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福寺(江蘇海門開福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開福寺位於包場鎮西市運鹽河沿岸,始建於明代,據說由陸、仇兩姓發起興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開福寺
  • 外文名:Kaifu Temple
  • 地理位置:江蘇海門
  • 創建時間:明代
  • 狀況:改建為糧倉
江蘇省海門市包場鎮曾有開福寺、靜福寺、憶佛寺、同緣寺四大寺廟,其中要數開福寺的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
先建造一座都天堂,佛事興盛。以後由僧人至大江南北各寺院廣為募化,當地紳士富商、鄉里大家小戶十方資助,又在原天都堂後面,建造一座大雄寶殿,繼爾又建造正殿,命名為開福寺。
從山門入內迎面就是前殿(原都天堂),殿內正中神龕內供奉著都天塑像,造型勇猛威嚴,神采飛動,儼若真人。東西兩側站立著高約3米的泥塑值日星曹四尊,各執朝笏,象徵風調雨順。
中殿為大雄寶殿,大殿建築重檐復宇、飛檐高翹,氣勢雄偉,它是開福寺的主體建築,殿內仙宮佛園,金碧輝煌。正面一尊如來大佛像,盤坐蓮台,金光燦爛,寶相莊嚴。兩側還有觀世音菩薩、韋陀、伽藍等神像。寺廟內有主持和尚八九人,每逢初一、十五,四鄉百姓送香敬神,特別逢到都天行會時,各方善男信女,來廟敬香許願,齋事興盛。平時,在廟和尚還為富戶、鄉民拜懺誦經、放施食、做道場等,領取酬金。
自敵、偽、頑軍侵占包場鎮起到解放前夕,由於年久失修,加上人為的破壞,整個寺廟滿目瘡痍。1953年時,後殿所有塑像遷移中殿,讓給包場區糧站為儲量糧倉,1959年拆除中殿,重建包場糧店(即今包場糧庫)。1966年除留給在廟和尚一小部分住房外,餘部拆除,材料用於擴建包場糧庫。
1972年,廟裡的和尚全都還俗了,剩餘的住房被包場糧庫拆除了,改建了糧倉,從此,開福寺徹底從人們記憶中消失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