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金經·胡琴

者用雨點沖刷竹葉沙沙作響,寫琴聲之樸實沉厚:用澗泉迸流於冰上,寫琴聲之地鏘有力,清脆悅耳。

曲子描寫琴聲,出現了兩個不同的感情階段,由起初的空湛如秋之冷水,轉為曲末的哀怨淒切如昭君出塞。寥寥數筆,便宜將琴聲中所含感情的變化描摹而出,令人馳神秘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閱金經·胡琴
  • 創作年代:元代
  • 文學體裁:小令
  • 作者:張可久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閱金經·胡琴
雨漱窗前竹,澗流冰上泉。一線清風動二弦。聯,小山秋水篇⑴。昭君怨⑵,塞雲黃暮天。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⑴小山:西漢淮南王劉安手下的文學待從,有大山/小山之分,準南小山存世的著名作品是《招隱士賦》,”俗稱“小山賦”。又北宋詞人晏幾道號小山,有《小山詞》,風格婉麗。又張可久,字小山,這裡具有多義性。秋水篇:《莊子》篇名,述恬淡無爭的原理。這裡泛指清空高妙的樂聲。
⑵昭君:王昭君,漢元帝時宮人,因和親遠嫁匈奴。昭君怨,樂府名,又琴曲名。但此處也可按字面理解為“昭君怨恨”。

白話譯文

像大雨沖洗著窗前的翠竹,又像澗中的泉水在冰上流淌。琴弦聲響,仿佛有一線清風吹過一般。他把《小山賦》和《秋水篇》的意境聯結在曲子裡。有時雙激起人們像昭君出塞那樣的幽怨。邊塞的黃昏天裡,布滿彤雲。

作品賞析

此曲的起首兩句,運用比擬的手法,十分生動形象。作者用雨點沖刷竹葉沙沙作響,寫琴聲之樸實沉厚:用澗泉迸流於冰上,寫琴聲之地鏘有力,清脆悅耳。這不由得讓人們回想起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琶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之句。“一線”十字點明了這兩種聲音的來源。古人常把琴弦上泫出的聲音與風聯繫起來,而“一線希望清風”將琴聲的縷縷不絕以及指法,弓法和柔和,嫻熟,表現得形象貼切,使曲子充滿了詩意和美感。“聯”是一字句。散曲中的一字句除能表達自己獨立的意思外,還能與上下文連續表彰。這裡的“聯”字,即可以理解為琴聲翩翩相聯,雙順理解為所彈奏的內容連續不斷,表現了琴聲的圓潤悠揚或內容的豐富。
曲子描寫琴聲,出現了兩個不同的感情階段,由起初的空湛如秋之冷水,轉為曲末的哀怨淒切如昭君出塞。寥寥數筆,便宜將琴聲中所含感情的變化描摹而出,令人馳神秘往。

作者簡介

張可久(約1270~約1350),元代著名散曲作家,浙江慶原路(路治今浙江寧波)人。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並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現存小令800餘首,為元曲作家最多者,數量之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