放,推動山東的發展水平有更大的提升,就要注重頂層設計,爭取將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上升為國家戰略。我省出台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高效生態區以及長株潭城市群等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都得到一些先行先試的優惠政策,增加了區域發展的吸引力,得到了快速發展。要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把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做大做強,形成核心帶動、圈層推進、效應擴散的發展格局,在我省參與國內外競爭中發揮骨幹作用,成為連線沿海與廣大中原地區發展的戰略高地。
二、強化融合意識,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建設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就是要聯動發展、融合發展、一體化發展,從而形成綜合實力強大的區域經濟板塊,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產業一體化、環境保護一體化、教育衛生一體化、行動電話網際網路一體化。首先,要強化一體化意識。目前區域內各市都表現出較強的經濟協作願望,一體化發展具備一定基礎,要因勢利導,進一步強化經濟協作、互利共贏理念,主動打破行政區劃壁壘,推動資源要素在更大範圍內配置。其次,要明確當前一體化發展的主要內容。區域一體化涉及很多方面,要按照統籌謀劃、分步實施、先易後難、重點突破的原則逐步向前推進。目前要重點推進發展規劃、基礎設施、要素市場、生態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一體化。三要優先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建議省政府有關部門將濟南至泰安東部高速公路(快速通道)、G104京福線界首至滿莊段改建、G105改線、青蘭高速肥城桃園出口至東平連線線、東阿至東平黃河大橋、京航運河泰安港及大清河支航道等項目納入經濟圈綜合交通體系發展規劃,在資金安排、建設時序等方面給予傾斜。建議省政府儘快啟動山水聖人旅遊線(濟南至泰安曲阜等)城際鐵路,將濟南機場改名為濟南/泰山國際機場,以擴大名山效應,提高省會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協調濟南鐵路局儘快出台同意聊泰鐵路接軌意見,力爭今年核准實施;啟動泰安機場的規劃立項;加快京杭運河泰安港建設,把泰安港打造成為南聯長江的重要水陸交通樞紐。
三、創新體制機制,激發內生動力。要實現融入發展,必須創新體制機制,特別是要建立實現資源共享、產業互補、合作共贏有利於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要加強 “圈”內各市間的雙向互動,著力推進發展規劃一體化,要加強濟南、泰安、萊蕪、淄博、聊城等城市的對接,對涉及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產業布局、資源開發、市場開拓、環境治理、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問題,共謀劃、共建設、共分享、共繁榮。加快完善區域一體化信息網路,推進農業、旅遊、物流、人才、勞務、房地產等重點領域信息網的聯網工作。著力推進要素市場一體化,依託濟南區域性金融中心,深入推進金融保險業的同城化步伐。按照互利互惠、方便快捷的原則,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對接融合,建設統一的物流市場、金融市場、旅遊市場和文化交流市場等。著力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加快建立與濟南科教合作、技術創新平台,逐步形成政策協調、制度銜接、市場一體、服務貫通、資源共享、利益一致的人才開發新機制。加強濟南及周邊城市的對接,推進社會管理信息資源共享和社會治安配套聯動。著力推進優勢產業一體化,主動與周邊市大企業、大集團對接,推進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
四、科學編制產業規劃,加快推進產業協作。根據經濟圈發展總體規劃,結合圈內各市的產業狀況,科學編制產業發展、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科技文化等專項規劃,進一步明確各市發展布局和重點,形成生產要素互補、上下游產業配套、城市合理分工的產業布局,避免產業趨同和低水平重複建設。發揮泰安優勢產業的生產研發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聯合開發新產品,做大產業規模,將泰安打造成經濟圈重要的輸變電設備產業基地、特種車和專用車生產基地、無機非金屬材料基地、礦山裝備生產基地、新能源和節能環保裝備生產基地、生物醫藥與生物育種產業基地和高品質農副產品生產供應基地。依託泰安煤炭、化工、食品、紡織等傳統產業,強化相關產業鏈條的延伸和循環鏈條的閉合,推進傳統產業最佳化升級,推進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著力培植壯大蔬菜、油料、種子、畜牧、苗木花卉、泰山茶、鄉村旅遊等產業體系,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和標準化建設。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培植一批龍頭企業,壯大優勢產業集群,逐步形成區域性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合理化。
五、發揮比較優勢,推進旅遊文化的多元融合。發揮泰山旅遊文化引領作用,推動濟南及周邊城市發揮各自旅遊資源優勢,打包推出一體化精品旅遊線路,面向全省、全國進行品牌行銷,積極打造經濟圈旅遊整體形象。以弘揚泰山文化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加快建設一批大型文體娛樂項目,打造一批文化演藝品牌,聯合舉辦大型文藝演出,聯合舉辦國際和全國性的會議和展覽,共同承辦重大國際、國內體育賽事和會展接待,聯合推出一批有影響的文藝團體和一批特色鮮明、具有較高美譽度的文藝作品。強化旅遊區域合作,強化旅遊市場管理,合力構建合作保障機制,努力推進跨區域無障礙旅遊建設,加快形成自然觀光與文化觀光相協調、旅遊產業與文化產業相結合、各類要素相配套的旅遊文化產業體系。推進濟南、泰安、曲阜旅遊一體化,形成具有較高國內外知名度的旅遊度假目的地。
六、加強泰山生態環境的共同治理和保護,建設美麗和諧城市圈。生態建設是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一體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用生態文明、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發展,著力推進生態建設一體化,強化圈內城市的協調聯動,加強環境聯合監管、環境同治,同步推進資源開發、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共建生態文明。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定位,推動圈內各市制定統一政策,規範礦山開發、旅遊開發等建設活動,加大對破損山體的修復與保護,減少水土流失,共同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生態建設實現永續發展。著力加強對泰山的保護,泰安、濟南兩市環繞泰山,地緣聯繫緊密,加強泰山生態環境的共同治理和保護,是生態建設重點,將對綠色經濟示範區定位的打造和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建議以建設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為契機,統籌搞好泰山生態環境的保護,由省政府統一組織,堅決制止、打擊亂采亂挖泰山石、泰山玉,以及在景區亂搭亂建等問題。依託泰山風景秀麗、適宜人居等特色,把泰安建設成為魯中地區生活舒適的居住區、中華老年養生基地。加強大汶河、東平湖水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建立水資源利益共享機制,提升東平湖、大汶河對濟南及周邊城市用水安全的保障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