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著鬍鬚的猛禽

胡兀鷲是常見於我國青藏高原地區的一種大型猛禽,因其嘴角下生有一小簇黑黝黝的剛毛,形如鬍鬚而得名。

它的體形巨大,體長在1米以上,體重3.5—5.5公斤,明顯的楔狀尾羽甚長,窄而尖長的翅膀展開後可達2.7—3米。由於它嗜食腐肉,所以長有鐵鉤的腳有所退化,但高而側扁的嘴反而變得格外強大,先端鉤曲成90度,象鋼鉗一樣。因為它必須依靠嘴從有些還是很大很結實的動物屍體上去撕下一塊一塊的肉,甚至咬碎大塊的骨頭,來填飽自己的肚子,這種習性與非洲鬣狗很相似,所以又被稱為“鳥中鬣狗”。
胡兀鷲的頭和頸都不象禿鷲、兀鷲那樣裸露,而具有銹白色的完整羽毛,眼睛周圍有一圈又黑又長的眉狀斑紋,好像戴了一副眼鏡。它的上體為黑褐色,但羽乾是白色的,形成一道道縱紋。胸部有明顯的黑帶,其餘下體和尾下的羽毛都是淡黃色,只有老鳥變為銹色,這是因為在高海拔地區的許多岩石為富於氧化鐵的石英石,胡兀鷲常於潮濕的天氣中,在氧化鐵剝蝕的地方築巢繁殖,所以下體的羽毛就被其污染了。
胡兀鷲在國外分布於歐洲南部、非洲、亞洲中部和南部,在我國分布於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湖北、四川、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除了在西藏及其附近地區較為常見外,其他省、區均不常見,其中新疆為夏候鳥或繁殖鳥,四川、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為留鳥,其他地區為偶見的迷鳥。
為了能尋找到自然界中難以找到的動物屍體,必須具有毅力和耐心,因而胡兀鷲採用了一種很節省能量的飛行方式—翱翔。它們展開翅膀在海拔2000—5000米高的高原、荒漠、戈壁等荒山野嶺的上空悠閒地漫遊著,用特有的感覺,去捕捉眼睛無法看到的自然能量—上升氣流。上升氣流開始從地面升起時呈一個圓柱狀,漸漸發展為蘑菇狀,此時靠近它的胡兀鷲便進入到氣流中,隨之持續升高,翱翔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它們就這樣長時間、遠距離地盤旋著,由於翅形較尖,鼓動兩翼時與空氣磨擦常發出一種笛哨聲。胡兀鷲是飛行的能手,為了尋找食物,一天可以翱翔9—10個小時,飛行高度達7000米以上。需要時,它們也可以藉助尾羽的活動和初級飛羽的微微轉動,在離地面3—5米的高度,作快速的貼地面飛行。
在非繁殖季節,胡兀鷲大多與兀鷲結群活動,但要比兀鷲機警得多。它們發現屍體後,並不立即上前,而是先是翱翔觀察,然後落在50米以外的地方進行窺測,確認沒有危險後,才一齊擁上聚餐,在幾十分鐘內將一具龐大的動物屍體吃得只剩下頭、胯骨和幾根大腿骨仍在草地上。有時它們發現地面上有病殘體弱的旱獺、牛、羊等動物,也會一改常態,頸羽聳起,從高空夾帶著呼嘯的風聲直接撲向目標,就像一枚“空對地”飛彈。對於鼠、鼠兔和小鳥等小型動物,它們往往直接吞食。遇有較大的骨頭或捕到烏龜等無法下口時,它們就會將骨頭或烏龜抓起來,飛到60多米高,將其從空中投向岩石,使之破碎,然後落下吞食。一次沒有摔碎時,它們就飛到更高的高度,重複進行。如果連摔多次都不能摔碎,也只好放棄,所以胡兀鷲生活的地區常有仍在山岩上的大塊動物骨頭。
胡兀鷲的視力很強,在視網膜的斑帶區中央凹內的視覺細胞有150—200萬個,大大高於人類在同樣區域的20萬個視覺細胞。因此,在相同的距離內,胡兀鷲比人類看到的物體要清晰得多。雖然如此,由於地面的環境非常複雜,為了更順利地發現屍體,它們也非常注意對烏鴉、鳶、豺、鬣狗等食屍動物的觀察,而且還特別善於利用高原上最大的烏鴉—渡鴉。每當渡鴉發現食物而高聲鳴叫時,胡兀鷲便飛過來爭食,並將渡鴉擠到一旁,使其只能拾取一些肉屑充飢;而當渡鴉發現危險,一邊鳴叫一邊飛走時,胡兀鷲也趕快隨之逃離。
胡兀鷲是繁殖最早的一種猛禽,10—11月開始交配,在隆冬的1月就開始產卵了。巢築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峭壁上的縫隙、岩洞等凹處,呈盤狀,巢內墊有枯草、細枝、棉花、廢物碎片等。每窩產2枚卵。卵殼為暗灰色或赭褐色並有紅褐色的斑點。孵化期長達53天,育雛期為110左右。它們的護巢性強,可以用翅膀或利爪來攻擊敵害,使其最後葬身於懸崖之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