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張率詩作樂府詩集)

長相思(張率詩作樂府詩集)

《長相思》是南朝梁詩人張率所作的組詩,共兩首。這兩首表面上通過雨、雲、月、羅帷、風等傳統意象寫盡痴男怨女相思不相見的離愁別緒,實則委婉地傳達出作者懷才不遇的曲折心緒,頗有《離騷》之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長相思
  • 外文名稱:Lovesickness 
  • 作品別名:相思令
  • 創作年代:南朝梁
  • 作品出處:樂府詩集
  • 文學體裁:樂府曲辭
  • 作者:張率
作品全文,其一,其二,註解,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其一

長相思,久離別,
美人之遠如雨絕。
獨延佇,心中結。
望云云去遠,望鳥鳥飛滅。
空望終若斯,珠淚不能雪(1)。

其二

長相思,久別離。
所思何在苦天垂,
鬱陶相望不得知。
玉階月夕映羅帷,
羅帷風夜吹。
長思不能寢,
坐望天河移(2)。

註解

(1)長:長久地。相思:互相思念。多指男女相悅而無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久:長遠地。離別:離去辭別。較長久地跟人或地方分開。美人:貌美之女。德美之人。之遠:的遠去。雨絕:謂如雨水落地,不可能再回到雲層。比喻事情之不可挽回。指被雨摧殘淨盡。獨:獨自。延佇zhù:延長的佇立。久立,引頸企立。形容盼望之切。心中結:心中結系或打結。望云:遙望雲彩。雲去遠:雲彩離去已經很遠。望鳥:遙望飛鳥。鳥飛滅:鳥的飛翔已經滅絕。空望:空虛地遙望。空自遙望。終:終究。最終。若斯:原來如此;這樣。斯,此,這。珠淚:串珠似的眼淚。淚珠。雪:擦淨,揩乾。昭雪,雪恨。
(2)別離:辭別離去。所思:所思念之人和物。何在:在什麼地方。在何處。苦:苦於。天垂:天空下垂。猶天際。鬱陶:憂愁和歡喜。憂思積聚貌。《爾雅.釋詁》曰:鬱陶繇喜也。按:繇音憂。郁,憂也;陶,喜也。相望:互相遙望。不得知:卻不能得以知曉。玉階:玉石台階。台階的美稱。月夕:有月亮的夕夜。月夜。月末,月尾。映:映照在。羅帷:輕軟有稀孔的絲織品製成的帷幔。風夜吹:微風夜裡吹動。長思:長久思念。長相思。寢:就寢,安睡。坐望:坐著遙望。徒然遙望。坐,徒然,空自,白白地。天河:天漢銀河。河漢。銀河的別稱。移:慢慢移動。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擬寫相思之苦的雜言詩歌,它以幽怨纏綿、沉鬱蘊藉的詩句,較為深刻地表現出長期處於離別之中而又時刻思念戀人的痛苦情懷,讀後令人為之動容。
起句“長相思”之“長”,與次句“久別離”之“久”,均屬漫無期限的時間概念。這對於陷入苦苦思念之間的戀人而言,當然是極其痛苦的歷程。兩情分別,身居異地,不知相會何年?離愁別緒,千思萬念,無不因時而起,觸景而生,且漸次凝結為痴痴的相思。這種感情的積累無疑會使外在的離別和內心的思念愈發強烈起來。從而把全詩主題引入孤苦無依和無限憂傷的境地。
誠如前述,從時間上看,痴情者如果不能控制思念,相思就地域而言,倘若所思之人身居異地,千里迢迢,難得有相會之日,那么相思之情也必然表現得更為強烈、更為迫切。詩人正是利用這種感情變化和劇增,抒寫出思念美人的憂傷。“美人之遠如雨絕”,主要從地理環境說明遠在他方的美人,宛如雲往雨絕一般,飄然遠去,不得相見,一種悲苦無依的孤寂之感,驀然湧上心頭。
“獨延佇,心中結”,一個“獨”字,十分鮮明地勾勒出兀然而佇立的詩人形象,周圍一片茫然,悄無聲息。唯有詩人倍感孤寂地站在那裡,遙望遠方,凝神遐想,卻始終難以排遣鬱結於心的痛苦與憂悶。短短六個字,即把詩人的縷縷情思和幽幽怨望十分深刻地表現出來,令人不得不一灑同情之淚。這種人以情見、寄情於詞的表達方式,更易於產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強烈感受。
“望云云去遠,望鳥鳥飛滅”二句,表面上是在寫景而其意則是在言情。自古以來相思與望遠一直是人們交流感情的重要詩料,當詩人孤獨地佇立在大地之上,空曠遼遠的四野絲毫也不能平息懷念遠方美人的憂思,縱目遠眺,希翼透過冥冥之間的雲端那個望見美人的倩影。然而表現在眼前的唯有飄浮的白雲,和自由翱翔的飛鳥,即使是“雲”和“鳥”,也不可能長久地浮涌於視覺之間。“雲”是要飄向遠方的,“鳥”也要飛至看不見的去處。而詩人卻偏偏還是要向“雲”和“鳥”望去,其結果只能是眼前一片空白,悵然若失,唯有無窮的思念與憂傷在困擾著他。這裡雖然主要以描寫天空中的“云云”、“鳥鳥”的境界為主,但是通過兩個“望”字,則又把人們的內心感受與現實景觀十分自然地聯繫起來,從而取得景為情生、情因景出的藝術效果。
然而詩人在痛苦思念的觸發之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終於打開感情的閘門,寫下催人淚下的詩句:“空望終若斯,珠淚不能雪。”“雪”,洗去的意思。既然望不到朝思暮想的美人,如此空望下去也是毫無意義的,倒不如大哭一場,事實上那縱情流淌的淚水,也無法洗去縈繞心頭的一切痛苦與相思之情。
全詩由相思寫到別離,由思念美人寫到孤獨佇立,又由望遠寫到空望若斯,最後以珠淚難雪作結,本是一樣的相思離愁,卻如剝筍一般層層推進,細細寫來,極盡悱惻纏綿之能事。至於懷遠悵惘之情,又如抽絲一般,不絕於縷,千迴百轉,譜寫出一曲動人心扉的怨歌。全詩語淡意深,情調蘊藉,通篇用雜言,三、五、七言句交替使用,靈活自然,兼有音律迴旋和情韻起伏之美,深見詩人的藝術功力。

作者簡介

張率(475-527),字士簡,吳郡吳縣(今蘇州)人。生於宋後廢帝元徽三年,卒於梁武帝大通元年,年五十三歲。年十二,能屬文,常日限為詩一篇。稍進,作賦頌。嘗奏待詔賦,武帝手敕答曰:"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卿可謂兼二子於金馬矣。"起家著作佐郎輿同郡陸倕及任昉、沉約善遷秘書丞,又出為新安太守。率所著文衡十五卷,文集三十卷,(《隋書志》作三十八卷。此從《兩唐書志》及梁書本傳)行於世。七略及藝文志所載詩賦,當時亡其文者,率並補作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