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天池火山(地理地貌)

長白山天池火山(地理地貌)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長白山天池火山是目前我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複合火山,火山活動經歷了造盾(2.77-1.203Ma早更新世)、造錐(1.12-0.04Ma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噴發三個發展階段,三個階段岩漿成分從玄武質→粗面質→鹼流質代表其演化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白山天池火山
  • 外文名稱:Changbaishan Tianchi Volcano
  • 地理位置:長白山地區
  • 類型:休眠的活火山
  • 海拔:2194米
簡介,形成原因,

簡介

歷史上長白山地區有過多次噴發的“史料記載",1668年和1702年兩次天池火山噴發是可信的。
通過火山地質學和精細的14C年代學研究,全新世以來天池火山至少有兩次(公元1199年和約5000年前)大規模噴發。
公元1199~1201年天池火山大噴發是全球近2000年來最大的一次噴發事件,當時噴出的火山灰降落到遠至日本海及日本北部。
1997年國家“九五”重點項目“中國若干近代若干活動火山的監測與研究”啟動。
中國地震局在長白山天池火山區開始了監測和研究工作。
經過幾年的研究,專家們認為,長白山是一個休眠的活火山,雖然休眠了300年,但世界上休眠數百年再次噴發的火山並不少見。
地球物理探測表明,長白山天池下方有地殼岩漿囊存在的跡象,
長白山天池具有再次噴發的危險,其噴發形式為爆炸式,由於天池20億噸水的存在,是噴發具更大的破壞性。
“九五”期間,中國地震局、吉林省地震局在長白山天池建立了火山監測站,包括:數字地震監測台網、定點形變觀測系統、GPS流動觀測網、地球化學觀測網。“九五”項目的實施結束了對天池火山不設防的局面。
從目前的觀測結果看,尚沒有發現火山復甦的徵兆,人們可放心的盡享大自然賜予長白山天池的豐富資源和優美景觀。

形成原因

長白山天池又稱白頭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東南部,是中國和朝鮮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內。
長白山位於中、朝兩國的邊界,氣勢恢宏,資源豐富,景色非常美麗。
在遠古時期,長白山原是一座火山。
據史籍記載,自16世紀以來它又爆發了3次,當火山爆發噴射出大量熔岩之後,火山口處形成盆狀,時間一長,積水成湖,便成了現在的天池。
而火山噴發出來的熔岩物質則堆積在火山口周圍,成了屹立在四周的16座山峰,其中7座在朝鮮境內,9座在我國境內。
這9座山峰各具特點,形成奇異的景觀
天池雖然在群峰環抱之中,海拔只有2194米,但卻是我國最高的火口湖
它大體上呈橢圓形,南北長4.85公里,東西寬3.35公里,面積9.82平方公里,周長13.1公里。
水很深,平均深度為204米,最深處373米,是我國最深的湖泊,總蓄水量約達20億立方米。
史料記載天池水“冬無冰,夏無萍”,夏無萍是真,冬無冰卻不盡然,冬季層一般厚1.2米,且結冰期長達六、七個月。
不過,天池內還有溫泉多處,形成幾條溫泉帶,長150米,寬30 - 40米,水溫常保持在42℃,隆冬時節熱氣騰騰, 冰消雪融,故有人又將天池叫溫涼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