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波授時系統

長短波授時系統

BPL長波授時系統是國家授時中心主要授時手段。1979年建成試播,1983年開始正式授時服務,1986年通過國家級技術鑑定。該項成果榮獲198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BPL長波授時台是我國目前惟一微秒量級的高精度授時系統,信號覆蓋我國整個陸地和近海海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短波授時系統
  • 時間:1979年
  • 基本情況:承擔著我國的標準時間
  • 運行情況: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授時服務
基本情況,運行情況,學科領域,組織框架,工作原理,短波授時,長波授時,

基本情況

國家授時中心(原陝西天文台)是從事時間頻率科學研究、時頻系統技術研發、並承擔國家授時服務的社會公益型研究所。中心承擔著我國的標準時間(原子時和協調世界時系統)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並代表我國參加國際原子時合作。陝西天文台始建於1966年,2001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長波授時系統(BPL)和短波授時系統(BPM)是國家授時中心主要的授時手段。短波授時台1970年基本建成,1981年正式開始短波授時服務,經升級改造,現短波授時台每天以四種頻率連續24小時發播標準時間、標準頻率信號。中功率長波台1979年建成試播,大功率長波台1983年開始授時服務,使我國陸基無線電授時服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項成果榮獲198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長短波授時系統自七十年代初正式承擔我國標準時間、標準頻率發播任務。
國家授時中心的BPL、BPM長短波授時發播系統已成為國家不可或缺的科學技術支撐基礎工程和社會公益設施,為國民經濟發展、國防建設、國家安全等諸多行業和部門提供國家標準時間和標準頻率服務,承擔了多次國家重要空間發射如火箭、衛星發射等授時保障的重要任務。

運行情況

系統運行二十多年來,為我國國民經濟諸多行業和部門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授時服務,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發播信號時刻準確度:≤±1微秒。載頻為100KHz。發播時間:每天開機10小時,發播8小時:13:00~21:00。
長波授時系統的建成把我國授時精度由毫秒量級提高到微秒量級,意義十分重大,作用十分顯著。國家授時中心開發研製的全自動長波定時校頻接收機是專門用於BPL信號接收使用的設備。
利用長波(低頻)進行時間頻率傳遞與校準,是一種覆蓋能力比短波強,校準的準確度更高的授時方法。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建設自己的專門用於時頻傳遞的羅蘭-C體制長波授時台,呼號為BPL,其載頻信號由國家授時中心銫原子鐘組產生。BPL從1978年開始小功率發播,1983年起大功率發播。
BPL長波授時台是我國在2007年之前唯一微秒量級的高精度授時系統,信號覆蓋我國整個陸地和近海海域。發播時間:每天開機10小時,發播8小時,每天發播時間為13:30-21:30。覆蓋範圍:天地波結合為3000公里。

學科領域

依託長短波授時系統組建的國家授時中心,瞄準時間頻率學科前沿,積極進行時頻領域前沿創新研究;不斷建設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多手段、先進的國家授時體系,滿足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對高精度授時的需要。
主要研究方向
高精度時間傳遞和同步技術研究
授時新技術與新手段研究
高精度時間頻率測量與控制技術研究
時間尺度、授時理論和方法研究
時間套用系統設計和用戶終端設備研製開發
高精度頻標研究

組織框架

該系統組織框架如圖:
長短波授時系統

工作原理

羅蘭-C發播格式
主台發射一組九個脈衝,前八個脈衝間隔1ms,第九個與第八個脈衝間隔2ms,為主台識別脈衝。經過一定延遲後,再發射副台一組八個脈衝,間隔1ms。各脈衝中只有主台脈衝組的第一個脈衝在規定的時刻與標準時間UTC(USNO)對齊。幾個副台發射完後,經過一段時間,主台又重新發射。不同的“鏈”採用不同的重複周期加以區分,用GRP表示。脈衝組的重複周期稱為組重複周期,共設計了四種基本GRP,我國的GRP為60000us。
羅蘭-C授時格式
無論是主台還是副台,脈衝組八個脈衝形式全部相同,為了頻譜集中套用效果好,減少無線電干擾,採取如下技術措施:脈衝調製包絡採用指數形式。為了便於自動搜尋,提高抗干擾能力,有利於抑制連續波干擾和天線干擾,每台的脈衝組均採用相位編碼排列。
羅蘭-C重合時間
由於採用GRP重複周期發播,因此不可能每組的脈衝都與標準秒信號重合,顯然只有滿足GRP與1秒的最低公倍數的時間間隔,才可能組脈衝與標準秒重合,此時間間隔稱為重合時間(TOC)。不同的GRP其TOC不同,TOC秒前沿與主台的脈衝組第一個脈衝起點一致。
利用長波授時台進行時間頻率比對的設備主要是長波接收機。這是專門設計的用於長波授時信號接收,並給出標準頻率和標準時間信息的定時校頻設備。在我國主要使用的是美國生產的2000-C型、2004型羅蘭-C接收機和我國研製生產的PO20型長波接收機及其改進型的全自動PO21長波接收機。
利用長波進行時頻校準,造成測量數據不一致性的變動,主要有地波識別和周期判定的系統性影響因素,傳播時延變動的隨機性影響因素。
地波識別與周期判定
利用長波信號進行時頻校準首要的是將地波信號從天地波混合狀態下分離出來,關鍵是準確判定鎖定點的周期,如果周期判錯一個周期,就會引入10us的定時偏差。為了準確的進行周期識別,同常採用以下方法:畫切線法、幅度比值法、場強法、包絡峰值推算法等。

短波授時

中國現代無線電授時發端於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徐家匯觀象台的BPV時號。當時雖能滿足國家建設的部分需要,但是它偏處東南一隅,布局不合理,難以適應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需要。
1955年,在全國科技發展12年遠景規劃中,天文學科將籌建西北授時台列為重點項目。中科院派人赴西北考察,在蘭州選定新建授時台台址。1956年,原蘇聯授時專家來中國考察後提出:蘭州是地震活動區不宜建授時台。中科院暫停了在蘭州建立授時台的計畫,所購置的設備用於1958年開始籌建的北京天文台的沙河時間工作站。
1960年,北京天文台沙河站安裝了一套包括三個石英鐘的標準時間頻率設備,5月1日開始向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提供精度達±0.02秒的時間信號,以供整點報時使用。
1962年,北京天文台沙河站架設了短波授時天線陣,開展了天文測時、守時、收時等服務和研究。1963年該站授時組加入了中國授時系統(中心設在上海天文台),共同確定精確的進號改正數,即世界時時刻。
1965年,國家科委在“我國的綜合時號改正數”鑑定書中再次提出:“從戰略上考慮,建議中國科學院在西部地區從速增設一個授時台”。
1965年8月28日,中科院考慮到國防部門的需要,再次選派人員組成西北授時台選址工作組,赴新疆、青海、甘肅、陝西考察選址,初步確定陝西省武功縣楊陵鎮為預選台址。
國家科委在發射人造地球衛星計畫(651計畫)的“時間統一勤務系統的初步方案”中明確提出“在西安地區建立短波授時台以滿足第一顆人造衛星的需要”的建議,同時提出了建立我國長波、超長波電台的問題。
1965年12月12日,國家科委召開了在內地建立授時台(時間與頻率發訊台)問題的座談會。會議認為:西北授時台應立即進行籌建,該台應包括時間與頻率工作,由中科院負責籌建。對於中科院初選的台址(陝西省武功縣地區),會議沒有達成共識。
1965年12月31日,中科院就建立內地授時台問題在“651計畫”方案論證時提出四條建議,指出西北授時台不僅包括授時工作,還可開展天文方面的其它工作 。台址選擇要靠近人造衛星地面系統控制計算中心的位置(西安地區)。
1966年3月26日,周恩來總理主持召開國務會議,批示同意在陝西中部建立中國的授時中心。
1966年4月19日,中科院向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報送了《西北授時台基建設計任務書》(建設地點定為陝西省武功縣)。1966年6月,根據陝西省軍區的意見,將授時台台址改定在陝西省蒲城縣境內(北緯34.9度,東經109.6度,海拔高度約300米)。
1966年9月12日,中科院重新向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報送了基建設計任務書,提出在我國西北地區設一個完整的授時台,定名為“西北天文台”。其主要任務為天體測量,以開展時間和頻率為重點,相應開展星表、緯表研究、人造衛星觀測和用衛星確定地面絕對坐標的研究,與全國天文台合作建立我國獨立自主的天體測量體系。1966年11月29日,國家科委批覆同意(代號為326工程)。
1966年10月17日,326工程籌建處正式辦公。
1967年8月,中科院成立了326工程協作組。
1968年8月,在中科院召開的326工程業務方向論證會上明確了326工程以授時為中心,開展世界時、原子時研究,採用短波發射時號,原則同意採用中等功率的長波發射時號。
1970年7月18日,短波發射系統基本建成。
1970年10月17日,中科院上報國務院請求批准短波發射系統試播。12月2日,周總理做了批示。中科院在12月3日的報告中建議12月15日開始試播。12月5日,周總理於批示“照辦”。
1970年12月15日,短波授時台開始試播。電台呼號為BPM,發播頻率為2.5,5.0,10.0,15.0MHz。試播期間,中科院組織上海、北京、紫金山、雲南天文台、測地所武昌時辰站、烏魯木齊人 造衛星站配合陝台進行長時間接收監測,陝台還派員赴喀什、海拉爾等地接收監測。
1973年8月,中科院組織有關專家對BPM短波授時台進行技術審查,確認了信號有效覆蓋半徑為2000公里左右 ,指出在建設過程中將天線原設計高度由30-60米改為10米的小天線方案存在問題,並提出了擴建建議。擴建內容包括:加大發射機功率,增加4台50KW發射機;恢復30-60米高鐵塔天線,並增加天線鐵塔數量,使之形成天線陣;時間基準由現用 的石英鐘英鐘逐步採用原子鐘,並建立原子時基準。
1973年12月,BPM短波授時台停止試播開始實施擴建。
1975年1月,為能在短波授時中增加遠洋授時服務,中科院決定在BPM短波台擴建中增加3台50KW發射機和相應的多副定向天線,並新建洞外發射機房。
1978年擴建工程完成,1979年重新試播。試播期間圓滿完成了我國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遠程運載火箭試驗中的授時任務。
BPM短波授時系統天線群BPM短波授時系統天線群
1980年12月25日,BPM短波授時台通過 了國家鑑定。BPM短波授時台由原子時間基準、發播控制、發射系統、接收監測等部分組成,通過電台發播無線電信號,傳送標準時間和標準頻率,為國民經濟建設、國防、科學研究以及人民日常生活服務。它的標準頻率發播精度達到毫秒級,授時距離大於3000公里 (覆蓋全國)。
1981年2月,中國科學院就BPM短波授時台正式發播問題向國務院提出請示報告。國務院同意BPM短波授時台從1981年7月1日起正式發播。
1981年7月1日,BPM短波授時台正式承擔標準時間和標準頻率發布任務。上海天文台從此停止發布BPV時號。
1983年3月1日以後的發播程式是:0-10min,15-25min,30-40min,45-55min發播UTC時號。
1988年12月,陝西天文台提出短波台技術改造方案。
1989年3月,中科院在臨潼召開改造方案論證會,認為短波授時台設備更新並搬遷台址是必要的。此後,陝西天文台在1990年、1991年、1992年連續向中國科學院申請短波授時台搬遷改造計畫。
改造後的短波授時台改造後的短波授時台
1993年6月,中科院以(93)科發計字0520號文批覆同意短波授時台遷建計畫,並撥專款552萬元實施搬遷改造。搬遷改造的主要內容是:台址由唐陵山搬遷至二部工作區,採用脈寬市制式發射機,天線為14-26米自立式鐵塔10座和20.5米拉線式鐵塔2座,沿用原有頻率發射短波時號,增加發播時碼信息,整個系統實現計算機自動控制。
1996年7月,遷建計畫的土建工程和天線架設調調試完成。
1997年5月,完成了發射機的安裝調試。
改造後的BPM發射機組)改造後的BPM發射機組)
1998年11月,短波授時台改造通過了基建設備驗收。
1998年12月18日,完成改造的BPM短波授時台開始試播。短波授時台每天以四種頻率連續24小時交替發播標準時間,標準信號,覆蓋半徑超過3000公里,授時精度為毫秒量級。

長波授時

1965年,國防部門在發射人造地球衛星計畫(651計畫)的“時間統一勤務系統初步方案”中建議建立長波、超長波授時台,把採用長波授時,在西安地區建立以原子標準為基礎的長波授時台列為最佳方案。
1965年12月12日,國家科委召開的在內地建立授時台(時間與頻率發訊台)問題的座談會上,提出 了“我國目前需要儘快解決發播超長波時間頻率訊號問題”。
1967年4月,上海天文台提出在建設短波授時台的326工程中增設發射長波計畫。中科院於1967年5月上報國家科委,提出在326工程中增設40KW長波發射機 的請示。
1968年8月,中科院在論證326工程時,原則同意採取中等功率的發波發射。
1968年11月,中央軍委辦事組在中科院關於326工程防護要求的請示報告上批示:在工程設計上,要考慮到我國能夠製造長波、超長波授時台的設備時,改裝成長波、超長波授時台設備。
1970年9月,中科院再次提出:326工程應立即採用長波授時。
1971年7月14日,國防科委經與中科院協商向國務院、中央軍委提出了“中科院迅速著手在陝西天文台增設長波授時台”的報告,並建議列入國家計畫。在李先念副總理 等領導的關懷下,國防科委、中科院迅速組成調查組,就建立長波授時台有關問題進行深入調查。調查組於1971年8月底和9月初分別提出“關於建立長波授時台的調查情況報告”和“籌建長波授時台方案(草案)”。
1972年1月18日,中國科學院、國防科委聯合向國家計委提出“關於籌建長波授時台的請示報告”,建議將長波授時台作為326工程的第二期工程,代號為3262工程。
1972年5月,中科院向全國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申請長波授時台使用頻率100KHz,5月18日得到批覆同意。
1973年2月,國防科委召集有關方面開會商討合建台的建設問題,取得了一致意見,並通過國防科委、中國科學院、空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聯合向國務院、中央軍委上報 了關於長波授時台與長波導航試驗台結合建設的請示報告,於1973年4月28日上報國務院、中央軍委。國務院、中央軍委於1973年6月16日以國發[1973]72號文批覆同意,並指示:在建設步驟上應分兩步走,先安裝小功率發射台進行試驗,以取得經驗並解決國防急需,同時安排大功率發射台的研製和基本建設;設計計畫任務書送國家計委審批後列入國家計畫,合建台的建設由中科院負責抓總。
1973年6月27日,中科院原則通過了“長波授時台計畫設計任務書”,決定長波授時台建設和陝西天文台現有的天文測量、短波授時等工作合併後仍名為陝西天文台,在一段時間內保留3262工程指揮部。
1973年7月10日,中科院向國家計委報送“3262工程計畫設計任務書”,於9月3日得到批覆同意。
1973年10月,3262工程開始選址,經過對蒲城縣境及其鄰近縣城踏勘並經批准,確定長波發射台建於蒲城縣縣城西側,300KM小功率試驗台建於城南501高地,時頻基準實驗室、科研大樓、台部管理機關和生活區建於臨潼縣城東側 。
1973年12月,中科院在北京召開了3262工程任務落實會議,成立了由中國科學院、國防科委、空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陝西省政府有關負責人組成的工程協調小組,3262工程建設全面展開。
1974年8月,中科院在北京召開3262工程總體方案論證會,原則通過了總體方案,並就某些具體技術、實施計畫和任務落實提出了意見。
小功率長波授時台
1975年,小功率長波授時台建設開始啟動。
1976年5月26-6月2日,中科院在西安召開了小功率長波授時台試播工作會議,確定了試播測試方案。
1978年9月25日-11月25日,在臨潼、銀川、定襄、酒泉、成都、西昌、大足、當陽等9地15個點上進行飛機搬運原子鐘的長波電波傳播試驗;在20基地東風站——大樹理、27基地西昌站——勉寧之間分別進行火車和汽車搬鐘試驗;1979年4月8日至5月24日,進行重慶——上海沿長江的接收測試;同年9月16日至10月初,進行上海——錦西沿東海、黃海的海上傳播測試。測試結果驗證了大台建設總體技術方案的可行性。
1979年11月1日,小長波台開始每天定時發播,呼號為BPL,頻率為100KHz。
1980年3月20-25日,中科院在西安召開小台技術鑑定會,確認小台授時精度達到設計要求,可以正式開展我國的長波授時服務滿足國防急需。直至1983年5月大功率長波台開播,小長波台的授時服務停止 (1991年9月,小長波台經中科院批准報廢)。
大功率長波授時台
1978年5月,大功率長波授時台開始建設,其主體工程(大功率長波發射系統)包括發射機房、傳輸電纜、天線架設等土建工程和所需設備研製。
(長波接收機是用戶關鍵設備。經與四機部750廠合作,仿製美國2000C型羅蘭—C定時校頻接收機,於1977年11月完成樣機,1978年2月通過四機部和中科院聯合鑑定,定名為PO20定時校頻接收機,並投入批量生產,提供用戶使用。)
BPL波形圖BPL波形圖
1979年9月,大功率長波授時台完成土建工程。
1979年10月1日,開始建立原子時頻基準。利用四機部768廠和北京大學漢中分校研製的三台銣原子鐘和上海市計量局研製的2台氫原子鐘,建立了我國獨立的原子時間標準,正式出版以原子時為標準的《時間頻率公報》 。
1979年11月,發射機運進現場,1981年6月完成安裝開始調試。四塔倒錐形發射天線,塔高206米,由1022所完成電氣性能設計,西北建築設計院完成結構設計,廣播電視部廣播設備廠於1981年5月完成加工製作和現場架設。
1980年5月,引進3台美國商品銫原子鐘參加授時。
1981年1月1日起,陝台原子時AT(CSAO)參加國際原子時系統TAI(BIH);國際時間局在其公報上每月刊布AT(CSAO)結果。
3262工程分別在烏魯木齊人衛站、酒泉東同基地、長春人衛站、廣州人衛站、雲南天文台、北京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設立了七個電波傳播監測站。1983年5月,大功率長波台聯調成功並開始授時服務,時間精度為30萬-100萬年誤差小於1秒,排名位居世界第八位,使中國授時技術跨進了世界先進行列。
長波天線長波天線
1983年6月7日,大功率脈衝發射機與天線聯調成功,為滿足套用急需,1983年7月25日先以半功率試驗發播,1985年5月26日,第二次聯調成功後,發射系統交付使用。
1985年月7日1日起,大功率長波授時台以全功率正式試驗發播BPL長波授時信號。
1986年6月16-20日,國家科委主持在臨潼召開長波授時台國家級技術鑑定會。鑑定會議認為:長波授時台技術指標達到總體方案設計要求,它的建成把我國授時精度由毫秒量級提高到微秒量級,使我國在原子時授時系統方面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填補了我國在授時領域的空白,BPL長波授時台具備正式發播條件。
1987年1月2日,國家科委為中國科學院、國防科工委、空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中國科學院陝西天文台頒發“長波授時台”國家級鑑定證書。BPL長波授時台由試播轉為每天定時發播,正式開始我國的長波授時服務。
長波發播大廳長波發播大廳
長波授時系統連續運行多年,由於建設時條件制約所造成的固有缺陷和長期運行所沉積的各種隱患,已嚴重威脅系統的安全運行。對該系統進行現代化技術改造的問題不得不提上了日程。
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技術改造
2002年4月,中科院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對 長波授時系統進行現代化技術改造進行了評估分析。
2004年8月,修改完成了《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技術改造方案》。
2004年10月,完成了院重大項目——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技術改造的可行性報告。
2005年5月18日,“多功能雙頻時間傳遞GPS接收機NTSCGPS-2的研製”通過了成果鑑定(右圖)。該項目是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我國綜合原子時(JATC)建立與保持的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研究子課題。專家組聽取了工作報告、研究報告,以及所提供的查新報告、測試報告和套用證明,審查了相關資料和數據,進行了現場測試。
長短波授時系統
2005年12月2日,中科院召開了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技術改造專家評審會。專家組認為:長波授時系統是我國時間頻率保障系統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已連續運行近30年,為我國國防和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該系統設備陳舊老化,器件匱乏,技術落後,運行難以為繼,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急需對其進行現代化技術改造。右圖為綜合考察船的功能示意
2005年12月15日,中科院院長辦公會議原則同意改造項目立項,由院大科學裝置維護改造專項經費和院創新基金專項共同支持,總投資6000萬元。
2006年2月,長波授時系統改造項目開始啟動。
2006年2月24日,“時間間隔計數器NTTIC-01”項目通過了成果鑑定。高精度時間間隔測量技術是時間頻率測量和控制技術的基礎,國內高端時間間隔計數器尚依賴進口。本成果採用了時壓內插變換、時延平衡、軟體修正等新穎的處理方法,有效實現了高精度時間間隔測量,完成了時間間隔計數器關鍵技術研究。該計數器設計精巧、結構合理、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可作為時間測量功能單元嵌入到其它系統或設備中使用,其測量精度優於200ps,單次測量誤差小於1ns,主要性能指標優於目前國內同類產品。
2006年3月16日,長波授時系統改造總體方案通過評審 。2006年4月6日,院下達了改造項目任務書。按照改造總體方案,項目共分如下6個分項:固態發射機研製、地面機房建設、天線維護改造(增加匹配網路)、發播控制系統改造、新型接收機研製、電波傳播修正建模及測量。
2006年12月25日,地面機房正式開工建設。
2007年7月21日,中科院高技術局主持召開了“BPL長波授時系統技術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代初步設計)評審會”(右圖)。
長短波授時系統
2007年11月,地面發播機房完工,固態發射機研製完成。
2008年5月19日,“宏池變電站及10KV高壓架空線路維修改造項目”通過了中國科學院計畫財務局會同基礎科學局組織的專家評審。評審組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海司駐天津地區航保軍代表室,渭南市供電局維修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國家天文台、國家授時中心和西安分院等單位的專家組成。
2008年5月19-20日,院大科學裝置維修改造項目“BPL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技術改造項目”通過了中科院計畫財務局和基礎科學局組織的中期檢查。該項目2006年2月批准立項,預期2008年完成。項目實施後,BPL台將實現每天24小時連續發播,並增加時碼和時號改正數等數據發播,用戶接收機將實現自動定時。專家組認為授時中心按照任務書的要求,已完成多項工作並已初步具備系統聯調和試發播基本條件,項目進度基本按計畫進行。
2008年5月20日,院大科學裝置維修改造項目“臨潼-蒲城微波時間傳輸系統改造項目”通過了中科院計畫財務局會同基礎局組織的項目評審驗收。該項目2006年9月經院批准立項。新的微波系統時間傳遞比對精度優於±10ns,穩定度和可靠性大幅度提高,日穩定度達±幾×10。同時,系統在雙向傳輸比對標準時間信號的同時,還可以傳2路數據信號,為兩地數據交換、網路連線提供保障。同時可傳話務和視頻信號,為臨潼--蒲城業務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供必要技術支撐。
2008年11月14日,中科院重要方向項目“新一代低頻時碼授時系統研究”通過了由中科院基礎局組織的項目驗收(右圖)。驗收專家組由中科院、總裝和中電集團等時頻專家組成,童寶潤研究員任組長。與研究並行開展的成果套用也捷足先登,提前實現建成我國第一個低頻時碼授時台並發播的願望。該項目屬中科院方向性項目,驗收專家組認為:項目組提出的低頻授時頻率共用方法和技術,有效解決了同頻或鄰頻干擾,並獲得了可信的實測結果;項目組提出的低頻時碼授時信號的測量方法,已研發出系列滿足這種測量方法需要的專用數位化測量儀器,可廣泛用於與此類似的科技活動;該項研究發展了多態位編碼方法,顯著提高了有效信息量和接收效率;對D電離層和低頻電波傳播開展了研究,率先提出了精確測量D電離層的方法,取得了在特定頻率上D電離層等效高度測定解析度達到0.1km的精度。建立在這一研究基礎之上,我國第一個低頻時碼授時發播台已於2006年7月12日經國家信息產業部批覆立項,同年10月13日在河南商丘破土奠基,2007年5月18日通過24個小時考機,2008年元旦以來實現了每天21個小時的試驗發播。由科研部門出技術方案、由企業出資和由地方出地聯合建立國家授時基礎設施,不僅開了國內先河,迄今全世界也僅此一例。
長短波授時系統
2009年1月1日,國家授時守時實驗室的監控系統顯示出7時59分59秒、7時59分60秒、8時00分00秒的特殊鐘面(右圖),這標誌著中國與全球同步的“閏秒”調整時間順利完成。
長短波授時系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