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趣坊:舊時書坊

閒趣坊:舊時書坊

《閒趣坊:舊時書坊》內容介紹:劉先生一生經營外文舊書,當然懂外文,也熟悉民國版舊書。北京舊書坊的老店員中藏龍臥虎,像他這樣的能人,現在幾乎見不到了。劉先生在西城中國書店,我是在燈市口的中國書店與他相識的,常從他那裡聽到一些書林趣話和文壇掌故。例如他過手的舊書,就有徐志摩送給陸小曼的簽名本,也有光緒年間涉及我國最早出版法的刻本。我收藏的日本東京版增田涉譯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便是他幫我找到的。唐弢給他的信則是感謝他為自己找到了斯諾編譯的《活的中國》英文本,信中說:“此書第一部分全為魯迅作品,我想從編者的序言中了解他對魯迅的評價,供研究參考之用。茲特送上書款五元,請即交來人帶下為感!”研究家和販書人的友情,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基本介紹

  • 書名:閒趣坊:舊時書坊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頁數:421頁
  • 開本:32
  • 作者:秋禾 少莉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804244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閒趣坊:舊時書坊》著意於從學人、文士眼裡的書坊、心中的坊友以及坊友自身的作為等角度選編文章,凡六十三題,內分三輯:輯一回溯自清初掃葉山房以來,北京上海南京濟南西安揚州蘇州鎮江杭州長沙福州香港台北等地舊書流通業的歷史風貌,對中國書店、來薰閣、通學齋、抱經堂、來青閣等歷史上著名的老字號店肆,介紹尤詳;輯二由店及人,為舊時坊友如孫殿起、雷夢水、朱甸清、陳濟川、陳乃乾、楊壽祺、郭石麒、徐紹樵、朱遂翔、郭紀森、徐元勛等立傳。更是中國舊書業不可多得的人物資料;輯三則是作為幕後主角的坊友走到前台,現身說法,以第一人稱的自述,留下第一手的歷史文獻,與前兩輯構成互補和潛對話。

圖書目錄

書坊舊事(代前言)
輯一坊間舊影
掃葉山房創始年代考
琉璃廠的古舊書店
來薰閣琴書店
琉璃廠後記吉川幸次郎
琉璃廠今昔
中國書店五十年
中國書店競拍三記
值得一記的中國書店
“購書告白”
上海書肆回憶錄
上海書林夢憶錄
上海的舊書鋪
我淘舊書的經歷和故事
記得自忠厚書莊的善本書
杭州舊書業回憶錄
民國杭州舊書業
濟南書肆記
濟南古舊書店變遷小史
長沙舊圖書業概況
訪長沙占舊書店
揚州書店和舊書攤
朱甸清與萃文書局
李光明書莊及其他
半世紀前南京買書小記
西安書市漫憶
福州南后街舊書鋪
福州中洲島舊書攤記
吳門訪書
蘇州的書市
昆明舊書攤
南牖舊書鋪
大江南北淘書記
舊書攤
樂淘在神州舊書店
訪書瑣憶
輯二書友漫志
海王村人物
琉璃廠畔話“三卿”
《販書偶記》和孫殿起
余之購書經驗
善識古書的陳乃乾
古籍版本目錄學者陳濟川
以書會友的郭紀森
憶雷夢水
賣舊書的老人
從買書想起雷夢水
我與舊書店
記郭石麒
記徐紹樵
記傳薪書店
魏隱儒和他的《中國古
籍印刷史》
賣書人徐元勛
古舊書店的老師傅
走在潘家園
輯三販書偶記
藏書家倫哲如
我的從業經歷
一位古舊書商的從業經歷
古書店從業記
我在上海舊書店當學徒
故紙情深
故紙堆中不老松
舊書店之美談
販書雜記
《書林瑣記》及其他
說說《中國舊書業百年》的書香
坊間書友何在(代後記)

後記

當我上世紀80年代初,從蘇南北上求學,負笈燕園之初,其實並不認得線裝書為何物,雖然我進北京大學讀的專業是“圖書館學”。而圖書館,正是近代以來收藏著大量線裝古書和舊平裝書的地方。
所喜北京大學圖書館在那年頭,還沒有把館藏線裝書當作“國寶”來典藏。有幾個閱覽室貼牆就放著從不上鎖的大書櫥,裡面就是《太平御覽》、《淵鑒類函》和《古今圖書集成》等一個個藍布函典藏著的線裝書,讀者可隨意開門取閱。我那時正上著中文系的中國文學史課程,於是時常於課間轉悠進去,挑出感興趣的某一函胡亂翻看,摘抄一些資料卡片。
那時候的大學是有傳統的,在制度上是很看重來讀本科的大學生的。一張綠皮的本科生借書證,可以借出十本書,其中的關鍵之處在於,清代以來的線裝書也在外借之列。如今看來,卻已是了不得的事!
我就曾通過學校圖書館的出納台,借過好幾函線裝書到宿舍里,放在桌上枕邊悠著看。大學三年級的春天,系裡號召高年級學生為北大傳統的“五四科學討論會”準備“論文”。我記得無意中借過的一部《而庵說唐詩》,卷首卷尾各裝幀著一頁“萬年紅紙”,正好用來說明我要宣講的中國古書保護技術中的“染紙避蠹”問題,於是把那清刻本再次借出來,並在講台上展示給大家看,橘紅色的染紙“萬年紅”很亮眼,雖然線裝書葉上仍然有著蠹過的蟲眼。從此老師同學都認為我在專業領域裡,是要走古的那一路的。現在回頭看去,果然如此。
其實那不過是大三年級的事兒,二十歲上下的年齡,誰就一定“決心”走“那一路”了?無非是在課上課下的潛移默化中,無形中“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兒”。由此想到線裝書的流通與國學普及之間的關係,古舊書的易見易得,絕對是養育“國學種子”的一個“道兒”了。
在以往只有私家藏書,沒有公益性的圖書館機構之前,尋常人家的學子往往是通過街頭的書攤、坊問的書鋪和都市間的書店來求知進學的。鄧雲鄉先生在《魯迅與北京風土》中說:
常去書鋪,坐坐也好,談談也好,在答問之中,都有不少學問。如果顧客是位專家,鋪主也就在買賣之中,順便討教,增長知識。如果買的人學識較差,店主也會娓娓不倦地向你介紹。這一方面固然為了做生意,另一方面也使你增長不少知識。經常瀏覽琉璃廠書鋪,那便版本、目錄、校勘之學,與日俱增了。在琉璃廠書鋪中,各個時期都有不少版
本、目錄專門家……那些一般的書店夥友,也要有一定的專
業知識和專門技藝,才能勝任工作。
能夠到書鋪里坐坐談談的,其實已經不是一般學子所能為的,那至少得有個“文人”、“學者”的桂冠,至少也得有個“專家”、“教授”什麼的頭銜。否則,即使老闆看茶上座,你大概也難得坐下來;即使偶然坐下來了,也不一定能夠坐得住,坐得長。為什麼?肚皮里的知識不足以從容答問唄!書鋪老闆的花茶,要是腹笥里不先有半斤八兩的學問貯備著,是難得痛快喝下去的。
不喝那花茶也能看到書,不過得吃點苦,像那王充那樣站著讀,香港業界稱為“打書釘”。
北平學子的福分在於每年正月間廠甸舉辦的廟會上。那十天半月的,賣古舊書的攤位多的是,喝著西北風就能把書給看了,學問長了。周祖謨先生晚年在自傳中說,他家因為住在琉璃廠近旁,每年廠甸廟會上,經、史、子、集各類真是琳琅滿目,無所不有,任人挑選。“我從國小到中學每年這個期問,除了下雪天以外,幾乎每天都要到書市上去看看。可尊敬的終身在傳播文化的書商,是竭誠歡迎人來自由翻閱的。從十六七歲起,我就慢慢買起喜愛的古書來了。”
……

序言

去年年初,我收到中國書店退休老店員劉殉先生給我的一封信,附屬檔案複印了唐彼先生於1974年1月13日致他的短函。這是一位新文學的藏書家與一位資深的販書者之間的友誼見證,充滿了書香氛圍。原來劉先生久居北京東城西石槽胡同,這裡要拆遷,他在整理舊物時發現了唐先生寫於三十年前的這封舊信。他說:“唐先生因病不能去書店訪書,愛書之情,躍然紙上,令人慨嘆。今寄上一影印件,請先生把玩。”出於我的職業習慣,我即動員他把此信和唐先生托他找書的事寫出來,亦書林一段佳話也。可惜一年多過去了,毫無音訊,如今也不知劉先生遷往何處了。
劉先生一生經營外文舊書,當然懂外文,也熟悉民國版舊書。北京舊書坊的老店員中藏龍臥虎,像他這樣的能人,現在幾乎見不到了。劉先生在西城中國書店,我是在燈市口的中國書店與他相識的,常從他那裡聽到一些書林趣話和文壇掌故。例如他過手的舊書,就有徐志摩送給陸小曼的簽名本,也有光緒年間涉及我國最早出版法的刻本。我收藏的日本東京版增田涉譯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便是他幫我找到的。唐弢給他的信則是感謝他為自己找到了斯諾編譯的《活的中國》英文本,信中說:“此書第一部分全為魯迅作品,我想從編者的序言中了解他對魯迅的評價,供研究參考之用。茲特送上書款五元,請即交來人帶下為感!”研究家和販書人的友情,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讓劉殉更加感嘆的是信中如下的話:“我因心臟病,久不出門,在家做些工作,如健康稍佳,當來看書,聞何其芳、戈寶權、孫用等同志言及,他們是常來的,並聞其芳同志收得不少德、法文版詩集,寶權同志且購有周作人之藏書,不勝欽羨。問老尚、老關等同志好。”後兩人亦中國書店老店員。信中所述種種,我亦曾親歷,除了何其芳外,我在舊書坊還碰到過曹葆華、林辰、呂劍、林林等人。為了說明當時北京舊書業的實況,我願摘引1974年5月9日何其芳致詩人方敬的一封信:
北京舊西書鋪有些收縮的樣子,西城的已和東城的合併了,只此一家……未合併以前,(西城那家)收了兩個人死後的西書,一個章士釗,文學書很少,一個是盛澄華的,主要是紀德和象徵派詩人的作品。我去的可能遲了一些,有名的大家作品沒有怎么買到,只買了司湯達的三卷作品集,葆華來見到,說是法文書的好版本了。其實也不過印度紙精裝而己,仍是普及本,算不上豪華本。詩集多是小家的集子,只買到凡爾哈侖的詩集七種,算是一次較豐富的收穫。不過查書目,這個作者的作品還有好幾種,盛澄華大概也沒有買全。……回想起來,那是錯過了一次機會,堆得地下都是書,不少人都挑著選,李健吾也去了……(見方敬著《何其芳散記》,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4月出版)
“文革”後期,一批歷遭劫難的文人,仍然奮不顧身地追求知識,他們尋訪舊書的情景,實在令人難忘。
由四川來京的方敬也隨何其芳去了舊書店,看到不少蓋了“志摩遺書”章,以及貼有“褐木廬”(宋春舫)藏書票的外文書。他還聽到有位老店員對何其芳說:“您老不來,就只這點老底了,挖完不就得啦。”方敬說:“這種滋味多年來已沒有嘗過。好像在隆冬嚴寒中忽然看見了一絲陽光的微笑。”我懷疑那位滿口京腔的老店員,也許正是劉殉先生。
(原載《文匯讀書周報》,2005年6月24日)

編輯推薦

《閒趣坊:舊時書坊》著意於從學人、文士眼裡的書坊、心中的坊友以及坊友自身的作為等角度選編文章。

目錄

書坊舊事(代前言)
輯一 坊間舊影
掃葉山房創始年代考
琉璃廠的古舊書店
來薰閣琴書店
琉璃廠後記吉川幸次郎
琉璃廠今昔
中國書店五十年
中國書店競拍三記
值得一記的中國書店“購書告白”
上海書肆回憶錄
上海書林夢憶錄
上海的舊書鋪
我淘舊書的經歷和故事
記得自忠厚書莊的善本書
杭州舊書業回憶錄
民國杭州舊書業
濟南書肆記
濟南古舊書店變遷小史
長沙舊圖書業概況
訪長沙古舊書店
揚州書店和舊書攤
朱甸清與萃文書局
李光明書莊及其他
半世紀前南京買書小記
西安書市漫憶
福州南后街舊書鋪
福州中洲島舊書攤記
吳門訪書
蘇州的書市
昆明舊書攤
南牖舊書鋪
大江南北淘書記
舊書攤
樂淘在神州舊書店
訪書瑣憶
輯二 書友漫志
海王村人物
琉璃廠畔話“三卿”
《販書偶記》和孫殿起
余之購書經驗
善識古書的陳乃乾
古籍版本目錄學者陳濟川
以書會友的郭紀森
……
輯三 販書偶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