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樓水庫

門樓水庫

門樓水庫,位於煙臺清洋河下游,煙臺市福山區門樓鎮以西2千米處,建於1958年至1960年。占地2.198萬畝(14.65平方公里)。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077平方千米,總庫容2.02億立方米,是一座防洪、灌溉、發電、飼魚、參觀、遊覽等綜合性大型水庫。

門樓水庫是煙臺市區主要水源地,煙臺市區70%以上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用水都來自這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門樓水庫
  • 外文名:Menlou reservoir
  • 總庫容:2.02億立方米
  • 控制流域面積:1077平方千米
水庫特徵,工程效益,建設沿革,水庫風景,治理開發,

水庫特徵

門樓水庫流域面積1077平方千米,包括棲霞城區、松山鎮亭口鎮廟後鎮臧家莊鎮、福山張格莊鎮高疃鎮及蓬萊王莊鄉、大柳行鎮,共九個鄉鎮和城區,其中山區占80%,丘陵占20%。
門樓水庫
流域地處暖溫帶東亞季風大陸性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多年平均氣溫11.5℃,年總日照時數2667.0小時,多年平均降水量753.1毫米,水面蒸發量1115.1毫米,降雨量年內極不均勻,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其中7~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52%。
建庫之初,水庫功能以防洪灌溉為主;1982年後以供應煙臺市區用水為主,兼顧農灌。每天對煙臺市區供水達10萬立方米。流域以農業生產為主,是山東省主要水果生產基地。

工程效益

構建起門樓水庫與高陵水庫、永福園地下水庫、外夾河和膠東地區引黃調水工程互聯互通的“雙水源”城鄉一體化現代供水保障網路。
門樓水庫新溢洪閘門樓水庫新溢洪閘

建設沿革

因歷史原因和運行時間長,存在抗震和防洪標準低、大壩滲漏等問題,因滲漏導致的水量損失,每年都不下2000萬立方米。
建設中的門樓水庫新溢 洪閘建設中的門樓水庫新溢 洪閘
2007年10月,經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對門樓水庫安全鑑定核查並同意,門樓水庫被列入“全國重點病險庫”。
2009年9月,除險加固工程開工,總投資1.28億元,內容包括:主壩、閘北副壩、東副壩、幸福渠副壩、東放水洞、西放水洞除險加固,溢洪閘拆除重建以及管理單位建設等。大壩加固工程完工後可增加城市供水755萬立方,考慮膠東引黃調水可增加供水4321萬立方。按照國家“三年消除大中型水庫隱患”的要求,福山區水利局幾經申報除險加固方案,最終獲準國家立項,獲批國家第三批中央擴大內需投資建設項目。
2010年6月,投資上億元的門樓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緊張施工。
2010年11月27日,門樓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順利通過省水利廳組織的投入使用驗收,這標誌著煙臺575座規劃內病險水庫提前一個月,圓滿完成三年建設任務。

水庫風景

門樓水庫山清水秀,風光旖旎。陽春三月,風和日麗,庫水波瀾不驚,宛若明鏡;遠山近嶺,倒映其中;鷗鳥翔空,投影水面。漁船划行其中,撒網捕魚。有時風起浪涌,壩下千米防浪石上,自東而西,“捲起千堆雪”,珠玉飛濺,氣象萬千。夏季,山上一派綠波蕩漾。偶遇連日暴雨,12孔電腦控制的現代化溢洪閘發揮出護壩神威。大閘板一提,泄量可達5397立米每秒。巨大的壓力使洪水從閘板下擠出騰空而起,可達數丈,在空中劃出長弧,形成瀑布,飛流直下。暴雨驟歇,雲開日出,背陰而觀,彩虹千道,繽紛奪目,可謂奇觀。秋風送爽,天高雲淡,晨霧朦朦,纏繞籠罩,山、水、天共為一色。夕陽斜照,庫面浮光躍金,繼而融為一片橘紅,一直染透水底。冬季有大雁、水鴨子等禽鳥,成群結隊來此避寒。

治理開發

隨著庫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水庫水質也在逐年惡化。水質富營養化是門樓水庫目前面臨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之一,而且水庫向富營養化發展的速度也相當迅速。富營養化是水體有機污染的一種表現,嚴重的富營養化可造成自然水生生態系統結構的破壞,加速水質惡化,使水體喪失其應有的功能,嚴重影響經濟的發展、居民的生活質量。因此,治理富營養化水體,恢復水體的綜合功能,已成為當前淡水生態學研究的中心問題之一。
除險加固前的門樓水庫溢洪閘除險加固前的門樓水庫溢洪閘
2016年,煙臺市政府制定“確保五年內門樓水庫水質指標達到Ⅱ類地表水標準,總氮指標達到全省同類地區先進水平,並力爭五年目標三年完成”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