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糖86-2121

閩糖86-2121

閩糖86-2121是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以Q61為母本,CP49-50為父本有性雜交後經多年選育而成,2004年12月通過福建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委員會認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糖86-2121
  • 產量表現:糖廠可增收1000多萬元
  • 特徵特性:植株高大,中大莖,節間呈圓筒形
  • 研究工作者:林一心、曾東火
品種信息引,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要點,適宜範圍,

品種信息引

研究工作者:潘世明、郭陳福、林一心、曾東火、王子琳、王水琦、李瑞美、李海明、戴藝民、楊焜正、林加耕、吳松海、吳水金、韓延南、林細蘭。

特徵特性

植株高大,中大莖,節間呈圓筒形,白色蠟粉多,莖色未露光部分淺紫色,曝光後紫紅色,芽橢圓形,芽尖抵生長帶,芽翼小,芽溝不明顯,生長帶平,顏色象牙色,曝光後紫紅色,根點2-3排,不規則排列,無氣生根,無生長裂縫,無木栓斑塊,葉寬中等,葉色濃綠,葉較長,葉劍形挺直,無57號毛群,葉舌三角形,內葉耳披針形,外葉耳退化。閩糖86-2121萌芽快,萌芽率一般,分櫱率強,前期生長快,後期生長旺盛,有效莖數多,無氣根,無水裂,粗生耐旱,中晚熟,高產穩產,高抗嵌紋病、黑穗病赤腐病、梢腐病和鏽病。該品種在福建省多年多點試驗平均畝蔗莖產量7.8噸,11-2月份平均蔗糖份14.40%,每畝含糖量1.1噸,比福建主栽品種閩糖70-611增產28.06%、蔗糖份提高0.19個百分點(絕對值)、增糖29.85%。

產量表現

據相關資料顯示,閩糖86-2121適應性較廣,只要栽培管理措施得當,都能獲得增產、增糖效果。閩糖86-2121可在適宜地區示範推廣10萬公頃,可增加甘蔗150萬噸, 按噸價200元計,蔗農可增收3億元;糖廠可增收1000多萬元,國家可增加稅收200多萬元。

栽培要點

1、每畝3200-3300段雙芽苗為宜,播種前種苗應石灰水加5%多菌靈消毒蔗種,一般浸種1-2天;畝施50公斤左右的牛糞乾、豬糞乾等有機肥或3-4擔腐熟的土雜肥
2、施肥。齊苗後,每畝施10公斤左右的三元複合肥;分櫱初期,可施些尿素有機肥,分櫱中期—伸長期,結合小培土,每畝施20公斤尿素、15公斤氯化鉀;結合大培土,每畝施30公斤尿素、15公斤氯化鉀。
3、分櫱後期至伸長期間,每隔15-20天除去過密、細弱、受過蟲害的分櫱苗,至大培土時,控制畝有效莖數在4000-5000條左右。
4 、蟲害防治。甘蔗主要害蟲有螟蟲、蚜蟲、薊馬,發生較普遍、嚴重。

適宜範圍

適宜在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蔗區都可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